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七年级人教版30期答案
1.(1)老骥伏枥(2)青山郭外斜(3)曲径通幽处 (4)却话巴山夜雨时 (5)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2.A(B项“玷”应读“diàn”,C项“奇”应为“其”,D项“及”应为“即”)
3.C 4.B 5.B 6.D
7.(1)冰心 《飞鸟集》 (2)不思变革,必有忧患。
8.(1)“尊”改为“遵”;“撼”改为“捍”
(2) 我反对,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不该随便更(篡)改。
(3)①别踩我,我怕疼;②小草正在生长,请你不要打扰。
9.(1)生气,发怒 (2)通“智”,智慧
10.到了冬天来临的时候,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在思考中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
12.提示:围绕“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社会自然会文明和谐”来答即可
13.理想能给人热情,给人光明,指引前进的方向。
14.饥寒与温饱,离乱与安定。
15.“贯”与“串”是贯穿的意思,含义是人类的历史始终贯穿着理想;“照”的含义是先辈追求理想的精神照耀后代子孙。
16.人们积极进取,为理想奋斗,然而她理想永远在前面,召唤你进取,永不停歇。
17.①我爬黄山目睹少年挑夫的辛劳,不太敢喝二十元一杯的咖啡。②安德烈七岁时放生买回的蝈蝈并劝弟弟也要放生。
18.消极的道德:指生活上的不浪费、不奢侈。积极的道德:指对于一个逆历史潮流的社会现象的批判,对于一个愚蠢的决策的抗议,对于权力诱惑的不妥协,对于群众压力的不退让等。
19.做一个在生活上不奢侈、不浪费的人,做一个心存积极道德的人。
20.示例:当你买下小小的竹笼里的蝈蝈,将它放生到大自然,这是一种道德;当你无法用行动来抵抗人类对黑熊的暴虐,捐款给保护黑熊基金会,这是一种道德。
21.以玫瑰光秃秃的枝丫,满目疮痍的菊花反衬出柳树的翠绿。
22.柳树不事喧嚣,默默无闻以及它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的特征。(意近即可)
23.情感:对像荷花一样聚势短时间盛开,过不了多久就凋谢的匆匆过客的讽喻、鄙视;对像柳树一样不事张扬,长期默默地甘当配角,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平凡的人的赞扬。观点:愿作像柳树一样的人。
24.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目“我渴望……”的关键词是“渴望”,主语是“我”,而省略号的内容可指向多方面,可以是当下的愿望,也可以是远大的理想。如日本大地震损失惨重,“我渴望做一名地震预报员”;捍卫国土,抢险救灾,“我渴望当一名解放军战士”等。同时,可抓住关键词“渴望”,叙写我的理想变化的过程,如因一件事让我的理想发生了转变,或随着年龄的变化我的理想也随之发生变化。我们还可在“我”字上做文章,如把自己拟化成一只笼中的鸟,渴望飞翔,渴望人类保护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
B. 谁有新课程报语文导刊高一28期(语文)的答案
《莺歌山之冬》
1.摆出朋友的话,借以引出作者所要阐述的话题。
2.冷暖的感受,不是在肌肤上,而是在心情上。
3.以自己在莺歌山的冬天的切身经历与感受,来阐述只有心情才能决定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而决定心情的是我们自己的道理,从而来劝告朋友“不必怀念北国的雪了,没有雪也能有雪的心情”。
4.冬天原本是枯燥的、烦人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在冬天里寻找到乐趣。寻找到了乐趣,我们同样可以拥有好的心情,冬天也就会变得像春天那样美好,变得让我们快乐而回味无穷。
《青花瓷》
1.①纯古浑厚、明净素雅;②内敛而抑郁(纯净而幽怨);③宁静而殷实。
2.文章第二段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对“青花梅瓶”作了细致的描写,并突出“它身体一拔”的细节,把青花瓷瓶写得楚楚可怜,哀婉动人。
3.(1)虽然青花瓷是自己喜爱的,但也没有必要不停地找寻购买。
(2)在人与青花瓷的对比中,委婉指出人的易变,坚守自己的品质的困难。
4.①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并与“我能说出许多青花瓷器的名称,却记住很少一些人的名字”“多年以来一些琐碎而浮躁的情绪,‘喀嚓’一声,就折断在这里”“我干脆关世界于门外,揽青花瓷于怀中”相呼应,使文章思路清晰。②清晰的思路以及直抒胸臆的表达,揭示了文章的主题:青花瓷让我拒绝了喧嚣,获得生命的宁静,找到了自我。
《夜半来客》
1. “奥萨贝尔住的房间很小,在六楼,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应有的住处。”这为后文马柯斯的出场以及跨出窗台、坠下六楼埋下伏笔。
2.生气和咬牙切齿是奥萨贝尔的表演,他是做给马柯斯看的,让马柯斯认为自己讲的话是真的,确实曾有人从“阳台”翻进屋里。
3.奥萨贝尔是一个遇事不乱、有智有谋的侦探。他凭借自己的智慧稳住了马柯斯,并借侍者亨利往房间送酒的机会迫使马柯斯跳出窗户、跳往并不存在的所谓的“阳台”,从六楼跌下,为自己和福勒解了围。
《离太阳最近的树》
1.因为作者认为红柳具有在超出大自然生存规律的恶劣环境中生存的顽强生命力,本会与雪域永存,结果却出乎意料,被毁灭干净,所以这样说。其用意是感叹这珍贵的、为人类挡风固沙的红柳的悲惨命运,暗含了对人类毁灭红柳行为的批判。
2.说明人们对自己破坏自然环境制造悲剧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愚昧和可悲,竟然认为破坏有理。作者这样安排,是对人类愚昧行为的批判。
3. 赞美红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突出了人们亲手毁掉了离太阳最近的唯一能固住流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从而鞭挞了人类的野蛮和愚昧,流露出作者对利用高技术制造惨烈悲剧的愚昧行为的愤懑和无奈的感情。
4.运用了衬托和拟人的手法。用环境的恶劣,衬托红柳生长的不易,暗示了红柳在雪域高原的珍贵。“微笑”一词将红柳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柳面对“酷寒和缺氧”时那种无所畏惧、坦然自若的神态,表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5.文章结尾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沉反思。联系实际谈,如环保问题,我们应当热爱自然,珍惜生命,要有保护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母亲》
1.用母亲的忧愁衬托“我”无法解脱自己的痛苦;母亲虽然忧愁,但在短暂清醒的刹那,仍怀着伟大的爱想到了“我”,表现了母亲的伟大。
2.(1)暗指年迈重病的母亲,在对疾病面前无能为力时,怀着博大无际的爱在思念着“我”。
(2)母亲在重病中怀着伟大的爱想到了“我”,而“我”面对母亲的病却无法帮助她,使“我”感到万分痛苦。
3.第一处,由这句歌词引出对母亲的描写;第二处,母亲吟唱这句歌词,引出对母亲忧愁的回忆;第三处,“我”喃喃自语这句歌词,表达出“我”内心痛苦的感受。
4.母亲曾经有过无法摆脱自己忧愁的时刻,“我”此时也因无法帮助母亲而无法解脱自己的痛苦,在结尾处作者将这种对母爱的情感升华为人们的普遍情感,更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花下醉》
1.此处借流霞比喻花开艳丽,仿佛天边的彩霞。醉流霞,语义双关,既明指为甘美的酒所醉,又暗喻被艳丽芬芳的花所陶醉,写出了生理上的醉和心理上的醉的相互作用、奇妙结合。下文就是对这三个字的不断深化,表达了诗人陶醉流连的心情。
2.诗中塑造了一个因爱花,所以怀着浓厚兴趣寻芳,而后被花之美艳深深吸引,流连忘返、不能自已的诗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花的迷恋沉醉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文学需要给人以温暖》
1.A(这里的温暖与文学无关)
2.B(该项说法属无中生有)
3.D(原文说“古今中外,能够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给人以生活的智慧和生命勇气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温暖的文化品质和文化精神”,D项说法太绝对了)
《旧屋与旗袍(节选)》
1.妈妈通过代为读信了解了村民的生活,又通过代为写信反映村民的喜怒哀乐,所以说“读信写信,是在读写一座村庄”;由于妈妈长期代为读信写信,所以村民与妈妈从情感上融为一体,也接受了妈妈的衣着风格,所以说“妈妈快速地进入了村庄的内心”。
2.来自浙江农村的闯荡者以及他们留守在家的妻子由于都不识字,所以无法通过亲自写信读信的方式交流情感,哀怨村妇的隐隐心曲难以尽情表达,相思之苦难以慰藉。
3.妈妈通过读信能够发现,因为对方那些男人很可能找同一个人代为写信;也有可能是出于好奇而打听到的。
4.几年读信、写信的过程使妈妈快速地进入了村庄的内心,同时妈妈深深了解那些哀怨村妇的隐隐心曲,所以希望通过办识字班来改变这种情况。
《捞奖金的桶》
1.优点:塑料桶是透明的,洁净得像水晶玻璃;形式很漂亮,永远不会生锈,价格便宜。
不利方面:因为太便宜,不能完成产值计划,就会使大家不能得到奖金。
2.这次生产,不仅超额完成了产值,而且得到了很多奖金,总工程师的收获颇丰。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总工程师喜悦兴奋的心情。
3.示例:这篇小说主要采用了对比(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对比,塑料桶有诸多优点却因太便宜而令工厂不愿生产,画蛇添足后价格上去了却能得到很多奖金,突出问题的典型性。(以小见大,就是以“生产塑料桶”这一件小事为例,反映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C.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28答案
九年级加强第28期综合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
1.倏、穹、瞬、砾
2.一览众山小 两山排闼送青来 曾经沧海难为水 出山泉水浊
3.(1)①中“通过”和“使”去掉一个;②中“勤能补茁”的“茁”改成“拙”;“坚辛”的“坚”改成“艰”;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调到“要学会用脑,学会思考”之前;⑤中的句号移到引号内;⑥句删去;⑦中,删掉第二个“我”,把“克服这些不足”改成“注意把苦干和巧干结合起来”。(2)示例:“勤奋”之外,还需要“巧干”。(之前说“苦干”,后面要说“巧干”,能从前面自然过渡到后面即可)
4.D(A句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引号,B句中冒号改为逗号,C句中将顿号去掉。)
5.D(A句中望文生义指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根据A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此处用“顾名思义”比较恰当。B句中好高骛远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此处与该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不符。C句中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是贬义词,与该句所表达的意思不符。)
6.A
7.示例:小草挤出泥土,当它沐浴阳光时,它收获了新生的喜悦。雨滴跳下云端,当它滋润大地时,它收获了奉献的喜悦。
8.(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东虹轰隆西虹雨 (2)A句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B句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低有关系。
二、
(一)
9.别院深深、树阴满地、时一声
10.清凉
(二)
11.(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就(3)拾取,采取(4)命名
12.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13.(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
14.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三)
15.拥有数不清的源头,遵循自然的智慧,有特别丰富的经历。
16.遵循自然的规律。
17.①因为“忧伤或喜悦的泪水”来自你的眼睛和心理感受;②从“忧伤”来看,你已经意识到自然之美的不可穷尽;③从“喜悦”来看,你已经懂得美无处不在,无需刻意寻找的道理。
18.没有标准答案。示例:欢快的小松鼠蹲在水边,小溪立即亮出清澈的明镜,让它梳妆打扮娇美的容貌。
19.①与溪水形成对比,突出溪水的美好,赞美溪水具有清澈的情感和思想;②突出文章主题,通过“我”羡慕和渴望做溪水,表现人们应该像溪水一样追求美好境界:清亮、坦荡,而不自私。
(四)
20.因为兄弟俩是第一次靠打工挣来的钱做生意,满怀激情与自信,丝毫没有一丁点世俗的影子,而且对光辉的前景充满着幻想。
21.一朵盛开在冬天的梅花给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他们重新开始了努力。
22.环境描写,烘托出两兄弟当时内心的痛苦与沮丧。
2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五)
24.因为一棵胡杨树,能牢固一亩沙地,成片的胡杨林,则能挡住狂风飞沙。而且有胡杨树的沙漠地带,芨芨草、骆驼刺、旱芦苇、红柳树会相继前来投靠,它们交织出一片翠绿,洋溢着生命的欢欣!
25.因为胡杨树如果被折断,将会树汁直溅,人们又称其为“眼泪树”,那眼泪是喷射式的,那是无声无息的紧急劝告,是气愤的抗争,不是哀伤的表露!
26.句中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胡杨树的忠于职守,运用两字、四字短语节奏明快,富于音律美。
27.胡杨树的根扎得很深,枝干苍挺粗壮,生命力旺盛,对沙漠尽忠职守。
28.因为胡杨树“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生在沙漠,死在沙漠,装点河山,是坦坦荡荡的真诚。
三、
29.点拨:写作时可以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自由地选材、立意,除了根据材料的提示,把作文主题确定为“人格掌握在自己手里”外,写“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情绪掌握在自己手里”“机遇掌握在自己手里”“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成功掌握在自己手里”“时间掌握在自己手里”“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等等,都是切题的。
第28期语言运用
参考答案
1.示例:①我们微笑着走进这片多情的土地②古老的民族永远为你喝彩/热情的北京企盼你闪亮出场③绿色文明因你而流光溢彩/科技文明因你而发扬光大/人文精神因你而升华。
2.示例:(1)情系中国,连通四海(2)远在天涯,近在网内(3)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3.示例:走进名著,启迪人生。
4.示例:“花季情,良师恩”“难舍师生情”“歌声与微笑”“情深深意绵绵”
D. 初一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第9期答案
第9期A2、A3版参考答案
一
1.D(嫉jí妒)
2.C(迷漫—弥漫)
3.liǎn jī xiāo yōng suǐ jīn lí shùn bǔ ó fēn chéng gěng qí yì chì làn lán huì miù lú huái bǐ pán píng sàng qiǎng hè
4.鉴 捷 惰 促 澜 诧 懊 祷 吟 契 埂 宰 筹 徨 仰 硕 裁 迭 槛 捏 蓄 躇 饰 皙
5.事—势;颠—巅;卸—泻;屈—曲。
6.惹(引) 枕 截 博 裹 呕 赫 凝 即 贯
7.D(惊叹不已:因为惊异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
8.(1)人迹罕至(2)人声鼎沸(3)当之无愧(4)杂乱无章(5)义愤填膺
9.(1)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2)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喜欢表现自己。(3)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4)鞠躬尽瘁:恭敬谨慎,竭尽心力。(5)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6)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10.(1)回环曲折(2)可歌可泣(3)高枕而卧(4)博学多识(5)一拍即合
二
1.D(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2.(1)周树人 豫才 文学 思想 革命 《朝花夕拾》《彷徨》《呐喊》《而已集》《二心集》《坟》
(2)《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政治 思想 柳宗元 曾巩
(3)《资治通鉴》司马光 编年 政治 史学
(4)《安徒生童话故事选》 丹麦 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
(5)普希金 俄 《自由颂》 《致大海》
(6)都德 法 小说
(7)莫泊桑 法国 “短篇小说巨匠”《项链》《羊脂球》
三
1.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3.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5.朔气传金柝
6.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7.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8.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扑朔迷离
四
1.保护黄河,就是保护我们生命的摇篮。
2.献给母亲的歌——齐唱《保卫黄河》;黄河知识趣味问答;“保护黄河母亲”演讲。
3.瀑布景观遭破坏
4.网名:铁面无私;跟帖:坚决查处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
五
1.这两个词语写出作者回忆百草园生活时感觉由模糊到清楚的过程,突出对百草园的印象之深。
2.视觉、听觉、味觉。
3.本文是以倒叙的顺序切入正文的。
4.这句话在结构上起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
5.答案示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对园中昆虫的喜爱之情,突出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6.百草园的生活是多彩有趣、没有烦恼、没有忧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7.本段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热爱与眷念之情。
8.答案示例:调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等;动静结合,增添百草园和谐之美;注意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的写作顺序等。
9.“高大”指韩麦尔先生形象的高大,突出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10.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11.甲虫、鸽子;从侧面衬托出他们学习的认真,表现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2.小弗朗士;用第一人称来写能给人真实、亲切自然的感受。
13.语言描写,如“我的朋友们啊”;动作描写,如“写了两个大字”;神态描写,如“脸色惨白”等。
14.选文属于高潮部分。
15.思路点拨:只要围绕“我们要永远爱祖国”来答,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六
1.pān yè chèn mǐn zhù tiè hán jiān jì tuò zhuàn zhuó cháng shè
2.(1)“扳”通“攀”,牵,引。
(2)“帖”通“贴”,粘贴。
(3)“火”通“伙”,伙伴。
(4)“邪”通“耶”,语气词。
3.(1)市:买;集市。
(2)辞:告别;推托。
(3)见:了解;认清。
4.A(名词用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5.(1)排比(2)夸张(3)对偶(4)比喻 反问
6.D(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余”。)
7.(1)文采和道理;(2)胜过、超过。
8.A(通达)
9.(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10.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11.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因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
12.(1)旦:早晨。(2)度:过。(3)策:记。(4)强:有余。
13.(1)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铠甲上。(2)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有的壮烈牺牲,有的胜利归来。
14.第一段:征前准备;第二段:奔赴战场;第三段:还朝辞官;第四段:家人团聚。
15.环境描写,以宿营地荒凉空寂的夜景烘托木兰离乡思亲的情怀。
16.木兰功劳很大,受到天子的赏赐却辞官不做,说明她不慕富贵,进一步表达木兰对家乡和亲人的热爱,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渴望。
17.(1)务:事务。(2)及:到了……的时候。
18.(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2)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19.(1)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2)老兄认清事理怎么这么晚呢!
20.孙权: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于劝导;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鲁肃:直爽,敬才,爱才。
21.思路点拨:只要围绕“要善于听从他人的意见,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学好,学习要有毅力”等方面来答,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本期A1版《人人都能演的小丑》
参考答案
1.因为“我”太骄傲和自以为是,仅从自我的想象出发,而没有考虑到观众;而林苟虽是一个小丑演员,但他明白观众的需要。
2.启示:A.无论我们站在什么样的位置,都要摆好心态。B.太骄傲往往会误导我们的判断。(意思对即可)
E.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第27期答案
没有同步辅导版,只有苏教版 人教版
F. 求新课程报语文导刊30期的答案!!!!!
第30期A2A3版“比试殿堂”
参考答案
《隆中对》
1.B(A.许:承认 C.图:谋取 D.将:率领)
2.D
3.(1)①做,引申为唱,吟诵 ②是③变为④被⑤作为(2)①他 ②的③它,代益州④他们,代关、张⑤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3)①于是,就此②凭借 (4)①跟,和②在③跟,和④向
4.D
5.(1)三国志·蜀志;陈寿;晋;史学;魏;蜀;吴;回答、应对 (2)《隆中对》
6.(1)示例:表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态度。(2)示例:消灭曹操,北定中原,兴复汉室。(3)示例:对曹操“不可与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4)示例:太精彩了 孔明真是神人啊 真乃天助我也 有了孔明,不愁我大业不成!
7.示例:千古奇谋隆中决策
8.示例:不是,当今社会竞争极其激烈,即使你是人才,也应勇于毛遂自荐;不能等机会,而是要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为国家多作贡献,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出师表》
1.C(A.痛恨:痛心和遗憾 B.光:发扬光大 D.涕:眼泪)
2.B
3.D (A.遗留 给予 B.成效 任务 C.品德 古代军制,25人为一行)
4.D(气节)
5.大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 刘禅 刘备 千载谁堪伯仲间
6.(1)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2)奉命于危难之间
7.(1)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目的:上面这些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都是为了出师。只有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可以后顾无忧,专力伐魏。(2)反复强调的是“亲贤远佞”。现实意义示例: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于听取意见,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亲或量“财”而用,那只会祸国殃民,违法乱纪,被人民所唾骂,成为国家的罪人。(3)示例: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总之,“受恩感激” “报先帝” “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
8.示例:诸葛亮恪守人臣礼节,忠心报君,不计个人得失,不求闻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30期A4版参考答案
1.B(A.怫fú C.塞sài D.被pī)
2.(1)像狐狸一样号叫(2)①派②出使(3)承认,同意(4)给予
3.C(A.唱—倡B.错—措D.信—伸)
4.C(听见,听说)(A.①可是②正确B.①多次②计算D.①缘故②所以)
5.D(A.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 则/名微而众寡C. 此/庸夫之怒也)
6.(1)之(2)陈胜(3)之(4)之
7.(1)苏轼(2)①刘禅②诸葛亮③刘备(3)唐雎(4)陈胜、吴广
8.(1)《史记》 纪传体通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战国策》 西汉 国别(3)诸葛亮 三国 表 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过尽千帆皆不是(5)载不动许多愁(6)苏轼 苏洵 苏辙 三苏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8)辛弃疾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9.示例:陈涉 贫困平凡的生活中并没有泯灭他少年时的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石破天惊的呐喊响彻历史的天空,是他,用一双佣耕之手,揭开了中国农民反抗暴政的伟大序幕。
10.(1)义—意;竞—竟(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外的书名号改为双引号(3)把“在我国”和“诸葛亮”调换位置(4)在“丝毫”后添加“联系”
11.示例:识英雄 赞英雄 学英雄
12.示例:识英雄 了解英雄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为个人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榜样。
13.(1)提示:如此糟蹋和亵渎英雄的塑像,是丧失了良知和血性的表现。(2)示例:健全相应法令法规,对产生恶劣影响的亵渎和破坏行径进行处罚;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敬英雄、爱英雄的意识;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等。
14.(1)时(2)扩大(3)的(4)率领
15.(1)恢弘/志士之气(2)外/结好孙权
16.(1)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啊。(2)百姓怎么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呢?
17.【甲】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广开言路”)。【乙】以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外结西南和孙权,内修政治等。
18.示例:赤胆忠心,痛陈一颗忧国忧民心
19.(1)撞(2)从(3)他们,对方(4)名声
20.(1)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2)现在的办法,只有乘今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了。
21.唐雎暗示出自己要效仿这三个人的做法,刺杀秦王。
22.临危不乱,镇定勇敢,誓死维护国家的利益等。
23.同:语言描写;异:甲文还用了对比,以秦王的骄横粗暴、阴险狡诈、外强中干和唐雎的不畏强暴、针锋相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唐雎的有胆有识、镇定勇敢;乙文用了衬托手法,以众人的优柔寡断衬托班超的当机立断、有勇有谋。
附【乙】文参考译文:
班超便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乘今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了。他们不知我们究竟有多少人,一定会感到很害怕,我们正好可趁机消灭他们。只要消灭了他们,鄯善王广就会吓破肝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众人提议道:“应当和郭从事商量一下。”班超激动地说:“是凶是吉,在于今日一举。郭从事是个平庸的文官,他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暴露我们的行动计划,我们便会白白送死而落下不好的名声,这就称不上是壮士了。”大家说:“好。”
24.写作提示:此文题为命题作文,选材范围广泛。可以选择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知名人物,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为革命事业前仆后继的志士仁人等;也可以描述自己身边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清洁工,修车师傅,志愿者,教师等。另外,“风流人物”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只要抓住笔下人物对社会的重大影响,为社会作出的独特贡献,便可以写好此文。
G.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12期答案
2008-2009年度同步辅导版七年级人教课标版第14期参考答案
--------------------------------------------------------------------------------
新课程语文教育网
第14期基础检测题
参考答案
1.弥补慰nuòxiǔsù
2.(1)魏(巍)(2)急(及)(3)蜷(倦)(4)锋(峰)
3.(1)斩钉截铁(2)养精蓄锐(3)迫不及待(4)孜孜不倦
4.英国“埃菲勒士委员会”的组织者扬赫斯班在《埃菲勒士峰探险记》一书中曾这样写道:“人类身体在任何地方所受的痛苦,未有甚于一个埃菲勒士峰攀登者在登山的最后一天所忍受的……”
5.C
6.(1)对于他的每一节课,我都用心倾听。(2)对了,忘了告诉大家,他的老家是河南省周口市。
7.示例:妈妈,我们平时的学习非常紧张,趁假期外出走走,不但有利于将平时所学同实践连结起来,开阔视野,也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呢!您说呢?
8.(1)示例:探险:生命因你而精彩(2)示例:探险是一种勇气,一种向困难挑战的勇气;探险是一种气概,一种勇往直前、藐视一切的气概;探险还是一种精神,一种无往不胜的精神……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共话“探险”!
9.示例:山间的清泉,你何必要与远方的大海比浩瀚呢?你有你的清纯。
10.(大胆)而(果断)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历程。
11.①②③//④⑤;“达成共识”与“胜利到达”(意近即可)
12.生动地写出登山队员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勇气和团结一致的精神。
13.山高、路险、天黑、疲惫、缺氧等;祖国的荣誉,人民的重托。
14.提示:无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有过,锲而不舍、不怕失败的决心是战胜困难的前提。
15.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熊突然受到惊扰后的状态。
16.环境描写与心理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险恶与“我”的失望,为下文写发现橡子张本。
17.当时的我已经两天没有吃饭,饥肠辘辘,用匕首刮剥橡树皮时发现了橡子;刮下橡树皮取暖。
18.不同意;因为末段表现了“我”对橡树与啄木鸟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19.提示:揭示了树洞中橡子的秘密,自然界鸟类与树木的和谐相处。
20.(1)赛跑(2)大湖
21.(1)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2)他遗弃手杖,化成了桃林。
22.表现了夸父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反映出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3.想象丰富;丰富了文章内涵,使其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24.不同意;这个故事并非真有其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
25.写作提示:人物心情要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
H.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答案
......
I.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答案
自己查
最普遍的介绍:
特点是什么:
举例说明应用场景:
其它含义:
举例说明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