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 看拼音写汉字。(10分)
chàn dòng tú dì chù lì yè bǐng chén mò
( ) ( ) ( ) ( ) ( )
shū fú xiōng táng diāo kè yìn shuā pèi hé
( ) ( ) ( ) ( ) ( )
二、 填字组成词语,再解释所填的字。(8分)
(1)恋恋不( ) (2)( )天卷地
(3)无影无( ) (4)完整无( )
三、 判断下列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对的在( )里打“”,错的在( )里写出能正确搭配的词语。(3分)
(1)壮烈--死亡( ) (2)创造--奇迹( )
(3)遭遇--悲惨( ) (4)景色--壮观( )
(5)语句--清楚( ) (6)领略--风光( )
四、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1分)
1、改成“把”字句:小明整理干净了书包。
2、改成“被”字句:大风吹得白云不知去向。
3、扩句(至少扩两处):爸爸拉我出去。
4、缩句:离开祖国四百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5、修改病句
(1)多么可爱的花生花,默默地贡献着无数的千千万万颗花生。
(2)我紧紧地这只发抖的手。
(3)“为尽快尽早地获得知识信息,培养自己的速读能力”这句话是非常对的,一点也不错。
6.用“ ”划出下列句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 )里。(3分)
(1)再我家书橱最湿眼的地方阵列着美丽的小香瓶。( )
(2)做人要成实,要赶于承认自已的错误。( )
五、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5分)
1.科学家摹仿蝙蝠的眼睛,给飞机装上了荧光屏,这样飞行员就能在夜间安全飞行了。( )
2.“和尚用这样的方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这样的方法”指得是请熟悉水性的人 潜到水底,用绳子拴住铁牛,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岸的方法。( )
3.奥地利作家乔伊亚当逊把自己从小饲养的小狮子爱尔莎送回大自然是为了让它自己去生活,也是为了试验由人抚养并带有人气味的狮子能否在大自然中生存。( )
4.“苍蝇、昆虫、蚊子、蚱蜢、白蛉”这几个词是同一类的。( )
5.“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一句写出了凤凰树得高,凤凰树的花多花红。( )
六、整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将正确的序号写在( )里。(6分)
( )一天,村民集合在小山下,看到它摇摇欲坠的样子,担心它总有一天要倾倒下来,把村庄压碎。
( )由于风吹雨打日晒,小山不时落下石块,威胁着村民的安全。
( )英国威尔斯有个谷口村,村外有座小山。
( )经过商量,他们锻铸了一条巨大的粗铁链,把整个山锁起来。
( )山下有一家酒店,两家快餐店、两个咖啡馆和一个书店。
( )后来,人们称之为“锁山艺术”。
七、 据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春天,皂荚树为我们______;夏天,皂荚树为我们 ;秋天 ;冬天,我们点燃 。作者是按 的顺序讲皂荚树给同学们 ,赞扬了它 的精神。(7分)
2.“我还体会到:劳动会使 。任何工作都不是 。 ①必须另做一回,倒不如一下手就 ②,做得 ③。“要不,怎么劳动会 ④?”①和②是一对 词,③的意思是 ,④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是 。(7分)
3.《山行》是 代诗人 写的,其中最能反映是晚秋季节的诗句是“ , ”(3句)
八、 阅读短文,完成作业。(20分)
(一) 家乡的小河(10分)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奚奚簌素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作业:
1.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1分)
2.用“--”划出文中的一个似人句,并用“△△△”圈出看出是拟人句的词。
3.用“‖”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完整、准确的语句概括第二段段意。
4.判断,对的在( )里打“√”
(1)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 )
(2)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
(3)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1)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结构来写的。( )
(2)短文是按先具体写再概括写的结构来写的。( )
(3)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最后概括写的概括来写的。( )
(二)高明的琴师
春秋时代有一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晨,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地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作业:
1.在第1自然段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在( )里给下列词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明白 :①明亮( ) ②清楚( ) ③公开( )
苦学: ①痛苦( ) ②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 ) ③有耐心地;尽力地( )
3.将词语与合适的解释用直线连起来。
扣人心弦 使人害怕的大风浪
惊涛骇浪 使人心情十分激动
4.仔细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再填空。
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 ,身后是 ,“高明的琴师”主要指点的两种声音是① ② 。
5.读短文中画“--”的句子,回答句中的“他”指谁?
九、 作文。(20分)
请根据下列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一个兔子救小袋鼠的故事写下来。小动物的名字自己起,题目自己定,字数不能少于280个。
丝围巾 长柄伞 小袋鼠 兔子 枯井
B. 小学语文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 分)
zhù zhái kuān kuò luǎn shí shènzhì yùliào jiàshǐ ( )( )( )( )( )( )
二.辨清字形,再组词。(5 分)
潮( )换( )侧( )赛( )拔( ) 嘲( )唤( )测( )塞( )拨( )
三.读懂题目要求,并选择正确的选项。(12 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人声鼎沸 无原无故 鹤发童颜 山崩地裂
B.鸦雀无声 威风凛凛 响彻云宵 无可奈何
C.相貌堂堂 悄无声息 刚正不阿 文质杉杉
D.精忠报国 秉公执法 腾云驾雾 提心吊胆
(2)下面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风号浪吼 号角齐鸣
B.枝折花落 百折不回
C.闷雷滚动 闷闷不乐
D.振兴中华 兴高采烈
(3)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神话的是( )。
A.盘古开天地 B.精卫填海 C.普罗米修斯 D.女娲 补天
(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风唤雨的世纪》题目中“呼风唤雨”形象地说明了 20 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突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很强大。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岳飞。
C.《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先生写的。
D.《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都是寓言故事。
四.连一连。(8 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 欲饮琵琶马上催 高 适
但使龙城飞将在 长河渐落晓星沉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北风吹雁雪纷纷 王昌龄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8 分)
(1)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全食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十点一刻左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喂,世纪广场怎么走?(改成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12 分)
1.《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都在写景的同时揭示一定的哲理,其中“ , ”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寓意 相同。
2.《出塞》和《凉州词》都是以 为主题的诗歌,其 中,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样,表达战士们作战沙 场,久久未回的诗句是:“ , 。”
3.《观潮》一课,作者对潮来时壮观景象的描写非常生动,如“浪 潮越来 越近,犹如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从《蟋蟀的住宅》一文中,我认识了 的蟋蟀;从《麻 雀》一文中,我认识了 的老麻雀;从《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文中,我认识了 的王戎。
5.周恩来在租界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 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 ”的含义,从而 立志“ 。”
七.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7 分)
疏 通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 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 小溪流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 ”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声高喊。“ ”一个姑 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 ”一个中年男子长叹了 一声……有几个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了。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 详,声音洪亮:“一大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不知 怎么的,两个争吵的小伙子一下子松开了手。老大爷站在街当中,高 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面的,别停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地加快。一会儿,小街畅通无阻,响起 了一曲悦耳的欢歌。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分)
忽然—( ) 缓慢—( )
洪亮—( ) 悦耳—( )
2.文章记叙了一天 ___________(时间), (地点)__________因为 而拥堵起来,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只知埋怨,一位 却主动疏通交通,让这里重新_________ 。(4 分)
3.下列句子应该填在文中哪一空白处(填序号)(3 分)
A.“唉!小街太窄了!” B.“喂!快走啊!” C.“急死人了!”
4.小街又响起欢歌的原因是 。(2 分)
5.题目“疏通”有两层意思:一是 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 (4 分)
八.作文。(30 分)
有人曾说,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以“我 的发现”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写自己的发现。你可以写观察到的景物, 也可以写身边的人,还可以写你发现的问题。
要求:①内容真实具体;②语句通顺;③350 字左右。
C.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的题型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阅读下列对话或短文后回答问题
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