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距离高考还要130天,二模语文95数学60英语93政治59历史39地理57,我该怎么努力,考一本可能吗
只要你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规划好学习时间,踏踏实实补救知识点辅内以练习,最好还有错题容分析,反复强化,很有可能的。平时错得多,不就是在为你最后考试查漏补缺么。好多黑马平时不怎么样,照样高考突飞猛进的。
具体建议如下;
1,英语基础可以的话,上课认真点,不懂及时解决。总之跟着老师走,分析错题
2,地理把该记忆的知识点整理好,或者看着现成的资料,反复理解(一定要理解)记忆。不会多问老师,多和同学交流学习,基础知识最重要,也占出题大部分比例。太太难的题目可以先撇开。等你基础知识不好了,在综合看难题。
3.数学,基础知识点一定要记忆掌握好,可一天早中晚多次翻阅记忆,然后掌握典型题目。还有必须整理错题本,每周一遍,分析强化。 考试的时候,每道题按步骤写,有可能本来不会的题目也能解出来了。
4,。不要给自己胡思乱想的时间,每天想着掌握知识就好了。例如,吃饭路上可以拿着学习卡片问同学公式什么
5.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一定是对的。
6.找一个基础稍好一点点的,一起努力吧。
B. 离高考还有57天,应该怎样提高语文和英语
这个问题 对于语文不懂得分析 就多看看答案解析 一般答案都是在文章当中版去找 只要找到权文章问题的相关语段 归纳总结一下 就是答案了;对于英语阅读理解,多做点儿题,注意提高速度,同时尽量用眼睛看文章 而不是用嘴巴读,这样速度会很快啊。不需要你懂得他的意思,高中英语考试都是文章中的原题,一般读后都会知道大概 和具体位置
C. 文理科分班:高中生如何选择文理科
在高一进入高二阶实行文理分科,文科班必修科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班必修科为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及优势自主选择在文科班或是理科班学习。
文理分科,一直是我国高中教育的惯例,自从1957年开始,高考就开始实行文理分科考试。高等院校划分为文史类、医农类和理工类三大科类。1977年,恢复高考制后,为分类选拔人才,全国绝大部分高中-文理分科才算开始。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文理分科这一教育模式也只有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所实行。对于中国学生,文理分科如同精神胎记般存在。学文还是学理,是高中生的人生必选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文理分科制度将逐渐被取消。
新高考政策对文理分科的影响: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可贵之处,就是抓住高考指挥棒,促成学生的均衡教育和全面发展。按照改革方案,将来新高考政策实施后,考生总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除了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考生在报考时,从“学完即考”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意味着,考生只需根据目标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轻松作出选择。
D. 已婚女人梦见高考落榜,语文考了57分
应该是现阶段高考报志愿的事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了?
E. 平时语文能考57分,作文能考58分2016江苏高考语文能考多少分作文不跑题
51选校老师:所谓“审题”,就是搞清楚话题(或命题)作文的各种限制条件。在高考作文中,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审题准了,文章写起来就紧扣话题,不枝不蔓;审题不准,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跑题”现象。每年的高考,总会出现一些“跑题”的作文,这是因为考生不重视审题的结果。在审题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读懂材料。高考作文题在提供话题之前,往往先给一段与话题有关的材料。2005年各地高考的16份试卷,除了辽宁、天津和江西只提供话题(或标题)外,其余的或多或少都有材料。弄明白这些材料的语言文字,这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这离“读懂”还有一些距离。了解这些材料的用意,这才是“读懂”的要求。如2005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材料里介绍了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同别人的一段对话,对话的主要内容是成功的秘诀是要露丑,不藏拙。引用这个材料的用意是什么?你如果认为它是在探讨成功的奥秘,把着眼点放在对话的内容方面,那就没有“读懂”。其实,这里引用这则材料,并不看重它的对话内容,而是取其对话的形式,是作为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一个佐证的。了解了这一点,你在写这篇高考作文时,就应该尽量避开对话的内容,而把着眼点放在对话形式的探讨上。其次,要抓住重点。有的话题材料看起来比较长,但真正对写作有启发作用的只是一两句话。所谓抓住重点,就是要找出这关键的一两句话来。如2005年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材料中引用了工厂角落里的几块锈铁锭之间关于位置与价值的对话之后,又加上了这一句:“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这是很关键的一句话,即所谓“重点”。写作时必须紧扣这一点。再次,要确定范围。有的高考作文题不仅提供话题,而且对写作的范围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因此,在审题时,必须借此把写作的范围确定下来。如2005年北京卷的作文题,要求以“说‘安’”为题材来写议论文,并且对“安”所涉及的范围作了提示(“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这也就告诉我们,“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都可以是本文写作涉及的范围。你可以兼写以上各个方面,也可以只写其中的某一个方面。第四,要弄清关系。对关系型的话题,要弄清楚组成话题的词或短语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既兼顾各方又突出重点。如2005年全国Ⅲ卷的作文话题是“铭记与忘记”。话题的两部分“铭记”与“忘记”的关系是对等的。因此,在写作中必须把它们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舍此取彼。又如2005年全国Ⅱ卷的作文话题是“位置与价值”。话题的两部分“位置”与“价值”的关系是因果的。因此要把写作的重心放在“果”即“价值”的探讨上,但同时又不能忘了“因”即“位置”,“果”由“因”来,“价值”由“位置”而来。要分出主次,但又不能取此舍彼。最后,要明确要求。每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都有关于写作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有些是立意方面的,有的是标题方面的,有的是文体方面的,有的是字数方面的。由于这些要求都是十分明确的,在此不举例阐述了。需要着重提出的一点是,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去操作。
F. 现在高二,平时考试,语文作文最多能那55分、57分,这样的分数算高吗如果在高考呢另外想冲刺一下
很高了,作文满分?去接受雅语训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