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九十年代初中语文课本

九十年代初中语文课本

发布时间:2021-01-23 01:30:28

❶ 98级初中语文课本

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走一步回,再走一步(莫顿·亨答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萝瀑布(宗璞)
5、童趣(沈复)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理想(流水河)
7、*短文两篇行道树(张晓风)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10、《论语》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11、春(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13、*山中访友(李汉荣)
14、*秋天(何其芳)
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

❷ 寻找九十年代初的小学语文课文越多越好

建议搜搜>>>一点通教学网, 有九十年代初的小学语文课文视频

❸ 谁有1992到1995年初中语文课本目录啊!十万火急啊!

有,都打出来啊,会累死的。
干什么用?

❹ 七十年代的初中语文课文有哪些

大型史诗,长篇小说,短篇故事,古体诗,近体诗,
编年体 资治通鉴
纪传体 史记
国别体 国语
语录体 论语
神话、史诗、叙事诗、报告文学、传记文学
小说、戏剧、诗歌、散文
涵盖这些

❺ 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中或高中一篇语文课文

题目是:从甲骨文到微缩图书 作者:没查到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
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
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这些文字,直到
1899年才发现。
那是清朝光绪二十五年,有一位叫王懿荣的
官员得了病。他懂得医道,每次抓来的药,
都要亲自看过,然后煎熬。有一次,他偶然
在一味叫做“龙骨”的药上面,发现有许多好
像文字的东西,他感到惊讶。于是把这家药
铺里刻有这种文字的“龙骨”全买下来,凭着
他对中国古文字的很深的造诣,考证出这
些“龙骨”是殷商时代遗留下来的乌龟壳和牛
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那时使用的文
字。在这些一片片的甲骨上,记载了殷代的
祭祀、战争、农业、牧业、手工业、气象、
政权组织,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概况。后
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这些甲骨可
以说是书籍的雏形。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
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
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
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
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
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
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
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
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
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
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
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
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
种书叫做帛书。它可以卷起来,一部书就是
一卷或几卷绸子,用木棒做轴,所以也叫它
卷轴。后来,“卷”成了书的量词。人们常说
的“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就是从这里
来的。这种书比竹简轻便,但成本太高,不
容易普遍采用。
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东汉有个叫蔡伦的,改进了西汉时候的造纸
技术,于是出现了用纸抄写的书。这种书也
是一卷一卷的,轻巧适用,成本较低,保存
方便,所以一直沿用到今天。但是,用手抄
写纸书很费事,后来又发展成雕版印刷:刻
好一面印一面,一套木刻板可以印几百部到
几千部的书。现在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雕版书
籍,是唐朝咸通九年的《金刚经》,藏于英
国博物馆。
雕版印刷质量差,效率不高,雕刻一套书版
要几年,而且一部书要刻许多块板,占用大
量房舍存放,发现了错误也不好改。宋朝庆
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用粘性胶泥
做成厚块,刻上一个一个字,用火把泥块烧
硬。印书时,就把一个个活字块,按照书稿
的次序,放在一块铁板上,用松香、蜡和纸
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压平
整,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
好,制版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
正。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继续使用。
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
到了近代,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和印刷技术
的提高,印书花样翻新,如油印、石印、铅
印、胶板彩印、影印,以及静电复印等,于
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书。
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
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
书,“电视唱片”书,立体的书以及缩微型的
书,等等。
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
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
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
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
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
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
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
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
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
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
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
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 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
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卖。视盘既可以显示物
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
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
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
示。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打开书,书里的
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
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
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
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
大到原来的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
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
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
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
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
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
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❻ 吕叔湘先生的一篇文章,曾入选过90年代的初中语文课本,记得是告诉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谁有

是 错字小议 吧,不过我找了找,没找到原专文,我是属参考http://wenku..com/view/201a3e104431b90d6c85c707.html

❼ 八十年代收录在高中或初中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叫什么名字

它收入在人教版初二下学期的语文课本上,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的《故乡》。里面讲到了不少动物,有猹、獾猪、刺猬、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等等。

❽ 请问九十年代的初中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写提到济宁的

《济宁的冬天》老舍写的。
还记得里面有一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

❾ 90年至94年之间初中语文课本里面毛泽东的文章有哪些

毛主席在花山

❿ 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中语文中一篇科普课文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作者不太清楚。

阅读全文

与九十年代初中语文课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