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语文课本有哪些抒情散文啊
1、《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文学教育家孙绍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在鲁迅散文中无疑是抒情的双璧之一,文章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既有战斗性也有抒情性。
文章藏匿锋芒,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就成了鲁迅杂文的一大创造。《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就这样带上了杂文的特点。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2、《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著。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
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散文中饱含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亲情的深情讴歌。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3、《泪珠与珍珠》
《泪珠与珍珠》是现当代中国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名篇,曾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这篇文章展示了作者高品位的人生追求,旷达的生活情致,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的人格情操。感情真挚细腻,文笔清秀柔婉。
4、《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表现一种抨击时政、挑战强权的思想,一种论析文化、洞悉历史的胆识的杂文。
这篇文章,一是针对国民政府崇洋媚外,出卖民族文化遗产的投降主义,二是针对革命文艺阵线内部的两种错误倾向,即割断历史,全盘否定的“左”倾错误和拜倒在洋人脚下,主张全盘吸收的右倾错误。
作品思想深刻,见解独特,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让人不能不对鲁迅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语言艺术叹为观止。
这篇文章被选入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必修四》等课本中。
5、《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2. 高中语文课本著名散文(最好是要背诵的)拜谢~
★荆轲刺秦王(背诵易水送别) 《战国策》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寡人之于国也(背诵全文) 《孟 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过秦论(背诵最后三段) 贾 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劝学(背诵全文) 《荀 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背诵最后两段) 《史 记》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游褒禅山记(背诵第2——3段) 王安石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兰亭集序(背诵全文)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 高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有哪些
高中教材的版本不同,选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也不同。人教版的新课标现在有三篇:
必修一
第一专册属
第三单元
7、《纪念刘和珍君》
必修二 第三册
第一单元
2、《祝福》
第四册
第三单元
8、《拿来主义》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4. 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文章有哪些
我最喜欢鲁迅的文章,特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字非常优美,故事非回常有趣。答其中要求背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一段,还要仿造个句子。我至今记忆犹新,不免兴趣盎然,就在写《我的头条之旅》时仿写了一段:
“头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必说那些条友大伽们用生花妙笔写出锦绣文章,言语之间纵横捭阖,随便放个屁都能砸出一个大坑来;也不必说那些“青云计划”获奖者坐拥粉丝数万,点赞者蜂拥,好评者如潮,求艺问道者络绎不绝,收益高到令人羡慕嫉妒恨。单是那些头顶上大书“优质”两字的条友们,也是舞文弄墨、诗词歌赋,招蜂引蝶、无限风光。”
5.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有哪些篇目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旅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推荐作品
国殇/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都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人有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西门豹冶邺/褚少孙
大铁椎传/魏禧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六国论/苏洵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欧阳修
祭十二郎文/韩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方苞
陶庵梦忆序/张岱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自主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项脊轩志/归有光
推荐作品
游沙湖/苏轼
苦斋记/刘基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6. 求一高人将高中语文课本中词《雨霖铃》,编写成一首七言律诗或一篇小散文.
送君灞桥折柳行,情满于山不留停.
痛别知己萧瑟处,故人应念雨霖铃.
7. 高中语文课本中哪些是议论性散文
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
8. 高中语文课本有哪些抒情散文
1、整体感知,理清行文思路。 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关键句、哲理句的含义。 3、把握文章主旨,领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4、掌握抒情性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9. (新课标版)高中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是朱光潜的关于美学的那篇文章叫什么
《谈美》,《谈美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