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成人大专考试语文古诗一般考那些

成人大专考试语文古诗一般考那些

发布时间:2021-01-13 04:44:52

Ⅰ 成人高考原来考过的古诗文言文还会考吗

成考向来严进宽出,你老兄别想混水摸鱼,教你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成人考试书店买过去几年的卷子参考一下,大概都能摸出个规律来,

Ⅱ 成年人高考的语文科目内容是不是就是在成考复习材料出题,是古诗词文言文和现代文这些么

成人高考的学历现在已经在逐步淘汰了,如果你已经工作了,建议不要上这种形式的专,成人高属考的学历分为三种:脱产、函授、业余。其中脱产的基本上已经全部取消了,函授和业余的是每学期集中授课一到两周,但是现在的面授课已经被扭曲了,老师根本不讲课,都是给你画一下考试重点就完了,你根本学不到东西。而且成人高考的学历毕业也慢,从你成人高考名开始到你开学就要经过大半年的时间了,然后从入学时间算起,还要学两年半才能毕业。等你拿到毕业证还要再拖几个月,所以全部耗时下来要三年半的时间了。太浪费时间了。
如果还没考,建议改自考
另外你的问题,是谁在敷衍谁?成年人高考是什么意思?成人高考中间啥时候多了个人字?现在参加普通高考的很多都是满18周岁的成年人,而且社会青年参加高考没有年龄限制
而且你的复习材料是指什么?有些好的参考复习材料覆盖所有考点,可是看你意思貌似又是说课本考纲之类的
语文除了文言文和现代文还有什么?生字生词?
提问题先写清楚,谢谢

Ⅲ 成人高考里没有古诗文背写了么

成考必考科目里有语文,语文里古诗文一直都有。

125教育 为您服务!

Ⅳ 2015成人高考语文高升专最肯考的古诗词

详细参考您可以到这个网站查询学习资料的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Ⅳ 成人高考要考哪些古诗词

学.易.网里面有成考频道,里面有语文的复习资料,有 古诗词的复习

Ⅵ 成人高考的文言文是不是都要背过呢还有古诗词也要背过吗

就是课本上指定的内容

Ⅶ 关于成人励志的古诗

1、长歌行

【作者】汉乐府【朝代】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2、竹石

【作者】郑燮【朝代】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3、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4、石灰吟

【作者】于谦【朝代】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5、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作者】龚自珍【朝代】清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Ⅷ 请问成人高考的语文复习资料有古诗文言文,全部背过来,会不会考试的时候反而不考呢有利有弊呢

成人高考的学历现在已经在逐步淘汰了,如果你已经工作了,建议不要上这内种形式的,成人高考容的学历分为三种:脱产、函授、业余。其中脱产的基本上已经全部取消了,函授和业余的是每学期集中授课一到两周,但是现在的面授课已经被扭曲了,老师根本不讲课,都是给你画一下考试重点就完了,你根本学不到东西。而且成人高考的学历毕业也慢,从你成人高考名开始到你开学就要经过大半年的时间了,然后从入学时间算起,还要学两年半才能毕业。等你拿到毕业证还要再拖几个月,所以全部耗时下来要三年半的时间了。太浪费时间了。如果还没考,建议改自考另外你的问题,是谁在敷衍谁?成年人高考是什么意思?成人高考中间啥时候多了个人字?现在参加普通高考的很多都是满18周岁的成年人,而且社会青年参加高考没有年龄限制而且你的复习材料是指什么?有些好的参考复习材料覆盖所有考点,可是看你意思貌似又是说课本考纲之类的语文除了文言文和现代文还有什么?生字生词?提问题先写清楚,谢谢

Ⅸ 成人高考高升专理科请问要背那些文言文跟古诗谢谢

|古2015年成人高考来语文辅导|复习源资料|成考语文作文|古诗词识|文言文-成人高考-233网校
http://www.233.com/chengkao/gqd/yuwen/

Ⅹ 求 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试题和答案!!里面含庚寅冬的文言文和古诗早梅的那份!!

网络链接http://wenku..com/view/39c62566ddccda38376bafee.html

绝密绝密绝密绝密★★★★启用前启用前启用前启用前 1 2011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语文语文语文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答在试卷上无效答在试卷上无效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一一一、(、(、(、(24分分分分,,,,每小题每小题每小题每小题4分分分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恶.心 厌恶. 恶.贯满盈 B. 模.型 模.样 模.棱两可 C. 剥削. 瘦削. 削.足适履 D. 荷.花 荷.载 荷.枪实弹 222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不胫而走 旁证博引 即往开来 B. 鞭辟入里 变本加厉 瑕瑜互见 C. 轻歌曼舞 始作勇者 一愁莫展 D. 以逸代劳 谈笑风生 变换莫测 333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地球生物圈是自然界经过长期________形成的,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 ②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毕业证的获得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 ③舟曲地区多处山洪________,空前的泥石流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 A. 演化 终止 暴发 B. 演化 中止 爆发 C. 变化 终止 爆发 D. 变化 中止 暴发 444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毕业后,同学们虽然天各一方,不能常常见面,但是一直都藕断丝连....,彼此牵挂。 B. 老师强调,班委成员之间要注意团结协作,要在分庭抗礼....中共同推进班集体发展。 C. 竞争对手的公司成立较晚,却后来居上,迅速占领的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 D. 在这次国际杂技邀请赛中,中国队参赛选手又拿出了不少令观众拍案叫绝....的作品。5555.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在交通路口设置了“非机动车禁驶区”,机动车就可以免受非机动车的干扰,从 而加快行车速度。 B.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人类走出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 境恶化困境的重要选择。 C. 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 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D. 为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进驻本市高科技园区企业,市政府相关部门将为此类 人才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政策。 6666.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和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然,稍微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就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 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 的亮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②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③射得人眼睛发痛 ④我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得望着那个地方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④③① D. ①④②③ 二二二二、(、(、(、(16161616分分分分,,,,每小题每小题每小题每小题4444分分分分)))) 阅读下面文字阅读下面文字阅读下面文字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完成完成完成7777~~~~10101010题题题题。。。。 陆龟蒙《治家子言》中说:“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必大售。”意思是他的祖辈是做农具的,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农具销量很大。有意思的是,文中的“东作”释为“春耕生产”。其实,不仅仅“东作”是“春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这个方位词总是与“春”这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春风”就总是被说成是“东风”,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还有“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更有“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等,简直就是东风的解释了。 为什么在中国“东”这个方位词总是可以替换“春”这个季节词?这是中国的季风气候使然。简单地说,春夏来临,太阳很快地把热容量小的大陆晒热,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气压变低;海洋由于热容量大,升温较慢,与同一时段的大陆比,海洋上气压相对较高,因此海洋上的空气向大陆流动。秋冬以后,这个过程正好相反,所谓季风就是指这样一年中方向有规律转变的海洋与大陆之间的大范围的空气流动。中国的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亚洲内陆。春天,有季风从东面或东南而来,因此,东风也就可以包含春风的意思。 但是仅仅这样说,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因为东南西北这些地理方位词,都关涉到叙述者的位置。对有的人而言是东,但对另外的人来说却是西,南北亦然。对中国东部,尤其是中原地区而言,春天的风是从东面或东南面的大海吹来的,但是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而言,季风或从西南的印度洋吹来,或从西北的北冰洋和大西洋吹来,因此春风就不应该是东风。另外,东南季风势力也有限,只能吹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此线以西,春风也都与东无关。东南季风吹到的内陆最深处,正是中国的农牧分界线。由此可见,中国人把春风叫东风是中原人的视角占有了话语主导权。就文化而言,中原地区农耕民族的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因此中原地区的视角就成了全中国的视角,并影响到中国人称春风为东风。在语言中,凡是涉及地理方位的词,都有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以谁的角度叙述,谁的视角方位词流行,就看谁的影响力大。 7. 阅读第一段文字,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陆龟蒙将“东作”注释为“春耕生产”,这表明中国古代很重视农业生产。 B. 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东”与“春”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C. 作者列举中国古代诗词的例子意在表明,“东风”常常可以指代“春风”。 D. “东风随春归”意思是东风随春天而至,所以作者说可以用东风解释春风。 8. 根据文章,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海洋的热容量总是比陆地大,所以空气总要从海洋流向陆地。 B. 从总体来看,中国的气候受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的影响很大。 C. 东南西北等地理方位的具体确认,是通过叙述者的位置来确定的。 D. 在中国,大兴安岭、阴山、及冈底斯山等,是有标志意义的地理名词。 9.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方位词“东”总是与季节词“春”互相替代,这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 B. 亚洲内陆河太平洋在热容量上的差异,使中国的东南季风出现在春夏期间。 C. 在古代中国,如果不掌握主导话语权,东南西北的方位指代就没办法明确。 D. 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农耕民族的文化逐步成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10. 对于中国人把“春风”叫“东风”的原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自然界的东南季风是中国境内春风的来源之一。 B. 中原在地域辽阔的中国,长久拥有主导话语权。 C. 西南季风以及西北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微乎其微。 D. 受农耕文化以及气候的影响,“东风”的说法比较广泛。 三三三三、(、(、(、(25252525分分分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阅读下面的现代文阅读下面的现代文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完成完成完成11111111~~~~14141414题题题题。。。。 想起她很突然。当时我正在外地,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好不容易能够停下来吃一顿悠闲的晚餐。闹哄哄的餐厅里,服务生们来来去去,端水送饭,仿佛是因为忙碌,他们的表情都显得既紧张又机械。很快,一位小伙子给我端来了饭菜;我对他友好地点了点头,说了一声“谢谢”。小伙子愣了愣,随即又朝我憨厚地笑了一笑,轻轻地去忙他的了。我的心情也变得轻快起来,也就是在那时,她仿佛就隔着一桌又一桌的人,隔着20年的时间走了过来。 她是我的同学李昕的母亲,我们只有过一面之缘。那次开家长会,来了五六十位家长,我们几个女生负责接待。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实在不懂得如何接待大人,只是把家长迎进来、让座位、倒茶水,稍有空闲,便凑在一起交头接耳、传递新闻。我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条是“李昕的妈妈是北京人,说话和咱们不一样,特别好听”。 我顺着她们的指点看过去:那是一位身材高挑的女性,衣着和发式都很普通,容貌也算不上漂亮。不过,她坐在那里就是显得与众不同,她偏偏没有说话,正在认真倾听另一位家长的高谈阔论。我们用幼稚的眼光结合自己掌握的词汇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所以家长中,李昕的妈妈最有风度..。 有一个女生倒水回来,脸颊红红的,她急切地问道:“你们猜,我倒水时,李昕的妈妈说什么?”还不等我们猜,她就迫不及待地补充说:“李昕的妈妈说,谢谢。” 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20年前,在那样一个边远的小县城,我们当中有谁用过,听见过“谢谢”?没有。有谁仅仅为倒一点点水这样的小事情说过“谢谢”,当然更没有。“谢谢”,这在当时的我们听起来,是一个多么新鲜、多么温暖的词语啊! 醒过神儿来,女生们的倒水热情空前高涨,大家都争着抢着去拿壶。另一个女生回来报告说:“是呀,我听见了,李昕的妈妈说:谢谢。”那是一个面色苍白的女生,激动使她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一脸的害羞表情。 等轮到我了,我忽然觉得心跳得厉害。李昕妈妈面前的水杯已经满了,我听见她轻轻地说了一句:“不用了。”但我还是坚持着往里倒了一点儿,好在也没有溢出来。我清晰地听见她说:“谢谢。”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摇摇头就匆匆走开了——那时,我还不会说“不客气”。那次家长会后,瘦瘦高高的李昕成了我们女生羡慕的对象。大家都在想,他的家庭应该是怎样的幸福啊! 20年过去了,曾经窃窃私语的女孩子们大概都已经为人母了,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像我现在一样,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回想起那位仅有一面之缘的女性。但是,我知道,她们和我一样,从那时起,就在学着使用那个词语,学着使用那一类“有温度的词语”。 的确,词语是有温度的,就像我每每经历的一样,这是我人生中至深的体味。 11. 文章从自己在外地的一次晚餐经历写起,有什么作用?(6分) 12. 文中说,“李昕的妈妈最有风度”,如何理解这句话中“风度”一词的含义?(6分) 13. 结合文意,概括作者对“有温度的词语”认识的三个阶段。(6分) 14. 联系社会生活,说说“有温度的词语”有哪些方面的作用。(7分) 四四四四、(、(、(、(25252525分分分分)))) 阅读下面的阅读下面的阅读下面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言文言文言文文文文,,,,完成完成完成完成11115555~~~~11117777题题题题。。。。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②束③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④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①小奚:这里指小书童。②木简:木板。③束:捆绑。后文的两个“束”是名词,为“绳索”之意。④牡下:上锁。牡,门闩,锁簧。 15. 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6. 根据文意,渡者“熟视小奚”,注意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作出“速进则阖”的推测?(6分) 17. 作者反思渡者的话,得出了怎样的结论?(6分)阅读下面阅读下面阅读下面阅读下面古诗古诗古诗古诗,,,,完成完成完成完成11118888~~~~11119999题题题题。。。。 早梅早梅早梅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8.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早梅特点的?(5分) 19.诗人咏早梅,寄托了怎样的情感?(4分) 五五五五、、、、作文作文作文作文((((60606060分分分分)))) 20. 选择,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面对。我们一次一次作出选择,也就意味着一次一次接受生活的邀请,见证生活的丰富与厚重。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分)

绝密绝密绝密绝密★★★★启用前启用前启用前启用前 1 2011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一、(24分,每小题4分) 1. C 2. B 3. A 4. D 5. C 6. C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4分,共16分) 7. C 8. A 9. B 10. C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11. (6分) ①引出下文对二十年前经历的回忆。 ②表明“谢谢”一类的词语给人以温暖。 ③与结尾的“至深”呼应,表明体味的真实性。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 (6分) 虽然外表平常普通,但其言行举止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优雅气质。 (意思对即可) 13. (6分) 从未经验 偶然接触 学着使用 (每点2分,顺序不能颠倒) 14. (7分) ①体现说话者的素养;②给人以亲切和温暖;③增进情感交流;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答对3点给7分,另有答案合理者,也可) 四、古代诗文阅读(共25分) 15. (4分) 于是问船夫:“还能够赶上南城大门开么?” 16. (6分) 渡者注意到小奚“以木简束书从”;(3分) 如果“速进”,可能会“束断书崩”,延误行程。(3分) (意思对即可)17. (6分) 躁急自败,欲速不达。 18. (5分) 从三个方面表现了早梅的特点:品性耐寒,香气清幽,颜色素雅。 (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2分,答对3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19. (4分) 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得到更多人的欣赏。 五、作文(60分) 20. (60分)【说明】 ①评分时依据上表分项分等给分。 ②文不对题或文理不通的文章不分项给分,给1~6分的综合分。 ③内容得分分为四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一等的分数;内容得分为五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二等以上的分数。 ④字数不足600的,每少30字扣1分;字迹潦草、有错别字、有标点错误的,酌情扣1~5分。 ⑤内容有严重问题的,提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

【附满分作文一篇】 东坡的选择东坡的选择东坡的选择东坡的选择 我曾在这秋水之畔永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削瘦的身影。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上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是的,我拥有了荣华富贵,社会地位,不灭才情。但我年轻的心灵里仿佛总在下着濛濛的细雨。当夕阳西下,羁鸟归林,疲惫的我不得不黯然离去,空留下几声无奈的叹息。 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来到这里,昔日的秋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我听见远古的呐喊穿越时空,激荡回旋这赭黄色的浑流。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的烈火点燃了两岸的芦苇,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于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是历史的心跳与呼吸。 而今夜,我又来了,带着朋友,驾着扁舟,抱着美酒。还是千年前的明月,朗照着细草微风的原野;还是千年前的江水,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忧愁。只是千年前那场著名的战役,已找不到它一丝一缕的痕迹。而我的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亦迷茫而空灵。 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箫,怀古,感伤。微风吹过,两岸的芦花飘飞起来,如烟如雾。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天外之手拨动,微微地震颤出一连串的轻音。三十多年前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映现:五岁时开始苦读,老父苏洵严厉的教导,与弟弟子由快乐地嬉戏。十九岁上京赶考,文章震动天下,文坛领袖欧阳修不吝美的赞誉……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灾难忽然降临,乌台诗案牵连家人朋友,自己被下放黄州……妻离子散,独居僻野,为何命运要如此作弄人? 凉风阵阵,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江水,明月,芦花,箫声,在我眼前和耳边交错出现。冥冥间,远古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于是,刹那间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顶,我终于超脱了。 ——在焦灼与通达之间,我选择通达。在功名与自然之间,我选择自然。在官场与赤壁之间,我选择赤壁。 于是,我的选择成就了我。我将拥抱东方之既白……

阅读全文

与成人大专考试语文古诗一般考那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