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一语文答题技巧
高一语文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 、 文 末 : 点 明 中 心 ( 散 文 ) ; 深 化 主 题 ( 记 叙 类 文 章 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 明 了 … … 的 情 况 ( 表 程 度 , 表 限 制 , 表 时 间 , 表 范 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 式 : 说 明 ( 介 绍 ) + 说 明 对 象 + 说 明 内 容 ( 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Ⅱ 高一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2009年高一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 京翰学科网 语文辅导网
一、语言知识运用和文学常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褒(bāo )贬 商榷(què) 肄(yì)业 长歌当(dàng)哭
B.宝藏(zàng) 混(hùn)沌 窥伺(sì) 前仆(pú)后继
C.椭(tuǒ)圆 颓(tuí)废 掂(diàn)量 否(pǐ)极泰来
D.租赁(lìn) 游说(shuì) 平仄(zé) 涸(hé)辙之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嘶鸣 撕裂 耳鬓厮磨 斯文扫地
B.何尝 枭雄 碧波万倾 急不暇择
C.譬如 璧还 金璧辉煌 铜墙铁壁
D.暧昧 殴打 殒身不恤 没精打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也许是方法不对,我做这个实验总是屡试不爽。
B.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王金诺认为,畜牧兽医业升级转型带来的行业人才短缺是该校毕业生炙手可热的一个行业背景。
C.香港凤凰台的“老总”刘长乐说:“我们身处香港,新闻稿源是八面来风,这让我们能够左右逢源,我们也利用了这个优势。”
D.华联三鑫2008年10月初宣布歇业后不久,绍兴市政府领导就明确表态:“政府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鼎力相助华联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