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兰亭集序高中语文

兰亭集序高中语文

发布时间:2021-01-20 16:41:49

高中语文必修二 兰亭集序 以 之 而 的用法

A.“以”的用法
1. 副词,可译为“可以”。
①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足以极视听之娱。
2.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3. 介词,可译为“因”。
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4.与“所”构成“所以”,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5. 与“所”构成“所以”,表凭借,可译为“用来”“借以”。
①所以游目骋怀。

B.“之”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根据具体语境 可译为“我”“我们”,“他(他们)”“她(她们)”,“这”,或者代事。
①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③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二、用作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定语的标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放浪形骸之外。
⑤向之所欣。
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2.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
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俯察品类之盛。
3.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不知老之将至。
③后之视今。
④亦犹今之视昔。
⑤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4.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①暮春之初。
②悟言一室之内。
③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三、用作动词,可根据具体语境翻译。
①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C.“而”字没有出现。

㈡ 高中时语文课本兰亭集序后面是哪篇来着人教版

苏轼的赤壁赋?

㈢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 《赤壁赋》 《离骚》考点

或取诸怀抱,悟(通“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版仰观宇宙之权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㈣ 82年高中语文教材是否有兰亭集序

82年高中语文教材还没有兰亭集序,记得是20世纪90年代才有的。

㈤ 高一语文课文《兰亭序集》

【原文】
永和抄九年,岁在癸丑袭,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㈥ 高中语文的《兰亭集序》的翻译,我们老师偷懒……叫我下周去讲……所以我需要一个像教案一样的东西……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交往,很快就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在室内长谈自己的抱负胸怀;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从造化,最终必然都要消亡!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阅读全文

与兰亭集序高中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