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题(附答案)明天要考啊。。。。
记叙文对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同学们从小学就开始写记叙文。那么怎样写好记叙文,似乎是老调重谈,其实不然。新课标中谈到初中生写记叙文的要求是“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妈妈,我只能用这样的方式默默地爱着你
很多时候,我不愿触及过往的回忆,那样会发觉自己伤痕依然,就好象我分明该把一切都忘记,而所有关于那时的记忆,却因为这个主题,再次浮现。
我的妈妈,一位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长相平凡,也念了些书,还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便嫁给了我的爸爸。
至今都无法理解妈妈跟爸爸彼此是一种怎样的感情,那个年代的人常常是媒妁之言,就定了终身,从来没有爱过,却也是一辈子。
妈妈总说她就是忙碌的命,甚至连生老病死的时间都没有,无论是家里家外,前前后后都是妈妈辛劳忙碌的身影,这话所含的那份艰难与酸楚,没有人比我更懂得!一切原由皆因为我的爸爸!
爸爸自年轻时便脾气暴躁,偏执,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动辄不顺心了,因为一点点的琐屑小事,妈妈就会被他连打带骂,在爸爸面前,妈妈一直是低眉顺眼,提心吊胆地陪着小心,却还不敢吭一声,怕招来更大的打骂... 有一次妈妈实在忍受不了,半夜就喝了农药,什么原因我直到现在也不敢去问,只是依稀记得那时家里的尖叫惊厥声,慌乱成一片,最终妈妈虽然被救活了,但爸爸的性情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我常常惊恐的躲在一边,内心是恨爸爸的,恨他的暴躁,恨他的无法无天,更恨他
⑵ 初一苏教版语文期中测试
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埋 mái 埋葬 埋怨 埋头苦干 隐姓埋名
B.处 chǔ 处方 处置 处变不惊 安常处顺
C.鲜 xiān 鲜活 新鲜 鲜为人知 寡廉鲜耻
D.辟 pì 开辟 复辟 鞭辟入里 开天辟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刘奶奶听说他被评为全国先进青年,不由得夸赞说:"我从小是看着这孩子长大的,真有出息!"B.他俩表演的小品,总是想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人们看得多了,不免产生煽情之嫌。C.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对其某些方面的喜爱,某些方面的憎厌,正是他形成自己的风格。D.艺术家们为爱美之心所激发,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世界,来体现自己对美的认识,实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3仿照下面的例句造一个句子。(3分)
例句: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造句:
4、写出你所知道的表现喜悦心情的成语6个以上,并用其中的3个写一段话(不得超过30个字)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5、(1)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景物,又搬取了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这首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①《观刈麦》中描写农民矛盾心情的一句是
②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
③开我东阁门, ,脱我战时袍, ,当窗理云鬓, 。
二、文言文阅读
(一)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根据文意解释:(1)花之隐逸者——
(2)花之富贵者——
(3)花之君子者——
9.文中作者赞赏哪种花?为什么?
10.“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其邻人之父。
11、解释加点的词:雨 亡 智
12、 选出“其”用法与其它句子不同的一项:( )
A其如土石何 B其子曰 C其邻人之父亦云 D其家甚智其子
13、从文中可以看出宋国富人是怎么样的人?
三、现代比较文阅读
A:①猫,是一种食肉的哺乳动物。②猫的体型跟虎相似,只是身体要比虎小得多。③儿时曾听说猫教老虎学本领的故事。猫把本事教给了老虎,老虎却要把它吃掉,猫只好逃到了树上。因为猫没有把爬树这一手教给老虎,因此老虎不会爬树,无法吃掉猫,所以从这一点说,猫的本领比虎大。④猫所以有高强的本领,首先是因为它有一对明亮的眼睛, 在伸不见五指的黑夜里面,也看清楚东西,再狡猾的老鼠也逃不过它的眼睛。它的耳朵很灵活,能够随意转向声音的来处,只要一有声音,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的脚趾上有爪,这就是猫不但能在平地上疾走如飞,而且能沿壁上房,爬树跳墙,追捕老鼠的原因。猫脚底有一块软而厚的肉,这就使猫走起路来没有响声,可以悄悄地接近老鼠, 地逮住它。猫的胡须很长,感觉灵敏,能测量出名种洞口的大小。⑤由于猫有这些本领,特别是善于捕捉老鼠,所以大家都喜欢猫。
B:猫 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
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的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李嫂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婶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
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4、给加点的字注音:怂恿 诅骂 蜷伏
15、在文章A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第一处填词,第二处填成语);文章B中划方框词的含义是
16、文章A的说明对象是 ; 文章B的重点描写的是第 只猫,写另外两只猫的作用是 。
17、文章A的②段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在文章B中找出描写“我”心理感受的语句。
18、文章A的③段叙述故事的目的是 ;文章B中划线的语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19、文章A为了说明猫具有高强的本领,分别介绍了猫的 、 、 、 、 五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也介绍了它们各自的 ;文章B中一家人认为是第三只猫咬了“芙蓉鸟”的依据是什么?文中哪句话暗示这认为是错误的?
20、具体说出文章A中 “大家都喜欢猫”的原因 ;文章B的最后一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写作
21、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文。
(1)健康,是人们的追求。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请以"健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2)请以“酸甜苦辣才是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⑶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期中考试卷
2004-200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以0分计算)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深suì( ) ②确záo( ) ③重荷( ) ④衰微( )
2、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
B.我认识奥本海默是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的境界,平原无际,回环曲折。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3分)
(1)只要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2)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3)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
4、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2分)
(1)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5、“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2分 )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积少可以成多;
, 。
6、口语交际。( 2分 )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7、“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 10分 )
⑴___________________,一切都将过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分)
⑵ 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1分)
⑷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⑸岑参的《逢入京使》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 。(2分)
⑹《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⑺ 请写出两句你喜欢的描写“黄河”的诗:_____ ______,______ _____。(2分)
8、名著内容填空。(2分)
(1)写出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6个字以内):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主要人物是 。
二、文言文阅读(7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9、解释加点的字或词。(2分)
扳: 收族:
10、翻译句子。(2分)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1、课文中“_________ _”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 (1分)
12、我们学习了《方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仲永和吕蒙的不同遭遇和结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 共26分 )
(一)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_A__(伏、躺、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_B__(飞、跳、窜)向云霄里去了。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__C__(联系、缠络、纠缠)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的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3、在原文空格处选择适当的动词。(3分)
14、用“‖”线把第二段文字分成两层。(2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15、请引用第一段的关键词来总结百草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2段文字细致、形象地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_______;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______;描写蝉、油蛉、蟋蟀,突出他们的______;描写黄蜂则突出它们的______。
(供选择内容:A.声音 B.动态 C.颜色 D.形状)(4分)
17、第2段文字写景是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的;从详略的角度考虑,这部分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二)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D元钱。
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①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②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18、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 2分 )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 2分 )
20、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 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1、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22、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23、题目:这事真让我 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作文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2004-2005学年七年级 (下)期中考试
语 文 答 卷 纸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27分) 二(7分) 三(26分) 四(40分) 总 分(100分)
一(14分) 二(12分)
得 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①( ) ②( ) ③( ) ④( )(4分)
2、( )(2分)
3、解释:⑴宿儒 (1分)
⑵气冲斗牛 (1分)
⑶踌躇 (1分)
4、修辞方法:⑴ ⑵ (2分)
5、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积少可以成多;
, 。(2分)
6、(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1分)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1分)
7、⑴ (1分) ⑵ (1分)
⑶ (1分) ⑷ (1分)
⑸ , (2分)
⑹ , (2分)
⑺ , (2分)
8、⑴ (1分) ⑵ (1分)
二、文言文阅读(7分)
9、解释:扳: 收族: (2分)
10、翻译: (2分)
11、 (1分)
12、启示:
(2分)
三、现代文阅读( 共26分 )
一13、A B C (3分)
14、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分)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分)
16、 ; ; ; (A.声音 B.动态 C.颜色 D.形状)(4分)
17、由________到___ _____;详写的是__________ __ _______。 (3分)
二18、地点:___________ _____ 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呼应的句子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
(2分)
21、
(2分)
22、
(4分)
四、作文(40分)
23、题目:这事真让我 _______
2004-2005学年七年级 (下)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1.①邃 ②凿 ③hè ④shuāi (4分) 2. C(2分)
3.(1)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1分)
(2)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1分)
(3)犹豫。(1分)
4、⑴反问 ⑵互文 (2分)
5.示例:一群蜜蜂在辛勤地酿蜜,那是启示我们要无私奉献;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2分)
6、张敏言外之意是:金娜乱扔垃圾,不讲公共卫生。(1分)
金娜能认识错,并有礼貌即可。(1分)
7、⑴一切都是瞬息 (1分)⑵云从窗里出 (1分)
⑶峨眉山月半轮秋 (1分)⑷何人不起故园情(1分)
⑸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分)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分)⑺略。(2分)
8、⑴智救星期五,⑵孙悟空。(2分)
二、9、⑴通“攀”,牵,引(1分)⑵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1分)
10、渐渐地(同乡人)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分)
1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1分)
12、言之成理即可。(2分)
三、(一)
13、A伏 B窜 C缠络(3分)
14、①‖②③④⑤⑥⑦(2分)
15、那时是我的“乐园” (2分)
16、C,D,A,B(4分)
17、整体,局部,泥墙根一带(3分)
(二)18、我家门口,母亲、乞丐(2分)
19、“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2分)
20、“搬”等于让他有可能认识到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劳动生活,唤醒他的自尊。“不搬”就会失掉一人认识自己,可以克服自身残疾的机会。(2分)
21、因为你让我搬砖教育了我,使我找回了自信自尊,明白了身残志不可残,从而自自强,自立,努力奋斗,终于做出了一番事业。(2分)
22、这是指给别人不同寻常的,激励人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特别的教育帮助。(4分)
⑷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 初一年级下学期
语文试卷
作者:◇ 单鯓匮镞℡ ╲裕 ❤ 已被分享1次 评论(0) 复制链接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9.5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脑髓( ) 亘古 ( ) 炽痛 ( ) 鲜
为人知( )
嫉妒 ( ) 磐石 ( ) 重荷 ( ) 锲而不舍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hè ( )然 污 huì ( )shùn( ) 息 义愤填 yīng ( )
深 suì( ) 喧 xiāo( ) 蝉 tuì ( )鞠躬尽 cuì ( )
3. 根据原文填空。(9分)
① ,关山度若飞。
②东市买骏马, , , 。
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④峨眉山月半轮秋, 。
⑤此夜曲中闻折柳, 。
4. 按要求填写原文。(6分)
①《木兰诗》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 。
②《孙权劝学》中从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学习确有成效的句子是: , !
③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吟颂黄河,赞美黄河。请写出关于黄河的古诗词句子(意思完整的上下两句):
, 。
5. 文学常识填空。(2.5分)
①《木兰诗》是一首 ,叙说了 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②《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B. 他最近进步很快,学习成绩欣欣向荣。
C. 大扫除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挑肥拣瘦
。
D. 登上紫金山顶,遥望南京城全景,各种景物栩栩如生,令人心旷神怡。
7. 仿照所给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2分)
〔例〕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答:风筝:
友情:
二、 阅读理解。(共50.5分)
(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8.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代的 。(1.5)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未尝识书具 借旁近与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 不能称前时之闻
10.翻译句子。(4分)
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句中停顿。(3分)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12. 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的情况,然后用文中原话指出造成方仲永悲剧性结局的原因,最后用一句名言说出你的感悟。(6分)
(二)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但所得的麻 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
②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啊,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3. 给原文填上适当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3分)
14. 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先以无味作陪衬,而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种手法是( )(2分)
A 铺垫 B 对比 C 欲扬先抑 D 象征
15.文中括号里的文字的作用是什么?(2分)
16. 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些方面写捕鸟的?(2分)
17.选文第一段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18.指出选文第二段所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3分)
19.选文第二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
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开的诊所已远近闻名,在波兰的布拉沙市里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的诊所。
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给撬开,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小偷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海尔曼把小偷抬上手术台,连夜给他做了连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绷带。一直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把他交给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又一天,他的前妻护送一位车祸中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她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受重伤的人正是夺走海尔曼爱妻的列夫斯特。
列夫斯特一直比得处于昏迷状态,待进了手术室才清醒过来。见拿着手术刀的是海尔曼,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挣扎着要起来。
“老实躺好,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必须抢救的患者。医生在手术室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装送到海尔曼诊所。海尔曼一眼就认出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死在这个人的枪口下。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换上了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了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这个人的心脏上……
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他一字一顿的说,“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先是冷静思考片刻,然后就扮演起自己的角色。’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大的天职!”——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里到处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
20.海尔曼医生面对文中的小偷和情敌,他对“天职”是怎样理解的?面对法西斯分子,他对“天职”又是怎样理解的?(4分)
21.小说的前两个故事情节,表现了主人公海尔曼医生仁慈、宽容的性格特征,第三个故事情节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22. 海尔曼医生给法西斯分子治病时,为什么要换上去教堂才穿的西装和最新的白外套?(4分)
23. 当海尔曼医生认出那名德国警官时,他会怎么想?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
三、 作文(40分)
书可以医治愚昧,书可以使人聪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寄托着长辈的期望,书演示着成长的途径,书折射着老师、同学的情谊和我们的喜怒哀乐……请以书或读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有真情实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