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你是西光的吧。。。
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考试卷
期中考试么?
㈢ 七年级下册语文半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9.5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脑髓 亘古 炽痛 鲜为人知
嫉妒 磐石 重荷 锲而不舍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hè 然 污 huì shùn 息 义愤填 yīng
深 suì 喧 xiāo 蝉 tuì 鞠躬尽 cuì
3. 根据原文填空。(9分)
① ,关山度若飞。
②东市买骏马, , , 。
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
④峨眉山月半轮秋, 。
⑤此夜曲中闻折柳, 。
4. 按要求填写原文。(6分)
①《木兰诗》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 。
②《孙权劝学》中从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学习确有成效的句子是: , !
③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吟颂黄河,赞美黄河。请写出关于黄河的古诗词句子(意思完整的上下两句):
, 。
5. 文学常识填空。(2.5分)
①《木兰诗》是一首 ,叙说了 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②《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B. 他最近进步很快,学习成绩欣欣向荣。
C. 大扫除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挑肥拣瘦。
D. 登上紫金山顶,遥望南京城全景,各种景物栩栩如生,令人心旷神怡。
7. 仿照所给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2分)
〔例〕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答:风筝:
友情:
二、 阅读理解。(共50.5分)
(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8.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代的 。(1.5)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未尝识书具 借旁近与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 不能称前时之闻
10.翻译句子。(4分)
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句中停顿。(3分)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12. 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的情况,然后用文中原话指出造成方仲永悲剧性结局的原因,最后用一句名言说出你的感悟。(6分)
(二)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但所得的麻 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
②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啊,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3. 给原文填上适当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3分)
14. 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先以无味作陪衬,而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种手法是( )(2分)
A 铺垫 B 对比 C 欲扬先抑 D 象征
15.文中括号里的文字的作用是什么?(2分)
16. 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些方面写捕鸟的?(2分)
17.选文第一段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18.指出选文第二段所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3分)
19.选文第二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
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开的诊所已远近闻名,在波兰的布拉沙市里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的诊所。
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给撬开,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小偷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海尔曼把小偷抬上手术台,连夜给他做了连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绷带。一直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把他交给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又一天,他的前妻护送一位车祸中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她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受重伤的人正是夺走海尔曼爱妻的列夫斯特。
列夫斯特一直比得处于昏迷状态,待进了手术室才清醒过来。见拿着手术刀的是海尔曼,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挣扎着要起来。
“老实躺好,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必须抢救的患者。医生在手术室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装送到海尔曼诊所。海尔曼一眼就认出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死在这个人的枪口下。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换上了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了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这个人的心脏上……
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他一字一顿的说,“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先是冷静思考片刻,然后就扮演起自己的角色。’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大的天职!”——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里到处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
20.海尔曼医生面对文中的小偷和情敌,他对“天职”是怎样理解的?面对法西斯分子,他对“天职”又是怎样理解的?(4分)
21.小说的前两个故事情节,表现了主人公海尔曼医生仁慈、宽容的性格特征,第三个故事情节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22. 海尔曼医生给法西斯分子治病时,为什么要换上去教堂才穿的西装和最新的白外套?(4分)
23. 当海尔曼医生认出那名德国警官时,他会怎么想?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
三、 作文(40分)
书可以医治愚昧,书可以使人聪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寄托着长辈的期望,书演示着成长的途径,书折射着老师、同学的情谊和我们的喜怒哀乐……请以书或读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㈣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多看看考过的试卷
㈤ 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下册编版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这个我没有这个期中考试啊,试卷啊,再说今年级下册的每个版本的都不一样,嗯可以在软件上搜索一下它的其中之一。
㈥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选择题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脑髓 鉴赏 缠洛 狗窦大开 B.亘古 涉猎 编纂 当之无槐
C.重荷 踌躇 衙门 慷慨淋漓 D.深遂 弥高 迥乎不同 挺然走险
3、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先生。
B.《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
C.《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D.《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都德,法国作家,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4、下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①书诗四句 书:写 ②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稍微 ③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B.①受之天 受:承受 ②不至也 至:达到 ③著我旧时裳 著:穿
C.①愿为市鞍马 市:集市 ②出郭相扶将 将:扶 ③当户理红装 当:对着
D.①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路,当权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言辞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认识
5、对下列句子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还在第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②没有新中国,乡村里便没有电灯,农民便没有独立自尊的人格;没有新中国,便没有核子弹,更没有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③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
④工具书,内容可靠,叙述扼要,而且按照某种特殊编排方式,把知识排列起来,以便人们能随时准确地查到。
A.叙述 议论 描写 说明 B.叙述 议论 抒情 说明 C.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D.叙述 抒情 抒情 叙述
二、填充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环y ______②di n峰______③l n语______④qi而不舍______
2、根据注字写拼音 ①收敛______②义愤填膺______③鸣嗥______④鞠躬尽瘁_________
3、修改病句
①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
②同志们用手亲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感到格外舒适,也更加爱惜。
4、名著研读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刮骨疗伤,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
5、仿写 感谢您,老师,是您洗去了我心灵中的尘埃。 感谢您,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好朋友多时不见,你决定连夜乘车(或乘船)去寻找拜访他,这时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怀。《峨眉山月歌》
7、哲理分析
一位阿拉伯王子出门去寻宝,临行前许多人送了贵重的东西,而一位长老却送了 一柄长勺,他很不以为然。沙漠的路途十分劳苦,他就扔掉了随身携带的那柄长勺。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王子找到了埋着宝藏的山谷,可他用三年的时间都没有打 开藏宝的大门。一天夜里,真主显灵,告诉他,打开山谷的钥匙就是那柄不起眼的小木勺。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哲理?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9、"1,2,3,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学中有趣的斐波那契级数。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数列的特征。
三、文段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日想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权谓吕蒙曰 谓: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 ③但当涉猎 涉猎: ④即更刮目相待 即:
2、下列加点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见(看见)往事耳 B.孤岂(难道)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及(和,与)鲁肃过寻阳
D.大兄何见事之(的)晚乎
3、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用自己的话回答)
5、本文至今流传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侧面描写吕蒙的句子是哪一句?表现了吕蒙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美的礼物
①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②几天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③“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④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⑤“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地掉了。大 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行李。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 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⑥“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厉声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⑦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落。轮到大刘了,他_______地喝了两大口水……杯于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_____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⑧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 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 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⑨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 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的时侠,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水,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 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⑩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获起来。 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透:“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呜?”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过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大刘跑 过去扶住他。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就晕倒在大刘的怀里。⑾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落,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⑿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让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⒀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环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⒁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穿越生死的惟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⒂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1、第⑤段画线句“恐惧袭上队员的心头”,联系上下文,说说队员们为什恐惧?
2、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⑦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
⑴“轮到大刘了,他_______地喝了两大口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杯于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_____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⑩段画线句“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根据文意,写出教授叮嘱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5、把文中你最感动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并说一说你感动的原因。
四、作文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家长需要子女的理解,老师需要学生的理解,同学之间需要理解,朋友之间也需要理解……
能够理解别人是人最高的品格之一,俗语说“理解万岁”。
请你以“理解”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七年级下册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如有错误,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一、 1.B 2.C 3.D 4.C 5.B
二、1、略 2、略 3、 ①去掉“当” ②去掉“用手” 4、关羽
5、(略)答案有之有理就行 6、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往往身边不起眼的东西有着它珍贵、重要的作用。(仅供参考) 8、略
9、该数列中,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
三、
1、略 2、B 3、略 4、一、吕蒙的好习精神;二、所吕蒙的才略所折服
5、刮目相待、吴下阿蒙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四、
1、因为没有找到水 2、 (1)猛、拼命、毫不犹豫
突出了大刘鲁莽直率的性格。 (2)轻轻、慢慢、缓慢 突出教授沉着、冷静、顾全大局的性格。
3、一定不要让大家知道没有水了,因为水是支撑大家活着的动力。(言之有理即可)
4、(1)给人们战胜死亡,走出沙漠的信心 (2)激励人们去战胜人生中的任何困难,是人们的希望所在。5、略
四、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