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
一、 基础知识(分)
1、下列加点字注意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 簌簌(sù) 婆娑(suō) 殉职(xùn) 热忱(chén)
B旌旗(jīng) 蹒跚(pán) 蓦地(mò) 阴霾(mái)
C恬静(shé) 归省(shěng) 旺相(xiāng)晦暗(huī)
D 粗犷(guǎng) 荠菜(jì) 行辈(háng) 孕育(yùn)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 惊心动魂 忍俊不禁 凶神恶煞 无足挂齿
B 南辕北辙 拈轻怕重 麻木不人 目不识丁
C 莫不关心 血雨腥风 不胜枚举 无稽之谈
D 小心翼翼 销声匿迹 俯首贴耳 不计其数
3、选择原文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这腰鼓,使_______的空气立即变得_________了,使_______的阳光立即变得_________。
A 冰冷 冰凉 B 炙热 燥热 C宁静 恬静 D 飞溅 飞跃
4、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 )(2分)
精益求精 A 好处 B 更 C增加 ( )
见异思迁 A 变动 B迁移 C变化 ( )
取义成仁 A 选取 B得到 C拿到身边 ( )
可望而不可即A到 B就 C靠近、接触 ( )
5、下列文字,排列顺序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2分)
①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②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③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④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了密林中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 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6、默写课文原句(4分)
(1)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3) 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 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词 B《莺》—布封—说明文
C《梅岭三章》—陈毅—诗歌 D《安塞腰鼓》—刘成章—小说
8、“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戏也一般,没有什么好看的;豆也普通,没有什么好吃的,但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朴实、热情、好客、真挚的感情以及我们之间的亲密友好的关系,给我深刻的印象。
B豆是自己煮的,所以好吃。又因第一次在船上看戏,觉得新鲜、有趣,所以好看。
C“我”的肚子饿了,所以感到豆好吃;看戏是费了许多周折才去成的,所以好看。
D他们种的豆确实好吃,又是刚摘的新鲜豆,那戏也确实很精彩。
9、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两篇文章都热情地赞颂了生命的伟大,也都对漠视生命回避生命,无视生命存在的观点进行了批判。( )
(2)《七根火柴》是当代作家王愿坚写的一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卢进勇。 ( )
(3)《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一篇议论文。( )
(4)“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是能不能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个病句()
二、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①……最好吃的是荠菜。②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③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蓝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④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⑤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大棒子凶神恶煞似地追赶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花朵。⑥那时,我的心里便不由地升起一个热切的愿望:巴不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像荠菜一样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10、在原文上用“‖”把本段文字分为两个层次。(2分)
11、这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是( )(2分)
A 春回大地、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 B 荠菜是“无上的美味”
C“我”挖荠菜时的心理活动 D“我”挖荠菜时看到的美景。
12、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表现了( )(2分)
A 荠菜对作者的热情 B作者愉快的心情
C荠菜的可爱 D作者对荠菜的喜爱
13、第⑥句中“热切的愿望”应理解为( )(2分)
A 对旧社会制度的不满 B要求过上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
C希望世界上处处有荠菜 D希望两代人心心相通。
14、第④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第⑥句是人物的__________描写。 (二)
A 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 天黑了 路滑 点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B 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 ,我爸爸 定会回来的。 ○a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
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b:“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15、画直线句子的标点正确的是( )(2分)
A : “ 。 , ! ” B : , , !
C “ , , ! ” D : “ , , ! ”
16、A段中“拿、穿、挑、放……”等都属_______词(A名词B动词C形容词)表现出小姑娘___________(A 心灵手巧,动作麻利 B 细心灵活,热情周到)请选项填空(2分)
17、请说出B段中○a句、○b句中两个“好”的意思。(2分)
○a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B段对小姑娘的描写方法有( )(选两项)(2分)
A 语言 B 心理 C 动作 D外貌
19、结合全文的内容看,小姑娘的性格特征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即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0、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 )(2分)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程序顺序
21、这段文字在说明上所用的方法是( )(2分)
A具体说明 B补充说明 C平实说明 D生动说明
22、概括这段文字的段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加“ ”的“这”字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文中加“•”的“渐渐”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三、 文言知识(10分) 25、填空(4分)
(1)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2) 满坐宾客无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妙绝。
(3) 山不在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龙则灵。
(4) 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亭亭净植。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A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B会( )宾客大宴
C北山愚公者,年且( )九十 D寒暑易节,始一反( )焉
27、翻译(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作文(40分) 题目:我爱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所补充的内容只能是人物(如:奶奶、爷爷、爸爸、妈妈、老师、同学……)、
2、把人物放在事件中写,事件可选一件或两件,中心要突出。
3、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至少要涉及到三方面。
4、写成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⑵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6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走进街心公园,只见翠竹摇yè,树影婆娑,几处五颜六色的鲜花绽放在灿烂的阳光下,一架遒劲的藤萝在假山上zì意攀援,引来不少小鸟在此栖息。
劲 栖 yè zì
2.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下列街头宣传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夏季服装大促销——满300送100 B、本商场付食品专柜新到一批特色糖果。
C、本公司承接管道按装业务。 D、前车与后车必需保持一定的距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天来了,姚紫嫣红的桃花开满了山坡。 B、他每天总是滔滔不绝地勤奋学习。
C、街上的行人川流不息,都忙着购买年货。 D、班长精神矍铄地走上讲台发表演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长了见识。
B、小红把教室的桌椅擦得千干挣净、整整齐齐。
C、能否考出好成绩,努力学习是关键。
D、我通过读《昆虫记》这本书,了解了生物界种种奇妙的现象。
5.校园里总可以看到部分不够自觉的同学乱扔食品包装袋、废纸、吃剩的食品等垃圾的现象,严重影响校园的卫生环境。作为学校学生会的一员,请你为此设计一条公益广告(不要用“禁止”等类似词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6.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解答问题.
我又掇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盔?”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鱿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上面这段文字是从小说《童年》中选出来的。作者是 , 国
著名的文学家.这是他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还有两部分别是 和
《我的大学》。作品中“我”就是主人公 。
7.语文综合实践(6分)
(1)探险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活动,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都与探险有关。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探险家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一扇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借界上的许多秘密。郑和、徐霞客、玄奖、哥伦布、马可•波罗、麦哲伦等都是中外闻名的探险家。请你从上面所列的探险家中选出一位按要求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我选: (1分)
人物介绍:
(3分)
(2)班上开展“中学生与探险”这一话题的辫论,作为反方代表,你怎样反驳正方的观点。 正方代表说:探险是一项富有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它能向人证明生命的价值,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让人回归自然,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学会并掌握生存的本领,体会玲外旅行的乐趣。(2分)
这样反驳:
8.背诵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 ,关山度若飞。
(2) ,落花时节又逢君。
(3)未至,道渴而死。 ,化为邓林。
(4)春潮带雨晚来急, 。
(5)在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表现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2分)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津中,一桌、一持、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项,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吃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稍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会宾客大宴 会: (2)满坐寂然 坐: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4)既而儿醒,大啼 既而: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文:
11.文中首段能表现宾客们对表演者向往之情的句子是: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一句,从
等方面来写宾客们犹如亲临火灾现场。(2分)
12.对上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俄而”是表现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第三段文字对声音的描写的顺序是由大到小,由疏到密。
C、第四段文字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的声音,来表现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D、这篇文章多处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制造紧张的气氛。
13.联系全文谈谈“善”字在文中的作用。(2分)
。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一一16题。(10分)
冬阳•童年•骆驼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他们排成一长串,沉双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率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的走,慢慢的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路驼秋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哺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厂骆驼很怕狼,因为狠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狠听见铃档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从胃里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路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4.划线句“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在文段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
15.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段所写几个有趣的事(最少写两件)。这些事情当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件,为什么?(5分)
(1)有趣的事:
①
②
(2)最有趣的事
(3)原因:
16.你怎样理解“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句话?(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0题。(10分)
小亨利的生日礼物
①在教育子女方面,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1976年我搬进新家不久,有一天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个瘦小的大约十二三岁的男孩站在门前,他先礼貌地问候,再自我介绍他的名字叫亨利,指着我家斜对面那栋房子,告诉我那是他家,然后问我:“你家的草地要剪吗?”
②我看了一眼长高了的草坪,说:“要呀!”他就问:“我可以帮你剪草吗?”我注视着他那 瘦小的身材,很难相信他能够剪这前院、后院面积颇大的草坪。既然他是主动来要求,我怎么能说“不”呢,我点点头说:“好呀!”
③于是他进一步问我:“用你家的剪草机还是用我家的?”我问:“有什么区别吗?”
他说:“用我家的剪草机8块钱,用你家的6块钱。”我说:“用你家好了,我给你10块钱。”
④他很高兴地回家去推来剪草机开始在前院工作,瘦小的身影推着笨重的机器推来又推去,可是剪得相当整齐,不比大人剪得差。过了一阵子,机器声音停了,他来告诉我,他要回家去洗个澡,吃点饭东西,等一会再来剪后院,并且说等他爸下班,会来帮他剪边。
⑤完成了全部工作后他又来按门铃,我付了他10块钱以后,好奇地问他:“你剪草的钱做什么用?”他说:“上个星期我过生日,爸爸送我半辆自行车,我要赚另一半的钱。如果下个里期再让我给你剪草,我就可以去买了。”知其如此,我当然要成人之美了。
⑥从那以后,我家的草地就归他剪了。慢慢地,我们附近几家的草地都包给亨利去剪了,直到几年后他们搬家为止。亨利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会计师,属于高收入阶层,他们送亨利半辆自行车做生日礼物,让他自己去赚另一半,以这个动机促使亨利找工作,父亲协助儿子完成工作,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⑦又过了几年,有一天亨利的母亲到冰激凌店来,一边吃一边谈起他儿子,亨利已经念完大学进入法律学校,将来也要做律师了。提起当年小亨利来到我家剪草的旧事,她感谢我给了亨利第一次工作的机会,我说:“亨利很幸运,有你们这么好的父母,送给他半辆自行车而不是一辆。”
17.小亨利的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什么?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分)
18.选文第⑥段特意交代了“亨利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会计师,属于高收入阶层”,其用意是什么?(2分)
19.选文第⑦段“我”为什么说“亨利很幸运”?(2分)
20.看完文段,你对第①段中“在教育子女方面,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一句有何感想?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1-25题。(12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颖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会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写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说”了。说得痛快,动衣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襄天地!
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奋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肺,长须Ust。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3他,是“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1.给选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3分)
(1)选文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下面的序号中标示出来。
① ② ③ ④ ⑥ ⑦ ⑧ ⑨ ⑩ ○12 ○13
(2)层意概括
第一层:
第二层:
22.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3分)
23.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人物形象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2分)
句子:
作用:
24.最后几段,几乎是一句话一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2分)
25.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四、写作(50分)
26.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排扫与前进的脚印;校园里的小径上,留下了你勤奋与成功的脚印……
开拓不止,路才无尽。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排祠顾盼,只须努力向前行!请以“我留下了 的脚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全题目,然后做题。
2、必须写记叙文。
3、不少于600字。
4、书写规范、工整,有错别字要适当扣分,三个扣1分,重复不计,限量4分之内。
⑶ 有哪些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的好题
练习的就有。。。
不过不一定符合你们的。。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
阅读诗歌,完成习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________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________诗,内容上属_________之作。
2.解释加点词语。
次北固山下 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路青山下 客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 乡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唐 律 思乡
2.停泊 旅途 家信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顺利。从3、4句可见
5.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
6.从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
7.略
《观沧海》阅读题
阅读古诗,完成习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诗人想像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曹操这个人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碣石,在现在河北昌黎县的海边。
2.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从静态事物写到动态事物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这是开放题,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天净沙•秋思》阅读题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习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_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__。
2.小令共写了几种事物?具体指哪几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6.请你举出一两首表现思乡的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词牌名 题目 秋思之祖
2.十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3.断肠人在天涯。
4.D 5.C
6.这是开放题。示例:①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只要符合思乡的诗,即可)
童趣•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
强( ) 唳( ) 怡( ) 壑( )
2.用加字法或换字法解释加粗的词。
①张目________ ②项为之强________
③素帐________ ④私拟作________
⑤土砾________ ⑥凹者为壑________
⑦果如鹤唳________ ⑧鞭数十________
3.指出“以”这个词在下列语境中的意思。
(1)以丛草为林( )
(2)徐喷以烟(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时有物处之趣。
译文: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译文:
5.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二、阅读理解
(一)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这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7.在这两段中,作者写了哪些趣事,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8.作者为什么“怡然称快”,用原文回答。
9.作者为什么“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用自己的话回答。
10.仔细阅读上面第一段,将其分层,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层义:
第二层:
层义:
参考答案
一、1.ji1ng l@ y0 h82.①睁开②僵硬③白色④比⑤碎石⑥山谷⑦鸣叫⑧用鞭打3.(1)把,拿(2)用4.(1)所以经常有超脱于世外的乐趣。(2)把草丛当做森林,把虫蚁当做野兽,把土块碎石凸起者当做山丘,凹陷者当做山谷。5.(1)比喻观察极细致入微。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2)自己感到和悦愉快。(3)十分巨大的样子。(造句略)
二、6.《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清 文学家 沈复7.观察惩治蚊子;受到虾蟆惊吓反过来驱打它。8.“又留蚊于素帐中……果如鹤唳云端。”9.因它惊吓“我”,又破坏了“我”观虫斗的兴致。10.第一句。通过想像观察蚊子。第二句。用烟在素帐中戏弄蚊子。
2、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瞬间shun 忍俊不禁jin 痴想chi
B、 自省xing 传不习乎chuan 迂回yu
C、倔强jue 诱惑you 迸溅bing
D、雏形chu 奢望she 扒窃pa
3、下面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心翼翼 庞然大物 卒然长逝 B、玲珑惕透 头晕目眩 抖擞精神
C、问心无槐 盘虬卧龙 肃然起敬 D、灰心丧气 返老还童 巴山夜雨
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清lie zhu 蓄 洗zhuo
蹂lin gu 负 lin 峋
5、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4分)
①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颂。( )
②理想如珍珠,一颗辍连着一颗。( )
③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悠愁而又快乐的树。( )
④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决得是奇迹。( )
6、选词填空。(3分)
①我一直 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 的远景。
A、迷醉 崭新 B、沉醉 宏伟 C、沉醉 崭新
②神圣的事业 痛苦的, ,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A、总是 但是 B、虽然是 但是 C、尽管 可是
③月的阴晴圆缺 各具风韵, 险象迭生, 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A、不在 反而 勾起 B、不再 反倒 勾起 C、不再 反倒 引起
7、课文默写。(20分)
⑵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⑶绿树村边合, 。(《过故人庄》)
⑷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⑸《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 。
⑹“ 。”是《天净沙•秋思》的点旨句。
⑻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⑼子曰:“其恕乎! , 。(《<论语>十则》)
⑽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龟虽寿》)
⑾曲径通幽处, 。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⑿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文言文复习要点
一、给下列字注音
唳( )砾( )愠( )罔( )殆( )诲( )凋( )
冥( )甍( )垣( )亘( )睥( )睨( )黯( )
倏( )骤( )拟( )遽( )堕( )髀( )跛( )
二、文学常识:
1、《童趣》选自《 》,作者 , 代 家。
2、《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孔子,名 ,字 , 时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 家。
3、《山市》作者 ,字 ,别号 ,世称 ,
代 家。其代表作品是《 》,此书题目的意思是 ,
这是一部 集。郭沫若对此书的评价是
(用对联表述)。山市现象相当于人们常说的 。
4、《世说新语》是 朝的 组织人编写的,这是六朝 小说的代表作。
5、《智子疑邻》选自《 》,作者 是 末期的著名 家。
6、《塞翁失马》选自《 》,作者是 (朝)的 。
三、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
1、果大亡其财( ) 驱之别院( ) 而内自省也( )
徐喷以烟( )差可拟( ) 松柏之后凋也( )
项为之强( ) 相顾惊疑( ) 怡然称快( )
果如鹤唳( )元方入门不顾( )人不知而不愠( )
诲女知之乎(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
恒不一见( ) 始悟为山市( )士不可以不弘毅( )
盖一癞蛤蟆( ) 或凭或立( )人烟市肆( )( )
下车引之( )差可拟( ) 不筑( )
方出神( ) 死而后已( )
己所不欲( )居然城郭矣( ) 胡人大入塞( )
往来屑屑( )未若柳絮( )因风起( )
太丘舍去( )人皆吊之( )此何遽不为福乎( )
无何、未几、既而、俄而 ( )逾时、( )倏忽( )
余忆童稚时( ) 吾日三省( ) 诲女知之乎( )
君与家君期日中( )( ) 尊君在不( )
四、特殊字词
1、 通假字 诲女知之乎 ( ) 通( ) 义为( )
项为之强 ( ) 通( ) 义为( ) 不亦说乎 ( ) 通( ) 义为( )
是知也 ( ) 通( ) 义为( ) 一切无有 ( ) 通( ) 义为( )
裁如星点 ( ) 通( ) 尊君在不 ( ) 通( )
2、 古今异义
唯危楼一座 古义: 今义: ;必将有盗 古义: 今义:
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居十日 古义: 今义:
相委而去 古义: 今义; ;去后乃至 古义: 今义:
死者十九 古义: 今义: ;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与儿女讲论:古义: 今义: ; 是知也: 古义: 今义:
直接霄汉 古义: 今义:
3、 一词多义
其邻人之父( ) 必将有盗( ) 层层指数( )
父子相保 ( ) 其马将胡( ) 鞭之数十( )
或千或百 ( ) 大亡其财( ) 去后乃至( )
或凭或立 ( ) 亡而入胡( ) 家祭勿忘告乃翁 ( )
其邻人之父( ) 有善术者( ) 温故而知新( )
其恕乎 (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学而不思则罔( )
独以跛之故( ) 松柏之后凋也( ) 项为之强( )
以丛草为林( ) 见藐小之物(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徐喷以烟( ) 人皆吊之 ( ) 而二虫尽为所吞( )
可以为师矣( ) 昴首观之( ) 始悟为山市( )
然后知松柏 ( ) 故又名鬼市云( ) 以虫蚁为兽( )
公欣然曰( ) 邻人之父亦云( ) 可以为师矣( )
不以为然( ) 与朋友交而不信(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然数年恒不见( ) 则是无信( ) 独以跛之故( )
4、 词的活用 温故而知新( )
天雨墙坏( ) 鞭数十( ) 智子疑邻( )
吾日三省吾身( ) 窗扉皆洞开( ) 传不习乎( )
家富良马( )
五、请补充下列句中省略成分
1、神定,( )捉蛤蟆,鞭( )数十,驱之( )别院。
2、 一日,( )见二虫斗( )草间。
3、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 )楼上。
4、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六、译句:注意文言翻译时语序的调整和省略成份的补充。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2、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或凭或立,不一状。
6、然数年恒不一见。
7、未若柳絮因风起。
8、此何遽不为福乎?
9、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⑷ 2016年初一语文下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目
2012-03-12期末考试作文——我找到了学习的乐趣_600字乐趣有很多,有成长中的乐趣;有拉小提琴的乐趣;还有弹钢琴的乐趣 给我三天三夜,我也说不完,而我找到的乐趣,是对一名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学习上的乐趣。 语文,这是我在小学里的三门课中头痛指数排到了第二的学阅读全文2009-09-05欧姆定律与生活科学_500字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R(欧姆定律)。最近我的物理学的也算好,原因是我联系生活,用科学来揭示生活的哲理。电流是推动电器工作的动力,就相当于生活中做事的动力。电压就是我们阅读全文2009-02-25一个12岁的初一女生的期末考试作文_650字命题:给灾区同学们的一封信灾区的同学们:你们好!2008年5月12日,这个令所有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个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一天。巴蜀大地上突如其来的灾难,一次剧烈的地震,让所有的华夏儿女都记住了这一天。我是同阅读全文2009-02-25温暖(1)_750字本次初一语文期末测试作文以温暖为题,要求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在众多答卷中,几位同学脱颖而出。现将其中的几篇文章录出,供同学们学习。温暖我的眼前是几道家常菜,外加一碗米饭。很平常,甚至是平淡。饭里阅读全文2009-02-25温暖(2)_650字睁开被泪水凝固了的眼睑,望着窗外那轻飞的柳丝,一阵刺眼的光将我的眼睛蒙上。醒来的我只感觉脸颊好似如火般炙热,脑子好像装了块石头,沉得抬不起来,四肢乏力,身体里升腾了一股热气在膨胀,眼前的天花板在旋绕,阅读全文2009-02-25温暖(3)_600字你知道吗?每每我握着你那刻满了时间痕迹的巨大双手时,那无尽的苦楚。你知道吗?每每我看到你脸上那与日俱增的沟壑时,那无由来的愧疚。每天,你的温暖从朝阳到晚霞一直陪伴着我,而你自己却在灿烂的阳光下挥洒着汗阅读全文2009-02-25温暖(4)_500字爷爷走的那年,我还不满九岁。也许是天意吧,那天我本该在学校上课,早上却突然发烧了,便请了一天病假。中午,接到从医院打来的电话,说是爷爷不行了。当我和妈妈赶到医院,推开病房门时,已经听到了一声声哭泣声。阅读全文2009-02-25温暖(5)_750字心中,原本是有磅毫秒年黑色的寂静。如一个空空荡荡的风穴,一阵阵寂寞呼啸而过。是谁?悄悄点起一盏灯,一点点黄晕的光,点燃希望,送来关怀,一闪又一闪,给我温暖。那是很久以前了,我小时候,因为相貌的关系,一阅读全文2009-02-25温暖(6)_550字每当黎明,太阳缓缓升起,第一缕阳光便射进我们家,落在外婆那最喜欢的躺椅上,这是外婆总会慢慢地躺在躺椅上,尽情地享受阳光的沐裕一杯春茶,一个躺椅,一台收音机变成了外婆安度晚年的三件宝。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阅读全文2009-02-25温暖(7)_600字外面一阵咚咚咚的脚步声,随着房门吱嘎一声打开,爸爸圆圆的脑袋探了进来:女儿,起床了!爸,我半不活地说,我没睡好,梦见鬼了,晚点起来。再晚我就不送你了。今天你可是要考试呢!以后不许看鬼片了!爸爸进了房阅读全文2009-02-25爱心——初一期末考试作文_800字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我度过了十二个春夏秋冬,十二年来有许多人曾经帮助过我。在这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我刚上初中时发生的一件小事。星期五上午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上完这节课,同学们都已是饥肠辘辘了。当阅读全文2009-02-25震撼(南山区初一期末考试作文题)_500字什么让我震撼?爱的力量。当暴风雪来临时,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是谁在默默伸手给予援助?是武警战士,是普通的人们爱的力量将冰冻在祖国上的冰雪融化了。当百年不遇的可怕地震到来,余震不断、房屋倒塌。是谁把埋在阅读全文2009-02-25母语让我心醉(初一期末考试作文)_750字那一件件摧人泪下的感恩事激让我心醉,那一朵朵绚丽纷彩的花儿让我心醉,那一个个名胜古迹让我心醉,而最让我心醉的还是母语。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大国,我们的母语历经了沧桑。但沧桑流逝了岁月,留下了自阅读全文2009-02-25初一期末考试作文:我学会了坚强_600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孤独的我走在寂静的大街上,哥!你离开了我!我没有哭!真的没有哭!我答应过你,我要坚强!小树儿长高了哥,你不顾我的泪流!不听我的撕喊!不看我的心碎!就阅读全文2009-02-25初一上期末考试优秀作文:给大海的一封信_500字大海:你好!也许你瞧不起我,因我只是一不足道的小女孩。但是,你不能无视地球上的生灵!前一阵子,印度洋发生了大海啸,平时安静的你,同你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呼啸着,奔腾着,跃上东南亚那一片美丽的土地,你知道阅读全文
⑸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作文题集
因为各抄地使用的语文教材版袭本不一,教材安排的侧重点内容也并不一致,所以回答你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仅供参考吧。
初一下学期,作文的要求仍然是以记叙文为主,应该是在小学掌握了记叙文六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要求,逐步学会写复杂的记叙文。
1、写人物,要运用足够的人物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人物品性更加突出。
学会一些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抑扬变化、象征手法、环境烘托等等。
2、写事件,要更加注重对事件前因后果的铺陈安排,要掌握一些过渡、详略、悬念的设置方法。
3、写景物,要学会通过情景表现人物内心的感受,使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要把握动静结合、多角度描写等一些技巧。
4、写物品,要抓住动物、植物、建筑物的外在特点,更加抓住故事的表现力度,在事件中突显物品的魅力和特色。
作文题集的选择,应该侧重以上的内容,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