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教版语文 基础试卷 初三下
初三语文综合能力测试题
2005年03月15日11:58:01 四川新闻网 何爱明 刘苍武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7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阔绰(chuò)迸裂(bīnɡ)迁徙(xǐ)惟妙惟肖(xiào)
B、踌躇(chóu)腆着(diǎn)孕育(yùn)沁人心脾(qìn)
C、玷污(diàn)渲染(xüàn)呜咽(yàn)变幻莫测(hùɑn)
D、肆虐(nüè)阴晦(huì)酝酿(niànɡ)不屑置辩(xiè)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坦荡如砥谈笑风生寻根旧底别出心裁
B、深恶痛疾弃而不舍无暇顾及出类拔萃
C、声名狼藉锐不可当弥足珍贵坚持不懈
D、百费待兴相形见绌与日俱增情不自尽
3、下列加横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记者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亲眼目睹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感人的工作场面。
B.2003年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于6月20日在福州圆满结束。
C.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D.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将暴雨警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
4、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有无自信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C、我们深切怀念为创立、捍卫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
D、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5、默写。(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2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
(4)今观其文章,_________,_______,称其气之小大。
6、填空。(2分)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___》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__。
7、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3分)
(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8、仿写句子(2分)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_____;友谊如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3分)(一)(14分)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可是父亲还是放心不下,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9、文段出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法国的_______。(2分)
10、画线句子运用什么描写?父亲为什么“不安起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依次填出文中表现了母亲希望破灭时的心理活动、感情变化的层次(3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
12、从母亲的上述变化中可以概括出母亲的性格特征是()(2分)
A、精细聪明善于应变
B、狭隘暴躁嫌贫爱富
C、自私冷酷唯利是图
13、文末一句“……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有什么作用?(3分)
(二)、(16分)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空虚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选自《饮冰室全集》)
1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3分)
答:□□□□□□□□□□
15、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3分)
答:
16、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6分)
(1)“卸却”责任指□□□□□□□□□□。(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指□□□□□□□□□□。(10字以内)。
17、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4分)
答:
(三)、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各题。(13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8、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一处)(2分)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宋无罪而攻之
19、解释加横线的词语。(4分)
(1)起于齐()
(2)请说之()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4)不可谓知类()
20、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体现了墨子的主张,其主张是什么?(3分)
2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要回答。(4分)
三、作文(60分)
追求,是一个永恒的信念。就像一只不倒翁,面对列风的侵袭,虽然摇摇欲坠,却从不会倒下。闪烁的烛光是如此的微弱,弹指的波动足以让它熄灭,但火种般的腊油仍让它继续燃烧———因为理想中的追求,是自己不变的诺言。
22、请联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自身的事例来写,也可以他人的事例下笔。(2)、可以从某一方面反映当代人的追求精神,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反映。(3)、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参考答案
一、1、D2、C3、C4、C5、(1)、似曾相识燕归来(2)、佳木秀而繁阴(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宽宏厚博,充乎天地之间6、《水浒》(或《水浒传》、《水浒全传》)林冲(或林教头)7、(1)、黄鹤楼(2)岳阳楼(3)泰山8、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裁剪,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种,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句式符合要求,修辞准确均可)
二、(一)9、《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10、神态动作因为他发现他日夜期盼的弟弟于勒好像在卖牡蛎,好像是一个穷苦不堪的人。而自己靠于勒发财的梦也随之有破灭的可能。于勒更有重新拖累他的可能,所以父亲感到不安。11、①我母亲也怕起来,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②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小子又回来吃咱们。”③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12、C13、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贪婪、爱财如命。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社会现实。
(二)14、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15、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16、(1)、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2)、尽了责任,再无负担17、(1)每一个人都有责任;(2)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3)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三)18、(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宋无罪/而攻之19、(1)出发(动身)(2)解释(3)制造(4)明白事理.20、阻止楚国攻打宋国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不义战争)21、当然不是。其实墨子是先用激将法,诱使对方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指出对方行为与观点相违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或墨子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输盘理屈词穷)(意思对即可)
初三语文会考模拟题(A卷)
2005年03月31日10:00:32 四川新闻网 杨嵌 蒋明君
本试题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为纲,以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为本,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运用及迁移能力。试卷分A、B两卷,A卷100分,B卷50分(B卷略)。
一、基础知识(2×11)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语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胆怯(qiè)校对(xiào)模棱两可(mú)坚韧(rèn)
B、溺爱(nì)系统(xì)
挑拨离间(jiān)恶心(ě)
C、拮据(jié)堤岸(dī)
锐不可当(dānɡ)颓唐(tuí)
D、恐吓(xià)造诣(yì)
泰然处之(chǔ)恣情(zī)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花雪月,世事仓桑,早已熟稔的文字:在这炎热的绝望中,常会弹出一曲别有的风情,发出人间的妙音真迪。
B、上帝决定惩罚他们,暗中喻告鲁特,叫他挟带家眷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以后,不准回头看。
C、富有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书藉可以使枯躁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
3、在下列句子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国民党将领汤恩伯吹嘘南京城防_______,但人民解放军仅用了24小时就冲破了敌人的防线。
②王小玉的演唱真是___________,赢得了满场观众喝彩。
③白衣战士们__________,克服重重困难,帮助“非典”患者战胜病魔。
④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不断出现,有如_________。
A、坚如磐石绘声绘色破釜沉舟层出不穷
B、固若金汤声情并茂无所畏惧雨后春笋
C、铜墙铁壁惟妙惟肖永往直前如火如荼
D、稳如泰山栩栩如生无所不为风起云涌
4、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写恰当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探索者总是面对着未知的世界,每前进一小步_____会增加一百倍的艰险,______这种精神_____是创造精神,开拓精神,_____是冒险精神,献身精神。
A就因此虽然但B都因此既是也
C都所以尽管也D就所以既是更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
C、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D、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谁都不知道,他乘坐哪次车来?要不要去接?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材料如果单卖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3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B、从他的讲话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
C、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D、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7、下面对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B、那个花白胡子走过来了。(借代)
C、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夸张)
D、他好像觉察到了什么。(比喻)
8、下面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9、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译文:从已经望见到十八日这天是最盛大的。
B、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借用命令免于斩刑,但戍边死去的人本来有十分之六七。
C、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译文: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人,也没有详细的姓名和字号
10、作家、作品和文体关联不正确的是()
A、茅盾—《白杨礼赞》—散文
B、柳宗元—《小石潭记》—散文
C、都德—《最后一课》—小说
D、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消息
11、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一文采用先分说后总说的结构层次,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用比较的方法突出苏州园林“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这样一个总的、共同的特征。
B、《沁园春·雪》这首词运用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上阕通过写景,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阕写人,歌颂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C、《石壕吏》一诗以叙事为主,详略十分精当。详写了官吏与差役随意抓人的经过,以深刻揭露官府的罪恶。
D、《发问的精神》意图是提倡发问,它既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的论点不正确,又从反面论证了相反的论点正确。
B.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模拟测试题
你好,你是6年级毕业生吗?我有一个人教网,这是它的复习建议:
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复习题
湖北省宜城市郑集镇百营小学 许 博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ó fā mǐ cù xiǎo mài sì miào chǒu zhe
( ) ( ) ( ) ( ) ( )
wō tóu ding shèng shēng xiù chōu yē xiá zi
( ) ( ) ( ) ( ) ( )
二、我会查字典
“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第六笔是( )。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①古代煮东西的器物 ②锅 ③正当;正在 ,在“春秋鼎盛”词中选第( )种解释。写出四个带“鼎”字的四个词语 、 、 、 。
三、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艰苦奋斗( ) 千辛万苦( ) 举世闻明( ) 不记其数( )
兴高采列( ) 拾金不味( ) 欢欣鼓舞( ) 守株侍兔( )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只要……就…… 因为……所以…… 无论……都……
如果……就…… 不但……而且…… 不是……就是……
1.( )刮风下雨,刘老师( )早早地唠叨学校。
2.(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 )无法承担祖国大业。
3.( )《国旗的故事》这本书写的生动感人,( )我看了好几遍。
4.树苗栽不活( )条件不好,( )栽的方法有问题。
5.卢沟桥的狮子( )数量多,( )形态各异。
六、句子大观园
1.按要求写句子。
(1)将陈述句改为夸张句。
教室里非常安静。
(2)将陈述句改为比喻句。
十五的月亮圆。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1)幽深秀丽的巫峡,常常朝云暮雨,变幻莫测。
(2)明明是我们班功课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
(3)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 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七、按一定的顺序,把下列各组词语重新排列。
1.一季 一年 一月 一周 一旬
2.少年 老年 幼儿 中年 青年
3.端午节 中秋节 清明节 教师节 国庆节
八、根据提示写出诗句或格言。
1.曹植质问哥哥苦苦相逼得诗句:“ ”
2.描写夜里细雨随着微风悄悄地滋润着万物的诗句,“ ”
3.“ ”是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它提醒人们注意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
4.面对困难,你会想到 。
九、开心阅读
生命的掌声
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是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沉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的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上演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演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他就一直点着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慢的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红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长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英子很有礼貌地向老师深鞠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中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是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在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后来,英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那一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以后,英子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才明白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1.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蜷缩(quán juǎn ) 歧视 (qí zhī )
骤然(zòu zhòu ) 忧郁 (yù yǒu )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 马上 --( ) 突然--( ) 残疾--( )
3.文中的主人公英子以前是一个性格 、 的残疾姑娘。
4.英子为什么每天早早来到教室,又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呢?
5.对英子来说,为什么那次掌声是“生命的掌声”?
6.读了文章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呢?
九、根据诗歌提示,按要求作文
我心中有一个太阳,我心中有一个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总有温暖的话送耳旁……总有一个声音为我带路,总有一个呼唤飘在我心上,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暗淡无光。
要求:请以“心中的太阳”为题,结合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定。
湖南省浏阳市2008年上学期小学语文六年级期终考试试卷
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 李小癸
(考试时量80分钟,满分120分;80分以上为优秀,60至79分为合格,59分以下为待合格)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附加题
总分
等第
得 分
(同学们,你们已经长大了,祝贺你们!在你们即将走进初中大门的时刻,我们来一次语文学习回溯之旅。祝你成功!)
一、书写题(5分)(抄写句子,要求书写工整、正确,行款整齐、美观,有笔锋)。
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能超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二、积累运用(30分)
(一)听写词语(8分,每词1分)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长歌行》这首诗中“少壮 , 。”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告诫和激励年轻人 。(3分)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个句子选自 写的《卜算子·咏梅》,运用了 修辞手法。我们学过的词牌名还有 、
。(2分)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2分)
4.临近毕业,与老师、同学即将分别。我用古诗名句给同学留言:
;我还给老师留言,表达感谢之情:
。(3分)
(三)根据要求做题(12分)
1.补充完整下面的名言警句。(2分)
① 问渠哪得清如许, 。
② ,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2.下面词组中,既有一组反义词又有一组近义词的是( )。(选序号)(2分)
A、 纯熟 熟练 节制 限制
B、 张罗 松懈 料理 松驰
C、 渺小 伟大 粗疏 周密
D、 怯懦 推却 胆小 接受
3.下列读音、字形都对的一组是( )。(选序号)(2分)
A、娱乐(yí lè ) 通讯 咨询 峰峦雄伟
B、徘徊(pái huí ) 悔辱 辩论 受益匪浅
C、模样(mú yànɡ) 纯粹 妒忌 负荆请罪
D、数学(shù xué) 娇健 便意 应接不暇
4.“别人有了困难就要帮助。”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选序号) (2分)
A、别人有了困难不能不帮助。 B、别人有了困难岂能不帮助吗?
C、别人有了困难非帮助不可。 D、别人有了困难要帮助吗?
5.按要求写句子。(2分)
世纪宝鼎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园绿色的草坪上。
缩句:
6.用“沉”字组词,再选词填空。(2分)
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全家人心情十分( )。李大钊同志在敌人的面前( )镇定,有时据理力争,有时用( )进行无声地反抗。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被害,人们万分( )。
三、阅读理解(30分)
[短文一](10分)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又誉其矛曰:“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矛与盾》)
1.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2分)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
。(2分)
3.在小学阶段,我们还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如: 、 。寓言,往往假托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矛与盾》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4分)
4.“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都是我国的灿烂文化。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许多这样的故事,请你分别写出两个来。(2分)
神话故事
历史故事
[短文二](7分)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 的办法。山顶的泉水不断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选自《詹天佑》)
1.联系课文内容,把第一句话补充完整。这种巧妙的设计体现了詹天佑的创新精神。修京张铁路中还能体现詹天佑这种精神的另外两项设计是: 和
。(3分)
2.加横线的句子体现了詹天佑的工作作风,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2分)
3.照样子补充两个类似词语。(2分)
同吃同住
[短文三](13分)
免费而珍贵的礼物
多克是一个信差,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向人们传递快乐。因此,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鼓励性的话。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也留给他们一张小纸条,告诉他们“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开”,“别再烦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克因为年龄太大而没有入伍,但他自告奋勇到野战医院做了一名志愿者,协助医院救死扶伤。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在医院的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他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医院的人说他疯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无伤大雅,不必擦掉。
qP-`/zf
--------------------------------------------------------------------------------
u
--------------------------------------------------------------------------------
i0那句话一直没有人去管,就一直留在了那面墙上。后来,不但伤员,就连医生、护士包括院长,都渐渐地记住了这句话。
伤病员们为了不让这句话落空而坚强地活着( )医生和护士为了这句话( )尽力给予病人最精心的医治和护理( )这个医院变成了一个坚强的医院( )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盼望和坚毅的表情( )//Xs%B
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是巨人,也许只是一句普通的话语。而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对方一个免费却珍贵的礼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却往往重如千钧。//
1.根据上下文,理解带点的词语。(2分)
突发奇想:
微不足道:
2.给第五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3.文中“免费而珍贵的礼物”是谁送给谁的?起到了什么效果呢?(3分)
4.短文已经分段,请写出第二段的段意。(2分)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你也送一份“免费而珍贵的礼物”给四川地震灾区的人们,把它写下来吧。
我的感想:
(2分)
我的“礼物”:
(2分)
四、习作(35分)
以下内容,任选一题。书写工整,字数在400字以上。
1.题目:给中学老师一封信
提示:就要进入中学了,为了让中学老师尽快地了解我们,赏识我们,我们可以用书信的形式向中学老师介绍自己,如兴趣、爱好、特长、担任过什么职务、参加过什么活动等,还可以谈谈进入中学后的打算,更可以谈谈你对中学老师的期待。要求:(1)用书信的格式写,格式正确(不出现真实学校、班级、姓名)。(2)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3)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写错别字。
2.最美丽的
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附加题:(20分)
一、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
同学们,在小学的六年中,你们看了不少的课外书,看看下面的题目会做吗?
1.李逵这一形象出自( )
①《水浒传》 ②《封神演义》 ③《隋唐演义》 ④《西游记》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
①泰山的壮观景象 ②庐山的壮观景象 ③黄山的壮观景象 ④华山的壮观景象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
①赤壁大战 ②草船借箭 ③三顾茅庐 ④负荆请罪
4.“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 )
①李白和杜牧 ②李商隐和杜牧 ③李白和杜甫 ④李商隐和杜甫
二、补充词语并对以下的词语进行分类。填序号(6分)
⑤专心 ② 问底 ③全神 ④ 淡抹
⑤克已 ⑥ 壮阔 ⑦持之 ⑧ 而不舍
反映优秀品质
形容坚持不懈
形容精神集中
描写湖光山色
三、朗读下面的句子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选择答案填序号。(4分)
①体谅,安慰 ② 思念,感激 ③担心,祈盼 ④诚恳,热情
1.“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响。”《难忘的启蒙》( )
2.“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穷人》 ( )
3.“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月光曲》 ( )
4.“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月光曲》 ( )
四、写通知。
为了商量庆祝“六·一”活动的事情,学校大队部出了一个通知,要求全校各个中队的中队长和宣传委员在当天下午第二节课后到大队部队室开会,出通知的时间是五月十日。请你代大队部出好这个通知,写在下面。(6分)
听写材料
僻静 魅力 丞相 廉颇 饭碗 橱窗
完璧归赵 神机妙算
由于字数问题只可以给你这么多,不够的找我,我还有复习资料与复习建议。
C. 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你先做,后面有答案,要耐心哦
我会正确拼写词句。(7%) zūn xún táo zuì wēī’ã chōnɡ jǐnɡ lǎn î shân tîu ( )( )( )( )( )( ) juã xīn shì zhǒnɡ zi, shí ɡàn cái shì fãi li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仔细辩别,准确组词。(8%) 概( ) 霄( ) 既( ) zhēng( ) 慨( ) 屑( ) 即( ) zhâng( ) 三、我是查字典的小能手。(6%) 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 余几 笔 选择正确的字义(用“√”表示) 索. 性 ①要、取( )②径直、干脆( ) ③没有兴趣( )④绳、链状的东西( ) 震耳欲.聋 ①欲望( )②想要、希望( ) ③需要( )④将要( ) 疾. 驰 ①病( )②恨( ) ③快、迅速( )④痛苦( ) [积累运用] 四、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还会用其中的一个词写句子。(7%) ( )吃( )用 居( )思( ) ( )( )洋洋 ( )往( )前 身( )其( ) ( )( )翼翼 ( )头( )干 积( )成( ) 波涛( )( ) ( )堂( )笑 心( )胆( ) 娓娓(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按要求写词语。(6%) 地 名: 北 京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民族名称: 汉 族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家乡的桥: 安平桥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六、我会按要求写出优美的句子。(8%) 1、福娃吸引了大家。 扩句:_________________的福娃____________________地吸引了大家。 2、草原真美。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六”飞天,这是一件令中国人民自豪的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含有“月”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我会在原句上修改病句。(6%) 1、他的家乡是福建省人。 2、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3、他因为取得了好成绩,所以一点也不骄傲。 4、上课了,老师把眼睛投到同学们身上。 [阅读理解] 八、我能根据提示,把句子补充完整。(4%) 1、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恩难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鸟 鸣 涧》九、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尽量用课文原句回答)(4%) 《 》是革命家叶挺写的。将军在十分渴望得到 的情况下,却选择了 ,因为他深深地知道—— 。 十、我能认真阅读短文,仔细作答。(14%) 卖 镜 子 的 人 从前,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他的口才也不错,生意做得很红火。 但是,他忙于经营,连饮食起居、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观逐渐邋遢(lā tā),自己(竟然 虽然)丝毫没有发觉。后来不知怎的,买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意也越来越清淡。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铺开摊子,好多人围过来看货,他就向大家宣传开了。 一位顾客手里拿着一面挑好的镜子,本(打算 计算)买,但端详了一下他的脸,忽然“扑哧”一笑,放下镜子,扭头就走了。 卖镜子的人不明白 拉住一位老人问 怎么 我的话错了吗 老人慢慢地说:“你的话倒是没错,不过,你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吧!” 卖镜子的人拿起镜子一照,(顿时 及时)羞得满脸通红。原来他每天只是胡乱擦洗了一下脸,从没拿镜子好好照过自己。他的脸啊,竟像唱戏的大花脸似的。 他终于懂得了: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清洁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只有这样,(宣传 宣告)才会有说服力,不然,任凭有多好的口才也没用。此后,他很注意梳洗整容了,生意也一天天好转了起来。 1、去掉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2% 2、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 3、从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写在括号里。2% 肮脏 ——( ) 糊涂 ——( )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2% 清淡 端详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 这篇短文先写卖镜子的人起初 ,但是由于 ,结果 。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提醒 下 , 他 终 于 明 白 了 。 6、短文的中心是( )。2% A 要让别人买自己的镜子,自己要先照照镜子。 B 要让别人相信自己,不仅靠口说,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表率。 C 要想生意好,要把自己的外貌衣着整理干净、整洁。 D 卖镜子的人之所以生意不好,是因为他不爱照镜子。 泉州市直小学2005—2006学年度 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二) (满分3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笔下生花]:30% 一年里有许多节日:春节、元旦、教师节、国庆节、“六一”节、 中秋节、端午节„„每一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呢?把你喜欢的节日写下来,可以写你喜欢的原因,也可以写在你喜欢的节日里发生的一件事。 题目:《我最喜欢 节》 要求: 1、认真审题,先想一想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再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叙述要具体、清楚,语句要通顺。 3、字数在400字左右。
答案:[基础知识] 一、 每个词1分;写句子1分。 遵循、陶醉、憧憬、巍峨、懒惰、渗透 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 二、 每个词1分。 大概、云霄、既然、挣扎 慷慨、玉屑、立即、挣脱 三、 每两个空1分。 S 十 8 ② Y 欠 7 ④ J 疒 5 ③ [积累运用] 四、 省、俭、安、危、得、意 勇、无、临、境、小、心 埋、苦、少、多、汹、涌 哄、大、惊、寒、动、听 选词造句略。 五、 福建、泉州、鲤城、丰泽 回族、水族、土族、朝鲜族 刺桐大桥、洛阳桥、泉州大桥、浮桥 六、1、2、3、略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月出惊山鸟、月是故乡明„„ 七、略 [阅读理解] 八、1.百年树人、2.月出惊山鸟 九、《囚歌》、自由、在烈火与热血中永生、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十、 1、应去掉:虽然 计算 及时 宣告 2、标点是 , :“ ?(或,)?” 3、清洁 明白 4、(解释得通,符合文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5、(表达得体,符合文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6、B
D.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发布者:张华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5)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又稍含不满之意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反的是《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A以蔑视的目光,俯瞰着山脚下的敌人,崛立在一块巨大高耸的岩石上,吸引着全部毒弹的袭击,A决心让自己的战友们赢得时间,转危为安。
“扫射吧!”A把双手叉在腰间,一动也不动地分开双脚,稳稳地踏住岩石。“子弹征服不了共产党人!”A苍白带血的脸上露出冷笑,让鲜血从洞穿的身上流出,染遍了脚下的红岩……
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在耳边响起。A猛然听出,胜利的号声,已经来临。这胜利的号角,多么接近,多么动人!华子良终于来了,在最危急的时刻赶来了。党来了。胜利的黎明也来了!
“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