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四川高2014届语文零诊考试题答案

四川高2014届语文零诊考试题答案

发布时间:2021-01-08 15:43:57

Ⅰ 求四川省乐山市高一2014届上期所有期末考试答案~~~~

成都外国语学校举行期末考试
第一卷(多项选择题,60分)
一个多项选择题(文件第12小的问题,2011年,共60分,每点小问题是只有一个选择,以满足要求)
1。事实上,集合的一个子集()
A. 8 B. 4 C. 3 D. 1
2。鉴于映射中的映射,将原始图像()ABCD

3。下面的函数function()
AB

CD
4。已知的功能域,该域定义的函数()ABCD

5。位于命题p:柑橘,水果,命题Q:所有的恒星是一颗恒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复合命题“p和q”是真命题B.复合命题“p或q”是真命题
C.复合命题“p或q “伪命题D.复合命题”P“是一个伪命题
6。反函数是等于()
ABCD
7。的最大和最小的值?的功能,如在图3中所示,该函数的最大值(用)

ABC 3 D.
8。函数满足条件:对于任意实数,若f(1)= -5 F(F(5))=()

ABC 5。 -5
9。已知二次函数和功能“,”这两个函数的图像是两个不同的“()
A.必要的,而不是一个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D.既不足够的,也没有必要条件
10。递减函数假设的函数f(x),( - ,+),并且,当一个R()
A.(一)>(2a)中的B号如果一个函数T(A2)<F(A)
的C. f(A2 +)<()D. F(A2 +1)<F(A)
11。对应的图像功能分析称为①图片②图像相应的功能在四个解析唯一可能的()

图①图(2)

ABCD
12。式中是相同的,在相同的范围,但是,这些函数的定义域为“双重功能,功能的解析表达式为y = 2×2 +1值范围{5共19},”双功能“()A. 4 B. 7 C. 8 D. 9

第二卷(非选择题的题90分)
二。填写(卷4,4小题,共16分,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就行了答案)

13。 = _____________
14。逆命题的命题命题的逆命题,命题命题
(“反向”,“否”,“逆是否填写在空白)

15。已知的单调递减函数,( - ∞ ,+∞)范围内的实数
16。已知的功能,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图像关于
①功能点(1,1)是对称的;
②函数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3内定义的函数的单调递减;
④函数的图像向左移动一个单位,然后向下平移单位一致的图像功能
右键号提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答案(6,74大的问题,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的答案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过程或演算步骤一个已知点)
17。已知的收集,收集,寻求

18(12分),和图像的逆函数。
(1)到(12分)找到价值;
(2)的反函数的需求。

19。(12分)和被称为以下两个命题:定义的功能区;
关于不平等始终是真实的。
命题“或”命题“,如果它是真实的,现实的数字范围。

20,长米栅栏围成的矩形(如图所示),米,米树的帮助下,从两堵墙的拐角处(12分),现在需要这种树在环设置矩形的面积(平方米),长度(m)。
(1)设置解析式,其域名;
(2之间的最大和最小
/>

21(12分)下列条件:○1的已知功能的任何定义,定义

恒定的○2○3
(1)求确认的值;
(2; ):递减函数的功能;
(3)不平等:

22(14分)函数的定义域D,如果找到封闭下列条件:
①e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②存在区间[],值[]域[],然后()调用关机功能。
(1)功能的时间间隔,以满足条件②[];
(2),以确定该函数的功能还没有被关闭,如果是这样,以确定的时间间隔[]如果不是,请添加一个单独的条件,所以这是一个封闭的功能。
(3)如果函数是一个封闭的功能域的增函数,在现实中,数字的范围。

BR />

/ A>
参考答案
/>

成都外语学校在2011年,分期学期考试BR / 1的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14 15 15
答案CBCACABCBDCD

二,填补空白:
13 14 15 16。①②④
3,回答下列问题:

17。解决方案:
通过,太,解决的办法BR />

18。解决方案:(1)图像特征意义的问题
解决方案
(2)(1),其范围
为了

19。解决方案:如果命题是真实的,所以如果命题是真还是假的解决方案
超过1
结果主张“或”命题“,如果它是真实的,所以一定要的命题,命题”或“真正的
命题”和“假命题,命题真一假
是真实的,命题是假的,
当这个命题是假的,命题是真实的,
合奏,在实数范围内
20。解决方案: (1)为了使树成一个圈,然后米长的围栏,这样的长,宽,
领域,其领域
(2)(1)
轴对称,而且还因为
所以,在那个时候,在这个时候

然后,在这个时候,
当时,在这个时候,
合奏BR /> 21。解决方案:(1)

22。解决方案:(1)问题的含义[]较低的解决方案
域的功能在区间[-1,1]
(2)R递减函数
递增函数的R,但是,这并不满足所述条件(1)是不是一个封闭的功能。
如果D = D是一个递增函数满足条件①满足的条件而设立②间隔[]
进一步间隔满足条件②
()是一个封闭的函数,条件增加是:D =
( 3)的单调增函数,如果关闭功能,则有[],因此,在区间[]值的范围?的时间间隔[],即两个真正
根的方程
范围内的解决方案,这个方程有两个实根不等
为了

Ⅱ 成都2012级零诊语文选择题答案

我很确定这个答案哦 我们班主任给我们的
希望楼主考好
BACD ACC BDD

Ⅲ 四川高一语文试题和答案

四川南部人???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파란색 겟탐만세카카오짱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5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膏腴(yú) 隽(juàn)永 纤(qiān)腰 冠(guān)冕堂皇
B.熨(yù)帖 漫溯(sù) 恪(kè)守 卓(zhuō)有成效
C.慰藉(jiè) 百舸(gě) 伺(cì)候 发酵(jiào)
D.漪(yī)沦 估量(liàng) 憧(chóng)憬 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
A.真谛 焦燥 无辜 永葆青春
B.缥缈 鉴署 踌躇 黯然失色
C.亵渎 踟蹰 暇想 贻笑大方
D.歧视 印戳 戕害 按部就班
3.下列各句的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 )
①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 )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③大学时代,( )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风华正茂的同学们要千万珍惜。
④北大方正之所以能成为北大新精神的代表,( )在于它的成功,更在于方正人所体现的新的精神气质。
A.打破 闪烁 对于 不是
B.点破 闪烁 对 不仅
C.点破 灿烂 对 不仅
D.打破 灿烂 对于 不是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田院长的报告持续了五个多小时,他那详实的资料、淋漓尽致的分析、深入浅出的语言,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B. 我和吴吴小学同班,初中同桌,高中不仅同桌,还是同宿舍。共同的爱好、长期的接触使我们成了同病相怜、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C. 贺家屯的百姓历来淳朴厚道,贵不鄙贱,富不欺贫,历时三百余年,至今保持着“端木遗风”。
D. 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当我同天真的孩子们一起重看这部影片,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时,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B.在交际活动中,说写者所表达的意义和听读者所理解的意义应当是大体一致的,但又不可能完全一致。
C.同学们都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D.善于选择最恰当的可靠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很重要。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鸟和花虽有连带关系, ,几乎没一个是雷同的,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
A.然而花有花名,鸟有鸟名 B.然而鸟有鸟名,花有花名
C.然而鸟是鸟,花是花 D.然而花是花,鸟是鸟
二、阅读理解(共12 分,每题 3 分)
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 爱 这 土 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8—10题。
我在年轻时期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未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8.文中的“梦”的含义正确的一项 ( )
A.寻求真理的种种理想 B.对国家民族抱有美好的憧憬
C.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理想 D.喻指对前途的打算
9.既然回忆“梦”使人寂寞,为什么又“偏苦于不能全忘却”?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当年那救国救民壮志,虽未实现。但到底令人欣慰,不免常回想起来。
B. 用“苦于不能全忘却”来反衬当年寂寞的经历实在刻骨铭心。
C. 虽想摆脱当年理想破灭的痛苦惆怅,但实在难于摆脱。
D. 当年的“梦”虽然破灭了,回想起来,仍令人痛苦惆怅,但救国救民的愿望,是强烈而不能忘却的。
10.这节文字的中心是 ( )
A.具体说明《呐喊》成书的原因
B.总括地写《呐喊》的创作缘由
C.叙述自己年轻时所做的“梦”
D.自己被回忆所牵扯着的痛苦、惆怅
三、文言文阅读(共15 分,每题 3 分)
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5 题。
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远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始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悯之,间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悯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为圣君。入为尚书郎。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宫前用以阻止人马通行的木栅),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感喟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及齐王辅政,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令人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诣车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后战死,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晋书•良吏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学善属文(写作) B. 死无恨也(怨恨)
C.在盈思冲(谦逊) D.存公屏欲(问候)
12.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摅行狱 ②宫门夜失行马 ③见而器之 ④义不见负
A.①与②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亦不相同 D.①与②同③与④亦相同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更加辩究(另外加以) B.相率而还(一起)
C.高揖归藩(边境) D.宫掖禁严(宫廷)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相率而还,并无违者。 ②群官检察,莫知所在。
③仁惠明断,百姓怀之。 ④若得暂归,死无恨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15.下列叙述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曹摅初为县令便遇上媳妇杀婆婆一案,他没有主观臆断,也不轻信他人,而是仔细调查,据实判断,为妇伸冤,一县之人均称赞他很圣明。
B.新年即来,曹摅不顾众官反对,而把狱中国犯私放回家,限期返回。这些囚犯无比感动,准时回狱,无一违令。
C.曹摅为尚书郎时,在宫马走失, 群官查问、众人不知的情况下,果断采取提审守门士兵的办法,有理有据地断出了此案。
D.有大功于当朝的齐王,向曹摅征求是退还是进时,曹摅用“物极必反”的天理劝他居高思危,进贤举善,然后还乡,见解甚为高明。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05 分)
四、(18分)
16.翻译上文加横线的语句(5 分)
①致此非所 (1 分)
②具得情实 (1 分)
③狱当决 (1 分)
④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
(2 分)
17.默写下列语句的上句或下句(7分,每小题1 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② , ;失其所与,不知。
③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 。
④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⑤父母之爱子, 。
⑥ ,善假于物也。
⑦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1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 不值:未遇,没有见到。
(1)柴扉不开的原因是什么?
答 :
(2)诗人要见的是什么人?
答 :
(3)将“一枝红杏”改成“数枝红杏”好不好?为什么?
答 :

五、(18分)
阅读下文,回答19—22题。
大 度 读 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反思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了。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着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你读他时,千万别有反感。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无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怎样为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19.“读人”的“读”在文中的语境义是什么?(不超过6个字)(3分)
答:
20.正文中有5组“有的人……你读他时……”,请你把这5组10段文字的内容概述出五个要点来。(不超过60个字)(5分)
21.作者在文中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来。(40字以内)(6分)
答:
22.下面不属于“大度读人”内涵的两项是(4分) ( )
A.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B. 读人,就是要善于体谅别人的困难,不依赖别人。
C. 读人,也不要埋怨别人太势利,要反思自己而不轻信于人。
D. 读人,不要反感别人来分享你的胜利果实,这是让他学会自尊自爱。
E. 读人,要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他,读出其本质来。
六、(9分)
23.为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最恰当的标题。(3分)
[劳动报]美国地理学会上周四宣布,他们一个七人登山队在今年5月5日登上珠峰山巅后,以两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作了五十分钟的测量,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就测量所得,计算出更准确的新高度:珠穆朗码峰离海平面的实际高度是8850米。
目前通用的世界地图上关于珠峰8848米的高度是1954年由印度地质学家测量出来的。
24.按下面设定的情景写话(4分)
你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对学生也十分关心,只是脾气急燥了一点。
①请你用一句话委婉地向老师表达你的意见。(2分)
②同学们对班主任有情绪,请你以班长的身份,用一句话劝劝同学们。(2分)
七、(60 分)
26.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曾问我:“世界上最长的桥是哪一座?”我思考了很久,才微笑着告诉他:“世界上最长的桥是心灵之桥,你想它有多长,它就有多长……”
要求:以“建造心灵之桥”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注意】
①只要与“建造心灵之桥”这个话题有关,都符合题意。
②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
③题目自拟。
④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A 5、B 6、B
二、7、D 8、C 9、D 10、B
三、11.B 12.C 13.C 14.A 15.C
四、16.①到了这种不该到的地方
②详细了解了实际情况
③案子判作死刑
④(他们)守信用不会违背我的意愿,我替各位担这风险。
17.①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③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⑤则为之计深远。
⑥君子生非异也
⑦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8、(1)要拜访的主人不在家或闭门谢客。
(2)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品德高尚,为隐居之人。
(3)不好。因为诗中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色,眼看出墙“一枝”,心想墙内百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五、19、观察、研究。
20、不:要埋怨自私的人,要理解势利的人,别憎恨虚伪的人,别反感分享你胜利的果实的人,别鄙视精神空虚愚昧无知的人。
21、读出别人的缺点并引以为戒,读出别人的优点来认真学习,使自己成为真善美的人。
22、A E(这两项只是读人的现象,未涉及本质内涵)
六、23、珠峰“长高”两米。
24、①××老师,您对我们十分负责,十分关心,我们非常感谢您,如果您脾气再温和一点,那就更好了.(3分)
②同学们,××老师虽然脾气急躁了一点,但他的用心是好的,是为我们负责,希望大家理解老师.(2分)

Ⅳ 四川成都2010零诊考试完后,谁能尽快上传题啊,或是答案啊

成都市2010届高二零诊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 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6页,有五大题、26小题。答卷4页,共10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 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本卷命题教师:高二语文备课组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澹澹(dà n) 恬然(tiá n) 踯躅(zhú ) 羽扇纶巾(lún)B.初霁(qí ) 悯然(mǐ n) 愆期(yá n) 夙兴夜寐(sù )C.贿赂(luò ) 葳蕤(ruí ) 伶俜(pī ng) 翠峰如簇(cù )D.薜荔(bì ) 巷陌(mò ) 瑰丽(guī ) 一晌贪欢(sh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惘然 沧海 暮蔼 横槊赋诗B.潦倒 踟躇 窈窕 春意阑栅C.络绎 旖旎 泯灭 信誓旦旦D.颠覆 襟怀 弛骋 漂泊沦落3.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hA.向天横(遮断) 促弦(紧、迫) 桀骜(不顺从) 殒身不恤(顾虑)B.适兄意(适合、依照) 愆期(罪过) 遗世独立(遗留) 溘逝(突然)C.依依墟里烟(废弃) 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体无咎言(责怪) 以我贿迁(财物)D.对酒当歌(应当) 逆以煎我怀(违背)总角之宴(欢聚) 将子无怒(请、愿)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在为各自的生计奔波着。B、在“同一首歌”现场直播晚会上,演员腾格尔的歌声不绝如缕,现场观众掌声息。C、巴以之间以暴易暴对和平解决中东问题起不到任何作用。D、他对于古典诗词一窍不通,你给他讲苏轼的诗词简直就是对牛弹琴。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错别字在报纸、杂志上大量出现,反映了民族文化素质和一些人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B.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C.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龄段者伸出魔爪。D.通过整理归纳,可以把零星的、肤浅的、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系统的、深刻的认识6、下列古诗依次吟咏的是哪种花,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②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③不是人间变,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④翠盖亭亭好护持,一枝艳影照清漪。鸳鸯家在烟波里,曾见田田最小时。 A、①梅花 ②菊花 ③荷花 ④桂花 B、①菊花 ②梅花 ③桂花 ④荷花 C、①桂花 ②梅花 ③菊花 ④荷花 D、①菊花 ②荷花 ③桂花 ④梅花7、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作品有《临川先生文集》。B.《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是我国保存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 》并称“乐府双璧”。C.《离骚》是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是《楚辞》的代表作。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B、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C、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D、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9、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活用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④火尚足以明也⑤函梁君臣之首 ⑥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⑤/③⑥/④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③/⑤⑥/④二、诗歌鉴赏与理解(先阅读再做11-19题。11-16每小题为3分,17为2,18-19为3分)(一)《书愤》陆游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0.对陆游《书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作者早年因为不知世事艰难,所以当时壮怀激烈,雄心勃勃。 B、颔联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业迹,颈联则写壮志未酬的感叹,情调由昂扬转入忧愤。 C、尾联极力赞美诸葛亮,惭愧自己才德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惭愧自己未能在诸葛亮麾下建功立业。 D、全诗表现了诗人虽历经艰难而矢志不渝,悲愤却并不消极的爱国激情。(二)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低眉信手续续弹 B、失向来之烟霞 烟涛微茫信难求 天姥连天向天横C、渌水荡漾清猿啼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12.选出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 )A、指如削葱根 B、天台一万八千丈C、君当作磐石 D、古来万事东流水13.最后一段中,点明诗歌主旨的句子是( )A、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B、别君去兮何时还?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三、现代文阅读与理解:(一)阅读《纪念刘和珍君》中的文字,完成14—15题。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14、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将“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与“煤的形成”进行对比,突出了革命斗争的残酷性。B.作者认为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中往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取得一点成果。C.斗争的过程是残酷的,但作者并没有否定它的意义。D.鲁迅先生对于“请愿”特别是“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是持否定态度的。15、下列对文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表明“请愿”、“流血”并没有震撼卖国政府和唤醒民众。B.“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愚昧的国民;“有恶意的闲人”指的就是陈西滢之流的走狗文人。C.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是要表明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并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她们与巍巍高山同在的愿望难以实现。D.在文中作者对“三一八”惨案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反思,反映了他成熟的思想,坚定的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感情。(二)莫高窟(余秋雨)奠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处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来细细玩索一粒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色流猛的一个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层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妖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躁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16、 下面的理解与文中划线句子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A. 看莫高窟,仿佛听见了千年历史车轮的隆隆声B. 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中华民族艺术的恒久魅力C. 看莫高窟,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烟尘滚滚的古代战场D. 莫高高窟,强烈感受着力与美的奔涌,仿佛消融在艺术的洪流中17、 文中加点的“喧闹”意在强调 。(2分)18、 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句子,意在提示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人的活力,这个句子是(3分) 19、 莫高窟艺术创作上有哪些主要特点? (3分)根据这段文字简要列出三点。三点不超过20字。(1) (2) (3) 四、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0-24题。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后樊泽为节度使,时浩然墓碑坏,符载以笺叩泽曰:“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旧唐书•孟浩然传》)2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振:赈济B.年四十,乃游京师 游:旅游C.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 匿:藏匿D.君与韩公有期 期:约定2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尝于太学赋诗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维以实对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C.朕闻其人而未见也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D.欲荐诸朝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22.下列句子中补出的省略成份正确的一项是( )A.一座嗟伏,(浩然)无敢抗B.会(韩朝宗)故人至,剧饮欢甚C.张九龄为荆州,(浩然)辟置于府D.“业已饮,遑恤他!”(故人)卒不赴2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孟浩然以诗而名,赋诗时,曾令所有在座的人惊叹,无人敢与其抵抗。B.“不才明主弃”既有谦,又有敬,谦敬非常得当,“明主”此处指“玄宗”。C.符载请求新到任的节度使,应克服困难,为孟浩然修补破损了的墓碑。D.樊泽听从了符载的劝告,在凤林山南重新为孟浩然刻了墓碑。24.翻译文段中画线句子为现代汉语。(6分)(1)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译文: (2)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译文: 五、课文默写: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个空格1分,共15分)(1)惨象, ;流言, 。(2) ,蓝田日暖玉生烟。(3)两情若是久长时, 。(4) ,千载谁堪伯仲间?(5)问君能有几多愁? 。(6) ,相逢何必曾相识!(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8)_________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____________。(9)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_____________,破灭之道也。(1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1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六、写作(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走过沙滩,漫过草地,总会留下足迹。有的人的足迹深而有力,有的人的足迹醒目耀眼,有人的足迹令人敬仰和钦佩,也有人的足迹令人厌恶和愤恨……请以“足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1)立意自定;(2)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3)题目自拟。

Ⅳ 成都七中高2011级语文零诊模拟试题及答案

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濒临(bīn) 整饬 (chì) 纵横捭阖 (zònɡ) 倾盆大雨(qūn)
B.佛教(fú) 豢养(huàn) 瓜熟蒂落(dì) 前倨后恭(jù)
C.果脯(fǔ) 恫吓 (dònɡ) 拈花惹草(niān) 一丘之貉(hé)
D.铁砧(zhēn) 攻讦 (jié) 心宽体胖(pànɡ) 丢三落四(l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窠臼 鱼船 针贬时弊 厉兵秣马B.涵养 痉孪 共商国事 为虎作伥
C.撕打 馈赠 源远流长 人间心酸D.茅庐 炫目 绵里藏针 掎角之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学生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撤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C.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部《时间简史》,让量子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在中国读者中耳熟能详。但是,对于霍金的生平,大多数人或许并不知晓。
B.俄乌天然气纠纷事件暴露出欧盟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且供应途径过于单一,欧盟国家开始认真反思能源安全这一重大问题。
C.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
D.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13分5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准确预定轨道。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以轨道器绕轨道运行的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约4000—5000个工作人员来为其服务;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抛掉,抛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由此可见,要大幅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人们从普通的航空飞机那里得到了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机那样利用大气层中的氧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空天飞机是一种可以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可以重复太空与地面之间往返的飞行器。这是一种将航空航天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它能像普通飞机那样从地面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0—1300千米高空飞行速度可达12—25倍音速,并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器。它可以完全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费用。据估计,其费用可能降到目前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现在,美、英、德、法、日等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研制空天飞机。英国航空及航天公司与著名的罗依斯——罗尔斯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一种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包括风洞试验和发动机鉴定在内的概念论证阶段。按设想,“霍托尔”起飞后靠吸气发动机加速至5倍音速,升至2.6万米高空时,开动火箭发动机,将其推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霍托尔”的研究费用预计达50亿美元。
5.下列对航天飞机“不尽如人意”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需要大型的设施和大量的工作人员为其发射服务。
B.发射的费用高,准备时间长。
C.进入轨道前抛掉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
D.抛掉部分的费用占去了整个发射费用的42%,增加了发射成本。
6.下列对空天飞机特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空天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不消耗氧化剂,所以可以轻装上阵。
B.空天飞机可以在普通机场上起降,这就降低了其发射成本。
C.空天飞机可以利用大气层中的氧气飞行,并利用吸气发动机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
D.空天飞机可以整体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了费用。
7.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的发射方式不同,降落方式也不同。
B.制造一架空天飞机的费用只有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C.要进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空天飞机就不能像航天飞机那样靠火箭发动机的帮助。
D.空天飞机也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惑谗之,陈平亡去。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与语而说之,是日乃拜平为都尉。诸将尽讙①。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十,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楚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大牢具②,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

阅读全文

与四川高2014届语文零诊考试题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