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语文试卷成语题改正

语文试卷成语题改正

发布时间:2021-01-07 20:46:27

❶ 成语的错字改正(题目见问题补充说明)

天,太多了。
专横跋扈
一脉相承
鬼斧神工
耳濡目染
鞭辟入里
自力更生
一切就绪(不是成语吧。)
变幻莫测
温文尔雅
功亏一篑
闲情逸致
众志成城
买椟还珠
陈言务去
循序渐进
成群结队
一如既往
潜移默化
恪守不渝
神采飞扬
全神贯注
气势汹汹
恰如其分
杞人忧天
庸人自扰
因材施教
关怀备至
和颜悦色
否极泰来
失之东隅
再接再厉
变本加厉
仓皇失措
毋庸讳言
民不聊生
穷形尽相
迫不及待
安然无恙
平心而论
甘拜下风
兵荒马乱
惨无人道
戛然而止
尾大不掉
开宗明义
出其不意
锲而不舍
得陇望蜀
掉以轻心
叠床架屋
颠沛流离
庖丁解牛
舐犊情深
咄咄怪事
繁文缛节
蜂拥而至
改邪归正
刚愎自用
感恩戴德
肆无忌惮
海市蜃楼
欢度春节(不是成语吧)
英雄气概
观摩教学
贸然行动
打架斗殴
风尘仆仆
无可奈何
仗义执言
销赃灭迹
莫衷一是
老态龙钟
贪赃枉法
自出机杼
妄自菲薄
断壁残垣
世外桃源
暴殄天物
侯门如海
喋喋不休
繁文缛节,这个前面有个了。只是错字不一样。
修葺一新
飞黄腾达
脱颖而出
却之不恭
风雨如晦
插科打诨
貌合神离
竭泽而渔
披沙拣金(简亦可)
孪生兄弟
心灰意冷
无耻谰言
脉络分明
涸辙之鱼
和盘托出
梳妆打扮
万事亨通
绵里藏针
动辄得咎
人情世故
改弦更张
千钧一发
为虎作伥
出奇制胜
和盘托出,重了。
色厉内荏
元气大伤
步入正轨
有恃无恐
良莠不齐
道貌岸然
瑕不掩瑜
优柔寡断
遨游太空
虎踞龙盘
形销骨立
唉声叹气
班门弄斧
跋山涉水
并行不悖
胜券在握
喧宾夺主
大有裨益
针砭时弊
计划缜密
按步就班,这没错吧。虽然常用是按部就班
偃旗息鼓
不徇私情
扬长而去
前倨后恭
敲诈勒索
层出不穷
谬种流传
断壁颓垣,前面也有相似的了。
天崩地坼
防微杜渐
掷地有声
称心如意
精兵简政
厮打起来(非成语)
瞋目而视
厉行节约
集腋成裘
理屈词穷
三令五申
轻手蹑脚(蹑手蹑脚更常用)
义不容辞
察言观色
利害攸关
一蹴而就
欲盖弥彰
性格粗犷(不是成语)
吹毛求疵
贻害无穷
精神焕发
戴罪立功
长吁短叹
行踪诡秘
巾帼英雄
头昏脑涨
脍炙人口
随声附和
心浮气躁
悔不当初
窥豹一斑
书写潦草
自负赢亏
望风披靡
旁征博引
心怀叵测
食不果腹
首屈一指
和衷共济
提纲挈领
各行其是
自顾不暇
励精图治
直截了当
共商国是
扑朔迷离
涣然冰释
与日俱增
以儆效尤
雍容华贵
身体羸弱
俯拾皆是
百战不殆
安步当车
顶礼膜拜
饿殍遍野
匪夷所思
凤毛麟角
高屋建瓴

太费事了。唉。

❷ 有关成语使用是否恰当的选择题及答案改正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2. 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B.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❸ 今日语文通关题复述句子中成语的错误并改正: 1 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

答案:A解析:A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形势危急;技艺或其他方面继承人稀少 B形影相吊:形容孤单 C沧海一粟:形容非常渺小 D以手加额:把手放到额头上,旧时表庆幸或敬意  

❹ 有关成语使用是否恰当的选择题及答案改正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3. 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
;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 B.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5.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依然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 B.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

成语运用复习题答案
1.解析:D 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 很大。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坚忍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2.解析:C 味同嚼蜡: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 人。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3.解析:C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恪尽职守:比喻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 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4.解析:B 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不堪设想: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 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 微弱、时断时续。
5.解析:C 情有独钟: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耀武扬威:炫 耀武力,显示威风。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白驹过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解析:青山绿水,本无生命,也不是艺术形象,无所谓生活与否,与“栩栩如生”无关。

❺ 高考语文里的成语题该怎么准备

多看 贴别注意某些易错的成语这些容易考
譬如:炙手可热 是形容一个人专权势大 并不是大多数人理解属的某职业很热门枪手
勾心斗角:是形容建筑物的 并不是形容人心的
像这类易错的容易考 平时注意写就好 不必强求的去记 一般试卷模拟卷上的注意些就行

❻ 语文练习题(成语)带答案

形影不离】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回形影相吊】吊:慰问答。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形影相对】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同“形影相吊”。【形影相附】在孤寂的处境中相依相伴。同“形影相依”。【形影相顾】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形影相怜】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形影相亲】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形影相守】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形影相随】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形影相携】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形影相依】①指在孤寂的处境中相依相伴。②形容孤单无依。③互相依靠,紧密相连。【形影相追】形:形体;影:身影;追:追随。像影子离不开形体一样,一刻也不分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形影自吊】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同“形影相吊”。【形影自守】指孤身独处。

❼ 求高中试卷语文题目,关于成语和,病句的各一道,而且还要问题的答案解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人久观五彩缤纷的颜色,就会眼花缭乱,最终损害视力;久听(娓娓动听)的音乐,就会嗡嗡耳鸣,最终损害听力。
B.五四时期有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在今天看来也未必都是理性的,国家衰落了,不完全是那些祖传典籍惹的祸。
C.历史,是一个复杂得不能用任何单一方式注解的复合体,任何企图用简单话语归纳历史的做法都是粗暴的和(捉襟见肘)的。
D.最近章子怡“捐款事件”弄得(满城风雨),她除了开腔响应事件外,前日终于通过律师发表声明,并在报章公布捐款数目详情.
答案:A,娓娓动听形容 善于讲话,使人爱听,不能形容音乐。
(加点用括号代替了)

下列五个句子中四个有语病,请先写出序号,然后改正。
1 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社会是否和谐稳定、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决定人心向背,决定执政党地位的巩固。
2 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全面优化电源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
3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我们仍要竭力避免输入型通胀与国内物价上涨相叠加,预防国际通胀加剧加剧国内通胀压力。
4 成都的灾后重建,走出了一条大灾之后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全面城乡现代化道路,实现了新的社会进步。
5 据气象专家介绍,此次降雨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旱区生产生活用水不足的局面,江西全省旱情已基本解除

答案:1“ 巩固”后加“与否” 2删去“的调整”
4 将“城乡”与“全面”位置互掉 5“局面”改为“情况”
是我考试的,希望能帮助到你

❽ 中考语文关于成语和病句的选择题(有答案具体讲解的)

1.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进行修改病句训练的目的是认清写句子时容易犯的错误,使自己少写和不写病句,把意思表达得明确、通顺。
本年级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如:“放声歌唱。”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同学们放声歌唱。”
(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成为:“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或者:“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如:“小刚十分爱护时间。”“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保护,用在“时间”前面不恰当,可改用“爱惜”(意思是因为重视而不糟蹋),成为:“小刚十分爱惜时间。”
(4)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如:“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读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成为:“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❾ 语文成语题和病句,病句找出来改正,说明是什麽语病

C、
A、搭配不当“货币和政策……成为焦点。”
B、谓语残缺“这无疑将(成为)专体现中国节能减排的一属个很好的例证。”
C、搭配不当“对……表示了浓厚兴趣”应为“对……表现出浓厚兴趣”。
D、缺少介词在美中前面应加上介词“在”,改为“(在)美中两国领导人6小时会晤、两顿饭、一场30分钟的联合新闻发布会后,……
另外,语序问题:后面”北京现在事事对美国说“不”应为北京现在对美国事事说“不”。

语文试卷,有一题让同学写成语故事他把一个成语里的某个字写错了,还给分吗

不给分,错一个字扣一分

阅读全文

与语文试卷成语题改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