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全选择题语文试卷

全选择题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21-01-10 06:32:11

1. 找语文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语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供gòng 供销 供职 供奉 供认不讳
B、勾gōu 勾画 勾连 勾当 勾心斗角
C、载zài 载体 记载 装载 载歌载舞
D、强qiáng 强占 强攻 强制 强弩之末
【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渲泄 跌宕 奖掖后人 名列前茅
B、沉湎 须臾 蛊惑人心 商讨国是
C、班驳 喝采 姗姗来迟 刚柔相济
D、肖像 醒悟 精兵减政 绿草如荫
【 】

3.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的读音,与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称 chèn 相称 对称 称职 称心如意
B.角 jiǎo 号角 角落 角色 勾心斗角
C.累 lěi 累计 连累 累赘 危如累卵
D.泊 bó 停泊 漂泊 湖泊 淡泊明志
【 】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联袂 独当一面 威慑 越俎代庖
B.枢纽 纷至沓来 桎梏 拾人牙秽
C.揠仰 过犹不及 滑稽 作茧自缚
D .敷陈 殉身不恤 桀骜 文过饰非 【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惆怅chàng 遒劲qiú 漫溯shuò 耳濡目染rú
B、憩息qì 羁绊jī 搪塞sāi 岌岌可危jí
C、贾人gǔ 豆蔻kòu 纶巾guān 暮霭沉沉ǎi
D、怆然chuàng 联袂jué 澹泊dàn 鼓瑟吹笙sè
【 】

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暄 轻歌曼舞 缜密 功亏一篑
B、庇佑 忸怩不安 木讷 仗义执言
C、跌宕 变本加利 编篡 按部就班
D、誊写 碑帖临摹 稗官 理屈词穷
【 】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 气氛 粗糙 鳞次栉比
B.屏藩 押解 沸反盈天
C.偈子 鞭笞 钟灵毓秀
D.雉墙 汇兑 觥筹交错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情逸致 辐射 群莺乱飞 面面俱到
B.金榜提名 亵渎 长途跋涉 民生凋敝
C.专心致志 神秘 鸦鹊无声 鞠躬尽瘁
D.声名狼藉 通宵 历尽苍桑 板上钉钉

9、选出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熨贴(yù) 雕拦玉砌(qì) 恪(kè)守
B、干坼(chè) 亘(gèng)古不变 隽(jùn)永
C、清冽(liè) 桑田苇箔 (bá) 坍圮(qǐ)
D、勾(gāu)当 汤(shāng)汤急流 诅(zǔ)咒

10、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A.能屈能伸 真知卓见 按图索骥 翻然悔悟
B.清政廉洁 手屈一指 销驵灭迹 待人处事
C.发聋振聩 陈词滥调 喋喋不休 汗流浃背
D、罄竹难书 待价而沽 敝帚自珍 穷兵黩武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崛(jué)起 茁(zhuó)壮 罢黜(chù) 咄咄(ō)逼人
B、拾掇 (o) 辍(chuò)学 啜(chuò)泣 缀(zhuì)字成文
C、委(weǐ) 托 萎(weǐ)缩 倭(wā) 寇 虚以委(weǐ)蛇
D、亵渎(dú) 木牍(dú) 牛犊(dú) 买椟(dú)还珠

1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谴责 费用 脉络 惹是生非
B、沉浸 就绪 诙谐 老太龙踵
C、重叠 凌厉 愕然 有案可稽
D、豁达 寥廓 抉择 破釜沉舟
DAAACC?AACAB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多利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
B:对这两支球队之间多年的积怨,球迷们早已*讳莫如深*,无需赘言;究竟哪个队技高一筹,今晚比赛可见分晓。
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D: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不刊之论*,因而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B: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D:北大、清华是*莘莘学子*向往的地方。
cd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B茅盾是现代著名作家,我们学过他创作的《白杨礼赞》C《日出》中的人物有小职员黄省三和银行襄理王王利发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
C,ABD
2008年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是A,但我认为不对,请帮我选择并请说明理由(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今年6月1日起,国家限制商家向购物者提供塑料袋,这项“限塑令”的实施,体现了我国的环境保护。
B、能否成为北川县城新址入选地,主要取决于被选地是否具有地质条件好、有利于羌文化的塑造和展示等重要条件。
C、“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不仅是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口号,而且还感染着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
D、为了快速完成活动板房的搭建工作,工程抢险队的队员们不分白天黑夜,不怕日晒雨淋,抢修工期、确保了质量。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
B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
C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台阶遮出一大片绿阴。
D他觉得终于可以造屋了,便破土动工,选定一个日子。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3.D 4、B 5、A 6、C
8.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它在我所感觉的世界里缠绕着,缠绕着。
②它在世纪的沧海桑田之中缠绕着,无声无息。
③我想那一定是一个启示,从百年之前就开始书写,写过风流写过劫难,终将又写复兴。
④它在阴云下缠绕着,无声无息。
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9.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①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种类象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2/3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④①②③ B.②④③①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1.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毹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
A.那时我是很聪明的。 B.那时我真傻。
C.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D.那日{不是很聪明吗?
2.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1)又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说全冻实牢了。
(2)这位年轻人连外出谋生的人也大半不认识,老信客说了又说,比了又比,
(3)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干丈夫生命的代价, 。
A.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B.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C.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D.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都不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很爱护环境卫生。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舅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里, ,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班主任发现了他 B.班主任发现了自己
C.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D.这被班主任发现了
4.填在文段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画自古便有一条“计白当黑’’的准则, ,显示的是一种静默的力量,一种空白自丰满。尤其是在水墨画中,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胸襟人品。
①表示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音乐境界 ‘
②就像音乐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③“计白当黑”被运用得出神入化
④作者运用“计白当黑”出神入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C 2.A 3.D 4.B8.C 9.D
2.下列对新闻(消息)体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是新闻(消息)的特性。
B.就结构而言,新闻(消息)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C.新闻(消息)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它与记叙:记叙要素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说新闻(消息)是记叙文的一种。
D.对于新闻(消息)要素,西方有五w之说,即WHAT(何事)、WHO(何人)、WHEN (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B.《陋室铭》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
C.《爱莲说》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周敦颐。
D.《石壕吏》作者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干校六记》。
B.杨绛女士翻译的《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是个骑士。
C.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围城》。
D.《谈艺录》《管锥编》代表了钱钟书先生学术上的最高成就,它们都是新中国成立版发行的。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望岳》——杜甫——唐代——《杜少陵集》
B.《大道之行也》——《礼记》——春秋—— 孔子
C.《核舟记》——张潮——明代——《虞初新志》
D.《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周元公集》
6.关于“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用来警戒自己的文字叫“铭”。
B.“铭”原来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比较自由,一般不用韵。
C.古代刻在器皿上用来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7.下列作家按国别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狄更斯 莎士比亚 安徒生
B.契诃夫 列夫•托尔斯泰 普希金
C.高尔基 西蒙诺夫 奥斯特洛夫斯基
D.雨果 巴尔扎克 莫泊桑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短文。“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B.“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伊的《核舟记》。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史”。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
D.《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9.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 白云常带楚江秋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10.阅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该诗是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歌,对其分析鉴赏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A.首句描写晴日照耀下的湖波,次句描写雨幕笼罩下的山影。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湖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B.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语,不仅可以想像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以想像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以及其洒脱的性格、开朗的胸怀。
C.下半首诗,诗人遗貌取神,只用了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这是“以晴天的西湖状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
D.这首诗特点之一是概括性特别强。它是对西湖的全面写照和全面评价,因而它就具有超越时间的艺术生命,也使湖山因之生色。
1.略2.C 3.C 4.D 5.D 6.D 7.A 8.B 9.(1)黄鹤楼 (2)岳阳楼 (3)泰山10.C

2. 全国一卷语文选择题共几分

选择题30分是20%。

第一部分是基本问题。有四道选择题:1.好像这是一个成语;句子,错误的句子等等。4排序(每首3分)

在第二部分中,有4道文言文的多项选择题:1.2空话;3结合;4.判断是非;它也是3分,然后是翻译,我想每个都有2分3分

诗歌鉴赏似乎有两个问题。“问”指技能、语言特征等(总分6~7分)

第三部分是议论文阅读

有三道选择题(第一道是2分,第二道是两次选择是3分)(可能是对的还是错的,主要取决于你是否仔细阅读了文章,因为它是在测试中一些小词,理解了问题

然后阅读现代文章(在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是文学和议论文)。

建议最好选择议论文,因为文学类很难理解,不过有时候也有例外,选择议论文在正常情况下(大约是14~16分)一般有3~4大问题。

其次是语言的使用。共有两个问题(每题6分)

(2)全选择题语文试卷扩展阅读: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

2003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导致了一系列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新教材的出现,对传统语文教学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在新的形势下,许多旧的语文教学标准被重新定义,一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出现了。

新教材中情感、态度和价值维度的强化

在新课程标准中,语文的性质被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教材中体现为情感专题教学的编排体系。新理念、新教材要求出现新的教材加工方法。

新教材知识能力目标相对弱化

新教材对人文教学的重视打破了原有的篇章类型体系和语文阅读能力的重点。虽然它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汉语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系统学习。

当然,在教学中只强调“人物、情节、环境”等日常知识是不合适的,而完全脱离这些知识的系统学习是否合适?许多语文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试图探索一种适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材加工方法。

学生学习意识的弱化

由于评价方法单一,教学方法相对陈旧,许多高中生把简单的汉语学习等同于听课文讲解和做阅读训练,缺乏汉语学习的意识。面对一个文本的不知道要注意什么在看文章之前,要做什么看文本的时候,迫切需要教师指导学习方法,突破障碍的中国学习,主动学习的世界。

3. 初中语文试卷成语选择题,越多越好

试题: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答案:A
A. 袖手旁观 xiù shǒu páng guān
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B. 雨后春笋 yǔ hòu chūn sǔn
解释: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C. 妙手偶得 miào shǒu ǒu dé
解释: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D.根深蒂固gēn shēn dì gù
解释: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2下列句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 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特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答案:B 处心积虑为贬义词,用在此处不恰当。
A.流连忘返 liú lián wàng fǎn
[解释] 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B.处心积虑 chǔ xīn jī lǜ
[解释] 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为贬义词。)
C.赏心悦目 shǎng xīn yuè mù
[解释]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D.死灰复燃 sǐ huī fù rán
[解释] 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为贬义词。)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目是:( )
A. 诸如此类的句子,委实不胜枚举。
B. 这是一篇雅俗共赏的上乘之作。
C.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 如果学习方法运用恰当,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答案:D 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本句中方法得当,应该是“事半功倍”。
A. 不胜枚举 bù shèng méi jǔ
[解释] 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B. 雅俗共赏 yǎ sú gòng shǎng
[解释]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C. 沧海一粟 cāng hǎi yī sù
[解释] 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4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给农村带来许多新技术、新信息,让农民们获益匪浅。
B.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C.谎言让他感到惴惴不安,终于,他鼓足勇气,走到了老师面前。
D.阅读文章遇到“拦路虎”时,要善于使用工具书,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答案:B 解析: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没有商品畅销的意思。在此可替换成“供不应求”。
A. 获益匪浅 huò yì fěi qiǎn
[解释] 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其中“匪”是“不”的意思。 误写:获益非浅
B. 炙手可热 zhì shǒu kě rè
[解释]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C. 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
[解释]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D. 望文生义 wàng wén shēng yì
[解释]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误写:望文生意

4.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有多少道选择题

个说不抄得,只有女人,用排除法一个知道去不就可以了么,望采纳
追问
你是女人吗?
回答
女生。。。。
追问
女人与女生的区别是?_?
回答
一个成熟,一个只爱幻想
追问
你是一个爱幻想的女生。。。
哪女孩子又有什么含义。
回答
采纳。。。
追问
好吧。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

5. 语文高考试卷做选择题的技巧

这么告诉你吧 我几年刚刚高考完,平常我语文一般都是110分左右,高考考了130分。嘿嘿(再次赞一下自己)!!!
高考我主要是选择题发挥的好,所以一看到你这个问题就想来帮帮你。
那个语文选择的话字音,字形的话其实真的没什么技巧!!主要是看!!高考时每个选项都认识当然就没问题,但是如果都不认识那就只能蒙了!!!但是告诉你一个积累的好方法吧!你们老师现在或不久之后会发生僻字的字音表!那么就抄写吧!其实那么多时间不用去那么多去做数学题!到最后数学都会有瓶颈!那么语文没什么意思就抄写语文的字音吧!这个方法很有效!
然后就是成语和语病了!!!这个成语的话你就是要注意陷阱的问题!有些成语就是故意弄得表明意义和实际意义不太一样!你要有这样的意识!!看到一个表明意义和问题十分贴切的就要注意了!!
语病的话那么你就是多读!如果还是不行的话那么就尝试划分成分!!注意一些特定的词语!这个考点就那么几个!多注意就好!
文言文的话其实没那么bt!!古文其实还是很容易的!实在不会选的话,那么回原文猜吧!!猜猜意思!!大概都能猜出来!!对了!文言文最后一题,其实可以帮助你理解全文的!这个是经验之谈!!
然后就是现代文!其实我感觉这个没什么难的!!选择的时候注意回原文看看选项说的是在原文什么地方找的!
那么说明文呢!要我说出说明文的就是脑残!每年说明文都会有争议!但不知道问什么每年都出!这个就看人品吧!但其实还是要会原文多看看的!找找选项的出处!
好了!就打这么多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然后现代文阅读

6. 标准的初中语文试卷共有多少道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拱桥/哄骗 奖券/试卷 漫不经心/慢条斯理
B.伫立/贮藏 堤坝/提拔 惴惴不安/气喘吁吁
C.狼藉/国籍 辍学/啜泣 闻名遐迩/目不暇接
D.取缔/谛听 祈祷/筹集 相形见绌/茁壮成长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它已经和我的心进行了永远的 。
○2大致说来,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 而别具匠心。
○3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 ,虽没上过学,却也熏陶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A.沟通 简陋 出生
B 勾通 简朴 出生
C.勾通 简陋 出身
D.沟通 简朴 出身
3.下面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2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
○3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5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A.○1○4○5○3○2 B.○4○1○3○5○2
C.○1○5○4○2○3 D.○4○5○3○1○2
4.下面语段中标号码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啊!泰山竟是一座闪烁着希望之光的灵山哟!○1岭顶的满天繁星仿佛在树稍游移,好像是挂满枝头的晶亮的硕果。○2再往上攀登,那星星又好像已被山风吹落树根,我们竟可以把它拾进袋子里了。然而大地上却有比天上更美的奇观。○3低头,只见泰安城斑驳陆离的万家灯火,那色泽光彩真是太丰富了,太鲜艳了,太美妙了!
A.○1比喻 ○2夸张 ○3排比 B.○1夸张 ○2拟人 ○3比喻
C.○1比喻 ○2借代 ○3排比 D.○1夸张 ○2比喻 ○3夸张
5.赏析郭沫若的《静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A.全诗内容紧扣题目,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静谧的夜景。
B.第一节描绘的图景是: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
C.第二节诗诗人唤醒读者想象的心灵,让读者获得“放-收-放”的心灵体验。
D.最后一行写天界孤独的鲛人在寂寞的夜晚对月悲泣。
阅读《奇妙的克隆》片断,回答6-8题。
克隆绵羊“多利”
选文略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所用的引号,有一处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三处的是:
A.“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B.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
C.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受受精卵那样的分裂……
D.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
7.下面的表述与选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换核卵”是由“苏格兰黑面羊”卵细胞和“芬多席特”羊的乳腺细胞构成。
B.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其目的是使其形成胚胎。
C.克隆“多利”的三种基本物质是:“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核、另一只母羊的子宫。
D.“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8.综合分析选文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节文字详细地说明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影响。
B.克隆羊的诞生证实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C.“多利”诞生于第248次试验,这反映了人类探索科学奥秘的顽强精神。
D.第二段文字运用逻辑的说明顺序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片断,回答9-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卒获有所闻。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之:助词,不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游:交往
D.或遇其叱咄 或:有时
10.翻译下面的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我小时候就爱读书。)
B.录毕,走送之。(抄录完毕,赶快把书送还。)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从乡里来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那去问经书的内容。)
D.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分为两层,先写作者读书刻苦,后写他求师艰难。
B.“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既指天气寒冷,又表明作者家道贫寒。
C.作者在老师面前,“立侍”,“俯身倾听”,“色恭礼至”,表现出他求师的诚恳态度。
D.“得遍观群书”,“卒获有所闻”这两句话表达作者对借给他书的人和老师的感谢。
答案:
1.C 2.D 3.B 4.A 5.D 6.B 7.A 8.D 9.B 10.C 11.D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憩qì 洗濯dí 厄运è 静谧nì
B.犬吠fèi 炽痛zhì 告罄qìng 砭骨biān
C.枯涸hé 恬静tián 澄澈chéng 阴霾mái
D.磐石pán 娴熟xián 庇荫pì 剽悍piāo
2. 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头晕目炫 苦心孤旨 不期而遇 锋芒毕露
B.猝然长逝 明眸善睐 讳莫如深 叱咤风云
C.锲而不舍 毛骨悚然 眼花潦乱 相得益彰
D.轻吟浅唱 锐不可挡 大庭广众 巧妙绝伦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B.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4.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时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 ,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
,但他的五尺之躯 。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1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2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3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4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5却容不了当权派 ○6却见容不了当权派
○7无论是同党很大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8无论是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2○3○5○8 B.○1○4○5○7
C.○2○4○5○7 D.○1○4○6○8
5. 下面诗句通过写景,痛切地表达诗人忧国伤时情感的一项是: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阅读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片段,回答6-8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6.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A. 作者运用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
B. “总”字画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
C. “只”字画出一副真挚、虔诚、执著的样子。
D. “一味”画出一副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7.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作者反复强调这些事实,可见作者用冷峻的目光关注着社会现实,关注着这些“公开的文字”。
B.第三段中所谓的“他信力”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曾相信“国联”。
C.第四段画线句子中的“新生路”指的是“相信自己”。
D.原文中两处加着重号的句子前后呼应,其作用是痛斥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麻痹人民,“发展着‘自欺力’”。
8.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段摆出敌方论据和论点,第三至五段直接批驳。
B.敌方论据和论点之间无因果关系,作者通过驳论证来驳敌方论点。
C.通过批驳可见,这一部分人可悲的“他信力”都失掉了,只在发展着“自欺力”,他们这样的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岂不荒谬绝伦?
D.选文中三处“中国人”所指的内容一致。
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回答9-11题。
选文是全文。
9.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是亦不可以已乎
10. 作者在论证“舍生取义”这一观点中,下面句子属于反面论证的一项是:
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 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旨是,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B.文章开头,作者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了全文的论点。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前一句指的是“不义”,后一句指的是“义”。
D.文章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
答案:
1.C 2.B 3.A 4.D 5.B 6.C 7.B 8.D 9.D 10.B 11.C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阻遏(è) 箱箧(qiè) 荒谬(niù) 在劫难逃(jié)
B. 愧怍(zuò) 焦灼(zhuó) 归咎(jiù) 深恶痛疾(wù)
C. 殷红(yīn) 隔阂(hé) 迁徙(xǐ) 莫衷一是(zhōng)
D. 污秽(huì) 执拗(ào) 狼藉(jí) 花团锦簇(cù)
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代表们认为,研究汉字信息输入方法是我国推广应用计算机的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B. 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如此上行下效,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好转起来。
C. 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兄弟俩从没有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D. 在东部联盟全明星赛上,球迷们熟悉的奥尼尔、邓肯等将粉墨登场。
3. 根据诗句对仗的规律,与“野旷天低树”一句对仗工稳的一项是:
A. 鸟鸣山更幽
B. 蝉噪林愈静
C. 江清月近人
D. 月涌大江流
4. 下面句子使用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问。
B. 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5. 下面诗行中,诗人运用借代手法表达思念亲人感情的一项是: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B.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C.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D.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片段,回答6-8题。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
……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6. 下面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
B. 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C. 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
D. 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
7.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中画线句子是: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
A. 之所以他“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是因为他“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
B. “忘我地注视上帝”,写出托尔斯泰对真理执著的追求。
C. “虚无”是有而若无、实而若虚的意思。
D. 托尔斯泰热诚而纯正地追求真理,用他的作品批判社会,启迪人们的心灵。
8. 综合分析节选文字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文字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B. 第二段文字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时揭示他自己感慨人生的不幸。
C. 此处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D.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阅读《小石潭记》片段,回答9-11题。
选文为全文。
9.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 (清冽:清凉)
B.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C.蒙络摇缀 (络:连结)
D.悄怆幽邃 (悄怆:忧伤的样子)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从小丘的西面走了一百二十步)
B. 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C. 其岸势犬牙差互(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
D. 四面竹树环合(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
11. 综合分析选文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B. 作者笔下的小石潭的最主要特点是幽静。
C. 作者为了摆脱被贬而抑郁的心情,寄情山水,其暂时的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D.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文章景物描写所渲染的气氛是一致的。
答案:
1.B 2.A 3.C 4.B 5.B 6.A 7.C 8.B 9.C 10.A 11 D
1. 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涸(hé) 栖息(xī) 炽热(chì) 契而不舍(qì)
B.缀(chuò)泣 猝(cù)然 胆怯(qiè) 拈轻怕重(zhān)
C.匀称(chèn) 赃物(zāng) 歉疚(jiù) 众目睽睽(kuí)
D.馈赠(kuì) 祈祷(qí) 慰藉(jí) 参次不齐(cī)
2. 为下面语段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 ○1 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 ○2 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 ○3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 ○4 。我们要做一个勇往直前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
A.○1百折不回 ○2宽容 ○3空中楼阁 ○4百感交集
B.○1坚强不屈 ○2宽容 ○3可望不可即 ○4喜怒哀乐
C.○1百折不回 ○2宽恕 ○3空中楼阁 ○4喜怒哀乐
D.○1坚强不屈 ○2宽恕 ○3可望不可即 ○4百感交集
3. 对下面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或者“使”)
B.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C.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在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D.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4.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文句使之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让在生活中失去了太多的强者
5.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句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
B.我想他们此,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这一节描绘作者在想像的境地中见到了牛郎织女,他们正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这句诗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行路难》)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李白积极、自信的性格。
阅读《端午的鸭蛋》选段,回答6-8题。
我的家乡是水乡。……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6. 对文中画线句的含义与作用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划线句: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A.作者的不大高兴是因为家乡在他的眼里还有很多美的地方,不只是鸭蛋。
B.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对别人了解自己家乡仅限于家乡的鸭蛋而感到不平。
C.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先用这句话延宕一笔,然后具体表现自己家乡的咸鸭蛋的优点。
D.作者因为自己的家乡穷得只剩下鸭蛋而难过。
7. 对选段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所选的两段主要写了家乡鸭蛋的名声和特点。
B.作者引用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中“腌蛋”一条的内容,目的是介绍家乡腌蛋的方法。
C.选文第二段写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黄通红。
D.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咸鸭蛋的偏爱,实际上透露出的更是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8. 对选段的语言特色品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这句话口语色彩浓郁,鲜明的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流露出典雅雍容的语言特点。
B.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这一句文白夹杂,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C.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这句中的“吱”字活灵活现的表现了筷子一扎下去的动感,以及吃鸭蛋时的快感。
D.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这句话中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眏成趣,使文章于平实之中多了书卷气,增添了淡雅的韵味。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9-11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岂直五百里哉?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B.故不错意也(错误)
C.请广于君(扩充) D.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以大易小
C.今吾以十倍之地 D.以君为长者
11. 对第二段文字理解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A.秦王所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弦外音是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表明了秦王对安陵君的尊重态度。
C.唐雎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明不愿意“易”的强硬态度。
D.这段文字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答案:
1.C 2.C 3 B 4.D 5.B 6 D 7.B 8.A 9.B 10.D 11.B

参考资料:中考语文模拟题

7. 高中语文试卷共有几题

第Ⅰ卷(32分)
一.(12分)选择题4个每个3分,字音字形病句标点词语使用等.
二.(11分)科技文/议论文阅读 选择题2个每个3分 简答题1个5分
三.(9分)文言文阅读 选择题3个每个3分
第Ⅱ卷(118分)
四.(24分)古诗文翻译2题加断句1题共10分 古诗文默写7分 诗歌鉴赏2小题共7分
五.(23分)现代文阅读(大) 这个不固定了反正一般是5题共23分
六.(12分)语文能力综合运用 有改病句 仿写 排序 漫画命名和意义阐述 提炼信息等题型 3个题每题4分
七.(60分)作文

有的省市略有差异

8. 高考语文试卷多少道选择题

第一部分是基础题
有四道选择题 1 语音 2 好像是成语 3 句子,就是错句什么的。 4 排序(每道3分)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4道选择题 (1好像是词语的意思 2 虚词 3 连词 4判断正误)也是3分一道 然后翻译,我记得好像有两道 每道3分
然后 诗歌鉴赏 好像有两道问题。问的意思是技巧,语言特色之类的。(总分6~7)
接着就是默写 4道里面选3道。好像是6分
第三部分 议论文阅读
有3道选择题(前一道2分 后面两道是双选好像是3分一道) (大概是考正误、主要看你有没有认真看文章,因为都是在考一些很小的字眼,理解问题) 然后有两道问题 (每道3~4分)

然后就是现代文阅读了 (两个文章里面选一个 就是 文学类和议论文)
建议最好选议论的,因为文学类的很难懂,不过有的时候也有例外,一般情况下选议论的(大约是14~16分)一般有3~4道大题。
然后就是语言运用题。有两道题目 (6分一道)
接着就是作文题。(60分)

这是广东的。 大致上题目各省都差不多。只有一点点不不同部分。全国卷你可以在网络上看一份试卷就可以知道了。

阅读全文

与全选择题语文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