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3~2014学年初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 苏州�%A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区语文一模试题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qīng) ▲ 诉 ②凛(liè) ▲ ③开天(pì) ▲ 地④深居(jiǎn) ▲ 出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望向窗外繁花似景的木棉,那构勒分明的枝干如英雄的铮铮铁骨,傲立于千骄百媚的群芳中;那热情似火的花朵,如英雄绽开的笑脸,鼓舞着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那独然于世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胸怀,无不诏示着英雄的赤子之心1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 ,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 。(《鱼我所欲也》)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④采菊东篱下, ▲ 。( ▲ 《饮酒》)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⑥ ▲ ,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 ▲ 》)
⑧蒌蒿满地芦芽短,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阅读《朝花夕拾》,完成问题。(5分)
①《阿长与(山海经)》中,什么事使“我”对长妈妈“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又是什么事使“我”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
②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他”是谁?请写出姓名,并简述他留给鲁迅印象深刻的两件事。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5.近日,一曲《沁园春霾》红遍网络。下面摘录了词的上阕,请你结合内容和形式,说说它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3分)
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四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
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
第二部分 (44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6—9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下面哪一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 劳其筋骨 C. 曾益其所不能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益习其声(《黔之驴》)
C. 发于声 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7.下面哪一项中没有通假字?(2分)
A.衡于虑
B.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C.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D.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两篇文章都在讲治国之道,它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作简要概括。(2分)
9.选文第一段的句式有什么特点?采用这种句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10题。
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①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日:“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②云:“不见。”默然大喜,赍③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④。官大笑,放而不治。
【注】①伺:侦察,守候。②绐:dài,欺骗。③赍:jī,携带。④本末:事情经过。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日:“汝见我不?”
②吏遂缚诣县
阅读《给我的孩子们》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1—13题。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
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1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它们在语言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差异。(2分)
①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
②我每天不止一次地憧憬于你们的生活1
12.第二段中“蜘蛛网落花”喻指什么?你觉得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3分)
13.节选的两段文字是《给我的孩子们》的开头和结尾,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说说它们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4—16题。
站在水星表面看太阳,太阳在天空慢悠悠地移动。在地球上,从红日初升到夕阳西下只要12个小时。在水星上,太阳在天空游历“半天”,却要88乘以24小时,相差176倍!由于太阳在天空中移动缓慢,水星上的日出和日落也和地球上不同。在地球上,太阳出山是“喷薄而出”的,而在水星上,太阳则在“地平线”上慢慢爬行,一次日出需要12-19个小时!想看一次水星日出,得准备好三顿干粮!
行星大气是行星的一把“保护伞”,能散射阳光、调节温度和保护行星不受宇宙射线粒子的袭击。但是并非每颗行星都具有稠密大气层,行星保存大气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质量、表面温度和大气成分。具有强大引力的大气层,例如我们的地球,能够保存大气,而水星是个体积小的大行星,质量比地球小得多,它周围的任何气体都可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逃逸到太空中去了,因此水星上存在大气的可能性按理说较小。然而,“水手10号”三次经过水星周围,记录到了大气的痕迹,并测出水星大气的成分氨、钠、钾和氧,但气压很低,只有万亿分之一个地球大气压。由于水星大气很稀薄,几乎丧失了散射阳光的功能,因此水星晚间是漆黑的,像罩上了一层黑色的天鹅绒。如果你有机会站在水星表面凝视天空,那么你会发现,漆黑的天幕上群星璀璨,相互争辉,但不“眨眼”,因为星星“眨眼”是行星的稠密大气造成的,而水星上缺少这样的稠密大气。
14.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火星,但文中却多次写到地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以第一段为例作简要分析。(3分)
15.文中哪个词最能准确表现水星大气层的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3分)
16.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人类为什么能在地球上正常生活。(2分)
阅读《在冬夜里歌唱的鱼》一文,完成17~ 21题。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候,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边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17.第①段和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都属于什么描写?它们在文中分别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分)
18.第④段中,“世间最美的音乐”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世间最美的音乐”?(3分)
19.第④段中说“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父亲的“成就”是什么?从他很少的“笑容”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情感?(3分)
20.“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我”在这个冬夜中学到了什么?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21.你喜欢“在冬夜里歌唱的鱼”这个标题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阅读感受谈谈你的看法。(3分)
22.作文。(60分)
请以“手心里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校名。
B. 2012闵行初三语文一模答案
闵行区201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道是无晴却有晴 2.沾衣欲湿杏花雨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满面尘灰烟火色
5.无案牍之劳形 6.忧谗畏讥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7—8题(4分)
7.(2分)清楚可数 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8.(2分)C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9.(2分)诸葛亮 《出师表》
10.(3分)但是侍卫大臣们在皇宫内毫不懈怠
11.(3分)A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12.(4分)(1)背 (2)间或,偶尔
13.(3分)C
14.(2分)乳母不敢言,然长带泪痕
15.(3分)费氏对郑燮视如己出,郑燮对费氏感情至深,费氏的突然离开使郑燮伤心难抑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16.(3分)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17.(4分)对目标进行检测 进行人脸比对
18.(6分)建立人脸图像数据库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基础工程 人脸识别技术的高端应用离不开现代移动互联科技 许多因素影响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率
19.(4分)安保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20.(3分)略。从影响人脸识别准确性的因素入手采取相应对策,如克服光线变化的影响等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8分)
21.(3分)汤普生夫人并没有对学生一视同仁,她不喜欢特德这个小男孩
22.(2分)震撼
23.(6分)由于家庭的变故,特德的成长受到很大影响,由一个好学生变成“问题”学生 自己不了解学生,对学生心存偏见,缺少主动关心
24.(6分)第一次:给特德以心灵的安慰,同时提高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恢复他的信心。第二次:表达自己和特德的“母子之情”
25.(3分)A
26.(8分)略。内容6分,表达2分。
C. 2013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的作文题目 所有16个区的
要求都一样:600字,原创,不透露个人信息。
普陀:忍不住
奉贤:良师伴我行版
虹口:权书香满校园
嘉定:爱在细微处
长宁:我的选择
浦东新区:我的读书故事
金山区:幸福,在那一刻绽放
松江区:我看到了一种别样的风采
黄浦区:我并不完美
徐汇区:终于明白
闸北区:又是新的开始
闵行:再往前一步
宝山:我怎么没有想到
杨浦:有一种幸福叫感动
静安:那一刻,很安静
崇明:别样的精彩
打完了,好累啊
D. 2013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卷,《传统文化须敬畏》答案,不是标准答案也行,急
17.和睦
18.开头例举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不爱护的后果;引出论题:回我们对待传统文答化的态度
19.A
20.第5段第一句话后面 ; 因为通过庞朴认为传统文化不能像外衣一样随手丢弃的话,可以论证彻底否定传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一观点,同时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样一丢了之,是对庞朴的话表承接。
今天老师刚讲的
E. 2014上海市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卷答案
2014年嘉定区初三一模卷·参考答案
1.齐鲁青未了2.几处早莺争暖树3.当年万里觅封侯
4.为赋新词强说愁5.静影沉璧6.山水之乐7.春愁(2分)8.C(2分)
9.(2分)战国列子10.(3分)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呢?(焉:哪里)
11.(3分)B12.(4分)(1)能够(2)停止13.(3分)D
14.(2分)下布衣之士15.(3分)只有真诚才能打动别人(为人要心胸宽广)
16.(3分)排比(1分)人类的燃烧的活动是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对人们未能引起重视的强烈不满(2分)
17.(3分)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日数多、影响范围广(2分)
18.(9分)(2)雾霾多发导致多个城市较大范围空气污染加重。
(3)PM2.5危害人体健康、降低能见度、影响农业
(4)各地开展PM2.5监测工作,将实施拟定的新标准。
19.(3分)A
20.(5分)(4)实行机动车辆按不同牌号(如尾数单双)分层行驶等(2分)
(5)居世界第一的吸烟人数(2分)(6)设置更多的禁烟场所等(1分)
21.(2分)幽优
22.(4分)摘抄、理解各2分
第一处:第②段,母亲在旁边略带天真地笑。
理解:母亲在听弟弟抱怨,母亲的笑包含着她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第二处:第(13)段,母亲一直在淡淡地笑
理解:母亲看广场放风筝,母亲在我和弟弟照顾陪伴下舒心与满足。
第三处:第(22)段,母亲笑,然后离开。
理解:母女俩分开,母亲用笑来让我放心,表现她细腻的情感与内心的坚强。
23.(4分)原句中加逗号以示停顿,强调了“到老”这一时间,加强了“我”会永远照顾母亲的肯定语气,强烈表达“我”对在父亲离世后的母亲那深深的依恋。
24.(3分)第⑤段:近乎残酷的倔强,这些她后来都给了我。
25.(4分)C
26.(8分)
选(1)示例:结构上以父亲离世引起。首尾呼应。内容上写出了7天团聚的短暂、伤感而温暖,是一家人用心一起度过的值得珍惜的一周。我对父亲在不知不觉中离去充满伤感,并因此感悟到时光易逝,亲情可贵。
选(2)示例:第⑥段“深夜母亲独自一人,躺在了充满回忆的空落落的房间里,总是听到父亲用钥匙开门的声音。”这个细节描写,以母亲的幻觉极其生动地刻画出母亲思念父亲的情感之深。开门的声音在寂静的深夜里格外清晰,真切细腻地写出了母亲失去亲人后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