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中考语文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1-01-01 07:06:20

❶ 阅读题(天净沙.秋、天净沙.秋思)

标准答案
1、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秋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了十种景物回,表现了答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给人(悲凉 )的感觉,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断肠人在天涯)。白朴《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哀的情绪,曲中(一点飞鸿影下。)一句诗全曲静中有动,(白草红叶黄花。)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2、√√×

❷ 天净沙秋思 阅读答案

采纳来采纳( ⊙ o ⊙ )啊!
秋自--枯藤 夕阳---昏鸦
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❸ 观沧海与 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

相同处:两首都是写景抒情,融情与景的诗,词。
不同处:观沧海中作者居高临海内,视野辽阔,大海的容壮阔景象尽收眼底,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而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展示了一幅秋天毫无生气的萧索景象。

❹ 天净沙秋思阅读题

小令抄前四句写(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后一句写( 断肠人 )。前四句正好一行一组景象,( 抬 )头看第一行景物,( 俯 )视第二行景物,( 回 )头看第三行景物,( 远 )看第四行景物。四组景象,四颗明珠,被一条红线串起来,构成一幅“秋景图”,这条红线便是( 断肠人的愁思 )。

❺ 诗歌对比阅读答案《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马致远的《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景物如下: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这些意象均表现了悲凉、萧瑟之感,由近及远、动静皆宜,描绘出了一副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通过这些组合,抒发游子的寂寥、悲凉的心情,深刻的表现了游子的悲秋情怀.
这首曲大多数都是描写的景物,也就是意象.

❻ 天净沙·秋思的阅读答案说说

1、这首曲的曲牌名是:天净沙,曲名是:秋思。
2、前三句用九个偏正关系短语,写出了秋内郊黄容昏的冷寂、悲凉。
3、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❼ 诗词比较性阅读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

天净沙 秋思
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词表现的是秋天凄凉的景致,用枯藤\老树\西风\瘦马\都是烘托作者悲凉\怀才不遇的心情,全诗表现得都是一种落寞的心情,不知道往何处去的孤独无助,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前后两种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分别是暗淡、萧瑟冷清 和色彩斑斓,充满着勃勃生机 ,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总体来说,<秋思>更消极,<秋>更积极向上

❽ 《天净沙·秋思》的阅读答案

1. 全曲中,来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源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2.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出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的九个独立的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之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参考答案:
1“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枯藤 老树 西风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鸦
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
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
2 C

❾ 《秋词》与《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

赏析:“秋思”“秋天的愁思”之意。开头四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秋”色彩。以“断肠人在天涯”点题,表明游子思乡之情。 ①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 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③上面两首诗同写秋景,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禹锡表达的是( ),而马致远却抒发了( )。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 ),《天净沙·秋思》是( )。 ④默写表现思乡之情的名句三句。

❿ 天净沙 秋思 阅读题的答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 、 ;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答案:依次:枯藤 老树 西风 昏鸦 古道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 的心情。答案: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6、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答案: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阅读全文

与中考语文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