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B(2分)
2. D(2分)
3. B(2分)
4.(1)何当共剪西窗烛(2)皆若空游无所依(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剪不断理还乱(每空l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
5.③①②(2分)
6.(林冲)示例:发配沧州府风雪山神庙
(鲁达)示例: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
(每个人物任选两个情节,符台要求即可。每空1分,共4分)
7.(1)共同特点:建筑造型都取材于一个汉字。 好处:造型独特,彰显了两座博物馆的特点,富有文化内涵。(共同特点2分,好处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示例:从殷墟博物馆的甲骨文展厅中,我们了解到了汉字的悠久历史。从甲骨文到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汉字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呢,下面让我们继续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能找到两个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并将其串联起来2分,过渡自然l分,语句通顺l分。共4分)(共8分)
二、现代文阅读 (共27分)
(一)(共15分)
8.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
过母亲,作文课失败了。 (一句l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9.示例:“我妈妈特别爱唠叨 ”“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 ”“我妈妈总是要管我,连电视都不让我看,说我浪费时间……”“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 (联系上下文,用叙述的语言写出“七嘴八舌”的内容也可。(3分)
10.“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1.过渡(承上启下)。收束前文的叙事部分.引起下文的议论、抒情部分。 (3分.只答过渡或承上启下给l分)
12.委婉地批评了孩子们对父母的忽视,殷切呼唤我们要怀着一颗关爱父母的心.从现在开始,及时回报父母。 (意思对即可。2分)
(二)(共12分)
13.我们不应满足于做“匠人”,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若只答匠人和大师的区别不给分)
14.甲: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比作一个一个摘瓜,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作提瓜藤,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 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答出一种即可)
乙:举例论证,以鲁班由匠人到大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目标才会不断进步的道理。(一处2分,共4分)
15.画家的事例不恰当。第④段阐述的观点是“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而这个论据的重点在目标和信念上,不能很好地证明观点。(意思对即可。2分)
16.先从三个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师的区别,然后揭示研究这种区别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意思对即可。4分。只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1分)
三、古诗文阅读 (共l5分)
17.(1)离开(2)E1光,阳光(每小题1分,共2分)
18.(1)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担忧。
(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同道呢7 (每小题2分,共4分)
19.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意思对即可。2分)
2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2分) 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言.从侧面表现出来的。(1分)(共3分)
2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2分)
2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2分)
四、作文(50分)
23.(50分)
按照河南省2010年评分标准。
说明:
1.坚持三人独立评卷。
2.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5%左右。
3.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l一4分,加到满分50分为止。
(1)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
(2)立意新颖、深刻。
(3)构思巧妙。
(4)语言有特色。
4.没写题目扣2分。
㈡ 2011年河南省高考试卷语文卷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河南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1.A
解析:“《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原文中说:“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可见,诗经中的诗歌是有深刻含义的。
2.C
解析:“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中说:“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可见,不是叫晋侯不要相信,他的意思是你晋侯有理由,但是大家不清楚,都就把他当做是叛臣了。
3.B
解析:“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有误。原文中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由此可见,徒歌并不是没有进入诗三百的没有曲调的诗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
解析:本文的“敛”是“退却”的意思。
5.D
解析:①说的是何灌的行动,而不是“有成”。②说的是何灌箭法高超④说的是何灌关于运输改良的想法。
6.D
解析:“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有误。原文中说:“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意思是皇帝没有给他命令,给他的命令是去守西边,而不是守京城。
7. (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帝亲自赐酒犒劳他。
(2).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帝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2)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云归而岩穴暝 山间之朝暮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2)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3)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4)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①“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般的故事” 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
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①“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彰显作者的巧思;②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与内容更吻合;③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2)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3):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4)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求艺术真谛。
①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溢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①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D
解析:指日:可以指出的日期。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多指事情、希望等。) 这句话说的是“碳排放过量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人们不能盼望这个。
14.A
解析:B项“创造”和“人性化服务”搭配不当。C项“临床试用”前加“进行”。D项不能说“感到宾至如归”应该说“宾至如归的感觉”
15.C
16.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17.略
作文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何灌,字仲源,是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考中,担任河东从事的官职。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位奇士啊,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的位子。”(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官职。辽国人经常越过边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发告划定边界,禁止辽国人前来。辽国人忿怒地兴兵进犯。何灌面对敌军高高地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射中山崖,箭头都能没入到岩石之中。敌军大惊,把他当做神人,迟疑徘徊了好久,终于退缩离去了。之后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会,说起往昔的事情,历数何巡检的神妙箭法。何灌说:“那就是我何灌啊。”萧太师震惊地起身向何灌行礼。何灌在河东做将领,与西夏人相遇,敌人的装甲骑兵追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贯穿敌人的铠甲,甚至于洞穿前胸,从后背射出,叠连贯穿后面的骑兵,西夏人害怕地退走了。张康国把何灌推荐给徽宗,徽宗召见了他,询问西北边境的情况,何灌用笏板在御榻上画,并以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皇帝说:“敌人都在我的观察(掌握)之中了。”何灌担任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并兼任威州刺史、治理沧州。因为修治城障有功,再升任转运使。朝廷下令运粮三十万石到太原等三州。何灌进言说:“河水太浅负载不起大船,如果改用陆路运输又要用八千辆车,这时沿边麦子正好成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请报上去,得到了许可。过了不多久,何灌又治理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置的田地上千顷,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担任“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田不受旱灾之苦,那么人民就会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要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兴修水利。不到半年,就得到了质量良好的耕地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弓箭手七千四百人,是其他行政路区相比是最成功的。何灌曾陪同辽国使者在玉津园射箭,一箭就射中了靶心,第二次射却没有射中。辽国使者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是出于礼节让让客人你。”他整理弓箭再次射中了靶心,观看的人赞叹不已,皇帝亲自赐酒慰劳他。何灌升任步军都虞候。金兵南下进犯,朝廷全部调出禁军交付梁方平带领守卫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打到滑州,梁方平往南败逃。何灌的军队也望风而溃。整个黄河南岸没有一个人可以抵挡敌军,金兵于是径直南下进攻京城。何灌来到京城,乞求入见皇帝,不被允许,而命令他守卫西部边防。何灌在京师城下坚守奋战了共三天,受伤死在战场上,当时六十二岁。
㈢ 2012年河南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祝愿我们都能考好。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一、(9分)
1.C2.B3.D
二、(36分)
4.D5.C6.A
7.(10分)
(I)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
力未富,应当外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
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8.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
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
关系是: “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 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10.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望中犹记佛狸祠下
三、(25分)
11.
(2)
①匀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
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
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4)
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
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
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
①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
性格特征不明显;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四、(25分)
12.
①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性的问题,节约能源,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②
作为科学家,解极进取,勇于创新,转入科研新领域:③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
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
①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
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
生动。
(4)
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
①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不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
设:②为国家建设雷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
方面二:对时事业充满热诚.
①作为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②作为大学校长,
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
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②不顾
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五、(20分)
13. B
14. C
15. D
16.
②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
③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④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
17
㈣ 河南省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阅读答案
2013 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 (共 28 分) 1 . B ( 2 分) 2 . C ( 2 分) 3 .②④③①( 3 分) 4 .( 1 )提携玉龙为君死( 2 )瀚海阑干百丈冰 ( 3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暝(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 8 分) 5 .( 1 )①示例:孙悟空通过变化,骗得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三件宝贝,但阕不会使 用反被吸进葫芦。孙悟空谎称被化成了脓水,趁机逃脱,后又化作小妖再次输得葫芦,把 银角大王吸进葫芦。和金角大王打斗时,孙悟空用一根毫毛变作假身,真身到洞里偷得玉 净瓶,把金角大王吸进净瓶。 ②示例:吴用让孙立扮成把守郓州城的提辖,混进了祝 家庄。后双方对阵时,他又故意让孙立活捉了石秀,骗取了祝家庄的信任。三打祝家庄 时,他让孙立里应外合,打下了祝家庄。(主人公, 1 分;突出智慧, 2 分;情节正确, 1 分。共 4 分) ( 2 )示例一:译成《鲁滨逊漂流记》更合适。阑为鲁滨逊不甘于过安稳平庸的生活, 一生都在四处闯荡,“漂泊不定,命运多舛”。他热衷于冒险,三番五次出海闯天下。多 次遭遇海难,被海盗俘虏过,多次遭受野人和野趋的袭击,沆落荒岛近 28 年。“漂流”更 符合其四处闯荡的生活经历。 示例二:译成《锈滨逊历险记》更合适。冈为鲁滨逊勇于挑战,一生多次遭遇险境 不管是遇到海难。被海盗俘虏,还是遭受野人和野兽的袭击,他从不放弃希望,用惊人的 毅力和智慧使自己一次又一次从险境中挣脱。(若答“他一生中有近 28 年被困荒岛,没有 四处漂流”,能结合情节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阐述观点, 2 分;结合情节分析, 2 分。共 4 分) 6 .( 1 )①时间的确定②习俗③雨水增多,滋养谷物生长④农民进入农。旷时节(意思对 即可。每点 1 分,共 4 分) ( 2 )冬至吃饺子习俗的来历。(意思对即可。 2 分) ( 3 )示例:二十四节气不仅归纳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且和人类的农人安排、 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内容正确, 2 分;使用关联词语, 1 分,共 3 分) (共 9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共 16 分) 7 .放学回家的路程只需卜五分钟,是妈妈以成人的思维,按直奔曰的地的时间来计算的。 ( 1 分)事实上,孩子天性好奇爱玩,容易被路上的事物吸引,所以安安一路玩耍却没有 意识到耽误了回家的时问。( 1 分)(意思对即可。共 2 分)—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 一团灰,指甲里全是罴的。 ②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每点 1 分,共 2 分) “词语运用”示例:第⑧段“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 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一句中“蹑手蹑脚”“尖叫”“摸” 等词语传神地刻画出孩子们逗狗时既害怕又异常兴奋的样子,充满了童真童趣。(相关语 句, 1 分;句通顺, 1 分:分析, 2 分,共 4 分)“修辞方法”示铡:第⑦段中“小男生一 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一句,运 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孩子们对跳墙的乐此不疲,表现了“小男生”喜欢冒险的天 性。(相关语句, 1 分;修辞方法, 1 分;分析, 2 分,,共 4 分)“细节描写”示例:第 ⑨段中“地面上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限苍 蝇拖走”一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写出了孩子们观察的细致专注,表现了他们强烈的好 奇心。(相关语句, 1 分;细节描写, 1 分;分析, 2 分。共 4 分) (任选一方面,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10 .①表现妈妈等待的焦急。 ②记录事件的进程,推动情节发展。 ③时间精确到分, 突出孩子活动的专注投入。 ④是故事矛盾的焦点,引发人们对文章主旨的思考。(意思 对即可。每点 1 分,共 4 务) 11 .示例一:我赞同主旨是表现母爱。安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焦急,为他的安全担 心。妈妈对安安回家晚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丽是亲眼去看他到底做了什么。这些 都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示例二:我赞同主旨是表现童真重趣。文章髑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爬短 墙、逗狼狗等活动,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冒险、爱探索的天性,充满童真童趣。 示例三:我赞同主旨是关注儿童成长。文章把安安与妈妈在放学回家所用时间产生的 矛盾摆在人们面前,意在引起人们反思:不应完全用成人的标准苛求孩子,应多从儿童的 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行为,精心呵护他们成长。 (观点, 1 分;结合内容, 1 分;分析, 2 分。共 4 分) (二)(共 12 分) 12 .肌肉从大脑处获得移动信号,便开始反馈信息。( 1 分)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 循环之后,就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 1 分)从此肌肉的动作可以自动进 行,不再需要大脑的指示。( 3 分)(意思对即可。共 3 分) 13 .逻辑顺序( 1 分) 先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很常见,( 1 分)再说明肌肉已忆 “不假思索”的原理,( 1 分)最后说明肌肉记忆“形成后很难遗忘”的特点。 ( 1 分)(意思对即可) (共 4 分) 14 .示例一:放在文章开头部分。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出说明对象,( 1 分)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1 分) 示例二:放在文章结尾部分。说明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会赋予肌肉记 忆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的功能,( 1 分)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 1 分) (共 2 分) 15 .示例:小明,别怕!你学过游泳,肌肉是有记忆功能的,形成以后很难忘记。你下水 游几分钟就能找回熟悉的感觉,快来试试吧。(结合文章内容, 2 分;用鼓励的语气, 1 分。共 3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l4 分) 16 . C ( 2 分) 17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和晋朝。(翻译出 大意, 1 分;“无论”译对, 1 分。共 2 分) 18 .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思对即可。 2 分) 19 .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 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同风光如画。 ③人们生活安宁 和乐。 (多基本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意思对即可。每对一处 1 分,共 4 分) 20 .忧围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 2 分) 21 .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 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 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2 分) 四、作文( 50 分) 22 .( 50 分) 评分标准略
麻烦采纳,谢谢!
㈤ 2011河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今天下午当地的报社应该会出答案和试题 最晚明天也会出来
考完之后还是不要想太多了拉
好好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对答案等考完后再来
反正相信自己是对的
不用管别人说那个哪个选什么
好好加油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