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高中语文词的活用课件

高中语文词的活用课件

发布时间:2021-01-20 22:43:39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倒装

名词作状语(鸿门宴:夜 兄 翼
荆轲: 进兵北掠地 北 函封之 函
诗经:象耳鱼服 鱼
孔雀东南飞:卿当日胜贵 日
赤壁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游褒禅山记 :距其院东五里)
名词作动词

⑵ 高中语文必修2第七课所有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各地的版本不一样,你最好写清楚是哪一篇课文。

⑶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第一册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

2、越国以鄙远 《烛》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烛》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烛》

5、朝济而夕设版焉 《烛》

6、共其乏困 《烛》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

8、闻寡人之耳者 《邹》

9、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邹》

10、则修文德以来之 《季》

11、既来之,则安之 《季》

1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

1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

1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

16、谨庠序之教 《寡》

17、树之以桑 《寡》

18、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

19、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过》

20、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

21、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

22、履至尊而制六合 《过》

23、却匈奴七百余里 《过》

2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

2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

2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过》

27、会盟而谋弱秦 《过》

28、沛公欲王关中 《鸿》

29、吾得兄事之 《鸿》

30、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

31、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

3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

33、此其志不在小 《鸿》

34、籍吏民,封府库 《鸿》

第二册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

2、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

3、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

4、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

5、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谏》

6、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谏》

7、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谏》

8、襟三江而带五湖 《腾》

9、 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腾》

10、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腾》

11、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腾》

1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腾》

1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腾》

14、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腾》

15、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腾》

1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

1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六》

18、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六》

1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六》

2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六》

21、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六》

22、李牧连却之 《六》

23、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六》

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

2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

2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游》

27、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

28、火尚足以明也 《游》

2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

30、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

3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

32、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项》

33、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

34、雨泽下注 《项》

3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项》

36、去今之墓而葬焉 《五》

37、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五》

38、缇骑按剑而前 《五》

39、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五》

40、不能容于远近 《五》

41、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

42、抶而仆之 《五》

43、安能屈豪杰之流 《五》

44、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

第三册

1、屈心而抑志兮 《离》

2、步余马于兰皋兮 《离》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离》

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

5、足以荣汝身 《孔》

6、留待作遗施 《孔》

7、昼夜勤作息 《孔》

8、栗深林兮惊层巅 《梦》

9、云青青兮欲雨 《梦》

10、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梦》

11、樯橹灰飞烟灭 《念》

12、大江东去 《念》

13、则以刘病日笃 《陈》

14、谨拜表以闻 《陈》

1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

1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

17、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赤》

18、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赤》

19、侣鱼虾而友糜鹿 《赤》

第四、五册

1、岁征民间 《促》

2、试使斗而才 《促》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促》

4、成以其小,劣之 《促》

5、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促》

6、益奇之 《促》

7、成然之《促》

8、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庄》

9、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庄》

附: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结构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达基本固定的意思,现总结部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5、如何、若何、奈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何以伐为?《论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8、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9、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希望对你有用o(∩_∩)o...

⑷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包括哪些内容

第4课 《诗经》两首
①形容词名词的活用
其黄而陨 (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 雨雪霏霏 (雨,名词作动词,下)
夙兴夜寐 (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 岂不日戒 (日,名词作状语,天天)
②数词的活用
士贰其行 (贰,有二心,作动词) 二三其德 (二三,反复无常,作动词)
第5课 《离骚》
①名词的活用
鸷鸟之不群兮 (群,名词作动词,合群) 謇朝谇而夕替 (朝夕,名作状,在早晨,在晚间)
②动词的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 (步,使动用法,使……漫步) 回朕车以复路兮 ( 使动用法,使……回转)
伏清白以死直兮 (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③形容词的活用
故前圣之所厚 (厚,形容词作动词,推崇)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动,使……加高)
长余佩之陆离 (长,使动,使……加长)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①名词的活用
孔雀东南飞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槌床便大怒 (槌,名词作动词,敲)
自名秦罗敷 ( 名,名词作动词,名叫) 交广市鲑珍 (市,名词作动词,采办)
手巾掩口啼(手巾,名词作状语,用手巾)卿当日胜贵(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黄泉共为友 (黄泉,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
②动词的活用
逆以煎我怀 (煎,使动,使……煎熬)
③形容词的活用
千万不复全 ( 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足以荣汝身 (荣,使动用法,使……荣华)
第7课 诗三首
榆柳荫后檐 (荫,名词作动词,遮蔽) 乌鹊南飞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第8课 《兰亭集序》
映带左右(带,名词作动词,环绕) 一觞一咏 (觞,名词作动词,饮酒)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少长,形作名,贤士、年长的人、年少的人)
齐彭殇为妄作 (齐,形作动,把…看作相等)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动用法,使……流)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
第9课《赤壁赋》
①名词的活用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名作动,攻占)
歌窈窕之章 (歌,名词作动词朗诵)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名作状,向南)
西看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以……为伴,以……为友)
②动词的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 (舞,使动用法,使……舞动)泣孤舟之嫠妇 (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⑸ 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第三段词语和词类活用有哪些

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
②.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沛公军霸上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3)被动句
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3、词类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示意)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惩罚)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称王)
发上指(向上)
B 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
C 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停步,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E 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 (小的方面)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
F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后续者)

⑹ 高中语文的全部通假字、词类活用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近期目标力图使学生弄清楚关于词类活用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名词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远期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给学生复习文言文一点方法指导。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练习中的句子所属的名词活用类型正确归类,分析总结出名词活用的常见规律,并加以概括化。2、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

教学内容:以名词活用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名词活用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同时引导学生课后以此为例,总结归纳其他词类活用的规律。

教学步骤:
一、明确考点
1.明确考纲要求,使学生知道“考什么”。
2005年《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有:
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明确高考题型,使学生知道“怎么考”。
主要有两大类:(课件展示)
⑴单独设题。
比如,1998年上海高考试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A.则群聚而笑之
B.吾得兄事之
C.令两个蹲踞而背倚之
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⑵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
比如,2005年高考:
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东: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败逃)
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暮、朝:名词活用为状语)
明确: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

明确本课内容:以名词活用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名词活用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同时引导学生课后以此为例,总结归纳其他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锦囊妙计
引导学生由概念走向课文内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

提问:一、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课件展示)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⑸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⑹左右欲刃相如。
⑺人皆得以隶使之。
⑻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⑼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⑽范增数目项王。
⑾吾师道也……
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⒀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⒁吾从而师之。
⒂常以身翼蔽沛公。
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⒄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⒆无乃尔是过与?
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学生讨论归类,教师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引导归类: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⑴、⑷、⑹、⑻、⑽、⑾、⒃、⒅、⒆
名词活用为状语:⑵、⑶、⑺、⑼、⑿、⒀、⒂、⒄
名词活用为使动词:⑸
名词活用为意动词:⒁、⒇

提问:对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状语中的句子还可以再归类吗?请找到归类的标准。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类,思考、归纳活用的规律。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劝学》)
⑹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
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咽下)(《六国论》)
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课件展示)

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
⒆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季氏将伐颛臾》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课件展示)

⑻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过秦论》)
⑾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课件展示)

⑽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鸿门宴》)
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齐桓晋文之事》)
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课件展示)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劝学》)
⑿日削月割。(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六国论》)
⒀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南:向南,西:向西)(《过秦论》)
规律五: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课件展示)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
⑺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⑼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黔之驴》)
⒂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⒄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
规律六: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课件展示)

⑸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使……为臣)(《韩信拜将》)
⒁吾从而师之。(师:以……为老师)(《师说》)
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为宾客)(《《伤仲永》)
规律七: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课件展示)

提问:以上归纳的规律能用更精炼的语言表述以便记忆和运用吗?
教师明确:(课件展示)
名词活用歌
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谓语通。
不能带兵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
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
区分活用看仔细,切记放在句子中。
三、牛刀小试
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疑难,以形成能力。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课件展示)
(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⑴夜缒而出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晚上)
⑵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鄙: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把……作为边境)
⑶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东边;封:名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成为边界)
⑷秦伯说,与郑人盟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盟:名词活用为动词,订盟约)

(二)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国为华,不闻以妾与马。”
——节选自《国语•鲁语上》

⑴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翻译:季文子在宣公、成公时期做国相,家中没有穿丝绸的妾妇,马也不喂粮食。相: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国相;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⑵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人们大概会认为您是吝啬,而且使国家也显得不光彩。华:名次活用使动词,使……光彩)
⑶无乃非相人者乎(这恐怕不是做国相的人应该做的吧!相: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国相)

(三)齐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①夜②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先无与夜③。徐吾曰:“妾日④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馀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

(翻译:齐国有一个叫徐吾的女子,跟邻家的妇女合伙出钱买蜡烛晚上织布。徐吾家贫,不能继续出钱买蜡烛,邻家的妇人就叫她晚上不要来了。徐吾说:“我每天常常是很早就来,常常是最后回去,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来等待织布,就是因为贫穷啊。现在整个房子里边,增加一个人蜡烛不会更加明亮,减少一个人蜡烛不会因此变暗,何必吝惜照在东边墙壁上剩余的烛光呢?请把它分给我吧!”邻家的妇人于是跟她一起织布)
①烛:名词活用为动词,买蜡烛;②夜:名词活用为状语;③夜:名词活用为动词,夜织;④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四、布置作业 (课件展示)
1、阅读《高考备考指南》(系统复习)P92-131、《手册》词类活用内容,按照本课的做法自己总结归纳其他词类活用的规律。
2、完成《高考备考指南》(专题训练)P77-96有关词类活用练习题。

词类活用课堂练习
一、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⑸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⑹左右欲刃相如。
⑺人皆得以隶使之。
⑻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⑼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⑽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⑾吾师道也……
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⒀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⒁吾从而师之。
⒂常以身翼蔽沛公。
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⒄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⒅范增数目项王。
⒆无乃尔是过与?
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二、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
(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夜缒而出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秦伯说,与郑人盟。

(二)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国为华,不闻以妾与马。”
——节选自《国语•鲁语上》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

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无乃非相人者乎!

(三)齐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①夜②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先无与夜③。徐吾曰:“妾日④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馀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

⑺ 【高中】【语文】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保: 2,臣以险

1“保抄”即为保全
2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不幸.不可能是意动,因为前面有动词“遭”.
3. 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贱低微的身份.
4 远 活用为 动词.远,本为形容词,在此有“远离”之意,活用为动词.
5 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形容词作动词

-------------------
自己多学习用功...用心...

⑻ 高中语文必修1-5的词类活用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第一册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

2、越国以鄙远 《烛》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烛》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烛》

5、朝济而夕设版焉 《烛》

6、共其乏困 《烛》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

8、闻寡人之耳者 《邹》

9、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邹》

10、则修文德以来之 《季》

11、既来之,则安之 《季》

1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

1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

1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

16、谨庠序之教 《寡》

17、树之以桑 《寡》

18、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

19、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过》

20、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

21、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

22、履至尊而制六合 《过》

23、却匈奴七百余里 《过》

2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

2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

2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过》

27、会盟而谋弱秦 《过》

28、沛公欲王关中 《鸿》

29、吾得兄事之 《鸿》

30、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

31、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

3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

33、此其志不在小 《鸿》

34、籍吏民,封府库 《鸿》

第二册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

2、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

3、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

4、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

5、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谏》

6、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谏》

7、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谏》

8、襟三江而带五湖 《腾》

9、 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腾》

10、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腾》

11、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腾》

1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腾》

1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腾》

14、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腾》

15、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腾》

1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

1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六》

18、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六》

1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六》

2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六》

21、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六》

22、李牧连却之 《六》

23、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六》

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

2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

2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游》

27、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

28、火尚足以明也 《游》

2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

30、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

3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

32、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项》

33、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

34、雨泽下注 《项》

3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项》

36、去今之墓而葬焉 《五》

37、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五》

38、缇骑按剑而前 《五》

39、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五》

40、不能容于远近 《五》

41、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

42、抶而仆之 《五》

43、安能屈豪杰之流 《五》

44、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

第三册

1、屈心而抑志兮 《离》

2、步余马于兰皋兮 《离》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离》

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

5、足以荣汝身 《孔》

6、留待作遗施 《孔》

7、昼夜勤作息 《孔》

8、栗深林兮惊层巅 《梦》

9、云青青兮欲雨 《梦》

10、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梦》

11、樯橹灰飞烟灭 《念》

12、大江东去 《念》

13、则以刘病日笃 《陈》

14、谨拜表以闻 《陈》

1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

1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

17、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赤》

18、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赤》

19、侣鱼虾而友糜鹿 《赤》

第四、五册

1、岁征民间 《促》

2、试使斗而才 《促》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促》

4、成以其小,劣之 《促》

5、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促》

6、益奇之 《促》

7、成然之《促》

8、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庄》

9、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庄》

附: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结构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达基本固定的意思,现总结部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5、如何、若何、奈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何以伐为?《论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8、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9、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以上所归纳的只是常见到的一些固定句式,像这样的固定句式还有很多,平时注意积累、归纳,这对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⑼ 高一语文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安:安定,安抚,哪里
其:它的,难道,还是,大概,自己
2.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使动用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使动

阅读全文

与高中语文词的活用课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