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济南市初中语文模拟唐雎

济南市初中语文模拟唐雎

发布时间:2021-01-22 21:49:29

A. 初中语文课本剧剧本

课本剧:唐雎不辱使命(剧本)

人物:秦王、秦侍卫两人、安陵君、安陵国大臣两人、唐雎

(话外音: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吞并了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作为魏的附属小国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第一幕

(在安陵的宫中,气氛沉闷,安陵君不停地在地上踱来踱去,不时低头若有所思)

安陵国两大臣(之一):大王,有什么话您说吧

安陵君:(稍作思考后,缓慢地)今天,把两位请来,主要是……(停顿一下)昨天,你们也看到了,秦国的使者转达了秦王的意思:说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地方跟咱们交换。看那口气挺强硬啊,我虽然也很委婉地以先王为借口,可聪明人一听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我在考虑,秦使回国后,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呢?今天,把两位请来,主要是想听听两位的意见。

安陵国两大臣(之一):大王,恕我直言,秦国这几年不比以前,我们这样的小国跟他硬拼怕是不行,我这两天也在想,我看……

安陵君:说说看。

安陵国两大臣(之一):我想要不我们暂时答应他年年给他上贡。等我们积蓄了一定力量后,再跟他争。

安陵国两大臣(另一人):大王,秦王想用五百里的地方跟咱们交换,分明就是一个圈套,我们如果现在就屈服,将来更是没有翻身的日子。秦国虽然强大,我们也不必怕他。他总不能说打谁就打谁。如果我们能派人去跟他好好说明原因,他也不好意思不答应,只要他答应咱们,咱们就躲过这一劫了。至于以后,我们再从长计议。

安陵君:说得有道理。可谁能担此重任呢?(很犯愁)

安陵国两大臣(之一):大王,依我看,可以派唐雎出使秦国。

安陵国两大臣(另一人):大王,唐雎口若悬河,智慧过人,且对大王忠心耿耿,出使重任,确实非他莫属。

安陵君:好吧,就派唐雎出使秦国吧。

第二幕

(安陵的宫门外,安陵君手挽唐雎,充满留恋,期待)

唐雎:大王,您请回吧。我会根据情况行事的。

安陵君:唐爱卿,此去秦国,非同寻常,一路珍重啊。

唐雎:大王,您放心,如果我真的回不来了,您也不必难过,我们安陵还会有很多人效忠于您的。

安陵君:唐爱卿,这杯酒我敬你。安陵的安危全靠你了。

(唐雎接过酒,一饮而尽,慷慨而去,安陵君伫立良久,直到看不见唐雎的背影)

第三幕

秦侍卫:(高声)奉秦王意旨,宣安陵使者觐见。

(唐雎缓步入宫)

秦王:(席地而坐,一副傲气,稍仰着头)你是安陵君派来的?

唐雎:是,大王。

秦王:你叫唐雎?

唐雎:是,大王。

秦王:过来坐吧。

唐雎:谢大王。(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席地而坐)

秦王:我想用五百里的地方换安陵,听说安陵君没有答应我,怎么回事儿啊?你也是知道的,秦国灭韩亡魏,而你们安陵仅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还能到现在,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成老实的长者,所以才没打他的主意。

唐雎:大王的恩惠,安陵君是经常跟我们这些臣子们说起。这次微臣前来面见大王,一方面也是带安陵君向大王致谢的。

秦王:致谢倒不必了。我就弄不明白,现在我用十倍的地方好心好意想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可安陵君横竖不愿意,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吗?

唐雎:大王,我觉得话不能这样说。您想啊,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封地,就算您用一千里的地方安陵君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五百里就交换了吗?

秦王:(盛怒)你也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况吧?

唐雎:不瞒您说,我真的没听过。

秦王:那我给你讲讲。天子发怒,要死人百万,(说完看了一眼唐雎,唐雎面色平淡,秦王又做了个手势接着说)血流千里。

唐雎:听您这么一说。天子发怒确实不一般。我斗胆问大王一句:您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的情况吗?

秦王:(轻蔑地笑笑)老百姓发怒,什么样子?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还能怎么样?

唐雎:大王,您错了。您说的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的样子,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的表现并不是真正有胆识的人的发怒。您听说过专诸刺杀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吧;

秦王:(摇摇头)没听过。

唐雎:那您应该知道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吧;

秦王:(摇摇头)不知道。

唐雎:那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您总该了解吧?这三个人,都是平民百姓,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发泄出来,上天就有所征兆,这三个人再加上我就是四个了。如果真的勇士发怒,只死两个人,血流得也并不多,但天下的人都要穿丧服了。今天就是这样。(说着挺剑而起)

秦王:(变了脸色,吞吞吐吐地)先生坐!快请坐!我只开了个玩笑,你怎么当真了呢?我现在明白了:韩、魏灭亡,安陵以五十里的地方存在,是因为有您哪!来人,快把这桌酒菜撤掉,重新再来一桌,我要与先生不醉不散!

秦侍卫:(高声)传秦王旨意,重摆酒宴!

(幕下)

(话外音:在这场弱国与强国的斗争中,安陵国的唐雎出色地完成了出色的任务。而这段故事也从此成为了佳话。)

B. 初中语文在线等唐雎不辱使命好的给奖励

一、(2007年)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以头抢地耳 ②长跪而谢之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0、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 21、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二、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唐雎不辱使命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三、2008哈尔滨市唐雎不辱使命9.(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 谢:10.(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D.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11.(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12.(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五、2008徐州市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l )故不错意也: ( 2 )长跪而谢之曰: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A.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 太守谓谁B.① 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D、① 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 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 分)答: 七、(09四川凉山)唐雎不辱使命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易: 岂直五百里哉 直: 长跪而谢之 谢: 16.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2分)1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18.简析划线句子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19.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八、乌鲁木齐市(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译文: 19.填空。 秦国企图用 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 一事。“ ”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20.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一)18、①撞 ②道歉(2分。每格1分。) 19、C(2分) 20、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2分。关键词“以”、“徒”、“以”各0.5分。)21、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分)二、答案: 16.(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 17.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18.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三、答案:9.逆:违背 谢:道歉 10. C 11.(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12.答案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六、6、〔 1 )通“措”,置。(2 )道歉 7 、B 8 、 (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2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9.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七、答案:15.(2分)加重语气的助词(可译为恐怕、大概、一定要)交换 只(仅仅) 道歉16.(1分)“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或“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安陵君不听寡人言,何也,轻寡人与?”17.(4分)(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两个“使”1分、翻译通顺1分)(2)(2)胸怀愤怒尚未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预示吉凶的征兆。(“休祲”1分,翻译通顺1分)18.(2分)用反问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19.(2分)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八、答案:17.C中的两个“冠”都是“帽子”的意思。 18.如果有才能、有且H识的人真的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19.易地出使秦国 长跪而谢之20.语言(或“对话”)描写。(1分)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阅读全文

与济南市初中语文模拟唐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