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8年宁波市江北区小学语文毕业测试卷答案,
只说重点:
2018年宁波市江北区小学语文毕业测试卷答案,
不挂网公布的。
可询问学校语文老师,
最直接的是问你的班主任。
B. 2011年宁波市语文、历史、英语中考试卷及答案(拜托了~~~~~~~~~)
历史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1.2011年3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 ▲ 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成为规划的核心区。
A.绿色 B.海洋 C.低碳 D.循环
2.宁波发展该经济的优势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下列关于宁波地理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 B.濒临东海 C.处于浙江东北部 D.属于我国南方地区
3.据报道,俄罗斯计划修建一条长约102千米的海底隧道连接美国,应把它修在
A.① B.② C.③ D.④
4.以太行山脉为分界线的东西两个地形区分别是
A.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D.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5.2011年5月17日,著名音乐人高晓松醉驾入刑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
A.道路交通法 B.治安管理处罚法 C.刑法修正案(八) D.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
6.目前很多学校纷纷设立“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学校这样做
①有助于我们遇到问题及时求助 ②是老师为了窥视我们的隐私
③是肯定、尊重、珍爱生命的表现 ④跟我们无关,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2011年4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决定接回所有在其他省(区、市)的新疆籍流浪儿童,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教育条件,让他们在家乡健康成长。该决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 C.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
8.近年相继发生的“毒奶粉”“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
①生命健康权 ②财产权 ③安全权 ④知情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发生上述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
①一些商家道德缺失 ②我国法律体系很不完善 ③消费者不会维权 ④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0.目前,一些地方在公开招聘中,出现了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条件的事件。此类事件受到谴责是因为
①祈盼公平,维护正义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②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③公平总是相对的,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④ “量身定做”违背公平竞争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欧洲人最早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2.小红在预习《新航路开辟》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B.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等
C.重大事件:哥伦布完成环球航行 D.积极影响: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等
13.科技革命不但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网络管理员—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 B.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网络管理员 D.汽车售票员—网络管理员—火车司机
我国不同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1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右表信息,选择下列正确的说法
①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在我国经济舞台上,公有制经济不再唱主角了
④改革开放是引起右表中经济成份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5.2011年3月19日,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法英美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空袭,造成大
量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此,中国多次呼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危机。材料说明
①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②战争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反对任何战争
③联合国在缓解国际紧张局势方面已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自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发出《关于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知》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唱红歌”的热潮。“红歌”广泛传唱
①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形式
③说明唱“红歌”才算爱国 ④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 B
C. 宁波市2019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语文答案
就是文理不分科,文理都要学,以后的高考模式就是3+3 三基加上该学校该专业招生所要求的学科(政史地理化生)。
D. 求宁波市中考语文的50首考试范围内的古诗、我急着复习用。
这是我们学校用的资料,一个超猛的老师编的,如果你增加悬赏分,我有更详细资料
怎样鉴赏古诗词(一)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明确鉴赏要求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分辨古诗类别
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必须辨别不同题材的诗词,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的判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题材的诗: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2004年浙江卷《菩萨蛮 李白》亦属于这一类。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等等。2004年春季高考北京卷陆龟蒙的《新沙》就属于这一类。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等。此外,有些诗本身不是哲理诗,只是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这类诗不归入哲理诗范畴。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2001年全国卷中的《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属于这类诗。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这类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其内容描写离不开山水,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行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只作记行诗,不可视作山水诗。2002年全国卷中的《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属于这类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 柳中庸》亦属于这一类。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事不议论,让读者自己思考。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1996年全国卷《咏史》(元朝阿鲁威的散曲)亦属这一类。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这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作。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1996年全国卷
E. 2014年宁波高一期末语文满分作文
宁波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高一语文第一部分 识记与积累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笨拙(zhuō) 狙击(jū) 熨帖(yù) 蓊蓊郁郁(wěng)B.仓颉(jí) 坍圮(qǐ) 跌宕(dàng) 恪(kè)尽职守C.倔强(juè) 朱拓(tà) 蓓蕾(péi) 放诞无礼(dàn)D.间或(jiàn) 胡诌(zōu) 昊天(hào) 敛声屏气(bǐ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眩耀 隐遁 弥望 汗流夹背B.残骸 岑寂 寒喧 沸返盈天C.慰藉 肆虐 拮据 百无聊赖D.蹙缩 蜇伏 敕造 哀声叹气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首先,我希望长久地 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②这些,老兄,倒没什么,我跟他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 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③“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 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 那短工 的说。A.凝视 振荡 简捷 B.注视 振荡 简洁C.注视 震荡 简洁 D.凝视 震荡 简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B.“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C.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D.1945年,臭名昭著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使我开始相信,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B.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这一天赋的才能,竟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而不是一种丰富生活的手段,这是多么可惜啊!C.韩少功在《我心归去》中写道:“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总是悲的。”有人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D.在学习《落日》时,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先观看相关电影和小说,在了解整个情节后,再仔细研读课文。6.选出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苏轼在散文创作上,继承了韩愈、柳宗元的创作传统,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创作上,是北宋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创作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B.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边城》,以湖南凤凰古城为背景,描绘了当地自然、民风和人情的美,宛如一支优美的田园牧歌。C.《祝福》选自小说集《呐喊》,它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D.肖洛霍夫,苏联著名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7.名句默写。(1)闻道有先后, ▲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2)故国神游, ▲ ,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凭谁问: ▲ ,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 ▲ , ▲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杜牧《阿房宫赋》)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共2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共6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8.“尘暗旧貂裘”一句中的“暗”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9.(非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4分)▲9.(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0—13 题。(14分)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焉?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10.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举:拿。B.暴秦之欲无厌 厌:同“餍”,满足。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开。D.六国互丧,率赂秦焉 率:都,皆。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秦以攻取之外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B.奉之弥繁句读之不知C.则秦之所大欲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5分)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2分)▲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3分)▲13.作者引用“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分)▲四、现代文阅读与鉴赏(共25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8题。(共13分)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14.脂砚斋评语中说:“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这是针对本段中哪句话而评的?(2分)▲15.文中划线句子若改为“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比老祖宗的亲孙女儿还要大气、漂亮,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与原句相比,表达效果有何不同?(3分)▲16.王熙凤先“用帕拭泪”,又“忙转悲为喜”,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分)▲17.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请赏析这一外貌描写。(3分)▲18.写人既可正面描摹,也可侧面烘托,以下句子都是表现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请选出在写作角度上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3分) ( ▲ )A.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B.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C.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D.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1题。(12分)鱼的个性韩露⑴那十条大小不等的鱼被先生醉醺醺地拎回家时,都已经安静了下来。⑵先生说:把它们放水里吧,看还有活的没有。我就把它们放到了浴盆里。⑶我在浴盆旁边站着看了它们一会儿,就看到有两条半尺来长的鲫鱼扑棱起了尾巴,片刻,就趔趔趄趄地在水里游起来。我就打开水龙头,又往浴盆里加了些水。在水龙头潺潺的水声中,一条一尺来长的鲫鱼也渐渐苏醒,在水里晃晃地荡着。我又站了一会儿,没有发现再活过来的鱼。⑷半夜起来去卫生间,灯一打开,就看到浴盆旁边躺着一条半尺来长的鱼。脑子里就闪了一下,是那两条先活过来的鱼中的一条。急忙把它抓起放到水里,心想不知道跳出来多大一会儿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呢。⑸“跳什么跳,你以为你是鲤鱼呀?就算你是鲤鱼,我这儿也不是龙门呀!”⑹我看着它一动不动的身体有些气急败坏。就在我刚气急败坏地叨咕完,我看到它深灰色的身体又动了起来。⑺又活过来了?这家伙!命够大的。我看看其它的鱼,除了昨晚活过来的这三条外,没有再活过来的了。我又看看另外两条,还是那条半尺来长,在水里老老实实呆着的鱼活得最好。在这条鱼安然的闲游中,我注意到那条跳出来的尚在恢复中的鱼,比其它鱼的颜色,都黑得多。⑻说不定这是条野鱼,我这样想着。⑼天蒙蒙亮的时候我又去卫生间,又看到一条半尺来长的鱼躺在离浴盆稍远的粉色的地板上。直觉告诉我,这条躺在地板上的鱼,还是那条已经跳出来过一次的鱼。我把它放到水里,发现果然不错。⑽早上起床去看它们,看到那条一尺来长的鲫鱼已经了。那条跳出来过两次的鱼又活了过来,看情形,它活得相当不好。它的身体已经不能再直立着游,它几乎是平躺着在水里挣扎。它的样子,让我觉得它活不了多久了。这显然是它那两次跳跃的结果。浴盆离地那么高,从那么高的地方“扑通”一下摔到坚实的地板砖上……我打了个寒噤,感觉我的肢体“刷”一下就硬了。⑾第一次跳出来就应该知道浴盆外面的情况了,为什么还要跳第二次呢?大约是它还不心吧。为什么不心呢?我想它是对目前的处境极其不满意。那么现在这个结果,就应该是你不安分守己的回报了。如果它在没跳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它还会跳吗?我认为它会。⑿我吃过早饭去看那条奄奄一息的鱼时,它已经了。我叹了口气,决定把这九条掉的鱼都处理了,我想给那条活着的鱼一个更好的空间。我看着这九条鱼,发现它们后的样子竟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这让我感到很诧异,在同一个湖生活,又是同一个品种,更重要的是,它们临前都处在一个共同的环境里。为什么后的样子会各不相同呢?⒀鱼的个性。我脑子里忽然跳出这样一个句子。这个句子让我觉得,造成鱼后这种不同样子的原因,肯定是和个性有关。看看它们后的姿势,就不能不认同我的观点了。那条直棱着身子,拼命把头往下扎的鱼,肯定是个犟劲头,它到也不甘心自己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它要用塑料袋里那仅有的一点水来尽可能地挽救自己年轻的生命。那条平躺着飘在水面上的鱼,肯定是个随波逐流,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懦弱分子,它知道自己无回天之力,干脆连反抗的劲也省了。那条直立着身体,头还保持着向上的姿态的鱼,我觉得应该是鱼中的一位勇士,虽然眼神无力,但那气势,就是震人。我不知道活着的鱼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眼神,我本来是可以知道的,但我不敢看那条活着的鱼的眼睛。⒁傍晚的时候,我去卫生间,看到那条唯一活着的鱼在水里半躺着,也不动了。我以为它也了,就把它抓在手中,它在我的一只手中安稳地躺着,一动不动。我就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去刮它的鳞,就在我的大拇指刚一触到它的鳞的刹那,它一下子从我的手里蹿出,落到我面前浴盆的水中。我猛地一颤,就支棱着胳膊呆住了…… (本文有删改)19.请简要概述作者对鱼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4分)▲20.(非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说不定这是条野鱼”,“我”为什么会这样想?(4分)▲21.(非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作者写出了鱼的哪些个性?你觉得从我手里蹿出的那条鱼具有怎样的个性?(4分)▲20.(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文中两次写那条半尺来长的鱼跳出来,有何目的?第七段写另外一条半尺来长的鱼“安然的闲游”,有什么作用?(4分)▲21.(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这篇文章写鱼在面对非常亡时有不同的个性表现,我们人类在面对灾难时,是否也有类似现象?请举例说明并作评价。(4分)▲第三部分 表达与应用五、语用题(共10分)22.《听听那冷雨》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请你另找一个汉字,写出你的感悟,表述要形象贴切,恰当生动,30字左右。(3分)▲2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补上合理的语句。(35字以内)(3分)黎明,年轻的园丁来到他的果园修剪果木。他有一蓬质地上等的醋栗树丛,令人遗憾的是,这蓬树丛光长枝条,而且长势疯狂。年轻的园丁非常担心,担心它会减产甚至不结果子。于是,他对这蓬醋栗树丛精心修剪。当他修剪完以后,这蓬树丛的枝干也所剩无几了。这蓬醋栗树看起来好像受到了很深的伤害,显得那么悲伤。因早春的勃勃生机而萌生的枝条,此刻只在主干处剩下一个个断枝,每一个刀口处,似乎都还挂着泪珠。那情景就好像是可怜的醋栗树在向他诉说自己的不幸:“哦,您怎么能如此残忍地对待我呢?难道您没看到我正在拼命地生长以回报您的关照吗?”看着泪流满面的醋栗树丛,听着它伤心地啜泣,年轻的园丁温柔地说:“▲ 。”24.仔细观察下面一幅题为《修鞋》的漫画,然后回答问题。(4分)①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答: ▲②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答: ▲六、作文题(共40分)23.阅读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40分)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四季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给人不同的生活启示,请在四季中任选一个季节,以“走过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自己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述你的独特感悟和思考。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宁波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答案:AB项: 仓颉(jié)坍圮(pǐ) C项:倔强(jué)蓓蕾(bèi) D项:胡诌 (zhōu) 敛声屏气(bǐng)2.答案:CA项:炫耀 汗流浃背 B项:寒暄 沸反盈天 D项:蜇伏 唉声叹气3.答案:D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注意地看。①句中用“凝视”更能体现出看的投入。震荡:震动,动荡。振荡:振动;电流的周期性变化。②句侧重写人内心的感觉,应该选择“震荡”。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③句中应表现直接不回避的意思。4.答案:C“设身处地”应改为“身临其境”。5.答案:BA项误用了“使”字,导致主语残缺。C项“质疑”就是“提出疑问”的意思,语义重复。D项“观看”不能与“小说”搭配。6.答案:C选自小说集《彷徨》二、填空题:(7分)7.名句默写。(1)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2)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 早生华发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凭谁问: 廉颇老矣 , 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 长桥卧波 , 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杜牧《阿房宫赋》)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共20分)8.既写出了貂裘戎装尘封已久,颜色黯淡,又写出了岁月流逝,人事消磨,诗人内心饱含的惆怅郁闷之情。(2分)9.(非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年华老去的悲情。(4分)9.(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塑造了一个曾经意气风发,壮志凌云,而今鬓发已白,报国无门,却仍时时牵挂边关的爱国词人形象。“当年万里觅封侯”写出了年轻时候的英姿勃发,而“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等句则表现了渴望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的惆怅和愤慨。(要结合原句进行分析)(4分)10.C(“判”的意思是“决定”。)11.D(都是“所”字加动词,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A.介词,用;连词,来。B.代词,指秦国;提宾的标志。C.那么,表顺接;表转折。)12.①(没有贿赂的国家)因为失去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全自己,所以说,弊端在于贿赂秦国。(2分)②想想他们的祖先,暴身于霜露之中,披荆斩棘,才得到很少的土地。(3分)13.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形象地说明以地事秦必然招致灭亡的严重后果。(3分)四、现代文阅读与鉴赏(共25分)14.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2分)15.原句既奉承了贾母,又夸赞了黛玉和三春等人,有一石三鸟的效果,而改成“比亲孙女儿还要大气漂亮”无形中贬低了三春和贾府,达不到迎合贾母等人的目的。(3分)16.善于察言观色,逢迎机变。(2分)17.这句外貌描写用对称的句式,不仅写出了王熙凤的美貌,而且体现了她性格中狡黠、奸诈的一面。(3分)18.D (D项为正面描摹,其他都是侧面烘托)19.①气急败坏,认为它不安分守己。②体悟到鱼是具有个性的 ,震撼于它的勇气和生命力。(4分,每点2分)(解析:第一次看到鱼跳出来是气急败坏;第二次跳出来,认为它“活得相当不好”是不安分守己的回报;看到九条鱼的姿势没有一个相同时,又体悟到鱼具有个性;最后当那条我认为已经了的鱼从我的手里蹿出时,我震撼于它的勇气和生命力。)20.(非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因为这条鱼的颜色,比其它鱼的颜色都黑得多,而且它不安分守己。(4分)21.(非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倔强,不甘心,尽力挽救;随波逐流,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积极拼搏,努力走出困境。(3分)奋争不放弃,当灾难来临时,会爆发出所有的生命力量求生。(1分)20.(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为了更充分地写出这条鱼不“安分守己”,敢于改变处境的个性。(2分)写另外一条半尺来长的鱼“安然的闲游”,与跳出来的这条鱼形成对比,反衬跳出来的这条鱼活得不好,从而进一步表明了我的看法,即鱼儿应该安分守己。(2分)21.(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答案示例: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有的表现出非凡的冷静与勇气,15岁少年雷楚年,短短两分钟时间,两次返回教室,带领7名同学脱险;有的有情有谊,表现出大善大爱,人民教师谭千秋张开双臂护卫四名学生。而有的却弃亲人、学生于不顾,逃之夭夭。评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大智大勇、大情大义者,让人永生铭记;懦弱自私而幸免于难者,让人看到了卑微的灵魂。(4分,酌情给分。)五、语用题(共10分)22.(3分)参考答案:一个“意”字,心中的声音,由心而生,牵挂于心头,回荡于心间,道尽心中无限的情与思。(3分,酌情给分。)23.参考答案:为了有朝一日能看到你枝头上硕果累累,你可要忍受今天的修剪啊。(3分)24.参考答案:(1)一个妇女拿着一只掉了跟的高跟鞋正在要求服务商修理,而商家虽立着“售后服务”的牌子,却悠闲地抽烟、喝茶,他知道鞋坏了的客户根本到不了他那里,原因是梯子坏了。(2分)(2)讽刺商家作了承诺却不兑现,欺骗顾客。(2分)
F. 2009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只有试卷
宁波市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有三个大题,26个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或超出答题规定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正确工整地书写下面文字。(2分)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共和国走过了整整60年的辉 (huáng)历程。60年间,滚滚长江,滔滔黄河,聆听了祖国 (áng)然奋进的脚步声;莽莽昆仑,巍巍长城,见 (zhèng)了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神州飞船的优美轨迹,演绎出祖国日益上升的 (zūn)严;奥运圣火的熊熊燃烧,透露出伟大民族复兴的曙光……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关爱,让人的心灵变得高尚。关爱 了生命原野的厚度, 了灵魂海拔的高度, 了幸福人生的广度。
①扩展 ②增加 ③提升
A.②①③B.③①② C.②③①D.③②①
4.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趾头,后面露出脚后跟。
C.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5.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6.古诗文填空。(①~③必做,④⑤任选一题)(6分)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②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③《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 。”
④古诗文中有很多与“马”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⑤古诗文中有不少与“黄河”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7.修改下面划线句子,使其表意明确。(3分)
《市公共汽车乘坐规则》规定:每位乘客可以携带不超过120厘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8.名著阅读。(2分)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二回这样写道: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上面文字中的“洒家”指的是谁?为什么要“痛打这厮”?
人物: 原因:
9.综合性学习。(6分)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四方面的材料:
A.“屈原含冤怒投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B.“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
C.“幸福小区家庭包粽子大赛”、“五月五龙舟竞渡”的新闻报道图片。
D.唐“九子粽”、宋“蜜饯粽”、元“箬叶粽”、明“芦叶粽”、清“火腿粽”的介绍。
①如果要在上面四项中删除一项,你会删去的一项是【 】(2分)
②请分别说明保留另外三项材料的理由。(2分)
③请你为手抄报写一则“编后语”,要求阐明编写意图,字数40字左右。(2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
①科学家认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尽管世卫组织29日提高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警戒级别,而且卫生管员也证实美国出现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但研究病毒的科学家们却渐渐达成共识,认为目前的混合型流感病毒变种并没有过去引起疫病大流行的那些病毒那么致命。
②事实上,上月底首先在加州圣迭戈和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其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③众所周知,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在任何时候突变,成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表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④田纳西州流感病毒学专家理查德•维比说:“这种病毒与1918年的致命性病毒完全没法相比。”1918年暴发的流感造成全球大约5000万人死亡。
⑤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相似这一点是不祥之兆。它们都是在春天流感季节的末尾出现,两者似乎都是重点袭击年轻人和健康人,而不是老年人和婴幼儿,而且它们都是H1N1变种,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两个关键的蛋白类型,这两个蛋白类型主要决定着病毒的传染力和扩散力。
⑥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周一上午公布了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病人身上病毒的基因序列,成千上万的科学家立即开始下载那些信息。他们把病人身上的病毒(1918年的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5N1D等)进行对比,之后发表了令人欣慰的消息。
⑦纽约西纳山医疗中心微生物学家彼得•帕勒斯说:“这种病毒缺少某些特征”。尤其突出的是,这种病毒缺少一种氨基酸。那种氨基酸似乎会导致肺部增生病毒粒子使之更致命。
⑧佐治亚大学流感专家拉尔夫•特里普说,对这种病毒蛋白类型的初步分析表明,经历过1957年那场流感的人可能对这种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1957年的那场流感疫情造成全球约200万人死亡。
⑨这或许可以解释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上这种病毒的原因。迄今,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为严重。
(选自《参考消息》2009年5月)
10.科学家提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的依据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任选一处简要分析。(2分)
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a)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表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b)是可以避免的。
1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的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B.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随时突变,变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
C.“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人们认为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完全相同。
D.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原因可能是对这种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13.在第④和第⑤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一种方法来解释“甲型H1N1流感”的特征?你觉得使用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阅读上文和下面两则材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3分)
材料一:四川省新闻办公室2009年5月17日下午宣布:与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包某某接触的最后一批人员解除医学观察,患者包某某也同时治愈出院。(《钱江晚报》)
材料二:2009年5月17日,北京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是我国内地第三例输入性确诊病例。患者为女性,18岁,北京人。5月11日13时50分乘坐美国大陆航空公司C089航班到达北京。北京市卫生部门及时开展了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全部密切接触者均已查明并进行了医学观察,未发现不适症状。(《人民日报》)
(二)带河流回家
陈云其
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宁波?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是因为这座城市的河流。在地理影像中,余姚江、奉化江和甬江这三条大河,支撑起宁波的整个水系,而近百条曲折的小河及日月二湖,把宁波变成一个水汽淋漓的城市。
“窈窕淑女”、“”在水之湄“,这样的诗似乎是特意为宁波写的。一个城市的丽影,在潺潺的歌吟之中凸现着,成为我们追求诗意生活中挡不住的诱惑。
旭日初升,阳光如花朵一般在河面盛开。(a)
夏夜来临,一河的星群总在窃窃私语。
我还喜欢河上的雾霭,他们把眼前的景物变得朦胧,那隔岸的行人似乎都在梦里面走着;而当雾霭散尽,河两岸的楼房和树木便清晰地倒映在水里——这样的景致是一定要坐在三江口看的,因为你变成了风景的一部分。宁波正是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我们的城市应以了审美的自然和诗意的空间。
河流在带给一座城市毓秀的同时,也带来风物,带来历史和未来的走向。我们沿奉化江上溯,就可以一直走进四明山的深处,那飘落在水面的一朵桃花或一枚枫叶,会让我们敏感地觉察季节的演变和这一生难以承受的轻柔。如果逆行姚江,那七千年河姆渡的水稻就会在眼前灿烂地展现,而双鸟日的图腾那么深刻地影响着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的追望。我知道我生命中的血液必然和这条河有着密切且神秘的关联。浪遏飞舟,鼓吹风帆。沿甬江而下,那是让宁波跻身于世界海运物流强烈城市的北仑港,是我们眺望着的太平洋和蔚蓝色中放飞的梦!(b)这河海相同的城市,让我凝望流水时,胸襟便豁然开阔。
河流无处不在,犹如爱意无处不在。
是的,水在让城市充满灵性的同时,也带来心灵滋润的光泽。“上善若水”、“柔情似水”,在宁波总有感人且具体的解读与注释,我常觉得那位捐了百万元却只留”顺其自然“化名的女性;而当无数宁波人为身患绝症的罗南英、梁国华等异乡人募捐、操心时,爱的河流便涌动了全城。(c)他们说:这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
宁波的三百万外来人口,是近三十年汇聚起来的,他们和我们一起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开拓打拼着,并感受着河流宽容的情感。他们历经流离颠沛之后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家——这个家的名字叫“宁波“。他们说,他是沿着河流走来的,他还将沿着河流走下去。
而另一番河流的景象,是这座城市充满了时代的气息。那是十里中山路摩肩接踵的人流,是世纪大道奔驰不息的车流,是即将从高桥开出的轻轨列车的急流;而天上的飞流就在那个叫栎社的地方,连久违的台湾一下子都变得那么近。这是一个团级流动的世界,这是让每个人都渴望的精彩的宁波。
河流向东,他们迎太阳而去,只有一个方向。
河流总让我对未来的宁波产生想象,如果把三江的水系和东钱湖连接起来,那是何等波光旖旎的城市图画。因为有流遍全城的水,绿色满怀,花香盈袖,生活到处是盎然笑意。在这样的图画里,让我们从容地说出一个诗人的愿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啊!宁波,现在我要带河流回家。
(选自《宁波日报》2009年5月9日,有删改)
15.本文由层次地写出宁波河流四个方面的特点,请根据文意将体现宁波河流特点的词语填到相应的方框中。(4分)
▲
▲
历史、风物、走向
时代气息
16.请从划线的a、b、c句中任选两句,结合上下文进行品析(可从修辞效果、感情色彩、词语运用等方面自选角度)。(4分)
17.倒数第四段主要运用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18.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带条河回家”?(3分)
(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陈涉世家》)
1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会天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等死,死国可乎?
2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
(四)能言之鸭
陆龟蒙①才名播海内,居吴中,然性浮薄。时有内官②,经长洲,于水滨见一花鸭,弹之而毙。守者告之,乃乘小舟,修表章,告内官曰:“某养此鸭,能人言;方欲上进,君何杀之?”乃将表示之。内官惊而且惭,酬之银盏。临行询之,竟解何言语。陆曰“教来数载,能自呼其名尔!”
【注释】①陆龟蒙:晚唐诗人。②内官:宦官。
23.《古汉语词典》中“修”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乃乘小舟,修表章”中的“修”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修饰 B.整治 C.书写 D.学习
24.文中划线句子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就做了这样的表示。 B.于是拿表章给内官看。
C.就表示一下态度。 D.于是表示要上告。
25.“内官惊而且惭”,其中“惊”“惭”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内官是怎样的人?(4分)
三、写作(5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分)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谁对你影响最大?这个人怎样影响了你?怎样牵动着你的情思?你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请你在方格高中留下最真最美的文字。
请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