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 教 版 九 年 级 语 文 套 题 训 练 试 题 及 答 案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30分)
一、文字书写。(4分)
二、完成下面1——7题。(2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妖娆(yāo ráo ) 亵渎(xiè dú ) 襁褓(qiǎng bǎo ) 骈进(pián jìn )
2、补充下列词语。(2分)
( 廓 )然无累 ( 恪 )尽职守 心无旁( 鹜 ) ( 妄 )自菲薄
3、下面是则新闻的导语部分,请认真阅读,并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字数不超过10字)(2分)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经过115小时 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致电祝贺。吴邦国、贾庆林、黄菊、吴官正等领导同志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飞船返回实况。
4、读下面的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2分)
如果你是大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必为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
5、完成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6分)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活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⑴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⑵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⑶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6、诗词赏析(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2)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的意思是:
7、诗文默写.(8分)
⑴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⑵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⑶《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一致。
⑷ 辛弃疾《破阵子》中描写战场上拼杀场面的是 ,
第二部分 理解·探究(40分)
三、阅读语段,完成下面8——11题。(8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逆寡人( ) 色挠( ) 怫然( ) 跪而谢之( )
9、加点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挺剑而起
B.轻寡人与 与臣而将四矣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头抢地尔
D.受地于先王 仓鹰击于殿上
10、翻译下列语句。
(1)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1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语段,完成下面12——16题。(10分)
杀 羊
端坐门诊室。来了一病人,诉说鼻塞、流涕,稍有头痛、咳嗽,可能是感冒了。
我问姓名、年龄、职业。病人稍稍一迟疑,说:“我是杀羊的。”
我说:“杀羊?那钱不少挣吧?”
病人说:“还行,基本上杀一只能赚一只。”
我说:“那钱确实不少挣。”我又说:“杀羊也有诀窍吧?”
病人说:“那当然,给羊放不放血就有门道呢!放了血,分量就轻了,不放血,把血憋进肉里,分量就轻不了。”
我说:“噢。”心想:可怜的羊们哪。
忽然想起一个问题,问:“听说杀羊,有的羊会哭?”
病人说:“是呀,有的确实会哭,还下跪呢!”病人的表情显得兴奋。“那是一只母羊,很肥,我绾着绳扣靠近它时,它就朝我流泪了。我挺惊疑,但还是把绳扣套上它脖子,这时候它跪下了。我心一软,放了它。然后我到饭店去催账,钱没到手,反而挨了一顿揍,我那个气呀!回来就把母羊给杀了,一剖开它肚子,俺的娘呀,它的肚子里有3只小羊!我那个后悔呀……”
我说:“是呀,太可怜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病人说:“是呀,我当时恨自己呀,干嘛非杀母羊呢?等它生下3只小羊,我又能另外赚多少钱呀!”
我口里说“噢”。心理想,狠心的你真是钻进钱眼里了。
我给病人试脉,观舌苔,量体温,测血压,慢慢地我的脸就变得凝重,我说先查个血,然后拍几张片吧。
病人遵从我的医嘱查了血,验了尿,拍了X光片,做了心电图,还有B超和CT,然后捧着一摞单子又坐到我面前。我一一验看,眉头一会儿紧,一会儿松。然后我就开始摇头,把病人的脸色摇得青一块紫一块,①缓和着口气说:“慢慢调养吧,先给你开点药。”
病人战战兢兢地捧着一叠处方去划价,交款,取药。我想他回去后可以开药铺了。我洗了手,慢慢坐回椅中长长地吁气:这个月的任务又超了,等着发奖金吧!
下班时,有同事来问:“杀了几只羊?”②
我说:“就杀了一只,羊毛却不少挣。”
同事说:“那人大款吧?”
我说:“不,那人是杀羊的。”
同事又问:“啥病?”
我说:“感冒。”
12、小说以“杀羊”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3、分析文中①②处文字的作用?(2分)
14、就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作简要分析。(3分)
15、小说刻画的主人公是谁?可见其什么性格?(4分)
16、小说的主题是什么?(3分)
五、阅读语段,完成下面17——21题。(10分)
①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的人能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他人却漠不关心……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友善之心的表现,即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人友善,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把“友善”作为20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
②友善,意味着宽以待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友善待人,表明人胸怀宽广,精神境界洁高尚。友善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贤哲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孔子明确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荀子则更强调了友善的重要,他说:“与人善言暖若绵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一个人友善待人,人必友善待他,这样,才有助于成就大事业,整个社会氛围才会和谐,社会总体效率才会提高。可以说,一个充满友善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
③友善,还意味着乐于助人,互爱互助。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发扬友爱互助精神,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近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各种互帮互助活动,如“希望工程”、“送温暖”活动等,使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发扬光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④对亲人、好友、同事友善,也许不难,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我们倡导的友善,其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
⑤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在经济全球化、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取得协调的发展。
17、从文章第②、③、④段看,“友善”指的是什么?
18、文中的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19、从行文来看,③、④两段的顺序不能颠倒,请陈述理由。
20、文中②、③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论证。
21、根据上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友善是和平的使者”的认识。(不超过50个字)
六、阅读语段,完成下面22——27题。(12分)
禽流感究竟是什么?
①禽流感究竟是什么?专家解释,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1997年5月9日,香港一名3岁男童体内分离出一株甲型流感病毒,同年8月确诊为全球首例由A型(H5Nl)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间病例,至当年底,香港共发生18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例.这也首次证实了H5N1病毒能感染人类,并有很高的致死率。遗憾的是,人类至今尚未研制出相应疫苗。
②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鸡、鸭,特别是感染了H5Nl病毒的鸡,目前已有证据显示病人也可以成为传染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口腔和粪便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具有极大的抵抗力,特别是在凉爽和潮湿温和的条件下可存活很长时间,人类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都会受到感染。此外,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③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跟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C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大多数患者治愈后良好,病程短,恢复快,且不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专家建议,病人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一旦被怀疑为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住院隔离并报告疫情,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
④由于没有相应疫苗,而冬春季节又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提醒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市民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此外,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热及紫外线均敏感,56C加热30分钟,60C加热10分钟,70C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使该病毒灭亡。
22、本文说明了禽流感的哪些内容?
23、第①段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4、第③段中画曲线词语“一般”主要”有什么表达作用?
25、选文运用设问作标题有什么好处?
26、第①段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
27、近两年,非典和禽流感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有人说,这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和对自然界的破坏有很大关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50分)
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欲左右天下者必先左右自己”。古往今来深为人们所喜爱,以至许多人将其作为座右铭悬于居室中,以便时时砥砺自己。请以“把握自我”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定,字数600左右。
2、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50字。(3)文中若需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1、2略
3、“神六”归来,中央致贺,(祝贺“神六”胜利着陆等)
4、何必为一朵浪花的消失而伤感;如果你是果树
5、 ⑴ 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⑵ 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等活动;⑶ 把讲普通话纳入师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全校师生别把方言带进学校来)
6、(1)出猎;希望重用、建功立业;(2)少年狂气、重用自己、报效国家
7、斜晖脉脉水悠悠、会挽雕弓如满月、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8、违背、屈服、盛怒的样子、道歉 9、C 10、略
11、(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杀羊)
12、① 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② 通过衬托突出“我“的贪心和冷酷,给读者以联想的空间。
13、① 有力地画了“我“装腔作势,哄骗病人以获取超额奖金的卑劣形象。
② 点面结合,提示了医生痛“宰”病人现象的普遍性。
14、① 衬托的方法。② 点面结合的方法。③ 人物无名无姓,但具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15、我 有虚伪、冷酷、自私的性格。
16、小说的主旨是在讽刺当今医疗行业的“杀羊”之风:为追逐私利而置职业道德于不顾。
(友善)
17、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广具爱心
18、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友善(论点)。这是针对社会上缺乏友善的种种不良表现及结合《纲要》的有关内容而提出的。
19、第3段谈友善的具体行为,第4段将友善具体行为上升到友善的理想境界,深化了。所以不能颠倒。
20、道理(引用)论证,事实论证。
21、根据“友善”与“和平”的关系作答,联系实际要恰当,语言通顺。
(禽流感)
22、本文主要说明了禽流感的定义、传播途径、症状、预防等内容。
23、“自1997年5月9日至当年底,香港共发生18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例”.
24、这些词语运用得十分准确:“一般”表示通常情况下,但并不排除特殊性;“主要”强调了事物的范围,体现出说明文用词的科学性、严密性.
25、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和阅读兴趣.
26、举例子、列数字;H5N1病毒能感染人类,并有很高的致死率。
27、(3分)此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② 有人可以提供一套高考模拟的语文试卷(附答案)
2009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第Ⅰ卷(选择题 共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拉纤/倩影 辅弼/果脯 差强人意/插科打诨
B.咀嚼/诅咒 逮捕/怠慢 龙盘虎踞/心广体胖
C.桎梏/诰命 倜傥/倘若 怙恶不悛/沽名钓誉
D.抠门/扣子 树梢/稍微 关怀备至/英雄辈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国宝级画家黄永玉大师在北京家中把一幅漫画赠与罗洗河,画上的人物憨态可掬,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与罗洗河颇有几分神似。
B.近一段时间,陕西绥德发生的那起耸人听闻的校长因找县长签字被拘事件,因媒体的及时参与得以圆满解决。
C.为了繁荣我市的文化艺术生活,元旦期间,文化局将组织我市的绘画高手到全市各中学舞文弄墨,即兴创作,一展风彩。
D.中国航天紧紧瞄准世界最新科技,亦步亦趋紧跟世界航天发展新动向,所以“嫦娥”工程才得以圆满成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夫都用在这里。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一个球队,能否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积极性,指挥是否正确,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4.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
A.你把教学楼的护栏损坏了,应该受到严肃处理。
B.你把教学楼的护栏损坏了,受到处理罪有应得!
C. 你把教学楼的护栏损坏了,受到处理是应该的。
D. 你把教学楼的护栏损坏了,不受到处理,行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高雅艺术与大众化
新年伊始,国家大剧院第一场音乐会30元一张的站票正式对外销售,出现“疯狂”抢购局面,不少人在寒风中守候通宵。2007年11月,湖北省博物馆对社会免费开放,也出现参观者“爆棚”现象。
两件事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在中国,大众对文化的渴求是很强烈的;其二,大众只能追求消费得起的文化。
从中国的现状看,大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与愿望之间确实存在相当的差距。国内许多演出的票价在几百元至上千元之间,约为居民月均收入的20%以上,而在美国、日本,一场演出的票价约为月均收入的5%以下。国家大剧院30元的站票大体反映了大众文化消费的承受水平,但因票源稀缺,以致引起“疯狂”。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文化发展大体走的是一条从“贵族化”到“大众化”的路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具有某些商业性质,但当商品生产已进入“大众消费”时代时,文化也只有进入“大众消费”才有商业前景。电影、电视的出现,为文化“大众化”提供了技术条件,让人类进入了文化“大众消费”时代,这类文化形态在商业角度也有天然的“大众化”倾向。但对高雅艺术的现场演出,则由于资源、场地和环境的要求和限制,具有天然的“小众性”,供需常发生极大落差。
另一方面,文化权益是一种基本人权,文化不仅是产业,而更多的是一种公益事业。因此,各国政府必须承担保障大众文化权益的责任。对此,不妨借鉴一些其它国家的作法。
以法国为例:巴士底歌剧院是法国最新的国家级歌剧院,1982年始建,1989年基本完工。剧院的设计与建筑以现代化、大众化为目标。歌剧院内有4个剧场,其中,历来贵族气息最浓的歌剧院为体现大众化,设计了2703座的宽敞大观众厅。从运行费用看,歌剧院1996年总费用为8.35亿法郎,其中国家拨款5.5亿,票房收入2亿,其它收入0.85亿。这就是说,政府投入是保障高雅文化“大众化”的主体。
其次,社会扶持是高雅文化发展的重要来源,在美国,资助文化事业的各种基金会不少,有人还开办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国家在税收等方面鼓励这种行为。
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高端的艺术演出也还是有“贵族色彩”。有这样一种说法,美国富人的标志是:从纽约打“飞的”去巴黎看一场演出。政府用行政办法强行控制票价恐怕也不是办法,只会使售票“黑市化”,艺术爱好者还得买高价票,政府多花了纳税人的钱,只便宜了倒卖者。
如何给真正的艺术爱好者开一个口子,这是一个问题。出售站票是一个办法,开办针对学生和专业工作者的专场、针对性的售票也是一个办法。俗话说,借书看的人往往是真看书的人,同理,买站票听音乐会的人往往是真正的音乐爱好者。真正的艺术经营者和艺术创造者应对真正的艺术爱好者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情,替他们想点办法,开个口子。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1月22日)
5.对“高雅艺术”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雅艺术是少数人享受的艺术。
B.高雅艺术的现场演出,具有天然的“小众性”。
C.只有高雅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
D.发达国家的高雅艺术演出也具有“贵族色彩”。
6.下列关于高雅艺术大众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内许多演出票价的过高,是使高雅艺术不能大众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B.高雅艺术要大众化,首先必须要“贵族化”。
C.高雅艺术要大众化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如宽敞的演出场所、国家优惠政策等。
D.让普通民众消费高雅艺术是保护民众的文化权益。
7.让高雅艺术大众化的措施,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出售站票,让普通民众消费得起。
B.开办专场演出,如开办学生专场、专业工作者专场等。
C.有针对性地进行售票,让观众凭票证买票。
D.免费演出。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高熲(jiǒng)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威上表陈让,诏曰:“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威乃止。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上悉从之。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安繁恋剧,无举贤自代之心,抗表劾威。上曰:“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因谓朝臣曰:“苏威不我值,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辩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其见重如此。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国子博士何妥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共为朋党,上令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杂治之,事皆验。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威惶惧,免冠顿首。上曰:“谢已晚矣。”于是免威官爵。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夷人昧利,可以赂 昧:糊涂
B.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 任:任务
C.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 值:遇到
D.上令朝臣厘改旧法 厘:订正,改正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 B.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举贤有阙,何遽迫之 D.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威以贤能著称,故高祖征召他,认为他凭着出众的才华,可以兼任多职。当言官弹劾他贪恋权位时,高祖认为即使他在举荐贤能方面有缺点,也不应苛责。
B.苏威力主采取较轻的赋税和劳役制度,他把改变以国家资财不足而制定的重税之法作为自己的使命,以实现父亲的未竟之志。
C.苏威的为政之才深得高祖器重。高祖认为,杨素才辩天下无双,但是在斟酌古今得失,帮助君主宣扬教化方面,是无法与苏威匹敌的。
D.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人结为朋党,被揭发查实后,他虽然认为错,但并没有能得到皇上的宽恕,也因此冒犯了许多当时有名望的士大夫。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5分)
译文:
(2) 苏威不我值,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速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第二联中的“一枝”,看似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传说原为“数枝”,后作者求教于郑谷,郑谷建议改为“一枝”,齐己深为佩服。请简要说明你对上述改动的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意愿?(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择其善而从之, 。 (《论语》)
(2))言之无文, 。 (《左传》)
(3)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4彼童子之师, , (韩愈《师说》)
(5)别有幽愁暗恨生, 。 (白居易《琵琶行》)
(6) ,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疏影横斜水清浅, 。 (林逋《山园小梅》)
(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 (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丢草绳
陈传荣
小时候,每年的夏天,体弱多病的我,总要生上那么几天的疟疾。多少年来,我对夏天总怀有一种畏惧的情结。
每趟疟疾来时,先是怕冷,然后就是发高烧。冷的时候整个人浑身都在打着颤,三十几度的天,即便裹上两床被也还是不住地抖着。等过了一两个小时后,人就开始慢慢地发起烧来了,体温最高时,可以达到四十度,常常是高温过后,唇上总要留下一排水泡。每次疟疾过后,本已消瘦的我就愈发显得面黄肌瘦了。
患了疟疾,多半是听之任之,家里没钱给我找医生。每次看到我生疟疾时那副奄奄一息的样子,母亲总是既焦急又难过,但却毫无办法,她惟一能够做的,也就是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病魔快快从儿子身上走掉。
有一年夏天,我病得特别厉害,时间又拖得特别长,母亲心急如焚,人明显地憔悴了,眼睛也红红的,大约是哭过了。
后来,母亲不知在何处打听到了一个“好办法”,说是让生疟疾的人,找一根草绳系在腰间,过上一夜后,第二天早上,将那根草绳解下丢在路口,如果有人从草绳旁经过,那么,这人就会带走草绳上的疟疾,而原来生疟疾的人也就会好了。
得到这样的“好办法”,母亲并没有露出喜色,反而更加唉声叹气了:都是乡里乡亲的,让谁带去也不忍心呐!但看到我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样子,母亲终究还是违着良心按那方法做了。
记得那天晚上,母亲一边给我系着草绳,一边还心事重重地说:“你这个病秧子,咋就这般累人!”我知道,母亲之所以呵斥我,其实是因为她的心里很矛盾。
一个不眠之夜过后。天色还没有完全亮,母亲就将我腰间的那根草绳解下,然后,趁着朦朦的夜色,匆匆地丢在了一条并不很远的乡间小路上。丢下草绳后母亲便逃似地跑了回来。
到家母亲还喘着粗气。过了好一会,母亲才定下神来。她轻轻地安抚着我:“没事了,妈已为你丢了草绳……”
然而,非常不争气的是,虽然母亲为我丢了草绳,但我的病却并没有因此好转,反而烧得越来越厉害了。这不由得使母亲更加失望和惶恐起来。
一天,在我迷迷糊糊发着烧,无力地躺在床上的时候,邻居家有位叫“三姨”的来看望我。三姨不是我的嫡亲三姨,是村上一位很普通的妇女,称她为三姨,仅仅是一般的客气。
坐在床沿,三姨用手摸了摸我滚烫的额头,心疼地说:“这伢子,真是遭罪!”母亲也就愈加悲叹了,母亲说:“在往日,生上几天也就好了,这趟都拖了这么多天,还没有见好的样子,真不晓得是怎么弄的!”然后,母亲就开始抹起泪来。
三姨的眼也红红的,她没提看病的事,她知道母亲没钱。“你给他丢过草绳了吗?”过了一会,三姨问。母亲显得很不好意思,说:“丢过了,但是没用,你看这伢子还是这样病着。”
三姨问母亲将绳子丢到了什么地方。母亲告诉了她。三姨拍了一下腿说:“你怎么将绳子丢在那呢,那条小路根本就没人走的,没人走,怎么能带走伢子的病呢?”母亲这才恍然大悟起来。可母亲又说:“其实也不忍心。都是乡里乡亲的,让谁带去呢!去时我只将那绳子朝那一丢就算了,也没想那么多!”三姨没有再说什么,她与母亲都望望躺着的我。
三姨从我家离开的时候已近黄昏,落日的余辉将乡村照得金黄金黄。母亲将三姨送出屋,说了些客套话,然后,返身回到屋里为我敷了湿毛巾,端了一杯开水,出去了。
母亲是打算去菜园掐一些菜回来做饭的,但很偶然的一瞥,母亲怔住了。母亲发现,刚刚由我家走出去的三姨,正快步朝着母亲丢草绳的那条小路上走去……
提着空空的竹篮,呆呆地立在菜园里,母亲的脸上淌出了许多泪花。
后来,母亲就常常对我唠叨起这件“丢草绳”的事情。我也常常想起那个令人难忘的夏天,想起那位并不是我嫡亲的三姨。
(《文汇报》2007.10.08 版次:11)
14.怎样理解“难忘”在本文中的含义?(4分)
15.“三姨从我家离开的时候已近黄昏,落日的余辉将乡村照得金黄金黄”这一景物描写,在本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6分)
16.作者刻画“三姨”这个人物形象,有何作用?(6分)
17.文中“母亲这才恍然大悟起来”,是因为“母亲”不知道“那条小路根本就没人走”吗?请结合全文作具体探究。(6分)
六、(15分)
18.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4分)
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奥运会开幕式,中国导演张艺谋向世人献上了自己筹备多年的节目。节目的演出经过电视的声光线的捕捉,效果不错。但在现场,缺乏大局观的外国观众却显得一头雾水。
一位乌克兰女记者与记者座位相邻。在文艺表演到印刷术那一部分时,这位女记者突然问记者:“场内是不是在表演搓麻将啊?”她的这个问题让记者啼笑皆非。一时之间,也难以跟她说得明白,只能告诉她:印刷术是中国人最早发明,后来经过朝鲜传到德国等欧洲诸国。
19.“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请阅读下列语段,将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4分)
(1)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的军队侵略了奥地利,犹太人受到了迫害。主持精神分析学说的人弗洛依德是犹太人,处境十分危险。弗洛依德很爱国、不愿像逃兵一样离开,琼斯劝说:“教授,您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当‘泰坦尼克号’客轮遇险、锅炉爆炸的时候,有一名船员被气浪掀到了海里。后来有人问这个幸存的水手:“你是什么时候离开轮船的?”他自豪地说:“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轮船,是轮船离开了我。”
琼斯要表达的意思是:
(2)《三国演义》中写到晋国司马炎灭吴国、俘虏吴王孙皓。在接见孙皓命他就座时,司马炎说:“朕设此位久矣。”
司马炎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不要超过18个字)
20.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7分)
昨天,雨下得非常大。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③不少于80字。
七、(60分)
有人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有人说,做一个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
有人说,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还有人说……
请以“定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⑥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09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A项分别为q¡àn fǔ chā B项分别为jǔ/zǔ dà¡ Pán C项分别为gù /gào tǎng
hù/gū D项分别为kōu /kòu shāo bè¡)
2.A(A跃然纸上:形容描写或刻画得十分生动逼真。B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此处与语境不符。C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多用于贬义。D亦步亦趋:自己没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含贬义。)
3.D(A项歧义,“这里”指代不明确;B项去掉“使”,成分残缺;C项两面对一面,照应不周,可去掉“否”)
4. D
二、(9分,每小题3分)
5.C(C项说得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
6.B。(B项说得过于绝对,原文“文化发展大体走的是一条从“贵族化”到“大众化”的路径”。)
7.D。(D项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三、(9分,每小题3分)
8.B.(任:负荷,承担)
9.B.(A.介词,相当于“因为”。B.代词,相当于“他的”/副词,表示希望或婉商语气,可译成“可要”等。C.疑问代词“为什么”。D.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0.D.(“也因此冒犯了许多当时有名望的士大夫”叙述不当,应为“因苏威而获罪的有名人士有一百多人。”“得罪”文中是获罪的意思。)
参考译文:
苏威字无畏,京兆府万年县人。高颍多次称他贤能,高祖也一向重视他的名望,就征招他。到了之后,高祖请他进卧室,跟他交谈,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太子少保,不久又让他兼作纳言、民部尚书。苏威上书陈情辞让,高祖下诏说“大船当负荷重载,骏马当长途奔驰。因为你一人兼有许多人的才华,不要推辞多任事务。”苏威才没有推辞。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任度支尚书,因为国家资财不足,制定了征税的法令,被认为很重。不久苏威的父亲就感叹说:“现在做的就如同拉紧弓弦,不是平常时代的法令制度,后代的君子,谁能够放松它呢?”苏威听到了这些话,常常把这作为自己的责任。到了此时,苏威奏请皇上,减轻赋税和劳役,致力于采用较轻的制度,皇上全都听从了他。苏威见到皇宫中用白银作帷幔的钩子,就极力陈说节俭的美德来告诫皇上。皇上为此而改变了神色,对于旧有的雕琢文饰的器物,全都命人清除毁坏。不久又兼任了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任的官职全部依旧。治书侍御史梁毗认为苏威兼任五个职务,贪恋于繁多的权位,没有举荐贤能代替自己的心思,就上表极谏弹劾苏威。皇上说:“苏威早晚勤勉不懈,有远大的志向,在举荐贤能方面有些缺点,为什么要急忙地逼迫他呢!”于是就对朝中的大臣说:“苏威没有遇到我,就没有办法施行他的见解;我没有得到苏威,又靠谁来实行我的主张?杨素才辩,天下无双,至于说到古今得失,帮助我宣扬教化,是无法与苏威匹敌的。”他就是这样被看重。隋朝接续于战争之后,法令规章杂乱混杂,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法令的标准、样式,大多是苏威制定的,世人都认为他有才能。国子博士何妥上奏揭发苏威和礼部尚书卢恺等人相互勾结,成为朋党,皇上就命令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等人共同处理这个案件,所揭发的事情都得到了验证。皇上拿《宋书•谢晦传》中有关朋党的史事让苏威阅读。苏威害怕,脱下了官帽叩头认错。皇上说:“认错已经晚了。”于是就免除了苏威的官职和爵位。由于苏威而获罪的有名的士人有一百多人。
四、(23分)
11、(10分)⑴(我)现在做的,就如同拉紧弓弦,不是平常时代的法令制度。后代的君子,谁能够放松它呢?(前句,3分;句意正确,1分,“张弓”、“平世”,各1分。后句,2分;句意正确,1分,“弛”1分。)
⑵苏威没有遇到我,就没有办法施行他的见解;我没有得到苏威,又靠谁来实行我的主张?(前句句意正确,1分;“不我值”1分,“措”1分。后句句意正确,1分;“何以”1分。)12、(8分)(1)“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既突出诗题中的“早”,又因为“一枝”显示此梅不同寻常的奇丽而使读者感到诗人的惊喜之情。(4分)
(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4分)
13.(5分,每题1分,有错误不得分。)
⑴其不善者而改之 ⑵行而不远 ⑶长河落日圆
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⑸此时无声胜有声 ⑹江天一色无纤尘 ⑺暗香浮动月黄昏。
⑻智勇多困于所溺。
五、(22分)
14.答案:既指“难忘”母亲对患病的我的疼爱和嫁病于人的不忍,(2分)也指“难忘”三姨为了带走我的病甘冒生病危险的善心。(2分)
【解析】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该题注意两点:一是抓住“当年的故事”。在“我”患病期间,施恩于“我”的有两个人——母亲和邻居家的“三姨”,她们一个施予的是亲情,一个施予的是乡情。二是抓住“日后的回忆”。后来,母亲常常唠叨的是那个夏天“丢草绳”的事情,而我常常想起的是那位并不是我嫡亲的三姨。正是因为有了当年的“深情”,才有了日后的“难忘”。
15.答案:它不仅是写“实”,写出了乡村景色的自然和谐;(3分)而且还写“意”,昭示着下文“三姨”将“朝着母亲丢草绳的那条小路上走去”,从而写出乡土民风的淳厚朴实。(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把握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一是对环境描写的作用,二是对人物描写的作用,三是对文章主旨的作用。明晰了这三点,本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6.答案:①从文章情节的发展来看,通过“三姨”与“母亲”的对话,补充交代了“母亲”并没有将草绳丢在乡亲们必走的路口。②从文章的主旨凸显来看,通过对并非我嫡亲的“三姨”这一形象的刻画,将“母亲”身上善良的品质从“个体”(点)推及到“群体”(面),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每点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解答该题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对主要人物刻画的作用,二是对情节发展的作用,三是对表现主旨的作用。
17.答案:不是。理由有三:①母亲在得到“丢草绳”这个办法时就唉声叹气,她不忍心为了自己的孩子病愈而让乡里乡亲带去疟疾。②母亲在准备为我“丢草绳”时心里很矛盾,既心疼被疟疾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我,又不忍心乡里乡亲带去疟疾。③母亲在为我“丢草绳”时,并未选择乡亲们必走的路口,而是将它丢在了一条并不很远的乡间小路上。(每点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文章思路的把握能力,以及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母亲“丢草绳”的原因,前文已经作了充分铺垫,沿着这条情节发展的线索将这些暗示信息筛选出来,该题就迎刃而解了。
六.(15分)
18.答案:老外不了解中国,错把印刷当搓麻。(老外缺少大局观,错把印刷当搓麻)(4分,毎点2分)
19.答案:(1) 琼斯要表达的意思:你离开祖国是形势所逼,不是背叛。 (2分)
(2)司马炎的言外之意是:我灭吴之心萌生已久(2分)
20.答案:略.(7分。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2分。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2分。语言表达3分。字数不足扣1分)
七、(60分)
③ 什么语文试卷的题目
五年级 的题目
④ 语文试卷,选择题
嗯,试卷选择题的分值很重要,做题的时候就是认真读题好好分析。
⑤ 查一套语文试卷 加答案第一题是: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新人教版
⑥ 一些语文试卷题
你好基础题包括 ①看拼音写汉字,或者汉字注音 ②词语辨析 ③修改病句 ④一些名人的生平介绍,名家名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