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 2011初三二模平谷语文试题及答案
平谷区2011年初三年级统练(二)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1.5
一、选择(共12分,每小题2分)
1.D 2.C 3.C 4.D 5.A 6.B
二、填空(共8分)
7.(1)乱花渐欲迷人眼 (2)千里共婵娟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共5分, 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8.(1)诗歌总集 风、雅、颂 《蒹葭》 (2)孔子及其学生 儒 学与思(学习与思考) (共3分,每空0.5分,有错字不得分)
三、综合性语文学习(共11分)
9.铭记历史 (共2分)
10.信息一:绝大多数中学生的爱国意识比较淡漠。 信息二:近年来我国国内天灾人祸不断,当前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共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11.原因:①适合中学生的爱国主义题材的书籍很少。 ②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学校家庭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够重视。③当前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不吸引学生,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策略。
办法示例:多出版一些适合中学生读的爱国题材的书籍;学校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注学生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的培养;学校与家庭要相配合,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学校应该采取多种学生喜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开展革命历史知识竞赛、做日军侵华历史社会调查、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走访老红军、请专家做“现代军事科技与国际形势发展”报告等。(共5分。原因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办法2分。针对材料任意一点即可)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2.C(共2分)
13.(1)(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美)。
(2)众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门庭像集市一样。(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原因:①邹忌并不直接说明而是委婉规劝齐王: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国事进行比较并把过错归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最后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样既充分尊重了齐王而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②齐王重贤明理,虚心纳谏,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所以邹忌才劝谏成功。
启发:在向别人提意见或建议时,要讲究说话方式,语言要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对方乐于接受。 (共4分。原因2分,启发2分,意思对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 (共15分)
15.①老屋的台阶上 ②雨声美妙,充满音乐美 ③雨声中听爹和挚友的交流 ④雨声呈现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共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6. 我希望通过画画来再现逝去的自然、祥和的生活环境和淳朴和谐的人际关系,借以抒发强烈的怀念之情,排遣孤寂之情。(共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 答案示例一:作者先写以前在老屋的台阶上边听雨声,边听爹讲古诗,感到雨声具有“绚丽颜色”,然后写在厅堂里听雨声,听爹和挚友的交流,感觉到雨声充满音乐美。然后再写如今在新楼房里听雨声,感觉雨声呈现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压抑。对比手法的运用鲜明地表现了前后变化,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淳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答案示例二:作者先写以前在老屋的台阶上雨声中听爹讲古诗,在厅堂里雨声中听爹和挚友的交流,后来自己的画室也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写出人与人和谐地交往和交流。然后再写现在搬进世纪花园的新楼房,人人封闭,写出人与人缺乏沟通和交流,自己感到孤立无助。对比手法的运用鲜明地表现了前后变化,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怀念。
答案示例三:①以前的雨声充满音乐美和“绚丽颜色”,现在的雨声呈现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压抑。对比手法的运用鲜明地表现了前后变化,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淳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②以前人与人和谐地交往和交流,现在人人封闭,缺乏沟通和交流。对比手法的运用鲜明地表现了前后变化,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怀念。
答案示例四:作者首先直接抒怀:“有一种声音,让人到中年的我越来越怀念了”。接着运用对比手法,描写记忆中在老屋听雨声和如今在新楼房听雨声的不同经历和感受。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淳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怀念。最后再抒胸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再也找不回的那份雨中回忆的惋惜与怅惘。
(共7分。情感2分,结合文章2分,写法1分,顺畅表达2分。)
(二)(共8分)
18. 不摆放绿色植物,尤其是有毒植物;稍微点缀一些富贵竹之类水培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和肉质植物。(共3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示例:绿色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要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才能进行,当光照不足时,植物就会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深夜,卧室里没有一丝光线,十几盆花就会吸入氧气,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再加上天寒窗户紧闭,卧室空气不流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浓度降低,导致三人缺氧、二氧化碳中毒。因此,一家三口都感到意识模糊,全身乏力。(共5分,联系文章2分,结合材料2分,顺畅表达1分)
(三)(共8分)
20.我们要尊重和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或:传统文化须敬畏。)(共2分)
21. 第一件事写不尊重传统文化的现象;第二件事是说不爱惜、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就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这两件事引出了论题,并说明必须尊重和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不是亵渎它,从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共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2. 传统文化所遭受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从外部来看,传统文化资源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2)从内部来看,文明传承者亵渎、践踏传统文化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这也是对传统文化最致命的伤害。(共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六、作文(共50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46分) 说 明 书写(4分)
一类卷
(50—43)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46—39分 以4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
(42—37)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38—-33分 以3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36—30)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32—26分 以2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9—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25—0分 以1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格式不规范。
说明: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❸ (2011平谷区二模)如图中每一个标有数字的方块均是可以翻动的木牌,其中只有两块木牌的背面贴有中奖标
由于有六块木牌,只有两块木牌的背面贴有中奖标志,
格局概率公式可得P(中奖)=
=
.
故选B.
❹ (2009平谷区二模)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提起重力G1=G2的重物至相同的高度h,若所用拉力F1=
①A和抄B、甲、乙两个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至相同的高度,
由公式W有用=Gh可知,甲、乙两个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相同,
甲图有三段绳子在拉动滑轮和重物,故S=3h,
乙图有二段绳子在拉动滑轮和重物,故S=2h,
而拉力F1=F2,
则甲、乙两个滑轮组所做的总功为:
W总1=F1S1=FS1=F3h,
W总2=F2S2=FS2=F2h,
∴甲的机械效率为η1=
=
=
=50%,
乙的机械效率为η
2=
=
=
,
由
=50%可知,
=
,
则乙的机械效率为η
2=
=
×
=75%;
所以A正确,符合题意,B错误,不符合题意.
②C、拉力F
1做的功与拉力F
2做的功之比为:
=
=
=
,所以C正确,符合题意.
③D、∵η
1=
=
=50%,
∴化简得:G
动1=G,
∵η
2=
=
=75%,
∴化简得:G
动2=
,
则甲、乙两个滑轮组中的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
=
;
所以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CD.
❺ (2010平谷区二模)如图所示,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转动,AO:OB=2:5.杠杆左端悬挂金属块A,右端悬
金属块抄B的体积:袭VB=
=
=4×10
-4m
3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ρ
水gV
B=1.0×10
3kg/m
3×10N/kg×4×10
-4m
3=4N
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
浮′=ρ
酒精gV
B=1.0×10
3kg/m
3×10N/kg×4×10
-4m
3=3.2N
所以在B端相当于加了4-3.2N=0.8N的力.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则F
A?OA=F
B?OB
则F
A=
=
=2N
故答案为:2.
❻ (2011平谷区二模)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不动,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A 如果L1短路,此处相当于导线,电阻为零,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指针基本不动;电流可以通过电流表,所以电流表指针偏转.此选项符合题意;
B 如果L2短路,此处相当于导线,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指针应偏转.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如果L1的灯丝断了,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指针应偏转.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如果L2的灯丝断了,电路开路,电流表、电压表都无示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❼ (2011平谷区二模)如图所示,杠杆AB的A点挂边长为2dm、密度为ρ1=2kg/dm3的正方体C,B点挂边长为1dm正
Gc=mcg=ρ1vcg=2kg/dm3×8dm3×10N/kg=160N,
FC=p1sc=1000Pa×4×10-2m2=40N,
则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GC-FC)×AO=GD×OB
GD=
×OA=
×2=48N;
ρ
2=
=
=4.8kg/dm
3;故A选项错误.
由题知,物体C对地面的压强增加值△p=1250Pa,
则地面增加的压力:△F
C=△ps
c=1250Pa×4×10
-2m
2=50N,
杠杆A端减小的拉力:
△F
A=△F
C=50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G
C-F
C-△F
A)×AO=(G
D-F
D)×OB
(160N-40N-50N)×2=(48N-F
D)×5
F
D=20N;
又∵F
D=ρ
液gv
D∴ρ
液=
=
=2×10
3kg/m
3=2kg/dm
3;故B选项正确.
当物体D浸没在液体中时A点所受竖直向下的拉力为 F
A=G
C-F
C-△F
A=160N-40N-50N=70N;故C选项错误.
若物体D不浸入液体,要使物体C对地面的压强为零,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
G
C×AO=(G
D+F)×OB
160N×2=(48N+F)×5
F=16N;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❽ (2011平谷区二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8V保持不变,R1=10Ω,R2的最大阻值为100Ω,电流表量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分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当电流表示数I=0.4A时,
R1两端的电压为U1=IR1=0.4A×10Ω=4V,
R2两端的电压U2=U-U1=18V-4V=14V,
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U2I=14V×0.4A=5.6W.
(3)由题知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应为I最大=0.6A,
即:I最大=
=
=0.6A,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小值R
最小=20Ω,
R
1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
1最大=I
最大2×R
1=(0.6A)
2×10Ω=3.6W.
(4)为保护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15V,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U=U
1′+U
2′,
∴U
1′=U-U
2′=18V-15V=3V,
此时电路中最小的电流为:
I′=
=
=0.3A,
滑动变阻器连入的最大电阻为:
R
最大=
=
=50Ω;
R
1消耗的最小电功率:
P
1最小=U
1′I′=3V×0.3A=0.9W;
由此可知: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为20Ω~50Ω,
R
1消耗的最大和最小电功率比值为P
1最大:P
1最小=3.6W:0.9W=4:1.
故选BCD.
❾ (2014平谷区二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平分∠ABC,∠A=120°,∠C=60°,AB=5,AD=3.(1)

❿ (2010平谷区二模)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无色液体.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转
(1)根据物质A为无色液体,且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可判断无色液体A为水,其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H2O; (2)B、C、D三种物质组成元素依次为一种、两种、三种,即B物质为单质;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氧气都为单质,物质B为氢气、氧气都符合题目要求;假设B为氧气,则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C为氧化物,符合条件的物质有许多,可假设C为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物质D由三种元素组成的要求,可假设D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又可生成A物质水;完成了四种物质的循环; 故答案为:2H2O 通电 | .
与2016平谷二模语文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初高中语文语法
发布:2021-03-16 21:37:42
浏览:942
天勤教育教学点
发布:2021-03-16 21:30:59
浏览:534
户外活动教案跑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97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