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有哪些课文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共有三篇: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2、苏轼的《赤壁赋》
3、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有哪些课文
㈡ 读《游褒蝉山记》有感作文大全
[chán lián] :连续(多指连任某个职务或继续保持某种称号):蝉联世界冠军
蝉脱壳方法独特,幼虫留下躯壳,成虫以原貌从躯壳中脱颖而出,在原基础上得以延伸和保持。因此,人们将蝉的蜕变现象,比喻世间连续保持的事物,或是联贯取得的成果了。
蝉是一种善鸣的昆虫,它有薄而透明的四个翅,可以飞翔,俗名“知了”。雄蝉的胸腹交界处,有个发声器,在夏日燥热天气时,蝉鸣叫的声音最响。南北朝时有位叫王籍的诗人,写了首《人若耶溪》诗,其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句,以蝉叫鸟鸣反衬林静山幽,成了妙趣佳句,恰恰说明蝉的噪叫是此虫一大特点。蝉在成长过程中,它的幼虫栖息在土里,靠它的针状口器刺入树根、树枝来吸收营养。当蝉的幼虫长大,要变为成虫时,便将自己的蝉壳脱在树根或树干上,蜕变为成熟的成虫,展翅飞去,到处鸣唱了。人们常说的“金蝉脱壳”指的就是这种蜕变,它已成为成语,比喻施计脱身逃跑。认真求证一下,无论是脱壳之前还是脱壳之后,蝉总是蝉,只是幼虫变作成虫而已。但是,脱壳方法独特,幼虫留下躯壳,成虫以原貌从躯壳中脱颖而出,在原基础上得以延伸和保持。因此,人们将蝉的蜕变现象,比喻世间连续保持的事物,或是联贯取得的成果了。“蝉联”用在体育比赛保持原有的荣誉称号,不难理解了。
㈢ 高中语文必修二电子课本
人教版电子课本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2
标题: 新课标高一语文下册
广告投放: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
2故都的秋
3囚绿记
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
氓 采薇 5离骚
6孔雀东南飞并序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第三单元
8兰亭集序
9赤壁赋
10游褒禅山记 讲
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2我有一个梦想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表达交流★
★梳理探究★
★名著导读★
http://www.51jjcn.cn/book_mulu7006.asp
㈣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碑上只有那字还认得出来,即“花山”。现在将“花”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懒于前进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足够用来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意志,也不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
余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由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要谨慎采取的缘故。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fǔ);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fǔ);安上,字纯父(f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