A. 如何布置初中语文作业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作业布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减负增效,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正确认识学生的作业布置,树立科学的练习观,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此,我结合本人三十多年的心得体会,就如何布置语文的有效作业,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认清现状,提高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效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方面。可是,近几年,在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各种思潮蜂拥而至,多种理念急剧交汇,使得很多教师无所适从,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对练习的认识,就曾一度迷失,要么谈“练”色变,认为练习就是应试教育,练习就是“题海战术”,练习就是不人文等等。所以,在教师内心对练习的重视不够,为创新而反传统,彻底与传统决裂,致使传统中合理的、优秀的成分也得不到继承与发扬。语文教学走向了“消解语文”的误区。要么多多益善,练习机械、重复、刻板教条,语文不像语文,学生不愿意学语文。
二、培养习惯,注意积累
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尤其突出了对学生习字习惯和预习习惯的培养。在习字方面,要求学生字迹工整,对于错误之处学会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不得使用涂改液、改正纸等,评价时注意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长此以往,学生的写字态度逐步端正,部分同学的书写有了显著提高。在预习方面,要求学生做到写好、读好、画好、想好,即认真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词语的写法,理解词义;最少读读课文三遍以上,画出文中欣赏语句(段)和不理解或有困难的语句(段);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四导”学案后,指导学生用好,把预习落到实处。
积累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点,为此我做了一下尝试:
1、用笔记本做课内积累,筛选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抄写;对教材中的佳句、好段,要求学生在每篇文章学完之后至少要摘抄两句(段)做点评并背诵。
2、对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教师应尽量采取合适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以减少其课后作业的负担。
3、课外积累是课内积累的有效补充,每周要求学生写两千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名人名句、成语典故、写景状物、诗词曲赋乃至谜语、笑话、广告语等等。每周要求学生写一千字以上的“成长记录”。每学期评两次“积累之星”奖励做得好的同学。
三、准确理解,科学定位
有效的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附庸。
传统的练习仅是对教学的补充,对知识的机械的强化训练,方式陈旧、呆板以及大量无味的重复练习的因素,更多要求的是规范、统一,结果是学生缺少一种灵性、活泼、有趣的学习,倍感语文学习的枯燥,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而与新课程标准一致的课堂学习,不是为难学生,不是为了考学生的薄弱环节,而应重在面向全体学生,追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生成性、发展性训练。形式上,应从传统的“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转向多样化,如“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层次上,因人而异,体现差异,分层要求,尽量知识性、趣味性并重,力求人人都有信心“动”起来;内容上应从侧重“温故”转向“探究创新”,“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活用知识,培养能力,体现和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
四、重视运用、提倡个性
语文作为一门交际工具,正确运用显得很重要,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充实基础重词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每篇课文之后都有“读一读,写一写”,这当中的 词语都是课文要求掌握的词语。对这项作业,预习时不再要求学生抄写,不管用何种方法,只要能记住字形,理解词义即可。每次上新课之前,教师都会进行预习检查,或听写或用一个词写一句话。课后要求他们将这些词语连成一段或几段内容相关的话,只要词义运用准确、内容健康即可(课后词语多的再做筛选)。这下学生的兴致高了,不用死抄硬记,自己可灵活掌握,展示自己的才华,结果同学写出来的片断异彩纷呈,有的是对课文的缩写,有的是改写,有的完全是另辟蹊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文章。这就是一种能力,一种遣词造句、想象联想的能力。
2、仿写改写学写作。这道题同样是源于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其实语文的学习,最令人头痛的还是写作,有些学生是谈“文”色变。其实课后的这道题是个很好的“引子”,刚学完一篇课文,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老师的分析记忆犹新,这时做这样的片断练习是不难的,比较容易上手,也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般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3、课外实践练综合。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它必须运用于生活。我们曾开展过许多课外实践活动,如家庭采访、看新闻、写广告、诗配画、查资料等。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4、作业内容多样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采取画一画(在文中画出好词、好句、好段)、评一评(评析好的词、句、段)、写一写(仿写、改写、续写)、背一背、说一说(课堂发言)、做一做(做主持人、做手工)等形式,加强综合性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机会表现自己。
5、作业选择自主化。主要是设计一些弹性作业,让学生主动去选择,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去做,或小组成员互相命题,自选答题。这样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肯定性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个性品质得到发展。
重视学生的作业练习,需要教师们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练习观,这样就可以克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巩固性与有效性,提高课堂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有效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B. 我认为初中语文作业没必要布置那么多,我们老师经常布置很多连其他作业加起来都没有在语文上花的时间长。
我儿子也是语文作业太多,都是生字解词、古诗默写、文言文及翻译默写,每天都听写默写,作业量特别大,用在语文作业的时间远大于其他课程所有作业时间的和,现在的教育真是无语
C. 初中语文作业怎么布置好
初中语文大量的基础知识积累任务,较高的阅读写作水平的训练要求,都要最终落实在学生平时的作业中。如何让学生在保障好的学习效果的同时学得轻松愉快,就需要合理开发符合学生兴趣的作业形式,减少作业的数量,增加作业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通过尝试发现,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坚持以下两点原则:
充分利用课堂和早自习时间,将作业中有难度的地方留在课堂上集体突破。
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心理需求,让孩子们在丰富、新颖的作业布置形式与讲评过程中满足好奇心、好胜心和被欣赏的需要。
本学期,我在作业布置方面做了以下四点尝试:
一.限时背诵竞赛:
对于背诵拖延与容易遗忘现象,我采取开展限时背诵竞赛的活动来提高孩子的作业兴趣。没有一个孩子不想证明自己是聪明的,应充分利用孩子的竞争意识、好胜心,在课堂上开展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的限时背诵竞赛,优胜者加分奖励。让学生在相互竞争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当天要背诵的诗文迅速形成初步记忆,孩子家庭作业中与要背诵默写的负担就轻松了许多,可以将重点放在巩固落实上。对于背过的课文,可以定期进行“一字不差”背诵竞赛,提高背诵的精准程度、熟练程度。
二.易错字相互挑战:
字词听写与诗文默写中反复出现错别字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师生和家长,学生不愿意重复听写。针对这一问题,可布置学生研究易错字,准备挑战的作业,选择你认为最易错的字词,相互考查,看谁可以难倒对方。没有一个孩子不想证明自己是高明的,可常开展易错字相互挑战的活动,让孩子选出每个单元20个左右自己认为最难的生字和拼音,来挑战他所认为的班上基础最薄弱的孩子,上黑板出题听写,获胜方加分奖励。孩子们为将别人难倒,或是怕被别人难倒,一定会仔细研究字音字形的细微差别,对易错字印象更加深刻。
三.出文言考试题:
文言文注释、译文的反复背诵默写往往成为孩子的作业负担。为调动孩子积累此类知识的积极性,可布置孩子出文言考题的作业。孩子们总是被考,一定也想当一回命题人。文言文学完后,就可以让孩子就此文出一道中考题型的文言文阅读题,即实词、虚词、翻译、简答四种题型。规定每个题型之内的题量,并且制定标准答案。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题目,答对人数最少的题目获胜。对于文言实词的记忆巩固,虚词含义的辨析,文言文翻译的巩固,文章主题的理解,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孩子在拟题的过程中,反复斟酌,筛选,,加深对这几类知识的印象,平时也会留意此类知识,并且养成了规范答题格式的习惯。
对于程度比较好的班级,可采将出题布置为预习作业,以便于孩子迅速找到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增强孩子的信心。
四.班级写作大赛:
对于孩子们畏惧写作、应付作文的现象,可以将每次的大作文作业布置和讲评换个富有吸引力的名称。如,
“亲情杯”班级作文大赛。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得到欣赏。孩子在写作中更是如此。每次作文批改评出一、二、三等奖和最佳片段奖、最佳题目奖、最佳开头奖等等。给每类奖项之后附以“获奖理由”,对于孩子作文中的优点、亮点给予公开、切实、大力的褒奖,尽可能的扩大宣传力度,让孩子在写作中找到成就感。将作文讲评变成“颁奖大会”,在讲评作文时请获奖者上台宣读优秀作品,并且并将其中特别优秀的作文推荐发表,写出推荐理由。将“作文反思”变为“获奖感言”,充分激发孩子的荣誉感,大大调动了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写作兴趣。
当然,这样的作文讲评需要做认真的准备,对老师有较高要求。但是,却能让孩子爱上写作,终身受益。
以上是我在作业设计上的一点尝试,大大调动孩子的作业积极性。
当然,新型作业的尝试还处于初步尝试阶段,新型作业的落实方面还要更加完善,作业分层布置方面还要深入研究。
D. 初中语文词语作业应该怎么布置才好 百度网盘
语文布置作业包括两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基础部分每篇课文当中学到的生字词一定要巩固所以这一部分是需要布置作业的另外每天还应该有小练笔也就是我们说的写日记通过写日记记录生活提自己的写作能力
E. 我省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家庭作业也做了总量控制,初中布置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课外作业,作业总
解来答:解
(1)
时间分组自(小时) | 频数(人数) | 频率 |
0≤t<0.5 | 10 | 0.2 |
0.5≤t<1 | 20 | 0.4 |
1≤t<1.5 | 10 | 0.2 |
1.5≤t<2 | 5 | 0.1 |
2≤t<2.5 | 5 | 0.1 |
合计 | 50 | 1 |
F. 西游记唐僧收四个徒弟读后感。 初中一年级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写一个唐僧收四个徒弟的读后感。速求
以后在也不用怕妖魔鬼怪了 有了他们我就安全了
G. 初中语文需要每天布置回家背诵的作业吗
不需要。语文教学过程中常涉及到对人物的性格、思想、心理的分析,内在这类分析中,有时要用容到语境分析,有时要用到背景分析,而大多情况下则要用条件分析。所谓条件分析,即对人物所处的客观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如《孔乙已》一课中对孔乙已的外貌描写即反映了孔乙已生活的客观现状。“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按照描写的句序对人物的现状条件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如下判断:孔乙已“身材高大”表明他具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是长期不参加劳动和营养不良所致;“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表明其年事已高且精神潦倒;
“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表明了他的贫穷、懒惰、生活潦倒。孔乙已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表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
指导学生学会进行条件分析的前提是学生对条件内容的把握,这就需要在指导分析之前,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
H. 我是一名初中生,我们这次放假语文布置了,写的寒假作业,还有一篇500的作文,每天摘抄,还有政治每天
多,不会的可以再网上查查资料嘛,唉,我们作业也好多
I.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家庭作业的有效布置
看是什么年级的,初中一年级的,可多布置背诵及阅读的作业,如果是初中2,3年级的,我认为应该重点加强阅读理解及写作方面.
J. 我发现初中老师会布置作业数学老师在黑板上抄了五六题,英语老师又发了一大张试卷,语文老师还要让我们看
英语你先把音标学好吧 音标学好了 再多单词你也不用愁 语文就是最好回要多看名著 因为答中考时要考 至于数学 想要学好 就要看你见题的多少 你见过的不同类型的题越多 你的数学就会学的越好 当然 这是在你把基础掌握好的前提下
学习做事要有规划 你可以考虑今天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 可能你做不到完美 但至少做到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