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5年全国各省市中考对联题
2015年中考试语文对联题
1.【2013年·吉林省】
【试题】8、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 下联:。
2、【2013年·四川省德阳市】
【试题】27. 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年·内蒙古省包头市】
【试题】6.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3分)
(1)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
下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 ,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 。
4、【2013年·江苏省泰州市】【试题】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围绕教材中涉及到的经典文学作品,你班开展了“集体视听”系列活动。
(1)【话剧欣赏】活动中,你和同学们一起观赏了《(陈毅市长)选场》的话剧视频。其中有一段对话:
齐仰之(笑):”妙,妙!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陈毅:“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荆。”
晓华同学不理解台词中“ 催化剂”的言外之意,请你结合所学的剧本内容向他做一个解说。(3分)
(2)【广而告之】话剧欣赏活动结束后,大家决定把这段话剧视频向全校宣传推介。
①语文老师给右边的话剧海报配写了一则广告语——三分钟与三十分钟的对话。请你对这则广告语的妙处进行点评。(3分)
②在宣传推介的过程中,晓华同学打算开展征集对联下联的话动。他拟出的上联是“陈市长亲顾茅庐得良才” ,请尝试对出下联。(2分)
5、【2013年·甘肃省兰州市】
【试题】5.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古典名著的回目多对仗工整、内容丰富,且不同名著之间也可对仗。如:以《西游记》中的“黄狮精虚设钉钯宴”为上联,可用《红楼梦》中的“白玉钏亲尝莲叶羹”作下联。
现有一个上联: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说的是张飞饮酒,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又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并反劫三寨的故事。
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花和尚 唐三藏 野猪林 火焰山 路阻 败走 大闹
下联:
故事情节:
6.【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
【试题】6.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为古 今中外君民立允极,合诗书礼易春秋集大成。
②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③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④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源。
A.①孟子 ②诸葛亮 ③欧阳修 ④“三苏”
B.①孔子 ②诸葛亮 ③欧阳修 ④“三苏”
C.①孟子 ②诸葛亮 ③范仲淹 ④“三苏”
D.①庄子 ②刘备 ③王安石 ④ “三苏”
7.乐山市2013
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
土地滋养了万物,哺育了我们,有谁能离开它呢?今年6月25日是我国第22个土地日,在它即将来临之际,梦想中学九年级准备开展一次“脚踏一方土”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晓耕地现状。
2008年我国为应对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党中央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战略决策。实际状况如何呢?请阅读某同学搜集的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材料,概括出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点。
2003年底,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耕地面积为18.51亿亩,比1996年减少1亿亩,平均每年减少了1400多万亩。2005年,国土资源部公布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了542.4万亩。2009年初,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又比上一年度减少了29万亩。
变化的特点是:
②履节约行动。
耕地在减少,生存受挑战。然而,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惊人。不久前,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光盘行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李老师将珍惜土地与“光盘行动”结合,只拟写了一幅标语的前半句,请在下列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后半句,与前半句基本相对。
备选词语:光盘行动 开启 践行 勤俭人 收藏 节约风
前半句:珍惜土地资源心怀感恩情
后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山西省2013
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2分)
水清鱼读月 山静鸟 天
10.绥化:请根据下面这首有关兰花的诗对出下联。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莆田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巍巍壶山,依依兰水,承载着兴化大地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孕育出淳朴的民风和民俗。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莆田,了解莆田,文学社举行了“美丽莆田”的宣传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吧!
15.舌尖上的美味(2分)
莆田美食品种丰富,历史悠久。下面两句是用来赞美莆田特急美食的,请你运用对偶知识把下句补充完整。
上句:兴化炒米粉传千年八方享誉
下句:莆田焖豆腐烩百昧□□□□
2015年中考试语文对联题答案
1. 【答案】8、宽对即可。(共2分,内容、形式各1分)示例1:满园书香育英才。示例2:一片真情报恩师。
2、【答案】27、(2分)示例:播种知识,享受智慧人生
3、【答案】6.(3分) 示例:(1)做事戒懒,懒会 关闭成功门。(2)白云观里望白云,云散见日升。
4、6.(1)陈毅对齐仰之的思想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2)①陈毅以高超的谈话技巧,让齐仰之打破谈话不超过三分钟的界限,直到三十分钟,甚至要秉烛夜谈,体现了陈毅求贤如渴,语言幽默睿智,齐仰之固执质朴,有浓厚的爱国热情. ②示例:齐博士打开门扉遇知己 解析:此题结合专题、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对戏剧的把握。(1)考查对语句言外之意的把握。言外之意,就是“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见《现代汉语词典》),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点,也是在日常生活领域和特定场合下经常用到的一种说话方式。完成此题,应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2)①考查对广告的赏析。在赏析的时候,可从修辞、写作手法、动词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②考查对对偶修辞的把握。对偶要求字数 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5、【答案】(4分)1:花和尚大闹野猪林 故事情节: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两位押解差役受高俅指示,欲害林冲性命。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林冲至野猪林,在关键时刻救下林冲。
示例2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故事情节:唐僧师徒西去取经,来到火焰山前,酷热难当,无法前行。孙悟空借来芭蕉扇,扇灭大火,才得顺利西 行。(对联2分,故事情节2分)
6.【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答案】B
7.乐山市2013
①我国的耕地面积从2003年来在逐年减少;或者2003年前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得快,其后每年的耕地面积减少得慢。(意思接近即可得2分)
②践行光盘行动开启节约风或开启光盘行动践行节约风
8. 农村或社会等(1分),奔(建)小康(1分)。
9.山西省2013 谈 (所填为动词,使用拟人修辞并符合语境即可。)
10.答案:种幽兰追求淡雅情趣或赏兰花陶冶君子情操
11.莆田15.(2分)十里飘香(四海闻名等)(平仄不作要求,宽对即可。)
(1)在学校与社区(村)联办的“传统文化知多少”游艺活动中,一副对联难住了大家,请你帮忙填写完整。(2分)[来源学+科+网Z+X+X+K]
上联:端午______祭屈原 下联:中秋赏月_________ (1)赛舟(吃粽) 念亲人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所填内容与节日内涵相符,字数一致,意近即可。
㈡ 2014年中考题语文的对联题目
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最能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拟写一副对联,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因此,这种题目倍受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今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中的对联题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更是把这一传统的命题方式推向了极致,不但命题形式灵活,而且还与时事结合起来,使得这一传统的题目更焕发了时代的特色.
【试题解析】
一、对联书写题.这种题型是结合拼音考查考生书写能力,所写汉字均是对联.
例1.(2014年甘肃白银市)根据拼音提示,将对联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Shū shān yǒu lù qín wéi jìng,xué hǎi wú yá kǔ zuò zhōu.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依据拼音写出对联能力.做好本题关键是写汉字时不能出现错字现象,以及同音字或形似字情况的出现.同时在写作时一定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正楷字即可.
【参考答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补写对联题.这种题是在所给的对联上填上所空缺的字,使对联相对.
例2.(2014年北京市)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去老范一千年,后__先__,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忧 乐 八百里大湖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进行补写能力.这里我们根据对联上下联要相对,上联空缺的字我们可以依据下联填写,上联的“来”“往”是一对反义词,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对上联填写“乐”“忧”,下联所补写的,我们可以结合上联去思考,上联的“老范一千年”是主谓短语,下联也可以结合对联的大体意思补写一个主谓短语,“大湖八百里”即可.
【参考答案】 B上联对应《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联“大湖八百里”与上联结构相对应.
三、情境对联题.就是命题者给出一定的情境,让考生根据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3.(2014年吉林省)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下联: .
【解析】 做好本题,考生首先仔细阅读题干所给的情境,根据对联出句和对句句法结构相同、词性相同的要求,对照上联,从题目设定的情景中选取或组织词性相同的词语,对出即可.
【参考答案】 示例:古道边伤心忆故人.
四、古诗对联题.这类题目是依据古诗的名句来应对上联或下联的.
例4.(2014年四川省绵阳市)一位对联爱好者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上联征求下联,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 ”应征.
【解析】 本题命题非常新颖,既考查对对联的能力,又考查古诗默写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考生在针对《沁园春·雪》中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名句,进行填写,填写时同样也思考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
【参考答案】 江山如此多娇.
五、赏析对联题.该题是考查考生对对联内涵意思的理解,写出对对联的理解能力.
例5.(2014年福建省厦门市)下面是三副红砖古厝的对联,请选择其中一副,谈谈你对它内涵的理解.
①族本中郎派,家承学士风
②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内容理解能力.做好本题考生首先结合对,抓住对联的主要内容去理解,对联①考生为人“宦官显赫”“家风儒雅”思考;对联②考生为人“个人修养”去理解;对联③围绕“胸襟”“志趣”去思考即可.
【参考答案】 ①上联表明古厝主人祖上是官宦人家,家族显赫,下联表明古厝主人是书香门第,家风儒雅.②上联的“室雅”和下联的“花香”都表明古厝主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注重个人修养,志趣高雅.③上联体现古厝主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下联体现其至大至刚的浩然志趣.
六、对联组合题.本类题目是让考生在给定的备选词语组合选择恰当的词语,结合对联特点重新组合,把对联补充完整.
例6.(201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走进一个宁静的乡村,村庄道路宽阔平坦,古朴而又充满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气息.遗憾的是寨门上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联的上半部分,请你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运用所学对联知识补全对联,
扮靓 铺就 乡村 道路 康庄 美丽
上联:勤劳和汗水 下联:智慧与真情
【解析】 本题是考查考生,依据备选词语重新组合补全对联能力.做好本题首先了解题干的的内容,然后考生在结合对联,研究备选词语的词性,依据对联的词性和字数的特点进行排列组合,做好词性相对即可.
【参考答案】 示例:铺就康庄道路 靓扮美丽乡村.
七、名著对联题.该题是结合名著考查考生对对联中的人物和情节的理解能力.
例7.(2014年辽宁省大连市)有一位同学,读了《水浒》之后,写了一副对联,请判断对联说的是哪个人物,并概述对联中提及的一个情节.(不超出所给字格)
对联:打山门拔杨柳洒家自洒,闻潮信圆六和吾身非吾
人物: 情节概述:
【解析】 本题依据名著考查考生对对联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本题首先分析对联中的人物,弄清楚该人物是谁,了解该人物的先关故事情节.结合上联看所写的人物的鲁达(鲁提辖、花和尚),然后我们在思考其人物的主要事件,及打山门、倒拔垂杨柳、闻潮信圆六和等.做题时主要不要写错字,故事情节的概况要凝练.
【参考答案】人物:鲁智深情节概述:打山门:鲁智深在五台山醉酒,打坏门前金刚,被长老打发到大相国寺.拔杨柳:鲁智深在大相国寺(菜园)与泼皮饮酒,嫌树上老鸦吵闹,倒拔垂杨柳(绿杨),泼皮拜倒在地.闻潮信圆六和:鲁智深在六和寺夜闻钱塘江潮信,想起师父偈语,便在椅子上坐化.
【对法指要】
写对联其实是仿句题的一种形式,可理解为仿写对偶句.一般来说,中考试题没有在语言的平仄等方面作更高的要求,只要符合宽对即可.因此,只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就能在中考时从容应对.
首先,了解对联的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符,意义相关,节奏相合,平仄相协.
其次,注重平时积累.多读多记名言警句,关注一些佳联,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就是课本中涉及的.
最后,了解对对子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切实可行的技巧.如“拆分法”,即把一联分成若干个词组一一作对,再合起来,就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试题演练】
1.(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忠厚传家久.
下联:诗书继世 .
2.(2014年内蒙古包头市)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
⑴假日,小张来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小岛.这里曾经一片荒芜,人迹罕至,可如今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他不由得吟出了“碧岛增绿树绿增岛碧”,可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
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了介绍长白山的风光片,说长白山原本叫白山,只因这里气候寒冷,经常下雪,山上积雪不化而得名.听到这里,小张脑海中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
⑵上联:今日称雄考场,谁拔头筹?下联:
3.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对联很精妙.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____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
A.相 B.自 C.急 D.少
4.(2014年贵州省遵义市)大赛现场要挂一幅对联.请根据你学过的对偶知识,拟写一幅对联.
上联:
下联:
5.(2014年湖北省潜江、天门、仙桃市)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补写对联.
上联:扬家风,继优良传统 .
下联:
6.(2014年山东省莱芜市)假如你校将在山东省旅游网站用对联的形式发一条微博宣传推介莱芜,上联已拟好,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要求:与上联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上联:房干山上观流泉瀑布品山珍野味,嬴牟风景果然好.
下联:
7.(2014年辽宁省沈阳市)沈阳某市民写了一副对联,抒发对沈阳发展的赞叹之情.下面是他写的上联,请你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补写下联.
上联:昔日古都融古韵.
下联:
8.(2014年福建省龙岩市)老师想用一幅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 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
9.(2014年湖南省娄底市)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将于今年9月在娄底举行.红山学校九年级5班的同学们积极参与筹备委员会对省运会主题口号的征集活动.他们根据“突出娄底特色,彰显湖南亮点”的要求,用对联的形式已拟出了主题口号的上句,请你运用对偶知识拟出下句.
上句:展娄底青春风采.
下句:
10.(2014年广西省梧州市) 热爱传承祖国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把对联送给《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组.
上联:汉字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下联:
11.(2014年福建省泉州市)网友们观看湖头端午活动网络直播后,想“拼凑”一副对联表达感受,邀请你参与,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祭关帝歌招魂传统习俗独具特色.下联:宅家中聚网友
【参考答案】
1.长(“远”等)2.示例:⑴白山落雪花雪落山白(或:白山添白雪白添山白).⑵[他年]尽忠(华夏>,我绘宏图.3. B4.示例: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5. 示例:树正气,建和谐社区;育英才,享幸福生活.6.示例:雪野湖中赏水光潋滟听渔舟晚唱,莱芜大地就是美7. 示例:今朝新城谱新篇8.身教 家风9.示例:显(扬)湖湘热血精神10. 示例①现代科技异彩纷呈.示例②虚拟社区畅所欲言.示例③网络科技趣味横生.
㈢ 中考语文:对联题答题技巧
再好的技巧也需要多加练习,为你奉上:
中考中对联题命题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常见的有四种命题形式:①对联链接;②对联配对;③对联撰写;④对联赏析。下面我们结合例题来谈谈这四类试题的实战技巧。
一、对联链接。
试题给出一副对联,让考生回答与此对联相关联的内容,比如对联所涉及到的典故,对联让你想到的名人或名句等。
【例1】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会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____,____。
【分析】此对联事实上就是根据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内容而撰写的,也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对联的上联写了洞庭湖的山水景物,下联则写了赏景人的情感。由对联中的“忧乐”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例2】《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是中学课本中的名篇,请同学们回顾这两篇课文的内容,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陶渊明志寄世外桃源;欧阳修情醉____。
【分析】此题是一则补充对联的试题,对联的内容范围都已经给出,让同学们根据《桃花源记》、《醉翁亭记》的内容来写,这需要同学们对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有较深的了解。试题的上联已经给出,根据对联的特点,我们知道补写部分须是一个表示处所的偏正式四字词语,上联内容已经用了《桃花源记》,那么下联这个四字词语一定是《醉翁亭记》文中所提到的地址,经过推敲琢磨“滁西琅琊”较为合理。
【答案】滁西琅琊。
二、对联匹配。
试题把相对的事物全部给出来,让考生把这些事物按照对联的格式相互配对。
【例3】中国不少地名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石头城对燕子矶,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对____,莫愁湖对____,总统府对____。
【分析】此类根据上联找下联的匹配题,难度不大。它考查的是学生对句子节奏的把握,以及对词语性质的了解。
【答案】乌龙潭对白马湖,莫愁湖对无想寺,总统府对状元楼。
三、对联撰写。
要求考生直接撰写对联,或者给出上联让写下联。此类试题难度较大,命题者一般选择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人、事、物要求考生撰写。
【例4】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____
【分析】此题结合同学们熟悉的名著来考查对联知识。这需要同学们对《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故事有所了解。上联是根据《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来写的,对联先给出一个评价人物的四字词语,然后给出这样评价人物的证据,那么,下联的内容也需根据名著中的一个人物事迹来写。同学们可以根据参考人物来选择人物故事,这样分析之后,就可以得出相应的对联。
【参考答案】①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②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③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④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四、对联赏析。
对某一副对联从某一方面进行赏析,这个要求有相当难度,牵涉知识很广,因此一般试题只要求考生从一两个方面做简单赏析。
【例5】下面对联是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一副对联,请你对这副对联进行简单赏析。
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分析】我们知道,语文学科的考试水平分四个层级:A、识记,B、理解,C、应用,D、欣赏评价。这道题属于D级,具有一定的难度。
赏析时,可从对联的内容上进行赏析,可从对联的句式特点上进行赏析,也可从句子的修辞上进行赏析等,答题时只要能抓住要点,正确赏析就行了。
【参考答案】在内容上,这幅对联透彻地阐明了读书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道理;在句式上,这幅对联长短句结合,读起来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在修辞上,这幅对联巧用对比修辞,能够警醒人们认识到持之以恒的道理。
【例6】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于是有人写了以下一副对联:“家运国运奥运努力才能走运;金牌银牌铜牌健康就是好牌。”
请你仔细品味这副对联,任选一个角度做简单赏析。
【分析】这是一个对联赏析题,所给对联的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热点,以此告诉人们人生的哲理,所以同学们可以从对联的哲理上进行赏析。另外,同学们还可以从对联的用词上进行赏析,如上联多次重复“运”字,下联多次重复“牌”字,两相对照,相映成趣。
【参考答案】这个对联蕴含深刻道理,上联解释了“走运”与“努力”的关系,告诫人们“走运”不是随便得到的,而是努力的结果;下联则告诫人们不可一味地追求名利,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例如有一些运动员为了获得奖牌使用兴奋剂而损害自己的身体。)
【实战提醒】
做对联题,要明确试题的相关要求,要掌握大量的文学常识,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词汇,还要灵活地利用已知条件。了解对联的一般规则:
(1)要字数相等。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要平仄相合。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讲究“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㈣ 经典对联大全的中考语文
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2、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
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龙门联) 4、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 5、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6、大块焕文章,白云在天,沧波无际;春风扇淑气,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7、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
8、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大光亭) 9、古今奇观属岩壑;往来名士尽风流。(杨树悬山阴自在亭) 10、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止息亭联) 11、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止息亭联)
12、留此湖山 得此佳趣;召以佳景 假以文章。(水月观音亭) 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刘墉四照亭联) 14、风旌不动真乘义;月印常圆了悟因。(半山亭联) 15、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陈抟老君台联)
16、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观音亭联) 17、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张广楠苏东坡读书台联) 18、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19、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周延延俊伯牙亭联) 2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矩沧浪亭联)
21、月光千里白;秋色一天青。(君山亭联) 22、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枕流亭联) 23、开轩敫朗月;对弈趁清风。(高杨依山亭联) 24、偶呼明月问千古;临对青山思故人。(捉月台联)
25、睡至二二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 无少长俱是古人。(黄梁梦亭联)
26、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岂不是神仙。(普深和尚清凉台联) 27、提笔四顾天地窄;长啸一声山月高。(朱方湖心亭联) 28、瑞气降寰宇;兰香遍大千。 29、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30、荡思八荒;游神万古。
31、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三雅园联联)
32、每闻乐事先惬;或见奇书手自抄(爱新觉罗 弘历园联) 33、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34、水清石出鱼无数;竹密花深鸟自啼。(哈同花园联)
35、拈花一问,无人会笑;弄石千般 ,有字可传。(台湾慎德堂联) 36、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自题诗) 37、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王文治自题联) 38、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王时敏自题联)
39、受人以虚,求是以实;能见其长 ,独为其难。(王莆常自题联) 40、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毛怀自题联) 41、江山澄气象;冰玉净聪明。(方声洞自题联)
42、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邓石如自题联) 43、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左光斗自题联)
44、发上等愿,亭下等福;从高处立 ,向宽处行。(左宗堂自题联) 45、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石韫玉自题联) 46、真理学从五伦做起;大文章自六经分来。(申涵光自题联) 47、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叶元璋自题联)
48、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叶恭绰自题联) 49、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田家英自题联) 50、尽交天下贤豪长者;常作江山烟月主人。(包世臣自题联) 51、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包世臣自题联) 52、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永瑆自题联) 53、阐旧帮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自题联) 54、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55、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吕留良自题联)
56、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水 ,北苑春山。(刘熙载自题联) 57、读书滋逸气;阅世益豪情。(祁毓麟自题联) 58、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自题联) 59、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孙星衍自题联) 60、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于右任自题联) 61、清机发妙理;高步迢常伦(杨法自题联联) 62、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㈤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对联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
一、(安徽省)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你经历了下面—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
1、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
2、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3、事后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他请你做些修改:
①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一)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②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③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 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晚会过后,该班同学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1) 句①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_____ ”一词改为“ _____ ”。
(2) 句②中,词语“ ”使用不当,应改为“ _____ ”。
(3) 句③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 _____ ”。
4、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上学路上;邻班一位同学问你:“学习这么紧张,花那么多时间搞活动,划得来吗?”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回答他的提问,表明你的看法。
二、(河池市)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1——3题。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过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我们也应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
1、试就某村(社居)老年人生活状况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以调查活动小组组长的身份,拟一份调查计划(提纲)。(3分)
2、就当前孤寡老人的社会的救助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2分)
三、2005年10月12日9时整,万众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搭乘两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7日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飞行任务顺利返回,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新的辉煌。
⑴听到这个消息,你的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说。请写出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话。(不超过50字)
⑵假如你是某报记者,正在北京航天控制中心通过天地对话采访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请你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设想正在遨游太空的航天员会怎样回答。
采访问题:
航天员:
四、(河南省)张军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接着完成下面的工作。
1、下面⑴⑵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⑴下列对联写的是河南哪处名胜?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馨悠( )
②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 )
③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
④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千古流传( )
A.巩义杜甫故居 B.汤阴岳飞庙 C.南阳卧龙岗 D.嵩山少林寺
⑵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
2、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五、(湛江市)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8分)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汉字汉语和中国古代的许多作品中出现得十分频繁,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笼”、“珑”这些例字后,再写出以“龙”为偏旁的汉字4个。(2分)
答: 笼、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望子成龙”、“龙马精神”两个成语后,再写出含有“龙”字的成语4个。(2分)
答:望子成龙、龙马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介绍名著《西游记》里与“龙”有关的一个故事。(不超过50字)(4分)
六、为了全面实施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创建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我市本学期初在市教育局的全面部署和安排下,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都纷纷开展各类文体艺术活动。
㈥ 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
中考语文对联复题训制练
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_______
(2)上联:品千古美文
下联:_______
(3)上联:_______下联:花静鸟淡天
(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______________
(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
(6)上联:海安花鼓,誉满神州
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品王佳酿、海林内衣、中洋河豚。
(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
下联: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清你补充完整。
㈦ 中考语文对对联
你好,抄很高兴为你答题
你是河北考生,语文作文题目是我与……的亲密接触的那张卷?
就是先找错字,然后幽默短信,然后写对联,我是根据图4糖尿病的那个写的
上联:规规矩矩写字 下联:认认真真题名 (自以为不错呵呵)
然后有好学生写的下联:老老实实做人
你的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不妥
先在这里祝你考个好成绩!望采纳!
㈧ 2016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对联
举例如下:
3.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为三坊七巷中衣锦坊的一副槛联选择恰当的下联。(3分)
在福州三坊七巷,曲艺文化是最时尚、最风雅的视听盛宴。观戏听曲历来是百姓的喜乐之事,有些富贵人家热衷于在自己的家里搭设独具特色的宅院戏台,时常唱演些福州的伬唱、戏剧等曲艺节目,为坊巷的生活平添了无穷的乐趣。衣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
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
下联: (只填序号)
A.管竹琴弦乐齐鸣 B.婉转莺歌凌紫烟 C.千秋雅调遥相闻 D.月明水榭客听歌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补写对联。对对联,要注意其常识,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协,宽对即可。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材料,针对三坊七巷衣锦坊主要功能来拟下联。分析材料可知,三坊七巷作为文化街区,这里有着古来的水上戏台,但是人们可以观戏听歌。由此,可选出答案为D项。
【2016•广东】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的精神;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眼界,陶冶你的性情,净化你的灵魂。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仿写。句子仿写要做到句式相同、结构相似,内容与上下文衔接。要用“……你的……,……你的……,……你的……,……你的……,”的格式,构成排比句,根据上文“广泛的阅读能够”,可判断出后面的句子要写出广泛的阅读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比如“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等。
【2016•广东东莞】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不光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
, ;
, ;
【答案】示例:给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轻盈活泼的小溪;给我以风雨,我就是一道旖旎绚丽的彩虹。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运用之仿写能力。解答时先认真阅读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句式特点,然后找准不变的词语,替换变的词语即可。本题不变的词语有“给我以……,我就是一……”,以这种句式造句,替换需要变化的词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