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名作动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名作动

发布时间:2021-01-21 23:56:57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包括哪些内容

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规律:名词连用,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例: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 军为名词,在这里就解释为驻军,作动词用 ②规则:名词后紧接代词或所处名词,介宾短语。名词活用做动词 今王鼓乐于此。 鼓乐:击鼓奏乐 ③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欲,能)名词活用做动词 云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 ④名词前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做动词 扣舷而歌之。 歌:唱歌 衣冠而见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或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就是形容词作谓语且带了宾语(又不是使动意动用法)。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做动词用
3、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例 ①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简析]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复复”)变化。
4、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例: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例如: 不及物动词类: ①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④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 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例如: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传沸》)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贾谊《过秦论》)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①: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5、意动用法:
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例如: ①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匪的选罚》) 2)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③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铁锥传》) 6、名词作状语 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1]

② 陈涉世家中的词类活用,把名作状和名作动分类

1、天下苦秦久矣 苦 形容词作动词 为……所苦2、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名词专作动词 用渔网捕属3、尉果笞广 笞 名词作动词 用鞭子打4、失期,法皆斩 法 名词作状语 依照法令5、乃丹书帛曰 丹 名词作状语 用丹砂6、陈胜王 王 名词作动词 为王7、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 形容词作动词 威服8、固以怪之矣。 怪 意动用法 认为怪异9、忿恚尉 忿恚 使动用法 使……忿恚10、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 形容词作名词 铠甲 锐 形容词作名词 武器

③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第一册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

2、越国以鄙远 《烛》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烛》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烛》

5、朝济而夕设版焉 《烛》

6、共其乏困 《烛》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

8、闻寡人之耳者 《邹》

9、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邹》

10、则修文德以来之 《季》

11、既来之,则安之 《季》

1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

1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

1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

16、谨庠序之教 《寡》

17、树之以桑 《寡》

18、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

19、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过》

20、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

21、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

22、履至尊而制六合 《过》

23、却匈奴七百余里 《过》

2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

2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

2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过》

27、会盟而谋弱秦 《过》

28、沛公欲王关中 《鸿》

29、吾得兄事之 《鸿》

30、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

31、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

3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

33、此其志不在小 《鸿》

34、籍吏民,封府库 《鸿》

第二册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

2、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

3、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

4、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

5、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谏》

6、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谏》

7、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谏》

8、襟三江而带五湖 《腾》

9、 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腾》

10、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腾》

11、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腾》

1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腾》

1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腾》

14、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腾》

15、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腾》

1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

1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六》

18、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六》

1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六》

2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六》

21、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六》

22、李牧连却之 《六》

23、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六》

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

2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

2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游》

27、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

28、火尚足以明也 《游》

2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

30、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

3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

32、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项》

33、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

34、雨泽下注 《项》

3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项》

36、去今之墓而葬焉 《五》

37、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五》

38、缇骑按剑而前 《五》

39、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五》

40、不能容于远近 《五》

41、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

42、抶而仆之 《五》

43、安能屈豪杰之流 《五》

44、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

第三册

1、屈心而抑志兮 《离》

2、步余马于兰皋兮 《离》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离》

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

5、足以荣汝身 《孔》

6、留待作遗施 《孔》

7、昼夜勤作息 《孔》

8、栗深林兮惊层巅 《梦》

9、云青青兮欲雨 《梦》

10、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梦》

11、樯橹灰飞烟灭 《念》

12、大江东去 《念》

13、则以刘病日笃 《陈》

14、谨拜表以闻 《陈》

1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

1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

17、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赤》

18、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赤》

19、侣鱼虾而友糜鹿 《赤》

第四、五册

1、岁征民间 《促》

2、试使斗而才 《促》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促》

4、成以其小,劣之 《促》

5、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促》

6、益奇之 《促》

7、成然之《促》

8、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庄》

9、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庄》

附: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结构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达基本固定的意思,现总结部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5、如何、若何、奈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何以伐为?《论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8、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9、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希望对你有用o(∩_∩)o...

④ 高中语文,,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其中 一 和 齐 的词类活用是怎样

都用作动词。

1."一":把……看作一样(名词用作动词)。版

2."齐";把……看作相等。形容权词用作动词。

⑤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分类 翻译方法 例子
名词动用
前加动词 一狼洞其中(打洞)
前加介词后加动词 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另外动词替换 舍于其址(盖房子)

名词作
状语
表形状 像…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像犬一样)
表态度 像对待…一样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表方位 在…,从…,向… 孔子东游(向东)
表时间 每…,在… 岁赋其二(每年)
表工具 用…,乘… 辇来于秦(乘车)
表处所 在… 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形容词
作动词
状语对译法 敌人远我(远离)
补语对译法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动词替换法 私我也(偏爱)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的+名词 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使动 名词使动 使…成为什么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成为王)
动词使动 让…做什么 臣活之(使…活下来)
形容词使动 使…变得怎样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变得愚蠢)
意动 名词意动 把…当作…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
形容词意动 认为…怎样 成以其小,劣之(认为…不好)

⑥ 高中语文选修5促织责字词类活用

《促织》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比)
5、造:径造庐访成(到)
6、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
7、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
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9、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二、通假字
1、昂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三、一词多义
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
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②益奇之(副词,更加)
4、逼: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
②与村东大佛阁逼近(副词,极)
5、故: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
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
6、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②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
③成然之(动词,认为……是对的)
7、售:①久不售(动词,考取)
②亦无售者(动词,买)
8、岁:①后岁余(名词,年)
②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四、词类活用
1、岁: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2、才:试使斗而才(名作动,有才能)
3、笼: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名作状,用笼子)
4、辄倾:辄倾数家之产(使动用法,使……倾尽,用尽)
5、然:成然之(形容词意动,认为……是对的)
6、笼:大喜,笼归(名作动,用笼子装)
7、日: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名作状,每天)
8、高: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形容词使动,使……高,抬高)
9、力:力叮不释(名作状,用力)
10、疏:细疏其能(名作动,陈述)
11、奇:益奇之(形容词意动,以……为奇)
12、裘马:裘马扬扬(名作动,穿着皮衣,骑着马)
13、劣:成以其小,劣之(形容词意动,认为……不好)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游侠儿: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2、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②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
六、句式
1、此物故非西产(判断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
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
4、掭以尖草(介词结构后置)
5、问者爇香于鼎(介词结构后置)
6、既而得其尸于井(介词结构后置)
7、令以责之(于)里正(省略句)
8、(其妻)折藏之,归以(之)示成(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译:(这画)岂不是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吗?
2、成以其小,劣之。
译:成名因为它太小,认为不好。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译:(成名)一出门,所穿的皮衣和驾车的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啊。
4、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译:只有这个成家的人,因为胥吏侵耗而贫穷,又因献上蟋蟀而富有,他穿皮衣,骑骏马,意气扬扬。

⑦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包括哪些内容

第4课 《诗经》两首
①形容词名词的活用
其黄而陨 (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 雨雪霏霏 (雨,名词作动词,下)
夙兴夜寐 (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 岂不日戒 (日,名词作状语,天天)
②数词的活用
士贰其行 (贰,有二心,作动词) 二三其德 (二三,反复无常,作动词)
第5课 《离骚》
①名词的活用
鸷鸟之不群兮 (群,名词作动词,合群) 謇朝谇而夕替 (朝夕,名作状,在早晨,在晚间)
②动词的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 (步,使动用法,使……漫步) 回朕车以复路兮 ( 使动用法,使……回转)
伏清白以死直兮 (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③形容词的活用
故前圣之所厚 (厚,形容词作动词,推崇)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动,使……加高)
长余佩之陆离 (长,使动,使……加长)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①名词的活用
孔雀东南飞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槌床便大怒 (槌,名词作动词,敲)
自名秦罗敷 ( 名,名词作动词,名叫) 交广市鲑珍 (市,名词作动词,采办)
手巾掩口啼(手巾,名词作状语,用手巾)卿当日胜贵(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黄泉共为友 (黄泉,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
②动词的活用
逆以煎我怀 (煎,使动,使……煎熬)
③形容词的活用
千万不复全 ( 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足以荣汝身 (荣,使动用法,使……荣华)
第7课 诗三首
榆柳荫后檐 (荫,名词作动词,遮蔽) 乌鹊南飞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第8课 《兰亭集序》
映带左右(带,名词作动词,环绕) 一觞一咏 (觞,名词作动词,饮酒)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少长,形作名,贤士、年长的人、年少的人)
齐彭殇为妄作 (齐,形作动,把…看作相等)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动用法,使……流)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
第9课《赤壁赋》
①名词的活用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名作动,攻占)
歌窈窕之章 (歌,名词作动词朗诵)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名作状,向南)
西看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以……为伴,以……为友)
②动词的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 (舞,使动用法,使……舞动)泣孤舟之嫠妇 (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⑧ 高中语文必修1-5的词类活用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第一册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

2、越国以鄙远 《烛》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烛》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烛》

5、朝济而夕设版焉 《烛》

6、共其乏困 《烛》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

8、闻寡人之耳者 《邹》

9、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邹》

10、则修文德以来之 《季》

11、既来之,则安之 《季》

1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

1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

1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

16、谨庠序之教 《寡》

17、树之以桑 《寡》

18、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

19、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过》

20、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

21、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

22、履至尊而制六合 《过》

23、却匈奴七百余里 《过》

2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

2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

2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过》

27、会盟而谋弱秦 《过》

28、沛公欲王关中 《鸿》

29、吾得兄事之 《鸿》

30、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

31、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

3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

33、此其志不在小 《鸿》

34、籍吏民,封府库 《鸿》

第二册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

2、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

3、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

4、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

5、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谏》

6、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谏》

7、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谏》

8、襟三江而带五湖 《腾》

9、 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腾》

10、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腾》

11、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腾》

1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腾》

1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腾》

14、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腾》

15、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腾》

1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

1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六》

18、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六》

1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六》

2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六》

21、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六》

22、李牧连却之 《六》

23、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六》

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

2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

2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游》

27、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

28、火尚足以明也 《游》

2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

30、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

3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

32、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项》

33、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

34、雨泽下注 《项》

3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项》

36、去今之墓而葬焉 《五》

37、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五》

38、缇骑按剑而前 《五》

39、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五》

40、不能容于远近 《五》

41、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

42、抶而仆之 《五》

43、安能屈豪杰之流 《五》

44、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

第三册

1、屈心而抑志兮 《离》

2、步余马于兰皋兮 《离》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离》

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

5、足以荣汝身 《孔》

6、留待作遗施 《孔》

7、昼夜勤作息 《孔》

8、栗深林兮惊层巅 《梦》

9、云青青兮欲雨 《梦》

10、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梦》

11、樯橹灰飞烟灭 《念》

12、大江东去 《念》

13、则以刘病日笃 《陈》

14、谨拜表以闻 《陈》

1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

1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

17、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赤》

18、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赤》

19、侣鱼虾而友糜鹿 《赤》

第四、五册

1、岁征民间 《促》

2、试使斗而才 《促》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促》

4、成以其小,劣之 《促》

5、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促》

6、益奇之 《促》

7、成然之《促》

8、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庄》

9、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庄》

附: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结构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达基本固定的意思,现总结部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5、如何、若何、奈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何以伐为?《论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8、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9、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以上所归纳的只是常见到的一些固定句式,像这样的固定句式还有很多,平时注意积累、归纳,这对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阅读全文

与高中语文词类活用名作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