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海南高考语文试卷

海南高考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21-01-02 05:27:38

A. 求2005高考语文试卷宁夏海南卷

2005年全国高校招生考试语

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切磋 洽谈会 悬梁刺骨 覆水难收
B. 气概 水笼头 风雨如晦 落荒而逃
C. 招募 度假村 有恃无恐 试目以待
D. 怅惘 挖墙脚 功亏一篑 矫枉过正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 《反分裂国家法》。
② 在灿烂的灯光中,由24名聋哑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精妙绝伦, 人心。
③ 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 了4年。
A. 制定 振奋 推迟
B. 制定 震撼 推迟
C. 制订 振奋 延迟
D. 制订 震撼 延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 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 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二批通过规划审核的4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
B. 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C. 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D. 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计算机能思维吗?
1997年5月11日,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幢高楼里正在进行一场被媒体称为“人机大战”的国际象棋比赛。对局的一方是1985年以来一直独霸棋坛的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另一方是美国IBM公司推出的“天下第一”下棋机器———名为“深蓝”的超级计算机。尽管卡斯帕罗夫一开始就声称他是“为尊严而战”,但最后“深蓝”还是以3.5比2.5的总比分取胜。对此,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人们历来认为,人类之所以能主宰地球、驾驭生物,就是因为人有智慧、能思维。弈棋往往被视为人类最有代表性的纯智慧活动,世界棋王常常被视为人类智慧的象征。今天,棋王易位于计算机,人们不禁要提出疑问:机器能思维吗?思维是人类的专利吗?人类的智慧已经进化发展了成千上万年,而智能机器充其量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如果再发展几百年,我们也许很难想像那时的人工智能的水平和情景。看来,如果有朝一日机器在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那种重要品质上超过我们,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捧出那惟一的特权!有人甚至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总有一天电脑要超越人脑,使人类成为机器的奴隶。到那时人们讨论的已经不是人类思维的尊严问题,而是人类命运的问题了。
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而且是一个哲学命题。“深蓝”曾于1996年跟卡斯帕罗夫交过一次手,结果以1胜2平3负败北。随后IBM的专家们一方面努力从硬件上提高“深蓝”的运算能力和速度,另一方面加深“深蓝”对棋局的“理解”,终于使其棋力大增,最后战胜棋王。难怪卡斯帕罗夫在赛后说,这次比赛“是一群人运用电脑来向一个人的智慧和反应挑战”。机器的“思维”本质上是人赋予的,人的思维是自然界、宇宙间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机器固然能具有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但人脑还有意志、灵感、性情和精神,这些却是计算机所无法企及的。
5.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机器在优越品质上超过人类时,人类就将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
B. 当机器也具有思维能力以后,人类就将承认思维不再是人类的专利。
C. 如果某一天机器在各方面超过人类,机器就将使人类丧失思维能力。
D. 如果某一天机器具备了人类的重要品质,机器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
6. 从上下文看,以下对这次“人机大战”特别引人注目的原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人跟计算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尚属首次,所以引起媒体的关注。
B. 一方是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一方是“天下第一”下棋机器“深蓝”。
C. 卡斯帕罗夫并非是为他个人而战,比赛涉及到人类的尊严问题。
D. “深蓝”最终以3.5比2.5的总比分取胜,导致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7. 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高速发展的智能机器将来完全可以代替人类的许多智力活动。
B. 有智慧、能思维才使人类取得了主宰地球、驾驭生物的优越地位。
C. “人机大战”实际上是卡斯帕罗夫一个人跟许多人的智力的较量。
D.计算机在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方面不能跟人类相匹敌。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1},终无所案验。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至公车刺取{2},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士无不可容,能各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掾史由是益贤吉。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五凤三年春,吉病笃。薨,谥曰定侯。(节选自《汉书•丙吉传》)
[注]{1}长休告:放长假,使……离职。
{2}刺取:刺探。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丙吉“为人宽厚”和“于事善分主次”的一组是
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
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
公府不案吏,自吉始。
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
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岁竟奏行赏罚而已。
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吉以狱吏出身,修习《诗》《礼》,通晓大义,最终官至丞相。他处理政务以宽松礼让为怀,三公之府不直接处分属吏,从丙吉开始而形成惯例。
B.丙吉的车夫因酒醉而在车上呕吐,西曹主吏报告丙吉并主张赶走车夫,丙吉认为因醉酒将他赶走,会使他无处容身,于是劝西曹主吏予以容忍。
C.车夫被丙吉的宽容所感动,他主动要求去探听敌虏入寇云中、代郡的消息,并详尽报告丙吉,所以在皇帝召问时,丙吉能从容应对,受到褒奖。
D.丙吉观察问题十分细致,长于以小见大。他见到牛近行即喘息吐舌,进而联想到气候可能出现异常,将产生不利影响,他的下属对此十分佩服。
Ⅱ卷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2)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_______。(李白《将进酒》)
(2)句读之不知,_____,或师焉,或不焉,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无为在歧路,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高适《别董大》)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张家界 卞毓方
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左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山高雾大,满世界一片漆黑。我不习惯这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听得兴发,索性循水声寻去。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之灵。自始至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
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且摘一片枫叶为书签,拣一粒卵石作镇纸,留得这红尘之外的秋波,伴我闯荡茫茫前程。犹记前年拜会画家吴冠中,听他老先生叙述七十年代末去湖南大庸写生,如何无意中撞进张家界林场,又如何发现了漫山诡锦秘绣。欣羡之余,也聊存一丝自慰,因为,我毕竟早他四五年就遥感过张家界,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
是日,当我乘缆车登上黄狮寨的峰顶,沐着蒙蒙细雨,凝望位于远方山脊的一处村落,云拂翠涌,忽隐忽现,疑幻疑真,恍若蜃楼,想像它实为张家界内涵的一个短篇。不过,仅这一个短篇表现力就足够惊人,倘要勉强译成文学语言,怕不是浅薄如我者所能企及。天机贵在心照,审美总讲究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能拿酒瓶盛装月白,拿油彩捕捉风清?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当然不是说就束手无为,今日既然有缘,咦,为什么不鼓勇试它一试。好,且再随我锁定右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散文,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
14. 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咨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15. 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第二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6分)
16. 作者认为张家界风景的“表现力”“足够惊人”,请以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为例加以说明。(4分)
17.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2)作者说:“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文中这一“灵性”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从第三段、第四段各举一例回答)

六、(15分)
18.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
{1}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2} 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3} 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4} 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5} 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6} 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19.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6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 您 ”。
(2)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先生 ”。
20. 毕业前夕,班里举行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6分)

七、(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 2.B 3.C 4.A
二、(9分,每小题3分)
5.B 6A 7.D
三、(9分,每小题3分)
8.B 9.D 10.C
四(23分)
11.(10分)
(1) 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
(2)正当春天还不应当很热,害怕牛行走不远却因暑热而喘息,这意味着气候不合节令,担心会有所伤害。
12.(8分)
(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13.(5分)
(1)奔流到海不复回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会须一饮三百杯
(2)惑之不解 小学而大遗 天涯若比邻 儿女共沾巾 天下谁人不识君
只给一题评分。
五、(22分)
14.(4分)
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15.(6分)
有三个方面:①山峰的形态;②峰顶的松柏;③山壑山涧的气象。
16.(4分)
①文章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采用了“乍读……”、“再读……”、“反复吟味……”的形式,反映出张家界风景的百看不厌。
②“读”、“吟味”等词语表明张家界风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17.(8分)
(1)这一描写看似游离主题,实则以火树银花反衬“夜空山影如魅”的摄人魂魄。
(2)①“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或“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或“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等。②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
六、(15分)
18.(3分) ③①②④⑤⑥
19.(6分) (1)恭候 光临 (2)指正
20.(6分)
答案略。
七、(60分)

B. 海南高考总分多少

|物

1、海南高考总分为900分,具体分值分配如下:

裸分:语文(150),文|理数学(150),政史回地|物化生(100)。答

转化分:看排名,只有教育局算得出来,通常是裸分加两百。

再加10%会考分:政史地|物化生(各100)+信息、技术(各50)。

2、2018年海南高考一本线:

文科:579分

理科:539分

3、转换分:看排名,只有教育局算得出来,通常是裸分加两百。

4、海南是以折合分来算的,并且加上会考分数(满分40)。七百就相当于裸分500左右,但前提是要每科都均衡,不偏科,一科较差会拉低总分。

5、海南省普通高考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原始分和标准分对照表:

C. 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海南卷)作文题目有哪些

六、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版
小兰和妈妈权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又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D. 山东和海南的新高考语文模拟卷为什么不完全一样

山东和海南的新高考语文模拟卷不一样,是因为每个地方都不一样的。

E. 海南高考生语文刷题应该选择什么练习册

如果是练习册的抄话,使袭用得比较多的就是一遍过和必刷题了吧,都有分册和合订本两种,题目也是从基础题到较难题上升的。分册比较薄,一本就是对某一模块进行专项练习,可以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重点训练,合订本的话考点练习更全面。都比较适合一轮复习使用,不过个人比较推荐一遍过,因为性价比高,而且排版设计啥的看着挺舒服。除了练习册还有很多试卷可以选择啊,像金考卷系列的,真题、模拟题、联考题全都有,还有针对一轮复习使用的一轮复习滚动双测卷就很合适,里面很多题目都是名师原创,避免和其他模拟卷的题目重复。这些应该能满足你大部分需求了。

F. 高考宁夏海南卷文理科语文试卷相同吗

语文卷都是一样的,只有数学才会分

G. 海南省高考数学是考什么卷

海南省高考数学是考什么卷
今年貌似是海南、宁夏、黑龙江、还有两个别的省的考得同样的卷子

H. 海南省1992年高考试卷是自主命题否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2007年高考,海南的高考形式在30年间先后经历了大小6次变化。

1977年的高考最大的特点是开卷,另一鲜明特点是非外语专业考生不用考外语。报考文科的考政治、语文、数学、史地;报考理科(包括工、农、医)考政治、语文、数学、理化。但报考文、理科的,均可报外语专业,加试外语。单独报考外语专业的,必须参加文科或理科考试。

1978年高考开始实行闭卷考试,而且文理科都要考外语。文史外语类考试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农医类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

1981年,海南高考形式又有一次小变化,文史外语类考试科目仍为语数外政史地,理工类考生除了语数外政物化外,还要再考一科生物。

1991年、1992年,湖南、云南、海南进行了“4×4”的考试科目改革试点,四组科目设置分别为:第一组考语文、外语、历史、政治;第二组考语文、数学、外语、地理;第三组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第四组考数学、外语、化学、生物。考生可根据个人情况挑选其中一组。

1993年,海南高考形式又发生了变化,在会考的基础上实施了“3+2”高考科目设置改革。“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课,是每个考生的必考科目,“2”是指文史类考生需加考政治、历史两个学科,理工类考生需加考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

2001年,海南省开始实行“3+X”的科目设置改革,即“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设置,文史类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文史类)、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理工类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理工类)、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三科)。 这种科目设置一直持续到2006年。

2004年9月,根据教育部关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程的总体部署,海南作为首批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省区之一,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3年后,参加新课程实验的海南首批高中生迎来高考,海南也在2007年实现了自主命题,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2006年7月,《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明确了海南省2007年高考的考试模式为“3+3+基础会考”,高考总分为790分,比改革前增加40分。其中,文史类3+3科目组合为:语文、数学(文)、外语(加听力)、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3+3科目组合为:语文、数学(理)、外语(加听力)、物理、化学、生物。从2007年起海南省高考开始了自主命题。

I. 求2011海南高考试题及解析(急急急)

一.总体分析:
表一:全卷平均分
2011年高考全省总考生各学科成绩全卷平均分(全体考生)
科类 科目 实考人数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0分人数
文史类 数学(文) 20471 44.75 144.00 0 77
理工类 数学(理) 33310 58.70 145.50 0 25

2011年高考全省总考生各学科成绩全卷平均分(应届考生)
科类 科目 考生人数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0分人数
数学(文) 19297 44.56 144.00 0 76
数学(理) 30407 58.45 145.50 0 21

表二:文理各题平均分
1.理科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3.32 3.79 3.69 3.71 3.25 1.71 2.03 1.76 2.88 2.24
3.33 3.81 3.70 3.70 3.27 1.73 2.03 1.76 2.90 2.23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1.54 1.13 1.75 2.42 1.52 0.10 4.64 4.39 6.82 1.22 1.77
1.54 1.12 1.77 2.45 1.53 0.10 4.68 4.43 6.84 1.20 1.79

题号
平均分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人数 3600 17180 9627
平均 1.26 2.52 3.80

2.文科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1.97 3.53 2.76 3.59 3.14 3.28 1.99 1.13 2.73 1.83
1.98 3.54 2.77 3.60 3.14 3.28 1.99 1.14 2.73 1.83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1.59 0.85 1.75 1.05 0.62 0.78 2.56 1.57 5.22 0.62 0.93
1.60 0.85 1.75 1.06 0.63 0.79 2.58 1.58 5.27 0.61 0.93

题号
平均分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人数 3303 11644 4350
平均 0.48 0.82 2.17

表三:客观题各选项具体分布统计表
2011年高考数学(文)客观题各选项具体分布统计表(全体考生)
题目
选项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A 9708 1213 2250 707 3726 13432 2543 6746 2129 3349 3818 3499
B 8108 2295 11347 3446 12850 3369 8148 5580 4747 4936 5146 3547
C 2165 14506 4447 1578 2047 3060 5494 3445 11173 7506 4924 5893
D 487 2447 2413 14731 1841 598 4239 4684 2412 4662 6565 7507
其他 3 10 14 9 7 12 47 16 10 18 18 25

2011年高考数学(理)客观题各选项具体分布统计表(全体考生)
题目
选项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A 2192 2162 4619 24657 3010 10812 8766 5546 6733 14859 10282 5304
B 1999 25370 24632 2804 21801 6877 13496 6851 4317 5288 7834 8749
C 22209 3077 1769 4620 4956 4047 8371 9113 19297 6759 8013 11712
D 6894 2681 2260 1197 3508 11533 2603 11732 2933 6349 7118 7477
其他 16 20 30 32 35 41 74 68 30 55 63 68

表四:海南省2011年文理科数学高考试卷知识比重分布表:
知识点 代 数 概率统计 几 何 选做

内容 集合 函数 三角 导数与定积分 复数 不等式 算法 向量 计数原理 逻辑用语 数列 概 率 统 计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 平面几何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不等式选讲

文科 题号 1 3 10 12 7 11 15 21 2 14 5 13 17 6 19 8 16 18 4 9 20 22 23 24

分值 5 15 15 12 5 5 5 5 0 0 12 17 22 22 10 10 10
理科 2 12 5 11 16 9 21 1 13 3 8 10 17 4 19 6 15 18 7 14 20 22 23 24

10 10 10
分值 0 10 15 17 5 5 5 0 5 5 12 17 22 22 10 10 10
文科比值 0.53 0.11 0.29 0.07
理科比值 0.53 0.11 0.29 0.07
纵观整张试卷,今年的试卷知识比例文理科达到了一致,函数知识占有比重为53%,几何知识占有的比重为29%,概率统计知识占有的比重为11%,选做题占有的知识比重固定为7%.函数,几何,概率统计等《课标》知识的主线仍然是试题中考查的主线,整张试卷内容结构保持稳定,其占有比例也与《课标》中课时的比例基本吻合。经过几年的磨合, 《大纲》与《课标》也越来越一致了,对于中学教学来说,思想就更能统一,课改也必然能稳步推进.

表五:海南省2011年文理科数学高考试卷结构及分值分布表:
海南省高考文科试题分析
题型 题号 理科知识点 文科知识点 分值
一.选择题 1 复数 集合 5
2 函数单调性 复数 5
3 程序框图 同理2 5
4 概率 解析几何(离心率) 5
5 三角 同理3 5
6 三视图 同理4 5
7 解析几何(离心率) 同理5 5
8 二项式 同理6 5
9 定积分 与理7为姊妹试题 5
10 逻辑用语(命题) 函数(零点判断) 5
11 三角 三角 5
12 函数综合 与理12为姊妹试题 5
总计 60

二.填空题 13 简单线性规划 向量 5
14 解析几何 同理13 5
15 立体几何 解三角形 5
16 解三角形 立体几何 5
总计 20

三.解答题
17 数列 数列 12
18 立体几何 与理18为姊妹试题 12
19 概率统计 与理19为姊妹试题 12
20 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 12
21 导数 与理21为姊妹试题 12
总计 60

四.选答题 22 平面几何 文理同题 10
23 参数方程 文理同题 10
总计 文理同题 10
总分 150
从本次试卷的结构上来看, 试卷已经形成了课改区的试卷特色——超量命题,限量答题;从分值分布上看,近5年试卷分值保持了一贯性,选择题(1~12题)和填空题(13~16题)的分值均为每小题5分,解答题17~21题每题均为12分,选答题10分;从试卷层次上看,文理有9道同题不同号试题和5道姊妹试题,这说明试卷既关注了文理科考生在数学思维水平上有差异,又在文理科考察中对于内容相同部分,充分考虑到相同层次的考查和文理科在考察方式和能力层次上的区别。

表六:
海南省近四年高考第二卷得分统计表
年份 科目 填空 17 18 19 20 21 22 二卷总分
2008 文科 5.28 1.82 3.72 5.68 0.5 0.87 2.03 19.9
理科 5.91 7.05 1.41 2.23 1.59 0.67 3.17 22.03
2009 文科 3.02 1.46 0.48 4.12 1.16 1.23 1.1 12.57
理科 4.15 2.2 2.38 2.14 2.34 0.94 2.71 16.86
2010 文科 4.63 4.49 2.21 3.52 0.81 1.21 1.51 18.38
理科 6.4 2.07 0.99 3.6 0.77 3.16 3.9 20.89
2011 文科 4.21 2.56 1.57 5.22 0.62 0.93 1.07 16.17
理科 5.84 4.68 4.43 6.84 1.20 1.79 2.79 27.57
今年高考平均分理科为58.70分,文科44.75分;最高分理科为146分,文科为144分。文科平均水平近几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高分段今年有明显进步;理科平均水平及高分段则有明显的上升.要整体提高海南数学水平,还需要努力。
二.试题分析:
重视双基的考查,关注文理的差异
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试题,但是试题注重基础,强调通法,不偏不怪。选择题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循序渐进,层次清晰,12道小题总体立意简明,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有很强的知识背景。注重基础,基本上没有难题、怪题,且均为贴近课本的容易题或中等题,涉及数学各分科常见的知识点,考生容易进入角色,有效地发挥了“门坎效应”。解答题的设计充分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考查综合、灵活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试题保留了课改区的特色,但也充分关注到文理科的差异。
程序框图,三视图,概率统计,平面几何,不等式,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等深深打上课改区特色的创新试题在本次试卷中都有体现,尤其是文理科的的第19题统计概率,出题者这几年保持了一贯风格,将统计与概率融为一体,这种学科的整体意识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导向性。正因为如此,海南近几年在概率统计教学中获得了比较大的进步,理科第19题有一万多份满分卷,而文科也有四千多份满分卷,创下历年高考之最。
从选填题的角度来看,文理科均为常规基础题,16道小题有6道文理科同题,还有几道是难度接近的姐妹题.由于文理科考生在数学思维水平上有差异,而对数学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试题比较好地把握住了这种情况,在文理科考察内容大致相同的情况之下,在考察方式和能力层次上加以区别。例如理科第1题与文科第2题,同为复数问题,文理科均考查了复数的代数形式运算,但理科试题中增加了共轭复数的考查;理科第7题与文科第9题同为解析几何试题,都是利用通径找图形的数量关系,理科考查双曲线,文科考查抛物线,两者解答思想方法均为解答思想方法均为数形结合,但在计算量上理科明显高于文科,因此合理区分了不同层次的考生.尽管两道题在思路上基本相同,但在计算量和问题的层次上,理科显然高于文科,合理区分了文理在考察知识要求上的区别。
1.复数 的共轭复数是
A. B.
C. D.
7.设直线l过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且与C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 A,B两点, 为C的实轴长的2倍,则C的离心率为
A. B. C.2 D.3

关注知识来源,融数学思想方法于试题之中
今年海南省高考调研测试题,沿着近年高考命题改革的正确方向,强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强调基础与能力并重,知识与能力并举,悉心在知识交汇处设计试题,有效地将数学思想蕴含于数学基础之中。如理科第5题(文科第7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倍角公式知识基础,但要求对概念的内涵掌握到位;理科第4题(文科第6题)考查古典概型,同样题型常规,但需要找到思维切入点.
5.已知角 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 上,则 =
A. B.
C. D.
4.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B. C. D.
理科第11题(文科第11题)理科考查三角函数,都是将函数化为最简形式 ,进而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但理科含有参变量,需要利用已知条件求出参变量.试题小而巧,容量大,突出教材重心,难度合适,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求高,灵活检测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1.设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且 ,则 A. 在 单调递减 B. 在 单调递减 C. 在 单调递增 D. 在 单调递增
理科第12题(文科第12题)都是考查函数图象的中心对称问题.文科使用基本初等函数,理科需要将图象平移变换,图象的交点也需要注意增长快慢, 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题目富有创意,依稀看到2008年第21题的风采.考察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也检查了学生对知识归纳能力,独巨匠心,对数学教学也提供了一个指导的方向.
12.函数 的图像与函数 的图像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A.2 B.4 C.6 D.8
理科第16题考查解三角形,以 “边角互化”思想将边关系转化为角关系,依稀有2006年高考题第17题的风采.
在 中, ,则 的最大值为 。
6.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

解答题试题评析
文理科第17题均考察了数列。2010年高考试题理科考察了“累加法”求数列通项公式,以“错位相减法”求和;今年理科考查了 “拆项求和”,试题常规,知识基础.连续两年数列试题,保持了数列考察的稳定性.
文理科第18题(为姊妹试题)均为立体几何试题,本道试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直线直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的循环转化,二面角大小的求法,线面平行的探究性问题的解法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注重空间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的转化。
文理理科第19题(为姊妹试题)均为概率统计题,试题较好地将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将概率与统计,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有机地融为一体,完备地考查了概率的知识,在试题的设计上独具匠心,值得欣赏.总体感觉是,概率统计试题已经成为海南高考试题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理科第20题(为姊妹试题)均为解析几何试题.理科用向量的语言阐述条件,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以不等式为载体,求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文科以方程思想求圆的方程,,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参数.本题考查圆锥曲线定义、简单几何性质以及研究圆锥曲线的基本方法和方程思想,对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要求定位较恰当.
文理科第21题(为姊妹试题)均为导数试题,延续了2010年导数试题的风格,具有较强的高等数学知识的背景.尤其是理科试题,第Ⅰ问反向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切点的“双重身份”,以方程思想来求参数;第Ⅱ问延续了2010年方向,利用导数来研究不等式。这两年导数试题可谓“用心良苦”,因为其既包含了中学导数的主体知识,又具有高等数学的背景:如果从高等数学角度来看,2010年的导数试题其实质是利用导数来研究函数的凸性与拐点问题,而今年的导数试题的实质是利用导数来研究函数的间断点问题。由于其压轴题特性,我们看看理科本题第Ⅱ问的三种解法:
解法一(有国家考试中心提供):
由(I)知, ,
令 ( , ),

考虑函数 ( ),则

且:
(i)若 时,当 ,且 时, ,故函数y= 在区间(0,+ )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当 时, ,所以 ;
当 时, ,所以 .
故 ,当 ,且 时,
(ii)当 时, 时, ,故函数y= 在区间 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当 时, ,所以 ,
与题设矛盾
(iii)当 时,此时 , 在 上是增函数,
当 时,,
与题设矛盾
综上所述,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法二(考生常用方法):
由 得:
设:




则 ,显然 时, ; 时,
故函数 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
从而知 ,即 ,
故: ,
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在区间 上也为增函数。又
显然 时, ; 时, 。
故 时,函数 <0; 时, 函数 >0.
所以,函数 函数 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
由于 ,显然,函数 的下确界为-1
从而知函数 的下确界为0

解法三(考生常用方法):
=
显然, 时,若 ,则函数 ,与题意矛盾,故
设 故 =0

,令 ,得:
(ⅰ)若 时,则 ,
则 时, ; 时, 。
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

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
显然 时, ; 时, 。
从而 时, ; 时, 。
故 ,当 ,且 时, ----3分
(ⅱ)当 时,则
则 时, ,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所以当 时, ,故函数 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所以当 时, ,故 ,与题设矛盾。
(ⅲ)当 时, ,则 时, ,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故当 时, ,故 ,与题设矛盾。
综上知, 。
从本质上说,解法二代表了本题真正意图,只是由于中学数学中已经没有了极限的知识,所以,作者在解法上避开了上述知识。实际上,无论哪种解法,都必须避开间断点,只是技巧不同而已。
从考生角度而言,第Ⅰ问空白卷很少。这既是这几年海南中学在导数的教学有了进步标志,同时说明导数作为主干知识,大家已经比较重视。第Ⅱ问由于本题用中学知识的常规方法来解,会出现三阶导数且需要高明的技巧避开间断点,所以,考生有点不知所措。即使有几位同学求到了三阶导数,但也没有勇气再在分离间断点下功夫。所以,本题最后得分为1.81分,主要是在第Ⅰ问中拿到的。

对比2010年导数:
设函数 = .
(Ⅰ)若 ,求 的单调区间;
(Ⅱ)若当x≥0时 ≥0,求a的取值范围.
国家考试中心提供:
解:(1) 时, , .
当 时, ;当 时, .故 在 单调减少,在 单调增加
(II)
由(I)知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故

从而当 ,即 时, ,而 ,
于是当 时, .
由 可得 .从而当 时,

故当 时, ,而 ,于是当 时, .
综合得 的取值范围为 .
解法二:(考生常用解法)
(II) =
当 时, ,而 ,于是当 时, .
当 时,由 = ≥0,得
显然,函数y= 与函数y= 都经过点(0,1)
如图所示:若 ,则显然函数y= 增长率要快于函数y= 的增长率,即:
,即: ,从而有:
设函数 = ,则 =
设 = ,则 = 0
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故
从而: 0,所以函数 = 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
又 。故而:
综合上述:

J. 往届海南高考语文转划分

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与你为邻》

今天上午,高考第一门语文开考,作文题目是《与你为邻》: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0年高考北京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2010年高考北京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写一个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在今天上午结束的高考语文考试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即阅读延伸题。该题共涉及两篇材料,其中有一篇选自柳宗元的《宋清传》,另外一篇选自季羡林1941年所作的《海棠花》。

湖南省2010年高考作文题

请以“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河北省2010年高考作文题:有鱼吃还捉老鼠

漫画作文

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

山东作文: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请据以上材料写文章。

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角色转换之间

命题作文:“角色转换之间”

《角色转换之间》: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2010年江西高考作文题:《找回童年》

江西:命题作文《找回童年》为什么要找回童年因为现在社会太功利了,小朋友们压力过大,童年早已离开。

现在的社会需要纯真,需要找回童年。

安徽省2010年高考作文题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文,诗歌体除外。

2010四川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2010四川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出炉: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最后构成立体!据此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真实地填充着我们的生活。

材料1 2009年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做的关于“幸福和屋子的关系”的在线调查显示,八成中国被调查者以为“幸福和屋子有关系”,不过对此结果,日本网友的意见大相径庭,约九成以上日本网友以为幸福和屋子没有关系。

材料2 一位哲学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被救上岸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呼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活着就是幸福,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为了“所谓的幸福”葬送了自己。

材料3 有人认为:人生的幸福最浅层的是欲望、物质带来的,欲望和物质的人生是永不能满足的。

材料4 有人认为:每个人在追求幸福,但你不能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坑害了别人,甚至坑害了国家。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以“幸福是”为题(空线处填上你选的词语或短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城市与我》

写作70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江苏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

2010江苏高考作文题为《绿色生活》。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一种崭新的理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篇作文,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0重庆高考作文题为《难题》

今日上午11时30分,2010年重庆高考第一科——语文科目的考试结束。今年重庆的语文科目作文题为《难题》。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重点关注“找回”这个动词。

记叙议论都可以,文体要明确。

全国Ⅱ2010年高考作文题

请以“路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行立意。2、除诗歌外,文休不限。3、不少于800字。

陕西2010年高考作文题

2010年高考陕西选用材料作文形式,共给出三则材料,大意分别是,1: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的很大;2、狼之所以勇猛矫健,是因为它长期生活在野外环境里;3、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10个人,并告知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10个人都获得了成功,但心理学家最后坦言,他们当初其实只是普通人。

题目要求考生结合以上三段材料,自主命题,撰写800字作文。

2010年天津高考作文题

话题作文《我很生活的世界》,不少于800字。

2010年湖北高考作文

湖北2010高考语文科目11时30分结束,记者在考场了解到,今年湖北省作文题自由发挥空间大,为材料作文,没有命题。要求考生根据一篇主题为“幻想与现实”的材料自由写作,体裁不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海南卷作文题。

海南高考作文题为《参与》。

2010年宁夏高考作文题:诚信善良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宁夏卷作文题。

材料为:三个男同学去打篮球,路上遇到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女孩在地上用粉笔写着“我因为出来旅游钱包被偷,请资助我”。其中一名男孩给了女孩10元钱。另两名男孩说这个男孩上当了,因为出来旅游不会带着粉笔。另一则材料是:某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几天后,救护队员找到了遇难者的尸体,在一个叫聂文清的矿工身旁,他们发现了一顶用粉笔写有遗言的安全帽,上面写着:“骨肉亲情难分舍,欠我娘200元,欠邓曙华100……”。

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以诚信和善良为题写一篇作文。

2010高考福建作文题:《格林童话》诞生故事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福建卷作文题。

2010年福建高考(论坛)作文是根据《格林童话》的诞生故事命题的材料作文。

材料说的是格林兄弟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但是当他们收集很多传说后又找不到确切的关系而作罢,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他们整理的东西,并联系出版社出版,这就是最后的《格林童话》。

阅读全文

与海南高考语文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