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目录《人教版》
1桂林山水
2林海
3古诗三首;抄《墨梅》《竹石》《石灰吟》
积累运用一
4开国大典
5狱中联欢
6荔枝
7梅花魂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积累运用二
8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9只有一个地毬
10宇宙生命之谜
积累运用三
11长征
12一夜的工作
13我的战友邱少云
积累运用四
14古诗两首《泊船瓜州》《游子吟》
1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6童年的发现
积累运用五
17鸟的天堂
18第一场雪
19索溪谷的野
20鹿和狼的故事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积累运用六
21凡卡
22小抄写员
23向命运挑战
积累运用七
24学弈
25两小儿辨日
26牛郎织女(一)
27牛郎织女(二)
积累运用八
【阅读课文】
1生活是多么广阔
2 21世纪社会集锦
3冬阳.童年.骆驼队
4生命的林子
生字表
⑵ 2007年11册期末语文 数学复习卷 人教版的哦
一、拼音。(12分)
(1)用“ ”划出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词语。(4分)
1、屏障(pín zhàn)2、瞻仰(zhān yǎnɡ)3、揪住(qiū zhù)
4、沉甸甸(chén diàn diàn) 5、广夏(ɡuǎn xià)
6、慷慨(kānɡ kǎi)7、原谅(yuán liànɡ)8、咨询(zī xún)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lí jiānɡ qí zhì hé' ǎi tuǒ tiē dàn shēnɡ
( ) ( ) ( ) ( ) ( )
ō méi tǐ ruì xuě suō ǎn
( ) ( ) ( )
二、书法展示台:把你在本学期学过的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写在下方的田字格内。(不要超出36个字)(5分)
三、基础知识综合运用。(12分)
⒈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剥开(bō bāo) 缝隙(jì xì) 枕头 (zhēng zhěn)
兴盛(xìng xīng ) 假设(jiǎ jià) 歼灭 (jiān qiān)
颤动(zhàn chàn ) 挣扎(zhèng zhēng)
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4分)
瑕( ) 籍( ) 签( ) 誊( )
暇( ) 藉( ) 鉴( ) 誉( )
⒊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并在后面的( )里写上序号。(4分)
⑴找出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一丝不苟(只顾眼前) 心旷神怡(愉快、快乐)
b、爱不释手(放下) 瑞雪兆丰年(预示)
c、弃旧图新(放弃) 居高临下(邻居)
⑵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按钮 汇集 瞻仰 竹筏
B、锤子 绵旗 乾坤 享受
C、歼灭 刀绞 期负 盘孟
⑶与“傲慢、习气、习惯、老当益壮”的感情色彩排列顺序相同的一组是( )。
a、骄横 锋利 佩服 老气横秋
b、狡猾 固执 精神 宝刀不老
c、犹豫 恶劣 惯性 老谋深算
⑷选词填空。
⒈宣布 宣告 宣读
①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②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③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 )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⒉夸奖 夸耀
①叙利奥帮助他爸爸抄书,大家都( )他,说他是懂事的孩子。
②他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他从不在人面前( )。
四、先填空,后归类。(10分)
盛气( )人 兴国安( ) 一丝不( ) 大同小( )
完( )归赵 ( )死如归 画蛇( )足 千( )一发
①具有褒义色彩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两个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由两个相反(或相对)的词组成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用打比方的方法组成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用夸张的方法组成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修改病句。(8分)
1、我一定改掉不好的坏习惯。
2、全校师生和全班同学都参加了庆祝活动。
3、校园里果树多,有桃树、梨树和樟树。
4、每天上学前,我都要对照课表把《语文》、《数学》、《思想品德》、《新华字典》等课本一一放进书包里。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改成反问句。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让我感到亲切、舒服。
2、改成比喻句。
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都是火。
3、改成陈述句。
小明说:“我要到赵刚家去还书。”
4、把下面的两个小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妈妈叫我。我看电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要求写出古诗原句。(6分)
1、体现诗人追求人生如墨梅的高洁品格的诗句是
2、赞美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3、歌颂坚韧精神的诗句是
八、积累与运用。(20分)
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中的两小儿是 的人,从这个故事中我受到了很大启发:
孔子是 的人,我不禁想起了他的 这句治学名言。
②“地球是 ,它向人类 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奖越来越少”。读到这里,我想说
⒉按积累运用知识填空。
①王华今年有了自己的房间,他很高兴,想在房间内贴一幅对联,以激励自己树立远大志向,发奋学习。请你帮他选择一幅合适的对联。
②要过年了,我想送给好朋友一句歇后语,祝愿他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更上一层楼,是 。(请填上一句歇后语)
③本学期,我们学过一首歌颂母爱的诗,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名句是 。
④第11册课文中,我认识了不少人物,如周总理、邱少云、霍金、叙利奥……其中我最喜欢 ,因为 。
⒊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泊船瓜洲》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
②虚心对进步正如骄傲对退步。 ( )
③《荔枝》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肖复兴;《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 )
④《一夜的工作》是我国著名诗人、文学家何其芳同志亲眼看到的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和由此产生的感想。 ( )
⑤“张大爷讲完故事后,同学们激烈地鼓掌。”这句话是正确的。 ( )
⑥凡卡是法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小说《凡卡》中的主人公。 ( )
十、阅读训练。(40分)
(一)阅读课文中的片断,回答问题。
( 1)
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
⑴这段话出自 的 ,选自散文集 。(3分)
⑵文段中描绘声音的词是 ,描写下雪样子的词是 ,这些词语都说明( )。(3分)
⑶既写“格外寂静”,又写“咯吱”声,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⑷这一段描写了( ),作者是从 ( )和( ) 两方面来写的。(3分)
⑸按顺序写出文段中加点词的反义词。(2分)
(2)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1、从哪些词看出岭多?(2分)
2、哪些词描写岭式样多?(2分)
3、大兴安岭跟秦岭有什么不同?(3分)
4、作者表达了什么感情?从哪里看出?(4分)
(二)课外阅读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一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才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别人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面,一碗上面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上面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面,一碗上面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面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面藏卧着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染,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根据短文内容,按要求天空。
短文写了父子三次吃两碗荷包蛋的经过。三次吃面过程都由“( )——询问吃哪碗面——( )——总结吃面的事”这几层组成。(2分)
2、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2分)
父亲借用“孔融让梨”这一典故的用意是( )
①教育儿子像孔融一样学会让“面”。
②教育儿子学习孔融的谦让精神,不要一心贪便宜。
③教育儿子要有宽广胸怀,不要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一点小利。
3、结合短文内容,回答问题。(6分)
①第一次吃面时,儿子“态度坚决”和两口就吃掉一只荷包蛋表明儿子
②第二次吃面时,儿子“笑着端起”表明儿子
③第三次吃面时,儿子“儿子一挥手做‘绅士’状”,表明儿子
4、第二次吃面时,父亲针对儿子吃亏上当后的心情,制造假象,是进一步考验儿子的什么?(3分)
5、这篇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十一、习作。(24+5=29分)
(一)请你以小导游的身份,为“桂林旅游公司”(或“鸡公山旅游公司”,或“索溪旅游公司”)写一段导游词。
————————————————————
————————————————————————————————————————————————————————————————————————————————————————————————————————————————————————————————————————————————。
(二)题目:记一件值得回忆的事。
要求:1.把事情写完整,把经过部分写具体。
2.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适当地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附答案:
一、听力材料:
二、评分要求:工整,匀称,大方:居于田字格的中间,大
小适中(不能顶满格,也不能与四边留出的过大)。
三、 1、bāo xì zhěn xīng jiǎ jiān chàn zhēng
2、答案略
3、⑴b ⑵A ⑶b ⑷①宣读 ②宣告 ③宣布 ①夸奖 ②夸耀
四、1、①两小儿:爱观察、爱动脑、勇于探究 孔子: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②慷慨地 无私地
2、①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②芝麻开花——节节高③唐 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④略
3、① √ ② √ ③ x ④ √ ⑤ x ⑥ x
五、(一)(1)峻青 《第一场雪》 《秋色赋》
(2)簌簌、咯吱 鹅毛般 雪下得很大
(3)不矛盾。只有在夜里格外寂静,才会听到积雪压断树木的枯枝的咯吱声,这样写更显出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4)下雪时的景色 看到的(视觉) 听到的(听觉)
(5)答案略
(二)1、, , :“, 。”
2、拟人
3、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模样!嘻嘻!”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角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当它到了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树杈。
4、希望和信念
5、略
⑶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十一册第五六单元考试卷
http://www.zhaoshiti.com.cn/Soft/List.asp?cat_id=362
2007-12-26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B卷版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B卷 姓名 分数一、权看匆簦
⑷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期中测试卷
每年都有变得,今年的试卷只有出卷人知道,如果是复习的,我有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jìng mì qī liáng méng lóng dé gāo wàng zhòng
( ) ( ) ( ) ( )
bào yuàn kuí wǔ juàn liàn qǐn bù ān xí
( ) ( ) ( ) ( )
二、选择合适的音节、汉字或词语填空。(6%)
1、唱和( )(hé hè) 血( )液(xuè xiě)
刚劲( )(jìng jìn) 运载( )(zǎi zài)
2、 逸 毅 意 诣 谊
( )力 造( ) 安( ) 情( ) 任( )
3、喜爱 热爱 挚爱
①我们( )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②他的作品洋溢着对祖国的( )之情。
③印第安人( )雨后清风的气息。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4%)
( )( )大物 ( )( )匆匆 ( )( )峭壁 思潮( )( )
可见( )( ) 自( )自( ) ( )( )可亲 ( )至( )来
四、按要求写句子。(5%)
1、写一句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2、写一句爱国名言。
3、写一句有关环境保护的标语。
4、写一句真诚待人的名言警句。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17% 8+8+2)
1、你好,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 吗?
你好, 的溪流!你 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 吗?你好, 的瀑布!你天生的 , 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这几句话选自课文 ,是一组 句,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与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 , 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 。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 ,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 ,进行 计算。詹天佑经常 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请给第三句话加上标点符号,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詹天佑
的品质。
3、“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六、仿写。(3%)
请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阵飘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是
。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 1+4+2+2+1+4)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 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前,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弟弟 B、同学 C、爸爸 D、“我”
2、找出能够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②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③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④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3、第四自然段中“……好像不经意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4、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有何不同?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5、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起 的作用。
6、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篇短文的感想。
八、习作。(40%)
请你任选以下一个题目进行习作。
1、题目:与 为友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与树为友,与书为友,与老师为友……
②语句要通顺,叙述要有条理,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500字以上。
2、课文中那个摆书摊的年轻人,经常对“我”说:“别饿坏了那匹马”,目的是想让“我”能够心安理得地看书。在生活中,这种善意的谎言并不少。在你身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你的家人、同学曾经说过善意的谎言吗?请把这样的事写成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⑸ 六年级11册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最新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小学六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卷 1.加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不可名状(说出) 微不足道(值得) 不能自已(停止) 拈轻怕重(挑拣)
B.触手可及(达到) 精益求精(更加) 甘拜下风(甘愿) 人云亦云(说)
C.安然无恙(病) 永垂不朽(流传) 深恶痛疾(痛恨) 坦荡如砥(磨刀石)
D.触目伤怀(心里) 任劳任怨(愿意) 惩前毖后(谨慎) 循序渐进(依照、沿着)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①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这是荒原,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②愚蠢的特务( )了两个钟头,结论是笔迹相同",就断定是许晓轩写的。
③我( )地接过来,谢谢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A.①赞赏 ②鉴别 ③鉴赏 B.①鉴别 ②鉴赏 ③赞赏
C.①赞赏 ②赞赏 ③鉴别 D.①鉴赏 ②鉴别 ③赞赏
3.全是同义词的一项是( )
A.珍藏 收藏 宝藏 贮藏 B.修正 修订 修改 订正
C.珍贵 宝贵 珍宝 贵重 D.修葺 修理 修复 修长
4.加红词语在句中没有反义词的是( )
A.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希望茫远罢了。
B.他的眼睛模糊了……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是那只手是清晰的。
C.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D.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5. 加红词语在句中不含褒义色彩的是( )
A.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宽广和美丽。
B.你看他无论在严寒霜雪和盛夏烈日中,总是精神奕奕,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忧郁和恐惧。
C.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6.加红词的词义相同的是( )
A.①老孙头也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换给她,就怕儿马性子烈,她管不住。”
②刘胡兰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慷慨就义了。
B.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②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C.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②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D.①他的面孔黄里带黑,瘦的教人担心,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②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7.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恰当的是( )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
②母亲那种( )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A.①标志 ②宽裕 B.①标本 ②宽裕
C.①标本 ②宽厚 D.①标志 ②宽厚
8.结合句意解释画横线词语不正确的是( )
A.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脸露在墙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句中是秘密的意思。
B.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句中是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C.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呈文:这里指学生的抗议书、请愿书。
D.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他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
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发生。句中形容对松树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9.每组中两个画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
A.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她是个聪明伶俐,非常可爱的小姑娘。
B. 这里冬天冷得利害。
应该向他讲明利害关系。
C.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四座街心公园里,栽有松柏,植有鲜花,立着雕塑,……俨然一座立体花园。
D. 他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
10.句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①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
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 )着几个( )的荒村。
A.①技术 艺术 ②躺 荒凉 B.①艺术 技术 ②横 萧索
C.①艺术 技术 ②摆 冷落 D.①技术 艺术 ②立 孤单
11.句中没有反义词的是( )
A.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B.我喜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C.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
D.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12.不成为同义词的是( )
A.惊异 诧异 B.慈祥 端详 C.谦虚 谦逊 D.纯真 纯洁
13.不成为反义词的是( )
A.涣散 热忱 B.宽裕 拮据 C.高尚 庸俗 D.慷慨 吝啬
14.没有反义词的是( )
A.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 B.正直而慈祥的眼光
C.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D.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5.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16.画横线词语在句中含褒义色彩的是( )
A.农民诗人孙万福,那老当益壮的风度,给我的印象很深。
B.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C.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D.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
17.词语感情色彩不同的是( )
A. 坚定不移 B.拈轻怕重 C.一代天骄 D.任劳任怨
【试题答案】
1. D 2. D 3. B 4. D 5. C 6. C
7. C 8. B 9. D 10. B 11. D 12. B
13. A 14. B 15. B 16.A 1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