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初中语文人教版苏教版共有的课文,古诗。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 咏鸟诗三首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2、诗词曲三首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古诗二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相见的时候难,分离的时候一样难舍难离.早春分别,就像东风力尽百花凋残一样.春蚕直到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吐尽.红烛燃烧殆尽,满腔热泪才会流干.早起对镜梳妆,惟恐如云双鬓改变颜色.夜晚吟诗,也会觉得月光比较寒冷. 蓬莱仙境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啊,麻烦您为我探看道路. 4、咏叶古诗四首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题红叶》 【唐】宣宗宫人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5、古诗二首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八年级上册古诗鉴赏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用平淡朴素的语句交代地点、劳动的原因的诗句:首联 2、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了一天的劳作的诗句:颔联 3、描写回家路上的感受的诗句:颈联 4、揭示诗歌的主旨的句子:尾联 5、“草盛,荷锄”能否改为“草多、扛锄”呢? 答?不能,因为这些它更能表现出诗人细细品味劳动带来了的喜悦和归隐田园的甜蜜。 6、“草盛、道狭、草木长、夕露”本是农夫所恶之事,而在诗中诗人却为什么表现出一种欣喜之色? 答:原因在于可以脱离世俗名利纷扰的官场,在田园劳动之下寻找到了人生的乐趣和归宿,获得了精神上最高的享受和满足。 《游山西村》——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写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以及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乐的气氛的诗句:首联 2、诗中的名句是:颔联 3、诗中从自然转向写人而且同时表现民风淳朴的诗句:颈联 4、诗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想象):尾联 5、这首诗是以什么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答:作者 的游踪 6、试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包含的哲理。 答:在失败时只要充满信心,不断进取,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达到光明的顶峰。 《春望》——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 初中苏教版语文散文类课文都有哪些篇
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诗叫《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内偷灵药,碧海青天容夜夜心.”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似乎认为碧海青天是孤独的凄凉的,嫦娥的飞升应该是后悔的,表达了一种幽居的寂寞与清寒.宋代大词人苏东坡的《念奴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通过想象将天上月宫与地上人间作对比,得出了“高处不胜寒”的结论,为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寻得了一丝安慰.据说这首词传到了宫里,此句深得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的赏识,以为终于有人理解了他的高寒孤寂的处境.
3. 苏教版初中语文背诵课文内容急用!!!
初中古文背诵全篇目(新教材必背课文)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咏雪 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愿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夸父逐日 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核舟记 魏学洢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垒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风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陶景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曹刿论战 左传•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 跪求苏教版小学语文书课文《早》课文全文内容!
深冬,酿雪的天气。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从新台门走几分钟,过一道石桥,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
三味书屋是三间的小花厅。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
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是什么香呢?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这就是书香?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当年“子曰”“诗云”,咿咿呀呀的读书声,街上都能听得到。
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东面正中挂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朝着行礼的地方。
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朴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是鲁迅用过的一张。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现在所有书桌旁边的椅子当然都是空的。想到几十年前若是遇到这种情形,寿镜吾老先生该会喊了吧:“人都到哪里去了!”默默中我仿佛听到了那严历的喊声,同时记起鲁迅在文章里还写过: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许多蜡梅。
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蜡梅花。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是啊,的确要早。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内容简介:
《早》是吴伯萧先生访问三味书屋后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腊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的“早”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 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文化大革命”中被开除党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1981年10月,出访英国,不久,当选全国文联理事。1982年8月病逝。
5. 苏教版中学语文与人教版有什么区别
苏教版中学语文与人教版主要是出版社、使用地区、选用课文、难易程度的区别。专
一、出版社的区别
苏教版是江属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而人教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一般指教科书,称为人教版的图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教材,称为苏教版。
二、使用地区的区别
目前,苏教版教材在江苏、山西、山东、安徽等地均有使用,小学均为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而人教版教材是覆盖面积更大的教材,这里语文教材同理。
三、选用课文的区别
首先在选用课文上差别比较大,两套教材中相同的文章不到三分之一,有些课文两种版本中都有了,但不一定在同一个年级学习。课后配套的练习也不一样,人教版的课后练习题多一些,苏教版的少一些。
它们侧重也不同,总体来说,人教版更注重学生的知识的积累;苏教版更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思维也比较开放。
四、难易程度的区别
江苏省对学生高要求,所以出的语文书比人教版的要难。人教版的更加兼顾学生的基础水平,所以语文相对更加简单易懂。
6. 2007年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文
没必要去上补习班,那些补习班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没必要,初中的知识很简单,只要多下功夫就行了,不过语文和英语就需要多多积累,这将是一个很漫长的。
7. 苏教版初中语文中有一篇课文是苏州人写的,讲卖米的故事,里面有苏州方言对话,是哪篇
《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从河埠头的万盛米行粜米到版街上购物,不同的处所,不同的场权景,讲述了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小说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江南一群农民忍痛亏本粜米,在丰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惨的厄运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旧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农村急遽破产的现实,预示着农民必将走上反抗的道路。
8.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课文题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目录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为你打开一扇门》 《繁星》
《冰心诗三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
《诺曼底号遇难记》
《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
《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往事依依》 《幼时记趣》
《十三岁的际遇》 《伟人细胞》
《现代诗二首》(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
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社戏》 《端午日》
《本命年的回想》
《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有思念是圆的)
《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
《对联六副》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春》 《三峡》
《夏》 《济南的冬天》
《古代诗词四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笔精华一》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斜塔上的实验》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叫三声夸克》 《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论语八则》
专题上:《狼》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天上的街市》 《七颗钻石》
《蔚蓝的王国》 《皇帝的新装》
《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贝多芬传》 《一面》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赵普》
《周总理,你在哪里?》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颗枸杞豆》
《我们家的男子汉》 《柳叶儿》
《黄纱巾》
第三单元(建筑艺术)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巍巍中山陵》
《凡尔塞宫》 《黄鹤楼》
《于园》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松鼠》 《松树金龟子》
《国宝—大熊猫》 《师生自荐课文》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
名著推荐:《西游记》
第五单元(信息传播)
《三个太阳》 《录音新闻》
《决战太空》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七子之歌》
专题:《荷》
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沁园春 雪》 《卜算子 咏梅》
《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
《现代诗三首》(树、信念、中国的土地)
《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
《古诗二首》(黄鹤楼、归园田居)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
《七律 长征》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
《老山界》 《草》
《<长征>节选》(剧本)
《诗人 领袖》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枣核》 《最后一课》
《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 《晏子使楚》
《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花)
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背影》 《甜甜的泥土》
《人琴俱亡》 《我的母亲》
《父母的心》
《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已亥杂诗)
专题《长城》
第四单元(江山多娇)
《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
《阿里山纪行》 《蓝蓝的威尼斯》 《美丽的西双版纳》
《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名著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五单元(人与环境)
《苏州园林》 《都市精灵》 《幽径悲剧》
《明天不封阳台》 《治水必躬亲》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从小就要爱科学》 《在太空中理家》
《奇妙的克隆》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
《师生自荐课文》
《古诗三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论诗)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借物抒怀)
《海燕》 《白杨礼赞》
《石榴》 《竹溪记》
《紫藤萝瀑布》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纪念白求恩》 《敬业与乐业》
《多一些宽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陋室铭》
《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秋思)
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活板》 《宇宙里有些什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山市》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孔乙己》 《范进中举》
《核舟记》 《变色龙》
《窗》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
《错过》 《散步》
《送东阳马生序》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有的人》
《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
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悼念玛丽·居里》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向生命中的一切青春举杯》
《两小儿辩日》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鼎湖山听泉 2、林中小溪 3、飞红滴翠记黄山 4、画山绣水
第二单元
5、扁鹊见蔡桓公 6、桃花源记
7、与朱元思书 8、核舟记
第三单元
9、故乡 10、我的叔叔于勒
11、在烈日和暴雨下 12、多收了三五斗
第四单元
13、成功 14、论创造
15、学问与智慧 16、说美
散文家谈散文 小说家谈小说 诗人谈诗
第五单元
17、陈涉世家 18、捕蛇者说 19、岳阳楼记 20、醉翁亭记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21、绿 22、囚绿记
23、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
25、一双手
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师恩难忘
2 陶校长的演讲
3 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所见》
习作1
练习1
第二单元
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6 变色龙
7 金蝉脱壳
习作2
练习2
第三单元
8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9 推敲
10 嫦娥奔月
11 读书莫放“拦路虎”△
12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
我读书我快乐:阅读《伊索寓言集》
习作3
练习3
第四单元
13 在大海中永生
1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5 艾滋病小斗士
习作4
练习4
第五单元
16 黄山奇松
17 黄果树瀑布
18 莫高窟
习作5
练习5
第六单元
19 天火之谜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1 诺贝尔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
习作6
练习6
第七单元
23 林冲棒打洪教头
24 少年王冕
25 黄鹤楼送别
26 清平乐?村居
习作7
练习7
学与做 说名道姓
语文综合性学习
苏教版第十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2 只拣儿童多处行
3 早
4 古诗两首 《游园不值》、《绝句》
习作1
练习1
第二单元
5 梦圆飞天
6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7 奇妙的克隆
习作2 修改《拔河》
练习2
第三单元
8 海伦?凯勒
9 二泉映月
10 郑和远航
11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12 精读与略读 △
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上下五千年》
习作3
练习3
第四单元
13 秦兵马俑
14 埃及的金字塔
15 音乐之都维也纳
习作4 参观学校生物万象廊
练习4
第五单元
16 爱如茉莉
17 月光启蒙
18 我和祖父的园子
19 谈礼貌
习作5
练习5
第六单元
20 七律 长征
21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22 大江保卫战
习作6
练习6
第七单元
23 古诗两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4 望月
25 灰椋鸟
26 水
习作7
练习7
学与做 节约用水 语文综合性学习
苏教版十一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1 我们爱你啊,中国
2 郑成功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4 古诗两首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示儿》
习作1
练习1
第二单元
5 负荆请罪
6 船长
7 爱之链
习作2
练习2
第三单元
8 小草和大树
9 轮椅上的霍金
10 生命的林子
11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习作3
练习3
第四单元
12 姥姥的剪纸
13 牛郎织女
14 安塞腰鼓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习作4
练习4
第五单元
16 草原
17 麋鹿
18 给家乡孩子的信
19 钱学森
习作5
练习5
第六单元
20 詹天佑
21 鞋匠的儿子
22 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习作6
练习6
第七单元
23 学与问
24 大自然的文字
25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习作7
练习7
苏教版十二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1 长江之歌
2 三亚落日
3 烟台的海
4 记金华的双龙洞
习作1
练习1
第二单元
5 卢沟桥烽火
6 半截蜡烛
7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习作2
练习2
第三单元
8 三打白骨精
9 词两首 《如梦令》、《渔歌子》
10 螳螂捕蝉
11 读书要有选择△
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西游记》
习作3 写一篇读后感
练习3
第四单元
12 夜晚的实验
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4 学会合作
习作4 练习4
有趣的实验
第五单元
15 天游峰的扫路人
16 最大的麦穗
17 山谷中的谜底
习作5 练习5
第六单元
18 广玉兰
19 夹竹桃
20 古诗两首 《石灰吟》、《墨梅》
习作6
练习6
第七单元
21 莫泊桑拜师
22 理想的风筝
23 孔子游春
24 明天,我们毕业
习作7
练习7
9. 跪求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课本课文的全部目录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为你打开一扇门》
《繁星》
《冰心诗三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
《诺曼底号遇难记》
《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
《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往事依依》
《幼时记趣》
《十三岁的际遇》
《伟人细胞》
《现代诗二首》(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社戏》
《端午日》
《本命年的回想》
《中秋咏月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有思念是圆的)
《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
《对联六副》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春》
《三峡》
《夏》
《济南的冬天》
《古代诗词四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文笔精华一》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斜塔上的实验》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叫三声夸克》
《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论语八则》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天上的街市》
《七颗钻石》
《蔚蓝的王国》
《皇帝的新装》
《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贝多芬传》
《一面》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赵普》
《周总理,你在哪里?》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颗枸杞豆》
《我们家的男子汉》
《柳叶儿》
《黄纱巾》
第三单元(建筑艺术)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巍巍中山陵》
《凡尔塞宫》
《黄鹤楼》
《于园》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松鼠》
《松树金龟子》
《国宝—大熊猫》
《师生自荐课文》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
第五单元(信息传播)
《三个太阳》
《录音新闻》
《决战太空》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七子之歌》
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沁园春 雪》 《卜算子 咏梅》
《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
《现代诗三首》(树、信念、中国的土地)
《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
《古诗二首》(黄鹤楼、归园田居)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
《七律 长征》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
《老山界》
《草》
《<长征>节选》(剧本)
《诗人 领袖》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枣核》
《最后一课》
《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
《晏子使楚》
《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花)
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背影》
《甜甜的泥土》
《人琴俱亡》
《我的母亲》
《父母的心》
《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已亥杂诗)
第四单元 (江山多娇)
《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
《阿里山纪行》
《蓝蓝的威尼斯》
《美丽的西双版纳》
《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第五单元(人与环境)
《苏州园林》
《都市精灵》
《幽径悲剧》
《明天不封阳台》
《治水必躬亲》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从小就要爱科学》
《在太空中理家》
《奇妙的克隆》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
《师生自荐课文》
《古诗三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论诗)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借物抒怀)
《海燕》
《白杨礼赞》
《石榴》
《竹溪记》
《紫藤萝瀑布》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纪念白求恩》
《敬业与乐业》
《多一些宽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陋室铭》
《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秋思)
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活板》
《宇宙里有些什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山市》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孔乙己》
《范进中举》
《核舟记》
《变色龙》
《窗》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
《错过》
《散步》
《送东阳马生序》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有的人》
《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
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悼念玛丽·居里》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向生命中的一切青春举杯》
《两小儿辩日》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1、鼎湖山听泉
2、林中小溪
3、飞红滴翠记黄山
4、画山绣水
5、扁鹊见蔡桓公
6、桃花源记
7、与朱元思书
8、核舟记
9、故乡
10、我的叔叔于勒
11、在烈日和暴雨下
12、多收了三五斗
13、成功
14、论创造
15、学问与智慧
16、说美 散文家谈散文 小说家谈小说 诗人谈诗
17、陈涉世家
18、捕蛇者说
19、岳阳楼记
20、醉翁亭记
21、绿
22、囚绿记
23、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
25、一双手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1、威尼斯商人(节选)
2、江村小景
3、《陈毅市长》选场
4、一厘米
5、藤野先生
6、生命与和平相爱
7、热爱生命
8、享受生活
9、曹刿论战
10、愚公移山
11、出师表
12、观潮
13、送行
14、给我的孩子们(节录)
15、台阶
16、呼兰河传(节选)
17、雪
18、《雪》四人谈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20、《孟子》二章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2、墨池记
10. 苏教版初中语文15分钟试讲,一般考官会选什么样的课文呢
这个很难说,比较随机吧。最好课文都熟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