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寂寞分水塘语文试卷

寂寞分水塘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20-12-30 03:10:45

『壹』 寂寞分水塘阅读答案

1、本文写的是红柳,而第一自然段却又写了胡杨树,请简要分析作者写胡杨树的用意。
2、文中每三段说“端详这在大荒野中也不失昂扬的一分笑意,禁不住怦然心动,一股热流有胸中回荡,久久怦然心动。”
(1)结合文意,扼要分析作者为什么“怦然心动”?
(2)联系下文,简析作者“难以释怀”的原因?
3、文中第五自然段末说“红柳安心在这寂寞之中”,简析作者为什么要突出红柳的“寂寞”?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把戈壁中匍匐于地表的红柳用“她”来指代,以“胭脂痕”“手的抚摸”来形容,将红柳坚韧与柔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B.作者浓笔重绘红柳,不仅赞扬了她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更赞扬了她高张生命旗帜的阳刚精神。
C.作品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表面上是歌颂红柳,实际上赞扬了执著、倔强、甘于淡泊的精神境界。
D.作品中红柳,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句中的梅花,塑造的是具有同一种精神的艺术形象。
E.在本文中,“大漠瀚海”与“江南内地”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红柳选择了“大漠瀚海”,正体现了其甘于寂寞的精神。
参考答案:
1、通过刻画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的胡杨树形象,衬托出沙漠中同样富有顽强生命力的红柳的美。
2、答题要点:
(1)看见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红柳时强烈的惊讶和喜爱的心情。
(2)红柳给了作者深刻的印象,使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
3、答题要点:
(1)突出红柳甘守寂寞,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
(2)以物喻人,歌颂那些在名利面前甘守清贫,坚持操守的人。
4、B、D(B、“阳刚精神”不准确;D“塑造的是具有同一种精神的艺术形象”不准确。)
《寂寞红柳》阅读答案及翻译,由巨人中考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阅读全文

与寂寞分水塘语文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