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自主预习与评价语文五上答案

自主预习与评价语文五上答案

发布时间:2020-12-31 02:44:53

A. 如何实现语文课上自主预习的有效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好上课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 语文预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课文,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说,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但如今,提起语文预习,有的学生认为太简单了:不就是读读课文吗?是呀,预习离不开读课文,但是,单纯的读一两遍课文是达不到目的的。大部分学生把预习理解为对课文的通读和浏览,却不动脑分析。这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有效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 一、 一、教给方法,培养自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在强调预习重要的同时,必须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教给学生自读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查阅。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另外,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尝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获取新知;还要查阅文章写作的背景以及相关的知识。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钱学森》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查阅钱学森的资料,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钱学森怀念自己的祖国、渴望回归的真挚情感,以及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2.圈画。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在预习时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作标记。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画、圈、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3.批注。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那些让人有感触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对经过初步探索而有所悟有所得之处则要做些批注,培养思维能力。 二、循序渐进,指导预习过程 小学生预习,必须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体系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安排预习,必须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逐步进行。要想收到好的预习效果,预习时要做到以下五步:“读”、“想”、“疑”、“做”和“摘”。 1.读,读通课文。预习时要多读几遍课文,还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做点什么。如:第一遍读课文时,可以大声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标注出来。然后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弄懂词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更便利了学生顺利地读懂课文。朗读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学生初读课文时,多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才能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2.想,边读边想。“想”和“读”更要做到相辅相成。 “一边读,一边想”,这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把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如:看到课题,我们能想到文章的内容或能产生疑问,提出问题。俗话说:“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的方法,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如,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然后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3.疑,学贵有疑。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明白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 4.做,检测效果。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带着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课后的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但不要去抄参考书,因为毕竟自己通过动脑筋得来的答案是劳动收获,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思维。 5.摘,积累借鉴。课文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句子,优美的描写,动人的抒情,富有哲理的思想随处可见。文章写得精彩的句段,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直至成诵。也可以把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以便以后更好地运用。这样使眼、口、手、脑并用,预习效果更好。 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指导小学生扎实有效地进行语文预习,才能将语文预习落到实处,达到预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B. 有自主预习基础训练能力扩展的是什么作业

……能力培养

C. 如何让预习更自主更有效

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学生全员全程积极有效地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自然达到高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都在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就在三年前,我接任了三年级语文课不久,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不会预习新课,每次上课,我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识字、读文的训练,既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又使学生产生依赖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我冥思苦想,大胆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每天放学后的半小时办公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经过实践,我认为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下面就学习《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一课,如何指导学生预习,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范读引领,加强听读训练。
教师范读课文,向学生提出要求:边听老师读课文,边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在听读过程中,注上音节。听读完后,学生自己尝试读课文,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也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解决。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听、读、问、查来达到识字的目的。学生扫清了拦路虎,再来读句子,读课文,就通顺的多了。
二、结合阅读,加强说话训练。
1、分段读文,练习说完整话。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了解课文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初步感知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练习说一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组成,从中你了解到哪些知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说完整话,敢于大胆发言,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简练概括。
学生练习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抓住酸枣树的哪几方面写的,再想一想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故乡的酸枣树,并能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而且语言要完整,说话时,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课文抓住了酸枣树的……来写的,课文是按……的顺序写了故乡酸枣树的……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初步感知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于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或者读给同桌听。
三、指导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年级的教学重点是以识字为主,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在课前做好识字的准备工作呢?
首先,我在黑板上给学生做示范:先画一个田字格,在田字格中写上本课的一个生字,在生字的上方写上音节和音序,在生字的下方写上用生字组成的词语,至少要写两三个。
其次,引导学生练习口头说一说。说话的框架是:“睁”zhēng左右结构目字旁,睁眼,睁开,声母zh ,音序Z。学生以此字为例,按这样的方法自主学习其余生字,并且练习说一说,说话的形式可以是自己说,也可以与同学互相说。
最后,同学间加强识乏缉催垦诎旧挫驯旦沫字方法的交流,指导学生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因为是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指导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已有的方法识记生字字形,教师只重点指导生字正确规范的书写。
经过这样的指导,第二天上课,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积极性很高,无论是学习生字,还是朗读课文,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让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描写酸枣树叶、花、果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而且朗读的很有感情,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可是,学校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能经常在学校指导学生来完成课前预习,再说,只要一放学,孩子们的心就慌了,一心一意只想回家,哪有心思听你朗读课文、指导预习?后来,我观察到孩子们每天吃完午饭后就早早的来到学校,于是,我就想到利用中午的时间。为了能利用好这点时间,我跟学生进行一番沟通,孩子们也爽快地应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每天中午都是1:30到校,指导学生按照我教的方法进行课前预习,孩子们也很配合,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这样,既能有效利用在校时间,又解决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不久,我的语文课堂上不再有太多的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暗自窃喜。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又加大了难度,提高了要求。俗话说的好:“不动笔墨不读书”。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就以学习《最后一根火柴》为例来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大体步骤如下:
1、初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我不再范读课文,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尝试一边读书一边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查出这些字的正确读音,或者是向老师、同学请教。在孩子们读书的时候,我就巡回检查,重点指导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尽量多给予他们辅导。由于每个孩子都很认真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很快,不认识的字解决了,课文也读通读顺了。
2、再读课文,自主积累词语。学生一边读书一边用横线划出自己积累的词语,尤其是要划出生字词。当然,对于词语,孩子们并不是都能理解,如:“恶劣、深渊、激动不已、心领神会、遗憾、肆虐、骤然、裹挟、对峙、沐浴”这些词语,在学生提出不理解时,我就发动全班同学互相交流,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一说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自己练习选词说话,学会运用词语,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3、找出长句难句,指导朗读。这篇课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读起来比较饶口,想一下子读通读顺,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把文中难读的句子划出来,必要时,我就范读,并且把那些难读字的音节注在上面,反复拼读,力求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课文读通读顺,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加字,对课文的整体内容能有大致、轮廓的了解。
4、借助已有的知识自主识字,从读音、字形、组词到练习选词说话,都要求学生自主完成。
经过以上指导预习,在上这一课时,学生们学的轻松,我教的自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自从我开始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后,孩子们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如今,这个班已经升入六年级,虽然由其他任课老师来担任语文教学,但每次在学校组织的年级测试中都名列前茅,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每每提到这个班,我都有一种自豪感,我也从中尝到了课前预习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带来的好处。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为了提高课前预习的效率,几年来,我不断实践,不断改进。现在,我的课堂上会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抽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我按学生的不同,分好中差三个层次,各叫两三个学生进行识字、解词、读文和说话的检测,根据孩子们的具体表现,我再有重点的指导识字教学,并且当堂练写,当堂听写,当堂让学生自批、互批,力求当堂消化所学的生字词;接着,我会出示小黑板,强化生字词的识记,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词语,运用词语;有时,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我还会让学生进行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利用导课时间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收获。
总之,合理利用有效时间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既提高了预习的质量,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D. 哪本书有自主预习,随堂学练和课后作业这几个栏目的练习是什么

一般课堂全解里有这种类型的,其它练习册里也有,但功能不全!

E. 政治课前自主预习卷子答案

问题是看不到你的卷子啊
看不到题目怎么帮助你呢
你要把具体的问题提问哦
否则是没有合适的答案的
可以重新提问一个问题的

F. 自主预习怎么写

1、自主尝试预复习:预习制新知识过程中采取同化和迁移的策略,搭建自我认知结构。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新思维的基础。实验教师通过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课前主动自读课文,自学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整体感知课文,提出一定的问题并尝试解答。必须与此同时记录的还有与文本相关的一些资料。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号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

2、自主研读:自主研读是把学生的自主需要作为根本依据,注重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学生钻研精神和创新品质的建树发挥。在“自主研读”过程中,学生是充分的主体,从目标设定一直到教学效果评价,他们全程参与所有教学活动。而教师则是孩子们学习研究的合作伙伴,在必要的时候能给孩子们渴望的辅导、引领和指点。因此“自主研读”的本质在于充分发掘学生语文学习潜能,从而实现学生语文个性的充分发展。

G. 金榜学案<紫藤萝瀑布>课前自主预习 3 走进文本 求答案!!!! 现在就要!!!! 答得好或完整有加分))

1)本文是以作者来的------为线索,以-------的过程源为顺序组织材料的.全文由看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
紫藤萝瀑布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繁密茂盛,生机盎然的紫藤萝瀑布,抒发了作者的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阐发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份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祖国才能灿烂辉煌的人生哲理。

2)作者为什么把"紫藤萝花",比喻成"瀑布"?这写出了紫藤萝花怎样的特点?
1外形相似 因为紫藤萝开得茂盛繁密,就像一条流动的瀑布。
2意义相连 这一树茂盛的紫藤萝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像一条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
写出了它茂盛、勃勃生机,气势非凡

H. 什么书上有自主预习,随堂学练

七彩课堂里面有啊

I. 自主预习单是当前小学语文学习的什么模式

在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年龄小,自主反思、自主调节学习方法的能力相对较差,教师除了要激发小学生的预习兴趣之外,还要教给他们语文预习的方法。教给小学生的预习方法,要求尽量细化,要求可操作性要强。在教学实践中,要求中高年级段学生的预习的步骤:“默读——查问——朗读——摘抄——思考”,(低年级段学生要求放低,不要求做笔记,在书本上标记即可。)每一步骤的具体方法、要求如下:1.默读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比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写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2.查问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还可以查一些课外资料。3.朗读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用嘴读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4.摘抄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写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经过以上步骤,学生边读边记,边思边写,也就形成了相对较规范的预习笔记。同时要求学生做的预习笔记的规定大致栏目有:文章名(书名),出处,阅读时间,好词入脑,好句入心,总体心得(写文章预习感受,弹性较大),暂时存疑。要求学生做的预习笔记的自选栏目大致有:结构分析,写作风格,主要内容,写作目的等。对于预习笔记,我认为不需学生每文必做,每次必做,简单的课文,在课文上写写画画即可,重要的是预习常规性步骤的有效落实。对于后进生,规定栏目也可删减。

J. 怎样写我在语文自主预习中收获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提高语文课前预习的质量,是一直困扰着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大难题.随着课改的实施,学生在学习中会面临着适应课改之后学习的困难,过去预习的深度、质量已不能达到课改教学的要求。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课堂上老师总要叮嘱学生预习下一篇课文的内容,目标是掌握作者、体裁和课文的生字生词,以及文章的大概内容。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挖空心思去分析,滔滔不绝的去讲解,采用"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教学方式,把所要完成的目标、重点、难点,都分析得透透彻彻,一味将知识塞给学生,生怕学生掌握不够,还让学生用笔记来加深印象,其实,这是一种守旧的“八股”教学法。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虽然掌握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但对同类型的文章就不会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去理解,就不能达到“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现在的课程编排,提倡素质教育,目标较高,难度较大,灵活性强,联系的知识面较广,如果还按以往的预习方法要求学生,那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欲速则不达,这种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强,求知欲旺盛,所以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起引导作用,与学生一起去分析理解,转变专制的教学方式为民主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应提高预习的质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精神,激发他们对预习的兴趣。
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赞赏,而不希望受到批评、指责,学生更希望如此,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肯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是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用心去想的问题,不管他们回答得对与否,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特别是在预习中,他们在没有得到教师的指导前,能够独立去思考,去归纳、总结,说明他们已经动脑动心,尽力去做了,不论结果如何,我们要多注重过程,少看结果,哪怕只有一点点正确,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多用些激励语言。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一切美好赞语可以使他人多活两个月”。譬如“好”,“很好”,“很正确”,“有进步”,“进步快”等。用这些肯定的话语,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能激发他们对预习的兴趣,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学生还不能从正确的立足点和观察点去看待,再加上问题本身就存在多角度思考,例如“6”字看起来只是非常简易的字,但你所站的角度不同,它可能变成“9”。由此可见,学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是很直观的,还要靠我们去引导,去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更何况是自尊心很强的学生。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得好:“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精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多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去独立思考,多给学生一份自信,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加强预习的深度训练,注重文体知识的理解。
一篇文章,在掌握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字、词、句的运用,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的线索,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判断文章的体裁。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能判断它的体裁类型,分析时才能按照所学类型的文体知识去把握,这就如医生诊断病人的病情一样,只有诊断出是什么病,才能对症下药,解除病痛。所以,在预习时要求学生要多读多想,增强他们对文章体裁的分辨能力。文章体裁大致分成三类: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在预习时把握住文体,然后用所学的文体知识去分析理解。
记叙文在预习时要理解和掌握的基本内容有:1、记叙的线索,记叙的顺序;2、字词的作用;3、句子的深刻含义;4、修辞手法;5、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人物的刻画;6、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形象;7、写作特点、结构层次及主题思想。
说明文要理解和掌握的基本内容有:1、说明文的类型;2,说明的对象,对象的性质、特征、功能;3、主要的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等);4、说明的顺序、结构;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议论文要理解、掌握的基本内容:1、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2、论据(事实、道理);3、论证方法(例证、引证、喻证、对比)及其目的和作用;4、议论文的结构及语言特点。
总之,这些知识是学生在预习时都应该掌握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习的目的,才能加深预习的深度,提高预习的质量。
三、预习时加强提纲式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教师在课前应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列好提纲交给学生,让他们在预习中沿着提纲去分析、去归纳、总结、回答。预习题的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按正确的途径自己去探究,掌握文章的写法,理解文章的内容。那么,题目应该是由浅入深,文章的子、此时最基本的痛惜,好词、好句、好段在初读时就应做上记号。在略读课文后,学生应有大体的印象。文章写谁?写什么?课文是什么文体?有什么线索或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像《故乡》预习题中的1、2题。再细读,就要深入领会文中的人物形象,文章的思想。课堂上,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去总结各提纲的内容,规范学生的预习答案。这样,既给学生时间去预习,又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列出下列提纲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分析、理解:
1、掌握关键字、词的读音、词义
交卸奔丧迂腐蹒跚颓唐琐屑晶莹祸不单行妥贴
2、掌握作者朱自清:江苏扬州人,现代、、、,有诗集《》,散文集《》、《》,都收在《》里,我们在初一还学过他的文章是《》。
3、掌握文章的体裁以及文章线索。
8、文章抓住关键时期的动作描写,运用了几个精妙的动词,找出并说明这些动词有何作用。
总之,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指预习的重要性。不安排学生预习,不讲究预习的深度和质量,直接进行讲读分析,课堂上往往只须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中下生还未思考成熟,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不动脑。吃现成包子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不经过自学实践,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不少课文在“预习”中涉及到了文章的重难点,提出了理解课文的关键性问题,包含着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围绕预习重点,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点,精心设计训练,把预习重点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训练相结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这样进行了预习,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自己动脑、动手练习。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这一环工作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自主预习与评价语文五上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