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二语文期末考试作文可能考什么题目
【题目回放】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多少人生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浩瀚书海的心香,“千里共婵娟”的情怀……带给我们许多感动.请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行(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考题分析】
试卷总分为120分,其中作文分是50分.本次考试三所初中联考联改,共有960名学生参加,其中45分以上的作文共有225篇,约占参考人数的23%.
本次作文命题难度不是很大,学生一般都能扣题.但是综观整体考场作文,失误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
一、补充题目大多太单调,新颖独特的命题甚少.大多学生的命题都是以“爱”来补充,其中尤以《爱的味道》、《父爱的味道》、《母爱的味道》居多,但是这样命题不仅太直白,而且老师看得太多,就会出现审美疲劳.当然,也有少数同学命题甚佳,能够借物抒情,如通过一碗姜汤来怀念爷爷,所以命题为《一碗姜汤的味道》;还有同学以妈妈每天早上把稀饭为自己盛好凉好为素材,将题目命为《一碗凉稀饭的味道》,题目中的“冷”与作文中的“热”形成对比,让人印象深刻,分数自然也高上去了.
所以,半命题作文,我们首先应该将题目补充得新颖独特,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命了一个新颖的作文题目,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二、很多同学注重了作文题目中补充的那个词,却将“味道”体现不够.如有位同学写《父爱的味道》,文中选取了五岁时、十岁时和十五岁时三个阶段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语言生动,感情也真,很好地体现了“父爱”,但是却忽略了“味道”, “味道”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词,这样就使作文显得扣题不紧,自然不易得高分.
所以,我们写半命题作文时,不仅要扣住自己在横线上所填的词,题目中的每一个词都不可忽视,这样才能将内容与题目紧密结合.
② 八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期末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名句积累(10分)
1. 荡胸生曾云, 。
2. 斯是陋室, 。
3. ,并怡然自乐。
4. 气蒸云梦泽, 。
5. 请写出古诗词中写“秋”的名句(多写一句加一分,最多加二分)
______________ (作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作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作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基础知识(10分)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荻(dí)港 绥(suí jìng)靖 阻遏(è) 寒噤(jīn)
B.锐不可当(dāng) 飒飒(sà sà) 上窜下跳(cuàn) 仄歪(zè)
C.吊唁(yàn) 提防(dī) 瓦砾(lì) 闷热(mèn)
D.箱箧(qiè) 诘问(jié) 蹒跚(pán shān) 簌簌(sù s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差使 赋闲 狼籍 颓唐
B.琐屑 尴尬 烦燥 奔丧
C.愧作 取缔 窒息 吊唁
D.业已 张皇失措 阴惨 悠闲
3.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
B.东皋薄暮望,徒依欲何归。
C.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
D.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B.《陋室铭》选自《全唐文》,铭是一种文体。
C.《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D.《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写的《虞初新志》。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B.绥靖:安抚,平定。
C.伛:弯腰曲背。
D.勾留:停留。
三、 文言读文阅读(30分)
(一)课内文言文
《桃花源记》(1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6分)
①绝境:______________②妻子:__________________③无论: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4分)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舟记》(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
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①”,左刻
“②,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写出选文中①②处应填的诗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1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体积的。
D.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的题材,目的是要说明雕刻家有
很高的技艺。
4.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尝贻余核舟一: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以径寸之木: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文言文(10分)
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人 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1.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4分)
①吴起为魏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子又将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病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吮其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将军于若子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今是子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③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的作文题目是什么
难忘的是------------
例文:
难忘的是友情
朋友,这是个让人感到亲切的词语;朋友,这是个让人感觉温馨的字眼••••••六年了,我们之间相处的和睦与融洽,总是历历在目;六年了,我们之间的快乐和幸福,又会让人难以忘怀。
和你相识,是在六年前,你被老师安排在了我的旁边,从此我们便成了同桌。一直到小学毕业。在同学们的眼中,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朋友,也是一个热情的好同学。
清晰地记得,那天的数学课,我忘记了带数学书,可老师布置的作业偏偏又是书上的。同学们都在做作业,我急得抓耳挠腮,左顾右盼。看着你专心致志地做作业,我还是没好意思打扰你,心里不停地在责怪自己为什么这么不用心,昨晚做完作业怎么不把书放到书包里呢?当时的自己,除了自责,还有着急。这时,你轻轻地碰碰我的胳膊。
“干什么?”我以为你不怀好意。
“你不是没带书吗?你就和我一起用吧。”说完,顽皮地朝我笑了一下。那一刻,我仿佛觉得天使降临到了人间。
还有一次,那时已经是12月了,可是还没有下雪,我们都热切地盼望着,可是天公偏不如人愿,看到我们沮丧的样子,你一大早就去买了一瓶雪花喷沫,等到同学们都来齐的时候,你偷偷地来到窗前,喷了好多的“雪花”,然后大声说:“你们看啊,下雪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奔出去:“哇!真的下雪了!”大家笑着,闹着,快乐极了。可是不一会儿,雪就没有了,大家这才醒悟过来,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你的好意。大家都冲你微微一笑,现在想起来,多么快乐,多么开心啊!
而今,你已经离开我们到别的学校去读书了。虽然,我们不再是同学,但是你留给同学们的那份真挚的友情,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我们相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④ 语文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基础知识和阅读题目
初二语文教实验版期复习试题 (答题间:90钟)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 1. 选列加点字注音全项( )(2) A. 震悚(shǒng) 荒谬(miào) 溃退(guì) 锐(dǎng) B. 要塞(sāi) 瞥见(piē) 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 俨(yān) 幽咽(yàn) 诘问(jí) 差使(chà) D. 阡陌(qiān) 举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zè) 2. 列词语书写完全确项( )(2) A. 阻遏 创疤 鸿蠕 穷愁撩倒 B. 烦躁 狼籍 蹒栅 缭绕绝 C. 琐屑 皇中国 杀戮 臭名昭著 D. 簌簌 颓唐 案牍 黄发垂髫 3. 列字或词语解释误项( )(2) A. 业已:已经 震悚 :身体恐惧或度兴奋颤 B. 阡陌:田间路 白丁:平民指没问 C. 丝竹:丝线竹 烽火:柴火 D. 逾:越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哭声 4. 列句没语病句( )(2) A. 同敬佩眼光倾听着位红军作报告 B. 考试能否取绩取决于平否努力 C. 习重要阶段 D. 我要注意改并找作文错别字 5. 面句所使用修辞判断确项( )(2) ①苔痕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隐逸者;牡丹花富贵者;莲花君者 ③苇狠狠往钻目标像 A ①偶 ②排比 ③ 拟 B 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 C ①排比 ②偶 ③ 比喻 D ①夸张 ②偶 ③反问 6. 列关表述误项:( )(2) A. 杜甫诗三吏三别真实反映唐朝安史乱期战乱给民带巨痛苦及社造极破坏《石壕吏》便其首 B. 《阿与〈山海经〉》作者我现代文奠基鲁迅本文选自说集《呐喊》 C. 《莲说》与《陋室铭》写作都借助某种事物抒发情我称种写借物喻 D. 《石壕吏》吏呼何怒!妇啼何哭!两句运用比手形强烈反差极其形象写吏与妇矛盾 7. 文连贯角度看衔接紧密句( )(2) 习知识要点滴善于积累_________________;平凡努力虽惊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 能铺千路细显眼石 B. 细石虽显眼却能铺千路 C. 显眼细石却能铺千路 D. 千路铺细显眼石 8. 默写填空:(8) (1)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1)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1) (3)面死灰两眼都结着层翳清哪瞎哪瞎句自_____________课文《王》指___________(1) (4)《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源自环境美句__________________(2) (5)父亲买橘背影至深戴着黑布帽穿着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_____走铁道边慢慢______身尚难穿铁道要爬月台容易用两手_____着面两脚再向_____;肥胖身向左微倾显努力(2) (6)杜甫《春望》诗写战火连家书难觅千古诗句 _________ (1) 9. 《陋室铭》与莫池水浅处妨卧龙意思相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0. 巧填春字诗括号含春词别填入诗空格处(共2) (春意、春色、春风、春江) (1)_______意马蹄疾看尽安花 --孟郊《登科》 (2)满园_______关住枝红杏墙 --叶绍翁《游园值》 (3)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_______闹 --宋祁《玉楼春》 11. 展联想面横线续写句(2) 自能给我许启示:熟稻穗低着启示我要谦虚;群蚂蚁抬走骨启示我要齐协力;________________ 12. 仿照例句横线填适词语(2) 例:花朵春门推 __________ 夏门推___________ 秋门推 二. 阅读理解(24 ) ()阅读面文章答13-18题(12) 借微笑 (1)李俊性格内向阅完试卷发我发现眉锁起58 (2)及格自信差用说 (3)我合教案面表情走教室李俊跟喉眼泪要掉我站住等说同围脸涨通红我静静站着希望能口嘴唇像紧紧锁住似 (4)递张纸条:师我物理太差您能能每放我补课? (5)我马答应面我决定迂我牵着手僻静处说:师答应要求两我太忙等等?些失望点点我知道计接着说必须先借东西给我!着中国起说句 (6)每借给我微笑? (7)要求太乎意料困惑看着我我耐等待着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咧嘴笑尽管些情由衷 (8)第二课我注意李俊抬注视我我微笑着脸避显习惯我应我让全班起朗读例题再让重读遍没觉我难站起读许想起昨我承诺读完困难我笑笑见我计给设置道障碍我说复述题目要求难快要哭少同能表现耐烦七嘴八舌争着说起我制止住家终于张口语伦我笑着让坐 (9)始同往起厕所教室……段间我都没提补习事课李俊拦住我我知道要干幽默向摊手愣师您要?我说写给我条呀笑:我写条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必着中国我主找我向借没给够我 (10)我定给足您等高高兴兴蹦跳走段路我才像想起似叫递给张纸条我准备道题我告诉内做同讨论独立完我知道宁独吞决同讨论性格内向弱点午说没做我点高兴说晚自习没做我要收承诺自习我见站男边忸忸怩怩自我意笑我先写4张纸条题目比难纸条手迫及待同争论 (11)期末考试李俊绩尚科科及格--看我补都差新期刚李俊休爸遇车祸瘫痪自妈妈遗弃--忧郁原我些担连都愿说少能担负起养护父亲责任? (12)星期我几位朋友茶室聊刚坐群孩围硬要我擦皮鞋孩没冲进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茶室我孩面前走发现孩竟李俊! (13)师让我您擦皮鞋吧说脸没腼腆没沮丧我答应伸鞋让用擦着边擦边说虽缠意错顾客告诉笑容看 (14)我说?笑着告诉我久复笑笑让挣半钱能养爸爸 (15)我高兴起我说我定等转身我泪水李俊声面喊师您要笑呀您要哭!我点点反呜咽声 (16)我终于没给补课我补堂课 13. 通读篇说简述题目借微笑深层含义(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篇说神态描绘逼真传神第③自段画线语句写李俊理?请简要答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⑦自段写李俊听说我要向每借微笑始困惑看着我终眼噙泪花艰难咧嘴笑尽管些情由衷由于受叙事式限制作者没写李俊复杂理假李俊请理描写(80字内)(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篇说让李俊每能够借给我微笑作师我具体做哪几件事?请概括作答(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第11自段写道:期末考试李俊绩尚科科及格--看我补都差说结尾却说我终于没给补课否矛盾??请简要作答(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说结尾作者饱含深情写道:(李俊)我补堂课请简要说说李俊我补堂课主要内容(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面题目(12) (1)玩候倒没坐我记绘图《山海经》 (2)概太于念念忘连阿问《山海经》事我向没说我知道并非者说益;既问说 (3)十或者月罢我记告假家四五穿着新蓝布衫见面包书递给我高兴说道: (4)哥画‘山哼经’我给买! (5)我似乎遇着霹雳全体都震悚起;赶紧接打纸包四本书略略翻面兽九蛇……都内 (6)使我发新敬意别肯做或能做事却能够做功确伟神力谋害隐鼠怨恨完全消灭 (7)四本书乃我初宝书 (8)书模现眼前眼前模说却部刻印都十粗拙本纸张黄;图像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物眼睛都形我宝书看起确面兽;九蛇;脚牛;袋似帝江;没乳目脐口要执干戚舞刑 (9)我更其收集绘图书于石印《尔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丛书》《诗画舫》《山海经》另外买部石印每卷都图赞绿色画字红比木刻精致部直前缩印郝懿行疏木刻却已经记清候失掉 (10)我保姆妈妈即阿辞世概三十罢我终于知道姓名经历;仅知道继约青守寡孤孀 (11)仁厚黑暗母呵愿怀永安魂灵! 19. 选文内容看我孩?阿?(2)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短语表达我《山海经》企盼渴慕短语 ______ ;阿给我买《山海经》文句表达我反应句_____(2) 21. 第(6)段划线句表达式_______表明作者 ________情(2) 22. 四本书所我宝书_______________ (2) 23. 第(9)段内容与妈妈给我买绘图《山海经》件事内联系?(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文再提面兽九蛇……按理解我类书兴趣?类似体验?请说说(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面文言文完文题目(16) ()(8) 山高仙则名水深龙则灵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鸿儒往白丁调素琴阅金经丝竹乱耳案牍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孔云:何陋? 25. 能体现本文主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26. 面句骈句项( )(2) A. 谈笑鸿儒往白丁 B. 调素琴阅金经 C. 孔云:何陋? D. 苔痕阶绿草色入帘青 27. 列句译现代汉语(2) 丝竹乱耳案牍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文诸葛指___________云指西汉文家_______________(1) 29. 文章结尾说何陋表现作者情趣节操?(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8) 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于吾口;继精思使其意皆若于吾尔……古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熟则待解说自晓其义余尝谓读书三谓眼口则眼看仔细眼既专却漫浪①诵读决能记记亦能久三中国②既矣眼口岂乎? --《训斋规》 注: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中国:要紧 30. 解释词语(2) (1) :__________________ (2)其义自见 见:__________________ 31. 读书要哪两步进行?才算达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答)(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作者三强调_________重要 _______(用原文短句面答)(2) 33. 作者段要表达意思?请用自概括(15字内)(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写作(50) 请选择其题作文(做作文纸) 1. 作我幸福代我拥知识、拥青春、拥激情我埋怨命运公叹太累其实丰富彩许许值我珍惜…… 请珍惜所拥_______题写篇作文 提示要求: (1)先题目补充完整写作题目横线选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2)胆选择能驾驭文体写熟悉内容表达真情实 (3)少于600字 2. 非珍贵忽略东西领略份喜悦?体验付快乐?请题写篇作文文体限题目自拟少于600字 【试题答案】. 基础知识积累: 1. D 2. D 3. C 4. B 5. A 6. B 7. B 8. 略 9. 水深龙则灵 10. (1)春风(2)春色(3)春江(4)春意 11、12. 略 二. 现代文阅读: () 13. 借微笑作师我想设通种途径让李俊能够逐步微笑向我微笑便培养自信使性格由内向忧郁变乐观朗由自卑变自信进培育健全理格(意思即) 14. 李俊想师帮助敢声种期待、难、窘迫、紧张理(期待、难、窘迫、紧张每答其点给1;意思即) 15. 师向我借微笑?微笑能借?师喜欢我平愁眉苦脸要我笑?师愿意我差补课找借口?……要师愿意我补习物理我笑笑吧(理内容符合情境给1;语言通畅给1) 16. 做两件事: ①课堂我想设让李俊口说;(答课堂‘我’意让李俊朗读例题复述题目要求算):②我别用递题目纸条给李俊迫使同进行讨论(答我特意递题目纸条给李俊促使同讨论完算)(每答点给1答课堂我向注视着我李俊微笑给1语言够简洁酌情扣) 17. 矛盾 ①我补都差指我弥补性格缺陷②我终于没给补课指我没给补物理知识课(能说①②两点各给1) 18. ①李俊父亲瘫痪面临困境休凭着我帮助树立起自信乐观勇敢坚强挑起重担充满希望②让我领悟要自信乐观能克服种种困难能经受住任何考验(答第①点给1;答第②点给1意思即) (二) 19. 我新奇事物强烈奇、憎明孩 阿真诚、热情、纯朴、善良、关帮助孩劳妇 20. 念念忘;我似乎遇着霹雳全体都震悚起 21. 议论;阿激尊敬 22. 四本书我久已渴慕更重要想阿买四本书寄予阿我关与意倍珍惜 23. 妈妈给我买《山海经》增加我绘图书兴趣我更加努力搜集类书 24. 孩新奇事物强烈奇谈体验言理即 三. 文言文阅读: () 25. 斯陋室惟吾德馨 26. C 27. 没(嘈杂)音乐扰乱两耳没官府公文劳累身 28. 诸葛亮 扬雄 29. 安贫乐道情趣高洁傲岸节操 (二)30. (1):收获 (2)见:同现显露 31. 先须熟读继精思 熟读使其言皆于吾口精思使其意皆若于吾 32. 既矣眼口岂乎? 33. 介绍读书步骤并要专致志(超字数意思确即) 四. 作文略
⑤ 初二上语文期末考试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拟题人:四川省沐川县建和学校 彭昌云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溃退(kui) 要塞( se ) 锐不可当(dang ) 阻遏( ai )
B、提防( ti ) 竹篙(hao) 疟子(yao) 泅水(qiu )
C、瓦砾( li ) 地窖( jiao ) 惊骇( hai ) 箱箧(qie )
D、荒谬(miao) 憧憬(chong) 瞥见(pie) 飒爽英姿(sa )
2、下列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阡灭 杀戮 名负其实 眼花缭乱
B、精疲力竭 山盟海誓 执著 荡然无存
C、匍匐 张皇失错 屹立 富丽堂皇
D、寒噤 蜿蜒 丰功伟绩 转弯没角
3、选出下列解释有错的项( )
A、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箧:箱子
B、挂花:负伤流血。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C、仄歪:倾斜,歪斜。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D、业已:完成业绩。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4、依次在句中横线上填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显出努力的样子。
②他一手拿着布,一手 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 着脚一级一级地下楼去。
A、攀 缩 微倾 攥 直 B、攀 收 倾 攥 扭
C、抓 缩 微侧 握 直 D、抓 收 微倾 握 直
5、下列各句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
B、他那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C、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
D、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自从和他作了一次长谈后,他那激动不安的心情老在我的脑海浮现。
B、为了避免今后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健全制度。
C、这个地方很特别,一到节假日、星期天,所有的店铺都关门。
D、“管住自己”是极为十分重要的。
7、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健忘。C
C、每天每夜里出入白洋淀,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
D、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抢劫,一个强盗放火。
8、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有错的一项是( )
A、是/故谋闭而不兴 B、国破/山河/在
C、渔人/甚/异之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下面作家、作品搭配有错的一项是( )
A、《核舟记》——王叔远 《背影》——朱自清
B、《芦花荡》——孙 犁 《老王》——杨 绛
C、《信 客》——余秋雨 《桃花源记》——陶渊明
D、《蜡 烛》——西蒙诺夫 《爱莲说》——周敦颐
10、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
C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不佩服她。
D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二、古诗文默写(10分,每小题2分)
11、《爱莲说》中比喻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12、斯是陋室, 。
13、 ,落英缤纷。
14、烽火连三月, 。
15、 ,决眦入归鸟。
三、综合实践(16分)
16、紧接下面句子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下面的话题一致,句式,修辞方法相同(4分)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 ;
, 。
17、往往一项发明创造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忽然之间灵感再现,从而走向了成功,对此,请你用所学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的两句诗来对此作一概括和形容: , 。(4分)
18、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19、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谐音字,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4分)
例:空调机——完美无夏(暇)
①淋浴器——随心所浴( ) ②咳嗽药——咳不容缓( )③洗衣机——爱不湿手( ) ④蚊 香——默默无蚊( )
四、阅读理解(44分)
(一)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媵人持汤沃灌 ( )
腰白玉之环 ( ) 主人日再食 ( )
2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或遇其叱咄( )
以衾拥覆(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的意思。(3分)
23、选文从哪几方面写出了作者求学的艰难?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24、谈谈你对“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6分)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前,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我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有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来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会快速的赶过去,用自己的手,用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主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大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人们说老人要该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种进了树里。
25、下面各项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是( )(2分)
A、 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
B、 一辈子不结婚,也没有生孩子。
C、 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D、 老人对树就像对自己的孩子。
26、文中写到:“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这些写法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27、文中画线句子与上文哪句话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4分)
28、“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3分)
。
南京大屠杀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酷、更无人性的了。
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记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杀人竞赛,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
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
“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首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命少尉,杀死89人,野田岩少尉,杀死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
“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了105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已经杀了106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100人。两人约定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开始,他们已经向150人的目标努力。”
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杀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记得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花语,还应该记得南京大屠杀。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29、文章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
30、第二自然段中“津津乐道”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揭露了什么?(4分)
。
31、文章中对两个杀人狂杀人数量作了详细的记录,并引述两个日本军官的百人斩的叙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
32、本文结尾说:“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这句话暗含着对我们怎样的要求和希望?(4分)
。
五、作文(共50分,书写、卷面10分,作文40分)
在我们生活里,处处洋溢着欢声与笑语,那是因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