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13中考吉林语文试卷

2013中考吉林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21-01-02 19:37:38

❶ 吉林省2013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可能性

正好我也在准备中考,那就做一个分析,总结如下:
我们都知道,吉林专省近五年已属经考过的文言文有:
孔子语录(20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2)
桃花源记(2008)
小石潭记(2011)
岳阳楼记(2009)
记承天寺夜游(2011)
这次应该不会考上述几篇,文言文剩下的还有
鱼我所欲也(这个很久都没有考了,可能性很大,为80%,一定要好好复习这篇)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两个可能性一般,但也有,那就都是55%)
爱莲说,陋室铭,马说可能性为70%
三峡60%
送东阳马生序60%
出师表85%(这个感觉可能性大一点,容易结合时事考)
醉翁亭记75%(这个也很容易会考)
话说我总结完我也有些懵了,不管怎么分析,好好复习才是王道,这些文言文都要好好看看,才能取得好成绩,我认为后加的像湖心亭看雪之类的应该不会考,毕竟是刚加,我们也不会对他太熟。最后,祝楼主和我中考顺利❤。

❷ 2013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

你想问的是什么,能不能具体些。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记叙文阅读专题4
【广安市,二(一)】记叙文阅读
芦花荡(节选)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的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了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⑦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⑧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4.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答:
15.根据选文内容,赏析老头子的形象特点。(3分)
答:
16.第⑦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7.历史上,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现实中,中日的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等事件让我们清楚 地感受到战争离我们并不远。结合所选作品中,说说我们该怎样理解央视“百战经典”节目的开篇词“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的深刻含义?(4分)
答:
【答案】
【广东省,二(三)】(20分)
淡淡的深情
常跃强
1.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 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2.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3.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4.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5.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6. 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7.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8.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9.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10.——这是平静水面

下深处的激流啊!(本文有删改)
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1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7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4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出可见。
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 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14.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2分)
(2)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15.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6分)
16.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三)13.A(铺垫错)
14.(1)母亲对儿子的“淡淡的深情”为线索
(2)①在送行时,儿子在委屈赌气,对母亲无牵无挂,心里轻松;②大学四年,回想母亲,常心里发热,泪水无意流下;③成家结婚后,母亲的询问,儿子恍然大悟;④取得一点成就,对母亲的爱感到震惊,心情激动,热泪盈眶。
15.①第一段“我”考上大学后,将父亲的到处炫耀、一醉方休和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多喜不见多愁进行对比,写出母亲的爱子深情不易被发觉。②第三段母亲为“我”入学送行,将其他父母的依依惜别、千叮万嘱与母亲淡淡的转身就走进行对比,以母亲的淡淡表现来反衬她隐藏在内心强烈的爱子之情。(③入学送行时,母亲是淡淡的;但作者走后,母亲作了一个噩梦,一哭哭了个没气。)
16.“平静水面”指母亲对儿子表现出的淡淡的行为,“深处的激流”指母亲内心隐藏着的强烈的爱子之情。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恰切地表达出母亲的淡淡的深情。既收束了全文,又照应了文题。
【贵港市,六】现代文阅读(18-22小题,共15分)
遇见世上最好的爱
①请你一定相信,遇见了孩子,就是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②大学时的好友假期出游,顺路来看我,就在我家中住了几天。正遇上丈夫出差,孩子感冒,我忙得不可开交。几天下来,她感慨道:“看见你这样忙忙碌碌、身不由己,我是绝不敢要孩子了。”
③我一愣:“你都看见什么了?”她同情地说:“看见你一日三餐洗煮烧煎,比保姆还辛苦;看见你栉风沐雨,又接送孩子上学,又忙于工作,几乎变成机器人;看见你凌晨两点还不能安歇,要给孩子喂药喂水,像个苦役犯;还看见你的皱纹与眼袋,看见你无穷无尽的付出。”
④她叹息:“女人最好的年华就这样交付掉了,人生还有什么乐趣?你看我,工作时无忧无虑,出游时无牵无挂,多好!”我笑了,对她说:“你什么都看见了,可唯独没有看见我的快乐和幸福。”
⑤她瞪大眼睛,惊讶地看着我,半开玩笑地说:“你不是在自欺欺人吧?”
⑥我告诉她,儿子刚上幼儿园,第一次吃鸡翅时,才两岁半的他,将鸡翅藏在白衬衣的袖子里,晚上带回来要与我分吃。我至今记得,他津津有味地吸吮那半截鸡骨头的馋相。每每想起他衣袖上留下的那片鹅黄色油渍,我心里就会有一片淡淡的温暖。朋友若有所思,脸上不再是戏谑的表情。
⑦我告诉她,走在路上,儿子像个小小男子汉,懂得让我走在他的右边。他说:“妈妈是近视眼,我是千里眼,我来保护你!”过马路的时候,他会冲着车流大喊:“你们通通快让开,我妈妈要过马路了!”仿佛我是至尊至贵的女王,所有人都得谦恭礼让。母亲,就是孩子心灵国度里最值得敬爱的女王。朋友爽朗地笑起来,她说:“好羡慕你,女王陛下。”
⑧我告诉她,去年五月的一个中午,儿子很迟还没回来。在外环路上,我找到了他。这一路,槐花开得纯白如雪,幽香扑鼻,儿子正专心致志地往树干上写字,一棵一棵地。他对我说:“今天是母亲节,我没能买到康乃馨,就来到了这里。”花开得那么好,却有人采摘,儿子就用水彩笔写下了这些稚拙的留言:“这是我送给妈妈的花,请让它好好地开,不要摘。”望着这一路盛开的槐花,我知道,这是最好的母亲节礼物。牵着孩子的手,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听到这里,朋友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
⑨我告诉她,就在前天,我和儿子一起去医院验血。当医生宣布儿子和我是相同血型的时候,他一下子欢呼起来:“太好了,如果以后妈妈生病需要输血,就可以抽我的了!”旁边验血的人,还有医生,都感动地说:“有个这样的孩子,真好!”我平静地陈述完这些片段,朋友的眼睛却在刹那间湿润了。
⑩我对朋友说:“你没有看到,我在辛苦的同时享受到多少甜蜜,你也无法感受,我生命中最深的温暖。但请你一定相信,遇见了孩子,就是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朋友郑重地点了点头,露出了赞同的微笑。
18.第④段划波浪线句中,“我的快乐和幸福”具体体现在哪几件事情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
19.请赏析第⑧段划横线的句子。(3分)
这一路,槐花开得纯白如雪,幽香扑鼻,儿子正专心致志地往树干上写字,一棵一棵地。
答:
20.你认为文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
答:
21.请分析选文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22,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谈感受,不少于30字。)(3分)
答:
【答案】
【哈尔滨市,二(三)】阅读《母亲的心》,回答15~19题(15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

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15.(3分)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16.(3分)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17.(3分)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18.(4分)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19.(2分)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答案】 (三)阅读《母亲的心》,回答1 5~1 9题(1 5分)
15.(3分)(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16.(3分)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17.(3分)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18.(4分)(1)“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
(2)母蟹挣扎的“沙沙沙”的声音,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后悔带走了母蟹,于是急于送回。
19.(2分)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河北省,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9—23题。(15分)
儿时的恶作剧
胡适
我十三岁的正月里,我到大姊家去拜年,住了几天,到十五日早晨,才和外甥砚香同回我家去看灯。他家的一个长工挑着新年糕饼等物事,跟着我们走。
半路上到了中屯外婆家,我们进去歇脚,吃了点心,又继续前进。中屯村口有个三门亭,供着几个神像。我们走进亭子,我指着神像对砚香说,“这里没有人看见,我们来把这几个烂泥菩萨拆下来抛到毛厕里去,好吗?”
这样突然主张毁坏神像,把我的外甥吓住了。他虽然听我说过无鬼无神的话,却不曾想到我会在这路亭里提议实行捣毁神像。他的长工忙劝阻我道:“摩舅,。萨是不好得罪的。”我听了这话,更不高兴,偏要拾石子去掷神像。恰好村子里有人下来了,砚香和那长工就把我劝走了。
到了家中,母亲煮面给我们吃,我刚吃了几筷子,听见门外锣鼓响,便放下面,跑出去看舞狮子了。这一天来看灯的客多,家中人都忙着照料客人,谁也不来管我吃了多少面。我陪着客人出去玩,也就忘了肚子饿了。
晚上陪客人吃饭,我也喝了一两杯烧酒。酒到了饿肚子里,有点作怪。晚饭后,我跑出大门外,被风一吹,我有点醉了,便喊道:“月亮,月亮,下来看灯!”别人家的孩子也跟着喊,“月亮,月亮,下来看灯!”
门外的喊声被屋里人听见了,我母亲叫人来唤我回去。我怕她责怪,就跑出去了。来人追上去,我跑的更快。有人对我母亲说,我今晚上喝了烧酒,怕是醉了。我母亲自己出来唤我,这时候我已被人追回来了。但跑多了,我真有点醉了,就和他们抵抗,不肯回家。母亲抱住我,我仍喊着要月亮下来看灯。许多人围拢来看,我仗着人多,嘴里仍旧乱喊。母亲把我拖进房里,一群人拥进房来看。
这时候,那位跟我们来的章家长工走到我母亲身边,低低的说:“外婆(他跟着我的外甥称呼),摩舅今夜怕不是吃醉了罢?今天我们从中屯出来,路过三门亭,摩舅要把那几个菩萨拖下来丢到毛厕里去。他今夜嘴里乱说话,怕是得罪了神道,神道怪下来了。”
这几句话,他低低的说,我靠在母亲怀里,全听见了。我心里正怕喝醉了酒,母亲要责罚我;现在我听了长工的话,忽然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想:“我胡闹,母亲要打我;菩萨胡闹,她不会责怪菩萨。”于是我就闹的更凶,说了许多疯话,好像真有鬼神附在

我身上一样!
我母亲着急了,叫砚香来问,砚香也说我日里的确得罪了神道。母亲就叫别人来抱住我,她自己去洗手焚香,向空中祷告三门亭的神道,说我年小无知,触犯了神道,但求神道宽宏大量,不计较小孩子的罪过,宽恕了我。我们将来一定亲到三门亭去烧香还愿。
这时候,邻舍都来看我,挤满了一屋子的人,有些妇女还提着“火筒”(徽州人冬天用瓦装炭火,外面用菌丝作篮子,可以随身携带,名为火筒),房间里闷热的很。我热的脸都红了,真有点像醉人。
忽然门外有人来报信,说,‘龙灯来了,龙灯来了!“男男女女都往外跑,都想赶到十字街口去等候看灯。一会儿,一屋子的人都散完了,只剩下我和母亲两个人。房里的闷热也消除了,我也疲倦了,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母亲许的愿好像是灵应了。第二天,她教训了我一场,说我不应该瞎说。更不应该在神道面前瞎说,“但她不曾责罚我,我心里高兴,万想不到我的责罚却在一个月之后。
过了一个月,母亲同我上中屯外婆家去。她拿出钱来,在外婆家办了猪头供献,备了香烛纸钱,她请我母舅领我到三门亭里去谢神还愿。我母舅是个虔诚的人,他恭恭敬敬的摆好供献,点起香烛,陪着我跪拜谢神。我忍住笑,?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心里只怪我自己当日扯谎时不曾想到这样比挨打还更难为情的责罚!
直到我二十七岁回家时,我才敢对母亲说那一年元宵节附在我身上胡闹的不是三门亭的神道,只是我自己。母亲也笑了。
19、选文中“儿时的恶作剧”具体指什么事情?(3分)
答:
20、“万想不到我的责罚却在一个月之后”,一个月后,“我”受到了怎样的责罚?(2分)
21、从选文内容看,儿时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22、选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23、细读选文最后一段,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简要解答。(4分)
问题:
解答:
【答案】19、“我”因喝醉酒,害怕母亲责罚,故意胡闹,装作鬼神附身。
20、“我”随母舅到三门亭里跪拜谢神还愿。
21、他是一个不迷信鬼神,顽皮、机智的孩子。
22、平时质朴,自然流畅,有真情实感。
23、示例一:“我”为什么直到27岁时才敢对母亲说出实情?
因为我对母亲怀有敬畏之心。
示例二:怎样理解文章结尾“母亲也笑了”的含意?
母亲的笑表明母亲对我当年顽皮淘气行为的理解,同时也表现了母亲的慈爱。

❸ 求2013中考语文全国试题的汇编,越多越好

你直接去网络找就好了

❹ 吉林省中考总分多少,共几科,是吉林省命题吗,中考是卷子是什么样子的。

吉林省中考总分多少,共几科,是吉林省命题

以下摘自: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2013年吉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由省统一组织命题,统一考试时间

(四)考试科目、分值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合卷、思想品德和历史合卷为今年考试科目。语文(包括少数民族的朝鲜语文、汉语、蒙古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满分各120分。物理和化学合卷满分120分,其中物理70分、化学50分。思想品德和历史合卷满分120分,其中思想品德、历史各60分。思想品德和历史合卷实行开卷考试。学业考试各科总分满分为600分。

外语加试听力,考试时间为30分钟,正式考试前增加3分钟的导语,分值为30分。外语听力考试采用磁带和光盘播放,考生收听磁带或光盘录音,笔答听力试卷。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外语听力计算机考试。不同语种不能混编考场(听力残疾考生的外语考试按吉中考字〔2004〕3号文件执行)。从2011年入学新生开始,外语考试听力考试时间调整为20分钟,卷面分值为20分,笔试100分,总分仍为120分。

少数民族学校的考生仍考两种语文,朝鲜族中学的考生考朝鲜语文和汉语,蒙古族中学考生考语文和蒙古语文(蒙授、加授)。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内容纳入思想品德和历史合卷中,分值为6分。

(五)地理、生物学科学业测试仍在初二进行。测试由省统一组织命题、发送试卷印刷清样,各市(州)、县(市、区)组织制卷、施考、阅卷、下发成绩。试卷形式为两科合卷,满分为100分,地理、生物各50分,测试时间为100分钟。测试结果做为学生毕业和报考上一级学校的资格,与高中招生挂钩政策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祝你新年进步,心想事成!

❺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卷

❻ 求长春市 2013 年 中考 语文 试卷及答案

http://www.51e.com/zhongkao/yuwen/zhenti/3423697.html

❼ 2013初中语文中考卷

广西桂林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时间:2013-04-11 16:5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514次
栏目关注: 2013高考分数线 2013高考作文 2013大学排名 答疑网教师招募 阳光导师
摘要:第I卷:选择题共30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慷慨ɡǎi) 沧桑cānɡ) 酝酿niànɡ) 一劳永逸yí)
B.折服zhé) 魅力mèi) 绰号chuò) 任劳任怨yuàn)
C.澎湃bài) 侮辱wǔ) 应和hé) 水涨船高zhǎnɡ)
D.沉淀dìnɡ) 肃穆mù) 堕落ò) 彬彬有礼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嘹亮 烘托 融洽 引人入胜
B.纳闷 脸夹 吹嘘 兴至勃勃
C.安适 酷爱 清辙 汉马功劳
D.气势 震摄 憔瘁 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5.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2分)
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二、阅读理解Ⅰ)20分)
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8~12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匠人与大师
梁 衡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❽ 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

真挚

阅读全文

与2013中考吉林语文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