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16语文高考卷3答案解析

2016语文高考卷3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1-01-01 22:32:16

①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使用哪些省区

但从题目上复看,你这个制问题不是很突出,因为消除假冒伪劣产品有很多种措施,但是题目说的公开流程这是一种思路。但这个案例主要是引导考生走出原来思维的怪圈,推陈出新,要是讲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会比较切合题意。你讲消除假冒伪劣产品,也未尝不可,就是怎么与创新结合起来,如果没有谈到这个深度,就有点跑题了,或者说立意高度不够。

② 2016年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3答案 新课标卷

有没有其他的答案啊!急需

③ 2016年高考全国卷一,二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估计能考多少分

第一部分(
27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C
(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
,
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2.B
3.C
4.A

B

mi
ǎ
n
怀,淋漓尽致
C

c
ī,非此即彼
D

b
ì
n
g
,弥足珍贵


5.D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6.A
(穷:困厄,绝境)

7.B
(表被动。
A
代词,指吾粲;动词,到,往。
C
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
D

状语,表反问,为什么;作定语,什么。


8.B
(省略成分应为“水中生人”


9.A

“表现不凡”有误;在孙河奏请之前,吾粲已为小吏。


第二部分(
123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5
分。

10.

4
分)参考答案:文章第②段写洞口之战时,面对落水呼救的兵卒,
吾粲不顾大船沉没的危险,救活一百多人。由此看出他是一个果断、见义
勇为的人。

(概括内容
2
分,说明性格特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1
.
断句(
5
分)

桓公入蜀
/
至三峡中
/
部伍中有得猿子者
/
其母缘岸哀号
/
行百余里不去
/
遂跳
上船
/
至便即绝
/
破其腹中
/
肠皆寸寸断
/
公闻之怒
/
遂黜其人

(评分标准:标记“
/
”处,共
10
处,每断对
2
处,得
1
分;每断错
2
处,

1
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

桓温带兵进入川蜀地区,
到了三峡,
部队中有人抓到一只猿崽。
那猿崽的母
亲沿着长江岸边哀号鸣叫不已,
一直追着船队跑了一百多里还不离开,
终于跳到
了船上,
一跳到船上便气绝死了。
人们剖开它的肚子,
才发现它的肠子都断成一
寸寸的了。桓公听说这件事后大怒,于是罢黜了那个人。

12.
默写(
8
分)

①风乎舞雩

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③彼竭我盈

④东晋

⑤王羲之

⑥滕王阁序

⑦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⑧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每空
1
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13.

18
分)

①(
3
分)
A

“因为战乱”有误)

②(
5
分)
B

3
分)
E

2
分)
(此两项为比喻句)

③(
10
分)评分要点:
(举例
2
分,赏析
4
分,语言
4
分。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3
分。

14.

5
分)
B

2
分)
E

3
分)

A
是卡尔思考的课题,而非事实;
“正在牺牲”
不等于“丧失了”

C
卡尔是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D
文中是先改变大脑神经系
统,从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15.

4
分)

①互联网从总体上提升了大多数人的阅读时间。

②互联网式的碎片化阅读,让随时阅读成为了可能和习惯。

③电子化阅读也有可能促发深度思考。

④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式和可拓展性,能让阅读走得更远更深入。


4
点,每点
1
分)

16.

4
分)

数据“
46.7%
”说明小学生的网络阅读具有普遍性,有一定规模。

(说明数据
1
分,结合理论
1
分,提出建议
2
分。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17.

4
分)
B

C

B
“承上启下”

“过渡段”

“描绘今日的过年”有误。
C
“意
在说明母亲迷信”有误。


18.

5
分)说明父亲祭祖非常慎重、虔诚(
1
分)
,表现了他对先祖的怀念和崇
敬(
1
分)
,对先祖或神灵护佑的祈求(
1
分)
;父亲的行为也让我懂得了对生
命的慎重,懂得敬与爱,懂得珍惜和感谢(
2
分)

(意思对即可)

19.

6
分)过年异常热闹而忙碌;过年食物丰盛;过年有许多禁忌,感觉神秘;
对除夕夜尤其感到意义深重

④ 2016年高考全真滚动试卷3语文试题答案

【2016年高考全真滚动试卷3语文试题答案】
http://www.mstxx.com/article-12217-1.html
2016高考各科试题及答案已专出,速速围观属

⑤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3新课标III作文题目怎么写如何立意审题

【作文解析】 整体观之,今年的作文题在形式上延续了新材料作文的趋势,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要求考生完成特定语境下的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标志着语文试题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内容上,与2015年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有所不同,思辨的核心回归语文课堂,探讨传承民族文化的方法路径。这类作文能让真正有思想、能思辨、有底蕴的考生获取高分,但也会使作文思想贫乏、形式僵化的同学面临严峻挑战。
(1)审题:任务驱动,重视实践能力。 本次作文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即比较“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种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要求阐述考生的看法和理由。题目重点在于“比较”二字,考生必须在文章中分别阐述对这三种途径的看法,并表明自己的观点。论证力求一针见血,富有思辨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在800字的篇幅内驰骋文笔,写出优秀的文章。
(2)立意:文化精神,重视立意高远。 今年的考题蕴含深刻的文化自觉意识。正如作文题目所言:“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快餐文化越来越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我们应该如何借助教育的力量,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的改革,来全面提升国人的文化素养?考生在作文中不应该仅仅探讨课堂、课外、实践这三种途径的具体作用,而应高屋建瓴、立意高远,以国家民族的视野来展开议论,使文章洋溢着积极的实践理念、强烈的时代精神、深刻的文化意识。
(3)结构:探究思辨,重视思想深刻。
拿到今年这篇作文,考生首先必须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继而才能从所给材料中纵深切入:课堂教学、课外大量阅读及社会生活实践在语文素养培养方面的利与弊。
课堂教学方面,可以谈教师在文化传承、思想启迪、人格感染方面的作用,也可以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及生动性,但也要注意到课堂的时空有限性会束缚学生获取信息的宽度和广度。
课外阅读方面,可以探究优秀厚重的文化经典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深层次全方位渗透,意识到课外阅读的自由性、选择性、有效性及可延续性,但也要注意到课外阅读又具有松散和不可操控等弊端。
生活实践方面,可以谈生活实践对语言能力的塑造,生活体验对思想人格的砥砺作用,也要注意其转化成为语文素养的间接性和复杂性。考生必须要对关键话题做清晰准确的价值判断,才能把文章的道理阐释得入木三分、令人信服。

阅读全文

与2016语文高考卷3答案解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