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学语文一般都怎么考啊
其实每个学校的考试都是不同的,这个你主要是看你们老师的,因为大学里基本内都是任容课老师出题,你可以向他咨询下啊.
我们当时大一的时候考试有选择题,这里面是一些文化常识,第二是填空,主要是一些老师平常讲课时解释的一些词语,第三题是对课本中难句的翻译,最后是写一篇小文章.
大概就是这样,你好好复习,好好备考就是了!
⑵ 大学语文考试怎么考
当的古今议论文、抄古今袭记叙文、古今诗歌。
本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学考试命题“在考查课程主体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特别是应用能力”的指导思想,适应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的要求。全国自考办文科处负责人在介绍此事时说,希望全国几百万考生对大学语文考试的变动不必紧张。调整后的考题更强调了对考生能力的测试,与原来考查角度还是一样的,不会超出大纲范围。
作文所占分数从40分降低到30分,增加了阅读的比重,增加了一部分灵活的有利于考生发挥的小题。
这次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阅读教材的改变,2001年起考题中的阅读材料将不再使用指定课本中现成的作品。多年来,大学语文的阅读材料一直坚持从课本中截取段落,使考题变化不大。文科处王和军副处长说,大学阶段的学习应该以掌握学习方法为主,学会举一反三。考生应该在词句的用法、文章的欣赏能力等方面灵活运用到别的文章上去,才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实现了“以考促学”。
⑶ 大学语文怎么考试的
大学语文考试内容将更灵活
2000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公布,全国统考课程《大学语文(专科)》、《大学语文(本科)》的试题结构和内容从2001年起进行部分调整,调整以后的内容将成为命题的依据。
具体的调整办法为,作文试题由过去的约占40分改为约占30分;部分简析题所提供的阅读材料取自指定教材以外的作品,考核内容限定在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大学语文(专科)》选取与课文难易度相当的古今议论文、古今记叙文、古今诗歌。
本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学考试命题“在考查课程主体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特别是应用能力”的指导思想,适应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的要求。全国自考办文科处负责人在介绍此事时说,希望全国几百万考生对大学语文考试的变动不必紧张。调整后的考题更强调了对考生能力的测试,与原来考查角度还是一样的,不会超出大纲范围。
作文所占分数从40分降低到30分,增加了阅读的比重,增加了一部分灵活的有利于考生发挥的小题。
这次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阅读教材的改变,2001年起考题中的阅读材料将不再使用指定课本中现成的作品。多年来,大学语文的阅读材料一直坚持从课本中截取段落,使考题变化不大。文科处王和军副处长说,大学阶段的学习应该以掌握学习方法为主,学会举一反三。考生应该在词句的用法、文章的欣赏能力等方面灵活运用到别的文章上去,才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实现了“以考促学”。
应该说,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同时还肩负着考查考生综合能力的任务。所以材料的选择范围扩大了,考生发挥的空间也扩大了。文科处的沈女士提示说,应该多多研究2000年4月的试题,并从中获取一些信号。2000年的选择题偏向考查考生的运用能力,从过去着重考查记忆层次提升到了理解层次。此次调整后,试题将更有利于实践能力较强的考生,增加了公平性。
⑷ 自考大学语文好考吗
你好:《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仿佛很“散漫”,容易满足于一知半解、星星点点。特别是成年人,急于掌握专业,无心留恋于文化基础。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大学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很多内容需要认真学习,历史、时代、作家、作品等等,都需要尽可能多多记住,以便于在头脑中绘制一张丰富多彩的文化地图。
学习“中国文学史概述”
记住“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为了大致了解中国的文学史,大致了解五十几位作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大学语文》教材在《附录》中撰写了“中国文学史概述”,编制了“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这两篇虽然是《附录》,但还是要学习的(虽然不一定要做笔记)。“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中国文学史概述”不仅有助于直接深入了解其中编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家和作品,对提高考试成绩,提高一般文化素质也是有帮助的。
记住入选作家的生平经历等情况
《大学语文》共收57位作家,65篇作品。其中57位作家都有300 字到500 字的简要介绍,介绍作家的生平事迹、思想倾向、风格流派、艺术特点、历史地位、作品文集等。它们都是了解作家的必要资料,也是分析作品的参考资料。对于这些资料,考试题中常有,应该强迫自己记住。记住的方法可以用红笔在介绍中划线,也可以花费一点时间做更简要的笔记,要把作者的生平事迹的主要方面,如业绩、贡献、思想倾向、艺术风格流派、影响等记住。
努力学习古代汉语知识
《大学语文》教材共收古文作品(包括诗词、曲赋、小说)43篇,约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二。
这43篇的字、词、句的注释比较详细,是为了适应自学考生的实际水平和便于“无师自通”而特意编辑的。对这些注释,可以根据自己的陌生程度和试题常见,为阅读常用的字词句进行笔录,便于重点复习。
此外还有两个材料值得注意,一个是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中有关虚词的比较用法,一个是教材后边《附录》中“中国古代汉语语法常识”。这两个材料收词不多,而且举例一般出自《大学语文》,有助于复习。前者可以集中摘录下来,后者不妨用书而不必摘录。
强记名言名句背熟10篇重点诗歌
《大学语文》65篇,几乎篇篇都有名言名句。名言是文章中的一段话,往往语意畅达,说理透彻,言简意赅。名言、名句、名段,考生应该记住,或应该记住大意。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10篇诗歌,最好抄成卡片,随时随地复习。
认真阅读作品培养理解分析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下面三个方面:一是重在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二是重在理解作品和分析作品,学习前人优秀思想道德传统和表达技巧;再者是在前述两者的基础上练习写作,提高表达和应用能力。
另外,还要培养对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是通过阅读作品来进行;其次是结合作者的思想倾向来进行;再次是联系时代历史背景来进行,等等。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起来运用。
研究考试大纲和历届试题
提高应查能力
为了《大学语文》的自学和考试,还要仔细研究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和揣摸历届的试题。考试大纲概括地叙述了自学考试的方向,具体地例举了课程的自学考试内容,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以及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考试标准等等,都有明确规定,是自学《大学语文》课程的依据。它十年如一日,保持稳定,应该经常放在案前以备随时参考。历届《大学语文》试题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制的,形态上也维持不变。考生通过对历届试题的研究,可以揣摸考试的标准、熟悉考试的题型、了解考试的范围、研究考试的内容、掌握答题方式。
根据近几年的试题,大致有如下题型:一、单项选择题。它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和文体知识。二、多项选择题。它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文体知识和语言知识。三、填空题。它的内容大致由四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文体知识和要求背诵的诗词。四、词语解释题。主要是古代文词语,也有近代文词语。五、古文翻译题。六、简答题,一般是考察课文分析。七、简析题,一般也是课文分析,主要是精读课文。八、作文。
了解这些试题,我们就可以掌握学习和考试的主动权。
⑸ 专升本 的大学语文都考些什么内容 难度如何 该如何复习
1.《诗经》古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才成为儒家经典。
2.《诗经》形成于上古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期间。
3.两汉时代解读和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即“四家诗”。
4.两汉时代传授《诗经》的齐鲁燕为今文经学,毛诗为古文经学。
5.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 《蒹葭》一诗。
6.从孔子始,就有诗“不读诗,无以言”的总体功能评价。
7.为明了《诗经》意旨,毛诗不仅对诗歌艺术的基本原则、特点等问题进行阐释,还在每篇之下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解说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意义,被称为“诗小序”。
8.汉代是对《诗经》进行经学解读的时代,直到宋代,朱熹等学者另辟蹊径,开辟了诗经解读的新类型。
9.《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
10.《诗经》共300余篇,包括风,雅,颂各体。
11.《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编辑成集。
12.《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题目的意思是遭遇忧患。
13.《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湘夫人》和《湘君》。
14.《九歌》中的祭祀对象可以分为天神、地神、人鬼三类。
15.《山鬼》是《九歌》中最美丽的诗篇,有学者认为描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
16.在屈原的作品《天问》中,他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什么”和“为什么”。
17.宋人总结楚辞有“书楚语、作楚声和纪楚地,名楚物”的特征。
18.《楚辞》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局面。
19.朱熹对诗人屈原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屈原其人其辞的光芒哺育了后代无数中国文学上的伟大人物,如李白、李贺、苏轼。
21.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2.曾参用忠 、恕二字概括孔子之道。
23.“为仁由己”是孔子的思想。
24.孟子认为人都有“四心”,即仁 、义、礼、智 。
25.“制民之产”是孟子提出的。
26.“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P。
27.《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
28.《庄子》内篇中的《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29.庄子认为要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必须做到“无己 、“无功”、“无名”,庄子又把这种精神状态称为“心斋”、“坐忘”。
30.儒 、道两家文化构成中国思想当中的两条路向,这两条路向又互济互补。
⑹ 大学语文考试的大纲
诗歌鉴赏的一般原理
一、 填空题
1、近体诗包括 和 两大类诗歌。
2、律诗分 言律诗、 言律诗和排律三类。
3、词按风格通常可分为 和 两派。
4、按乐调长短的不同,词可分为 、 和 三类。
5、中国古代诗歌从声律的角度可分为 体诗和 体诗。
二、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体诗成熟定型的时代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清代
2、唐以前写的诗歌,唐人通称为( )
A、古体诗 B、近体诗 C、律诗 D、曲子词
3、人们一般将58字以内的词归属于( )
A、慢词 B、长调 C、中调 D、小令
4、律诗通常为八句四联,其中第三、四句属于( )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5、律诗最主要的特征是( )
A、八句四联 B、含蓄隽永 C、讲究平仄 D、抒情浓郁
关雎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2、《诗经》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 篇。
3、《诗经》全书分 、 、 三个部分。
4、《诗经》中的颂诗有 、 、 ,是用于 的诗。
5、《诗经》“六义”是 、 、 、 、 、 。
6、《诗经》开首第一篇是 。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诗经》中主要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是( )
A、“风”诗 B、“雅”诗 C 、“颂”诗 D、其他诗篇
2、《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是( )
A、“风”诗 B、大雅 C 、小雅 D、“颂”诗
3、《诗经》中的诗篇以( )言为主。
A、五 B、四 C、三 D、七
4、《诗经》中的风诗包括15国风,其中列于国风之首的是( )。
A、齐风 B、周南 C、召南 D、魏风
山鬼
一、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从事个人创作的伟大诗人。
2、 是我国古代“骚体”诗的创始者。
3、从艺术风格方面看,《山鬼》属于 主义诗歌。
4、“既含睇兮又宜笑”中,“睇”的意思是 。
5、“岁既晏兮孰华予?”中,“晏”的意思是 。
6、“思公子兮徒离忧”中,“离”的意思是 。
7、“被薜荔兮带女罗”中,“被”的意思是 。
8、“折芳馨兮易遗所思”中,“遗”的正确读音是 。
二、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从事个人创作的伟大诗人是( )
A、屈原 B、司马迁 C、李白 D、杜甫
2、《山鬼》选自屈原的( )
A、《九章》 B、《九歌》 C、《离骚》 D、《天问》
3、《山鬼》中“采三秀兮于山间”,“三秀”是指( )
A、女罗 B、松柏枝叶 C、灵芝草 D、葛草
4、关于《山鬼》营造的诗歌境界,正确的说法是( )
A、平和冲淡 B、旷达豪放 C、清新空灵 D、奇丽幽深
三、 简答题
1、 《山鬼》一诗中,“山鬼”形象的深层意蕴是什么?
参考答案
《山鬼》塑造了一位独处深山、集山川灵秀于一体而又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在这一形象的深处,诗人寄予的是自己早年政治上的抱负与追求、中年受挫的失意与忧伤,乃至遭谴流放的身世之感以及同样坚如磐石、忠心不改的眷眷爱国情怀。
春江花月夜
一、填空题
1、唐代中宗神龙年间,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 。
2、奠定张若虚在唐诗史上大家地位的诗篇是 。
3、前人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初唐诗人是 。
4、《春江花月夜》是乐府 《 》旧题。●
5、“月照花林皆似霰” 一句中“霰”的读音是 。
6、“谁家今夜扁舟子?”一句中“扁”的读音是 。
7、“捣衣砧上拂还来”,“砧”的意思是 。
8、春江潮水连海平, 。
9、不知乘月几人归, 。
10、张若虚抒情杰作《春江花月夜》的首句是 , 。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本学期我们所学的下列诗歌,采用乐府旧题的是( )
A、《关雎》 B、《山鬼》 C、《春江花月夜》 D、《长恨歌》
2、《全唐诗》仅录存其诗二首,但是仅凭其中一首就奠定自己在唐诗史上大家地位的诗人是( )
A、 王维 B、孟浩然 C、张若虚 D、白居易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用景物起兴,转入描写人物心理的诗句是( )
A、春江潮水连海平 B、皎皎空中孤月轮
C、白云一片去悠悠 D、昨夜闲潭梦落花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 )
A、江水的流动过程 B、月亮的升落过程
C、花林的空间变换 D、白云的飘浮显隐
长恨歌
一、填空题
1、《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______________的爱情悲剧。
2、从结构上看,《长恨歌》以 “______________”事变为转折,明显地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3、白居易是唐代诗歌中“_____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4、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_____ ”。
5、“汉皇重色思倾国”中的“汉皇”实际是指______________ 。
6、“回头下望人寰处”中“寰”的读音为______________ 。
7、“可怜光彩生门户”中“可怜”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白居易是( )诗坛上杰出的诗人。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2、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3、《长恨歌》以( )为转折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
A、安史之乱 B、马嵬坡事变 C、玄宗逃蜀 D、还都长安
4、《长恨歌》是一首( )
A、抒情诗 B、叙事诗 C、律诗 D、绝句
浪淘沙
一、填空题
1、往事只堪哀,__________,秋风庭院藓侵阶。____________________,终日谁来。
2、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_________________,一任珠帘闲不卷,__________。
3、金剑已沉埋,________________。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________________。
4、金剑已沉埋,______________。晚凉天净月华开。___________________,空照秦淮。
5、李煜,五代时 的最后一个君主,史称 。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李煜是( )
A、唐代词人 B、南宋词人 C、南唐词人 D、花间词人
2、李煜后期词的主要风格是( )
A、清晰豪放 B、险怪奇特 C、沉哀凄苦 D、隐晦朦胧
3、《浪淘沙》是一首( )
A、叙事词 B、抒情词 C、咏物词 D、写景词
4、《浪淘沙》中写词人想象中故国景物的词句是( )
A、秋风庭院藓侵阶 B、一任珠帘闲不卷
C、晚凉天净月华开 D、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三、简答题
1、李煜前后期词作的内容和风格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李煜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绮丽柔靡,如《浣溪沙》;后期词多写亡国之痛,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如《虞美人》《浪淘沙》。
八声甘州
一、填空题
1、渐霜风凄紧,_______________,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______,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望故乡渺邈,______________。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4、想佳人、______________,误几回、______________。
5、争知我、倚栏干处,______________。
6、“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__。
7、__________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的词多写都市繁华景象及青楼歌妓的生活,尤善于表达_______________之苦。
8、柳永精通音律,大量制作___________词,对我国词体发展有很大影响。
9、《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用了__________修辞方法。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北宋第一个专写词并大量制作慢词的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秦观 D、柳永
2、宋代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柳永
3、柳永的词集是( )
A、《乐章集》 B、《漱玉词》 C、《稼轩长短句》 D、《易安词》
水龙吟
一、填空题
1、辛弃疾是两宋词坛上 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2、从词作的艺术风格着眼,人们把苏轼和辛弃疾并称为 。
3、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济南二安”是指 、 。
4、南宋文坛上有两大爱国文人,一位是诗人陆游,一位是词人 。
5、“遥岑远目”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是 ,意思是 。
6、“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是 ,意思是 。
7、“揾英雄泪” 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是 ,意思是 。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一词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情感。
A、思念双亲 B、壮志未酬 C、美人迟暮 D、欣赏江南美景
2、“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本句中运用了晋人( )的典故。
A、陶渊明 B、桓温 C、石崇 D、张翰
3、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作于( )。●
A、镇江 B、南京 C、杭州 D、湖南
4、辛弃疾的词集称为( )。
A、《辛弃疾集》B、《稼轩长短句》C、《稼轩乐府》D、《辛稼轩词》
三、简答题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使用了哪些典故?它们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所使用的典故有三个:菰羹鲈脍;求田问舍;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三个典故表达了词人对故国沦陷、国耻未雪的仇恨和焦虑,以及故乡难归、流落江南的飘泊感,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和壮怀理想无人理解的孤独感。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萌生出退隐之念,但英雄无功的羞愧感和执着的进取心促使他放弃了隐退的念头。欲进不能,欲退不忍,刚强自信的英雄也禁不住愤然泪下。此词充分表现出英雄心灵世界的丰富和曲折性。
散文鉴赏的一般原理
一、填空题
1、一般而言,散文可以划分为叙事写人型、 型和 型三大类。
2、散文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我们常说的 。
喜雨亭记
一、填空题
1、苏轼的词风气势磅礴,因此与南宋辛弃疾并称为 ,为 派词人。
2、苏轼,号 ,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被列为“ 八大家”之一。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译文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译:古人有喜庆之事便用事物来命名,以表示不忘之意。
B、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译:他们的喜庆之事大小有所不同,但表示不忘记的用意却是一致的。
C、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译:引流几棵种树,用作休息的地方。
D、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有病的人因此而愉悦,而我的亭子也恰好在这时建成。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既而弥月不雨 弥:满
B、雨麦于岐山之阳 阳:南面
C、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滋:滋长
D、岁且荐饥 岁:每年
三、简答题
1、苏轼通过对“喜雨”的抒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此文记叙了喜雨亭命名的缘由,描写了人们在久旱逢甘雨时的欢乐情景和自己的愉悦心情,表现出作者重视农业、关心百姓生活的思想感情。
都江堰
一、 填空
1、 在其记游散文《都江堰》中指出,李冰的精神实质在于它是一种“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 精神的代表。
2、余秋雨的散文站在时代的高度,将对历史文化的深入凝重的思考与具有诗性激情的想像有机结合起来,是 的杰出代表。
三、简答题
1、《都江堰》一文开头将都江堰与长城对比,阐述了什么观点?为什么用二者做比较?
参考答案:文章开头的对比得出了长城固然伟大,但“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都江堰却更伟大的结论。作者认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为了更生动清晰地说明这一点,采用比较或对比手法是必要的,这就需要选择同样称得上伟大的工程来作参照物。
选择长城,不仅因为它的修建时间与都江堰相近,而且更因为长城的知名度高于都江堰。在一般人看来,长城无论如何要比都江堰有价值得多,而作者的看法恰恰相反,所以作者选择长城来与都江堰相比,文章的新意由此而生,深度由此而来,文章总体构思的基点由此立稳并得以渐次生发。正是在长城文明的映衬下,都江堰文明的特质更为鲜明地显现了。
2、什么叫文化散文?
参考答案:文化散文指的是由上海学者余秋雨开创的一种新的散文创作体式。其具体特点是以记游为踪,将自然山水与作者的文化反思、历史思辨、忧患意识和批判眼光自然融合一体,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形成其既凝重又气魄宏大的艺术风格,在当代散文中独树一帜,深受读者喜爱。
戏剧鉴赏的一般原理
一、 填空题
1、 戏剧的内在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悬念的设置通常有两种技巧,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3、 中国传统戏曲在表演方式上的民族特色是________。
二、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悲剧作品中,属于社会悲剧的是( )
A、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B、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
C、埃斯库罗斯的《俄狄浦斯王》 D、托尔斯泰的《复活》
2、以下喜剧作品中,属于抒情喜剧的是( )
A、莫里哀的《伪君子》 B、阿里斯托芬的《阿卡奈人》
C、莫里哀的《堂•璜》 D、元代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3、以下哪些不属于空间上的虚拟( )
A、《天河配》中的织女驾云 B、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的筋斗云
C、《白良关》中的兵发北国 D、《三岔口》中人物的瞎摸乱打
三、 简答题
1、 什么是戏剧冲突?
2、 戏剧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无冲突不成戏剧。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
2、第一,艺术形式的综合性。
第二,艺术形象的直观性。
第三,艺术表演的舞台性
影视鉴赏的一般原理
一、填空题
1、景别包括远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特写。
2、同一镜头中镜头位置或摄影机位置的改变称之为____________。
3、运动镜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跟五种形式。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果拍成电影镜头,应属于下面哪一种( )
A远景 B全景 C中景 D近景 E特写
2、辛弃疾词“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拍成电影镜头,应是下面哪一种( )
A全景 B远景 C中景 D近景 E特写
3、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若拍成影视镜头,应属于下面哪种蒙太奇( )
A对比式 B梦幻式 C声画分立式 D色彩转换式 E诗意式
4、镜头逐渐离开被拍摄对象的运动是( )
A推 B拉 C摇 D移 E跟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有哪些基本功能?
参考答案:蒙太奇原是指构成、装配的意思,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指镜头的剪辑和组合。狭义的蒙太奇指的是镜头画面、声音、色彩间的组合方式,广义的蒙太奇不仅指画面、声音、色彩间的组合方式,也指从剧作构思到作品完成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蒙太奇的基本功能有: (1)、叙述故事(2)、表达情感(3)、阐述思想(4)、创造风格。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一、填空题
1、《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选自《红楼梦》第 回,写乡下老妪刘姥姥到荣国府“走亲戚”,请求接济的经过。
2、《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一文描写的核心人物是 。
二、简答题、
1、简述刘姥姥性格特征
2、简述王熙凤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
1、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它是一位乡下老妪,一身土气,言语粗鄙,有一股子为生存而挣扎的冲劲,不管胆气又不失浑朴可爱的本色。她能够主动到贾府借贷,表现了她有胆识、有勇气的一面,同时做事临机应变,言语不管见识和机趣,是塑造得非常成功一位人物。
2、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圆滑老练、精明能干、滴水不漏,养尊处优、位高权重、老于世故。
三、分析题
《红楼梦》中写乡下老妪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其作用是什么?试作分析
答案要点:
1、通过刘姥姥的眼睛,描写了荣国府的庞大、显赫和奢华;2、从多个角度刻画了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这两方面还需自己添加具体的分析内容)
小玛德莱娜点心
一、 填空题
1、《小玛德莱娜点心》选自法国小说家 的长篇小说《 》。
2、《小玛德莱娜点心》历来被视为“ ”小说的经典片段。
3、“意识流”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表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 ”,而非孤立片段的衔接。
4、《追忆似水年华》这部 卷本的巨著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名叫“ ”的叙事者的成长经历。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作家中不属于意识流的作家是( )
A、法国的普鲁斯特 B、奥地利的卡夫卡 C、英国的伍尔夫 D、爱尔兰的乔伊斯
2、以下作家中属于意识流作家的是( )
A、爱尔兰的乔伊斯 B、俄国的契诃夫 C、美国的威廉.詹姆斯 D、法国的雨
3、小说《追忆似水年华》里的主人公名叫“( )”
A、瓦尔卡 B、吉姆 C、德拉 D、马塞尔 E、普鲁斯特
4、以下不属于意识流作品的是( )
A、《尤利西斯》 B、《喧哗与骚动》 C、《达罗维夫人》 D、《城堡》
三、简答题
1、解释文学中的意识流手法。
2、小玛德莱娜点心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就是将人物的内心状态当作一种活动着的“流”来加以表现的技巧,它不是由作者从外部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而是采取直接呈现的办法,摹拟人物内心的感觉、印象、记忆、想象、推理等意识活动的真实过程,其基本的手段有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
2、小玛德莱娜点心在这里充当了感觉和记忆的触媒,巧妙地使小说的叙事由现在跨入过去,又使过去带着活生生的感觉印象归来,实现了时空的切换和叠印。
风波
一、填空题
1、《风波》描写了1917年_________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______的风波。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风波》出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_____》。
A、《彷徨》 B、《呐喊》 C 、《故事新编》 D、《朝花夕拾》
2、“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是《风波》中( )的话。
A、“文豪” B、七斤 C、七斤嫂 D、赵七爷 E九斤老太
3、“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是对( )的细节描写。
A、九斤老太 B、八一嫂 C、六斤 D、祥林嫂
学术论文
一、填空题
1、学术论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________ 、 __________ 和结论三部分。
2、____________是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篇幅所占比重最大。
3、按照内容的性质划分,学术论文可分为社会科学论文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二、简答题
学术论文的选题原则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1、选择有科学价值的课题
2、选择可行性较强的课题
3、选题要难易适中
把这题做会就可以过了,考70,80没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