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中预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中预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发布时间:2021-01-14 01:27:41

1.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四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分,答题时间


亲爱的同学们,在愉快而紧张的学习中,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那
的果实正躲在树丛后面
地望着你,努力吧,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
送给自己!细心一点哦!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12分)
chónɡɡāo tuījiàn bǎolěi diāokè

ɡōnɡdiàn mǐnjié lǎnò xíjī

chǎorǎnɡ móhu zàorè miáohuì

2、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标出。(4分)

(fánɡ fǎnɡ) 了望(liáo liào)
鸟瞰(kàn hān) 洗漱(sù shù)
3、改正词语中的
。(4分)

曝发( ) 耀武扬危( )

架雾( )
皇( )
4、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写一句话。(4分)
举 无双 欣喜 狂 从容不 遇而安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改写成问句,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再写一句话。

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写出一句自己搜集的成长名言。(5分)
(1) ,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2)
,荒于嬉; , 。(韩愈)

7、下面是

的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2分)
一径竹阴云满地
二、阅读与思考(3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
作家

,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相信你在课余时间一定读了
,请你写出这部作品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的名字。(1分)

(2)默写出《
》这篇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2分)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
的一件事,文章表现了主人公 (3分)
2、古诗阅读。(4分)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
,诗中叙事的两句是:
从写景的两句诗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读片断,回答问题。(7分)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来就是
块,踩上去
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hánɡ xínɡ)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 划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3) 说说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美?(3分)

4、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
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
的脚给爸爸看,
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
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
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
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

(1)本文的主人公是 。(2分)
(2)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
(3)读句子,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2分)
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行动一致。(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4)在文中找到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
(5)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一点。(2分)

(6)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的描写方式是( )
A
B
C

(7)认真读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想一想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2分)

三、习作(30分)
童年是多么美好啊,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爸爸、妈妈亲切的关怀,有老师的谆谆教导,有同学的深厚友情,也有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想起这些的时候,你内心一定是思绪万千吧。拿起笔写一写自己成长的故事,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吧。内容不限,题目自己定。不写
,至少300字。

2.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 读拼音,写汉?每空0.5分,共分)
mián zhān dàn kāng kǎi
连( ) ( )仰 ( )生 ( )
liú jǐn shèn jiǎng luán
( )览 ( ) 船 ( ) 峰( )
zhòu yàn
( )然 ( )语
二、 比一比,先注音,再组成词(每空0.5分,共6分)。
暇( ) ( ) 檐( ) ( )
瑕( ) ( ) 瞻( ) ( )
协( ) ( )
胁( ) ( )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每个词语1分,共6分)
五( )四( ) 五( )十( ) 善( )善( )
泪眼( ) ( )密布 ( )勃勃
四、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5分)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 母亲觉得叙利奥的脸色比平常更坏了 她说 叙利奥 你不舒服吗 说着又对她丈夫说 叙利奥不知怎么了 你看看他脸色发青呢 叙利奥 你怎么啦
五、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8分)
1、“五岭________,乌蒙________”,是毛泽东主席在《_____》中的一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力之生物有大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常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常不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长江,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3分)“画龙点睛”是一个成语,请写出三个带有“龙”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七、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歇后语(每个2分,共4分)
1、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有的还开上了汽车,人们的生活真是_______________
2、发明创造课上,老师让我们_______________,创造出构思新颖的作品来。
八、解释句中词语,再写出句子的意思(词语0.5分,句意2分,共6分)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俱 ______ 弗若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
孰____ 汝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4分)写出《第一场雪》中的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
请你写出预示天要下雨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4分)
1、 战士们冒着暴风雨和泥泞艰难地前进。
2、 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十一、课内阅读(1题每空2分,2题3分,共7分)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读了《鹿和狼的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理解(11分)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风料峭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我惭愧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坐,坐下。”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上,也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深沟……
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吃惊地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那是新年后的第一堂课,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流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起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
“做完了?”“唔!”老师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
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着我前进!
1、 短文写了老师的哪几件事?简要概括出来。(2分)
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5分)
①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撸?
“我忐忑不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第一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
第二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
这句话赞美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多处写了我的心理活动,下面两处心理描写表现了老师怎样的品德?(4分)
①“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写作。(30分)你上小学以来,与同学间、老师间、父母间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或者目睹、听说过许多事情。回想一下,以《感动》为题,把最让你感动的事情写下来,文中出现的校名或者人名一律用“××”代替。字数500—600之间。
参考资料:www.yuwen.com.cn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

惧怕 支撑 慈祥 衰老 判断 嫌疑 奇迹 剧烈 操纵 争辩

沮丧 废墟 挖掘 颤抖 歧途 谨慎 崎岖 眺望 庄严 瞻仰

毫不犹豫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小心翼翼 依依不舍

欢声笑语 举世闻名 诗情画意 斩钉截铁 排山倒海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梳( ) 娇( ) 玷( ) 洋( )

流( ) 桥( ) 沾( ) 样( )

琉( ) 骄( ) 贴( ) 祥( )

二、语言积累

1.默写《泊船瓜洲》或《秋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中,有____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____________。园中很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糊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____________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_______,饱览着中外____________;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与习作

短文一:

声波都是沿着直线进行的,如果它碰到障碍,就反射回来,变成回声。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回声。山谷里的回声是谁都知道的,那是高耸的山峰把声波反射回来的缘故。另外,在空旷的原野里,也会出现回声。那是由于牛、羊的叫声,被覆盖着的云层反射回来的缘故。还有我们在下雨天听到的隆隆雷声,都是由于雷声在层层浓厚的云层中,被反复反射所造成的一连串回声。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回声的秘密,认识到了回声的原理,而且也会利用回声。天坛里的圜(yuán)丘,是在四百多年前明朝时候建造的。它全部用青石砌成,最高一层平台的中心,是一块鼓形的青石,它距离四周的石栏杆都一般远。如果一个人站在中心的青石板上叫喊,他自己立刻就能听到比较沉重的回声,这是因为四周整齐光滑的石栏杆把声音反射回来的缘故。因为回声都在中心汇集,听起来就会更沉重、更响亮。

1.文章里介绍了大自然的哪几种回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波碰到障碍反射回来,就会形成回声。文中的“障碍”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

A.山峰 B.云层 C.青石 D.石栏杆

3.文中的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二: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

然而,美国有位名叫费涅克的人就突破了这“不可能”。他用录音机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大赚其钱。

其实,整个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6000年前,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1000年前,没有人认为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500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气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200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100年前,没有人认为计算机会极大拓展大脑的功能……如今,这些先人眼中的许多“不可能”,已经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那么,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

在人类的历史上,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正是那些奋力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的人。

1.文中的“不可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举例说明的。

3.“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请用一个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写这篇短文,是为了鼓励大家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习作:

我们熟知的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火车、飞机等等。想一想,在未来还可能有哪些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以“未来的交通工具”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要求想象有根据,表达清晰,字数400字左右。

短文三: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方法一: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四:

鱼儿问水底的鹅卵石:“我看到的石头都有棱角的,怎么你却是圆圆的像圆卵一样?”

鹅卵石笑道:“我过去也是有棱角的呀!”

“那么,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圆圆的了呢?”

“是水把我们冲刷成这样的。”

“什么?”鱼儿惊讶地说,“水有这么大的力量,能把你冲洗成这样?”

“是呀!水不断地冲刷着我们,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大约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我们才被冲刷成这样。所以有一个诗人说:

小小的鹅卵石,

在你上面,我看见了

水的力量和时间的痕迹。”

1.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你对画线部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两个成语概括这篇文章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请写在下面。

习作:

请以“我真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横线部分可以是表示心情的词语,如“高兴”“烦恼”,也可以是表示能力和特点的词,如“行”“勤快”“能干”。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字数400字左右。

四、快速阅读

文章一

放大你的优点

一位十分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

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发?

文章二

抗战,我何惜此头

1918年8月,西北军冯玉祥部到河南郾城招兵。一个宽脸庞、大眼睛、体格魁梧的青年,跟在一行青年后面接受体格检查,一下就被选中了,当了一名士兵。他就是吉鸿昌,当年18岁。吉鸿昌当兵后打仗机智勇敢,很快就由士兵提升为旅长,被士兵们称为“吉大胆”。

1931年,蒋介石为阻挠吉鸿昌抗日,逼他去美国“考察”。一天,吉鸿昌和国民党驻美使馆的一个参赞去一家邮局寄包裹回国,邮局职员却以轻蔑的口气说:“中国?我不知道中国!”随同的参赞对他说:“你干吗要说你是中国人?你可以说你是日本人,这样你就可以受到礼遇。” 吉鸿昌怒不可遏地一把抓住参赞的衣领说:“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丢脸吗?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得很!我吉鸿昌誓死不当洋奴!”他回到住处,当即在一块小牌上写上“我是中国人”五个字,佩于胸前。

193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并吞中国告全国民众书》,号召建立反帝统一战线。吉鸿昌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他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广泛联络各界爱国人士,继续准备武装抗日活动。吉鸿昌的所作所为早已被蒋介石恨入骨髓。为了除掉这一极其危险的政敌,国民党策划暗杀吉鸿昌。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被特务刺伤被捕,后来又被押往北平受审。在法庭上,吉鸿昌慷慨陈词,历数蒋介石的卖国罪行,并将上衣解开,袒露出抗日作战中所负的累累伤痕。反动派慌忙结束了会审,并决定处死吉鸿昌。

11月24日,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走上刑场。就义前,他在刑场上用树枝做笔,在地上写了气壮千古的诗句: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写毕,他喝令敌人:“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椅子来,我得坐着死!”他高呼抗日口号,英勇就义。

本文讲了吉鸿昌的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在这学期,我看了不少课外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二: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

测试时,教师用中等速度,每个词语读两遍,使每个学生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完成听写。所有词语写完之后,教师再完整地读一遍,让学生检查订正。

写对28-30个词语,可评为“优”;写对24-27个词语,可评为“良”;写对20-23个词语,可评为“合格”;写对19个以下(含19个)的词语,评为“不合格”。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组对11-12个评为“优”;组对9-10个评为“良”;组对7-8个评为“合格”;组对6个以下(含6个)的评为“不合格”。

二、语言积累

正确答案见教材中相关课文。

古诗部分四句算四处,文章部分一处横线为一处。11-12处全部填对评为“优”;填对9-10处评为“良”;填对7-8处评为“合格”;只填对6处(含6处)评为“不合格”。如有错别字,酌情降低等级。

三、阅读理解与习作

提供的四篇短文,任选一组(两篇文章)对学生进行测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如下。(学生回答出意思相近的内容,应视为正确)

短文一:

1. 山谷里的回声、原野里的回声、雷声

2.A、B、D

3.(1)回声的形成原理。

(2)大自然中有很多种回声。

(3)天坛里的圜丘是我们的祖先利用回声的原理建造的。

短文二:

1. 不可能完成(或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2. 时间

3. 视学生回答的合理性给予评定。如,今天我们觉得不可能乘坐火箭上天,未来有可能成为现实。

4. 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或其他相近意思的表达,如“勇于创新”等)

短文三:

1.生活在沙漠地区、体形大、奔跑快

2. 不会,因为把头埋进沙里,鸵鸟很快就会窒息死亡。

3.(1)列数字。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

(2)打比方。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

(3)作比较。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短文四:

1.鹅卵石的形状是水长期冲刷的结果。

2.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锲而不舍(或其他相似意思的成语)

3.视学生回答的合理性进行评定。

每组文章共有6-7道题,每题算1处。答对6-7处者,可评为“优”;答对5处者,可评为“良”;答对3-4处者,可评为“合格”;答对0-2处者,评为“不合格”。

习作:

教师可以从阅读后的两个习作要求中选择一个,对学生进行测试。习作测试时间为40分钟左右。

在评价时,建议按以下标准酌情评级。

1.表达清楚,语句通顺,没有明显的病句,错别字不超过1%;想象合理,感情真实,达到或超过400字,可评为“优”。

2.表达基本清楚,明显的病句不超过2句,错别字不超过2%,达到可评为“良”。

3.以下四种情况占两项的,可评为“合格”。

(1)表达不很清楚。

(2)病句超过2句。

(3)错别字超过2%。

(4)字数不到350字。

4.上述四种情况中占三项或四项的,可评为“不合格”。

(注:“病句”指有明显错误的句子;相同的错别字只算错一个。)

四、快速阅读

教师从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对学生进

3. 2014年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有哪些

- 1 -

学校
2014
年期末考试卷

三年级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
.
拼一拼,写一写。

10
分)


i

p
ă
o

shè

jià
n

d
ă

liè

shú

x
ī


u

h
ĭ
u

d
ī
ng

zh
ŭ


n



b
ē
i

c
ă
n

k
ū

long


n

chan


.
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画“




4
分)

跋涉(
sh
è



蜻蜓(
d
ī
ng tí


清澈(
ch
è
x
ī


骤降(
zh
ò
u jù


˙

˙

˙

˙

裁剪(
z
á
i cá
i


绽开(
zh
à
n dià
n


饲养(
s
ī



濒临(
b
ī
n p
ī
n


˙

˙

˙

˙


.
选字填空。

6




)果

草(



批(





)别



)子



)论



)实



)蓝



)至



)正



)士



)气


.
照样子写词语。

6
分)

1.
动静(含有反义词)

2.
高高兴兴(重叠式)

3.
三心二意(带有数字)


.
补充成语。

6
分)






)不倦



)千(

)万






)悦色

















































































































- 2 -
坚持(








)山(

)海

南(

)北(




.
按要求写句子。
(共
4
分)

1.
蝴蝶飞来飞去。
(扩写句子)

2.
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
(缩写句子)

3.
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改为“把”字句)

4.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改为陈述句)


.
给句子排排序。

6
分)



)它那金灿灿的表皮,颜色鲜,光泽好,气味香。



)剥开薄膜,橘瓣里排着琥珀一样晶莹透亮的“米粒”
,里边全是美味的汁。



)成熟的黄岩蜜橘,简直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精制出来的艺术品。



)掰开橘皮,有渔网似的橘络小心翼翼地网着橘瓣。十瓣左右的橘瓣,都裹着一
层柔软的薄膜。



)那比绿豆稍大一点的橘核,像珍珠一样稀疏地嵌在橘瓣中间。



)橘皮里面是白色的。它不像表皮那样光滑,却像牛、羊的“百叶胃”



.
阅读课文《荷花》节选,完成
1

5
题。
(共
15
分)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
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
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



)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
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
pià
n

pi
ā
n
)起舞
,
雪白的衣裳随风(飘荡

飘动)
。不光是
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

制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1.
文中荷叶是什么形态?比作了什么?(
3
分)

2.
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拼音和词语,在括号里打“√”


4
分)

3.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仿写一句拟人句。

3
分)

- 3 -

写拟人句:

4.
在文中有一个
AABC
式的词语(翩翩起舞)
,请你学着写三个这样的词。

3
分)

5.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一句抄下来,并说说它美在什么地方。

2
分)


.
阅读下文,完成
1

5
题。

13
分)

野菊花

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


)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
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
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
得朴实。




没有兰花的芬芳,
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



它的生命力很强,
花期也长,
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
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
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前穷人治伤买不起
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
野菊花竟有这么多的用途。

野菊花土生土长

无所需求

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

我喜爱它的朴素

它的顽强

人不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要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

不求索取

只要给予

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
给短文倒数第二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3
分)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分)

3.
文中画“

”的句子是(


(2分)

A.反问句

B.设问句

C.疑问句

4
.
用“

”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2分)

5
.
野菊花有哪些用途?(3分)

4.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是什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卷首语:同学们,新年到了,你是否会给一学期的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呢?试试看吧。注意:做题过程中要答题规范,认真细致哟。
一、听力园地:(认真听老师读三遍短文,完成练习)( 4分)
1、你能总结出短文的大致意思吗?

2、听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一谈。

3.如果让你给短文加个题目,你认为什么最合适?
二、按要求做题。
1、看拼音写汉字。(7分)
xùn zhí chéng kěn tiào wàng jǐn shèn ( ) ( ) ( ) ( )

qǐ tú luò yìbù jué ǒu àn sī lián
( ) ( ) ( )
2、根据语境写出正确的字词。(3分)
我漫步在jiǎo( )洁的月色下,为那yōu( )静的景色而mí( )zuì( ).我无限钟情于lài( )以生存和思维的汉字,并
zhèn( )惊于它的活力和魅力。
三、知识大搜索。(25分)
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中,季羡林主张苗苗做到————————、 ——————、————————。
2 写出含有比喻意义的成语,如:情深似海—————、——————、——————。
3、当我们在外地过春节时,常用( )代的诗人王维说的“———————,———————”来表达对诗人的怀念。
4、写出含有动物和数字的两类成语各两个:————— ——————、——————、——————。
5、圆明园于( )年( )月被( )毁灭,它是我国———————— 损失,也是——————的损失。以前,那里有——————,也有—————————;有———————,还有————————。
6、《七律 长征》一诗中,“———————,———————”总写了长征的艰难。“万水”在文中指——————,“千山”在文中指——————。
7、“万古长青”、“千山一碧”、“翠色欲流”这三个词都有表示绿的含义:其中“—————”指绿的动态美,“—————”指绿的时间久,“—————”指绿的范围广。
8、许多人用“———————,——————”的诗句来告诫我们年轻时不努力,老时将一事无成。
9、请写出含有英雄气概的成语:——————、—————、
——————、——————。
10、每当我们报答母恩时,会很自然的吟诵起唐代孟郊的《游子吟》,其中两句名句是“——————、——————。”
11你所知道的三国故事有: 、 、

12、在学习“有趣的汉字”时,你们班进行了 、
、 等活动。
13、请写出含有英雄气概的词语 、 、
、 。
14、修辞手法我能辨。
(1)、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2)、我高兴的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
(3)、噪音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形人”。( )
(4)、主席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真的不在了吗?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吗?( )
四、匹配题。( 6分)
1、人们往往赋予花木有某种象征:
竹子 雍容华贵
梅花 洁身自好
牡丹 谦虚有节
荷花 生命力强
2、同学们,你们一定对四大名著非常熟悉吧,你能完成下面的连线吗?
过五关,斩六将 孙悟空 《红楼梦》
刘姥姥进大观园 贾宝玉 《水浒传》
九九八十一难 宋江 《西游记》
逼上梁山 关羽 《三国演义》
五、句子加工厂。( 10分)
1、合并句子。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2、天上的星星真多。(改写比喻句)——————————————
3、今天一大早,你妈妈从菜市场买来蔬菜、黄瓜、西红柿、青椒等。(改病句)————————————
4、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使意思表达不同。
老师说我还得下功夫学语文。

5、缩句: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晚上,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6、名句我会背:爱亲者——————,敬亲者—————。
五岭逶迤—————,乌蒙——————。
七、阅读。
(一)课内阅读。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气节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的,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5分)
低头折(zhé shé)节 骨(gū gǔ )气 秉(bǐng bīng )性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5分)
保管( ) 大都( )欺辱( )
3、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4、梅花与( )、( )被称谓“岁寒三友”。你能写出描写梅花的诗句吗?(3分)



5、“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 。你能写出几个我们中国这样的人吗? (2分)
6、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体会外祖父的话深刻含义并写出来。

(2分)
(二)、课外阅读
热爱的力量
美国是一个酷爱篮球的国度。这个国度有一个视篮球如生命的孩子。就是他,后来让美国人一提起篮球就感到荣耀和自豪。
可就是这个孩子中学时中学时居然没被篮球队选上,甚至爱球如痴的他要求教练允许他跟随去看中学篮球联赛这样并不苛刻的要求,也被回绝了。可他并没就此认命,他的生命中有个飞扬激越的篮球啊!那取代了他对整个生命的热爱。
穷途末路之时,他软磨硬泡使教练同意让他当了个别人不屑于故的上不了球场的“球员”-------转为球员捡球、搬运行李、整理球衣。他便这样接近了他九死不悔的目标。
这以后他率领的芝加哥公牛队连续两年高居NBA(英文缩写:美篮球职业联赛)皇冠宝座,他个人享有“空中飞人”的美誉,并五次获得“最有价值的运动员”称号。
他便是饮誉世界篮坛的麦克尔乔丹。
能把篮球达成绝活的不止乔丹一个,但因热爱篮球去征服苦难的乔丹却不多。
纵使命运让我跌倒100词,但我也要从101次抗争中站起来——这便是热爱的力量。

1、 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词义(1分)
(1)、美国是一个酷爱篮球的国度。酷爱:
(2)、他便这样接近了他九死不悔的目标。九死不悔;
2、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1分)

3、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热爱篮球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4、第三自然段的“球员”加引号表示 的意思,说明乔丹 。第四自然段中的“空中飞人”表示
。(3分)
5、(1)乔丹是( )国()队的篮球运动员。
(2)乔丹享有()的美誉,并五次荣获()的称号。(2分)
6、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八、口语交际。
博博很喜欢看课外书,可爸爸却说:“你就不好好学习,看了闲书有啥用!”你能替波波说服爸爸吗?(3分)


九、作文。(20分)
题目:由……想到的
要求:1、语句通顺,400字左右。
2、选材合理,能抒发出真情实感。

听力材料:

(请老师念材料三遍后,让学生答题。)

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傅辞行:“师傅,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学够了?”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
“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徒弟照办。 “满了吗?”师傅问. “满了.”徒弟十分自信。师傅抓起一把细沙,渗入石中,沙一点没溢出来。“满了吗?”师傅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师傅又抓来一把石灰,轻轻洒下,石灰还是没有溢出来。“满了吗?”师傅再问。“满了。”徒弟若有所悟。师傅又倒一杯水,仍然滴水溢出。“满了吗?”师傅笑问。徒弟无言以对。

附答案:
二:1殉职、、诚恳、眺望、谨慎、歧途、络绎不绝、藕断丝连。
2、 (皎)、(幽)、(迷醉)、(赖)、(震)
三、1、多看闲书、不偏科(三贯通)、学好外语、进行古诗积累。(任说三个即可)
2、略。3、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略。5、1860年10月 英法联军 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江、大渡河,五岭、乌蒙山。7、翠色欲流、万年长青、千山一碧。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1、略。12略。13、卜劳恩。14、夸张、比喻、拟人。

5.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间是多长

各地不一样,我这里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90分钟(含作文)
你的认可是我解答的动力,请采纳。

6. 2015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作文题目预测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随着岁月的推移,我不知不觉地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在这些成长的岁月里,我认识了许多各式各样的人。这些人有:老师,同学,亲人……经过岁月的冲刷,许多都已经淡忘,而其中却有一个人给我印象最深刻,使我铭记于心。

她,一头乌黑的秀发。清秀的眉毛下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总是忽闪忽闪的。衬托着一个小巧玲珑的鼻子和一张红润的樱桃小嘴。样子十分美丽。你猜她是谁呢?不用说,她就是我最好的朋友——肖建!她是一个活泼,善良的女孩,而令我对她印象深刻更是因为她的品质了。

一天,我和肖建两人一起去公园玩。在去的路上,我们无话不谈,欢声笑语。走着走着,不知道是什么碰了一下我的脚,吓得我“呀!”的一声大叫。在我旁边的肖建也惊奇地问我:“你干嘛那么害怕呢?”我没有回答她,只是小心翼翼的把脚放开,把目光投向了地下,“咦,怎么会是个钱包啊?”我很是惊讶,眉头跟着轻轻地皱了起来。“要不我们把它送还给失主,在这里等待失主回来领。”她望着我,眼神中期待着我的答应。可我只是不满地翘起了小嘴,无奈:“交给警察就行,哪用麻烦我们啊,快去公园嘛,这里又闷又热。”肖建却不屑我的劝说,硬要等到失主来领回。冒着烈日当空的酷热,仍旧在太阳底下耐心的等待,没有丝毫的厌倦与不耐烦,脸上却是一副期待的表情。看着她,却又想想自己,觉得惭愧:“大家都是同龄人,为什么我就那样呢?和她相比,我实在和她相差太多太多……”想到这里,我低下了头,走到她面前说:“我和你一起等!”她只是对我微微一笑,那微笑是那样灿烂,纯真,就像清甜的泉水滋润着我的心房。不一会儿,失主真的来了,我和肖建把钱包送还给他,他不停地向我们道谢,还不停的称赞我们。帮助别人后,我们的心情就像心里吃了蜜一样甜,快乐。

是啊!我对他印象深刻,正是因为她那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诚实的高尚品质,让我崇敬,让我佩服。因此,我要学习她这种高尚品质,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7.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的题型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阅读下列对话或短文后回答问题

四、作文


阅读全文

与中预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