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八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

发布时间:2020-12-28 21:31:50

1.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畸形(qí)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乱) 眼翳(yì)

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iǚ ) 颔首(hàn两)

c.直戳(chōu) 解剖(pōu) 诱惑(yòu) 摹画(mó)

D.滞留(zhì) 桀然(còn) 庶祖母(shù) 脊背(jí)

二、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 ( )

A.嬉戏 野蛮 托辞 匿名

B.枪毙 温厚 心慰 禁锢

C.粗劣 酒肆 貂皮 敦实

D.争执 脾气 激荡 枝桠

三、下列形似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 )

A.遨(遨游)熬(熬夜) 颊(脸颊)浃(浃窄)

B.瞥(瞥见)蔽(遮蔽) 赔(赔罪)培(培养)

C.赖(依赖)懒(懒惰) 绯(绯红)徘(徘徊)

D.掠(掠过)琼(琼楼) 凌(凌云)陵(陵园)

四、选择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 )

A.归宿 星宿 一宿

B.暖和 和平 附和

C.模仿 模型 模范

D.解数 解放 解剖

五、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油光可鉴 ( )

A.镜子 B.当镜子照 C.仔细看 D.引为教训的事

2.迷惑不解 ( )

A.分开 B.解除 C.了解、明白 D.解释

3.广袤无垠 ( )

A.没有边际 B.界限、边际 C.白色 D.货币

4.非凡器宇 ( )

A.度量 B.器官 C.才能 D.人才

六、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1.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

本。

3.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4.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

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七、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

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

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八、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

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

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

2.《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

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

3.《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

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

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

4.《再塑生命》一文,仅表现了盲聋哑女孩海伦的精神追求。( )

九、阅读

(一)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的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桑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娠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看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丁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 本文采用的主要记叙顺序是什么?

2.本文第8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

3.本文第2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

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

4.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

同: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

5.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

(二)

你真想尽办法了吗?

2002年10月27日,卢拉当选为巴西第四十任总统,这位工人出身的劳工党候选人,只读过5年小学。在21世纪,能以如此卑微的身份登上总统宝座,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在他当选的那天,世界各大媒体都-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报道和渲染。

一位3岁在街上擦皮鞋、12岁到洗染店当学徒、14岁从乡下进厂做工,在55岁时通过选举成了国家的元首。这样的神话,到底是凭什么创造的?许多传记作家都想揭开卢拉的成功之谜,然而,由于卢拉从没安排过与此有关的采访,因此还没一个人得到过这方面的只言片语。

前不久,卢拉总统前往一个名叫卡巴的小镇视察,该镇的小学请他带领学生上一节早读课,由于邀请他的那个班有一位盲童,卢拉总统欣然同意。

卢拉总统领读的是一篇题为《我的第一任老师》的课文。读完后,他想鼓励一下那位身残志坚的小男孩,就在他走过去,用自己的脸颊贴近盲童的小脸时,盲童怯怯地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大胡子总统,您的第一任老师是谁?

卢拉总统沉思了片刻,在课堂上简短地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也是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放学回家。在准备开门的时候,钥匙找不到了。返回学校去找,没有;去问同学,同学也都没见到。当时我的爸爸在贝伦码头,妈妈去了一个叫蒂若卡的地方。他们星期天才能回来。怎么办呢?于是我就用一张胸卡去捣那把锁,胸卡捣坏了,锁动都没动;后来我又找来一枚别针,想钩开那把锁,可是直到弄得满头大汗,也没有弄开;于是我转到房子的另一面,想从窗子里爬进去,可是窗子是从里面关死的,不砸坏玻璃就无法进去。该怎么办呢?就在我准备爬上房顶,凡天窗里跳进去的时候,邻居博尔巴先生看到了我。

“你想干什么?小伙子,”他问。“我的钥匙丢了,我无法从门里进去了。”我无。“你就不能想点办法吗?”他说。“我已经想尽了所有的办法。”我回答。

“不会吧!”他说:“你没有想尽所有的办法,至少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把门给打开了。

当时,我一下愣住了。原来,我妈妈在他家留了一把我家的钥匙。

你如果问我,谁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我认为是博尔巴先生。

卢拉总统讲完,就和同学们告别了,这个故事从此也就传开了,直至传到北美洲,传到欧洲。我相信,有一天这个故事会传遍整个世界。到那时,也许不会再有人对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当选为总统感到惊奇。

1. 第一段中加点字“卑微的身份”指什么?

2.解释下列词语。

(1) 世界各大媒体都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报道和渲染。

(2)然而,由于卢拉从没安排过与此有关的采访,因此还没一个人得到过这方面的只言片语。

2. 卢拉总统讲述的故事中:当他找不到钥匙时,他都想了哪些办法?

3. 为什么卢拉总统把博尔巴当作他的第一任老师?

十、作文

题目:报答

提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不乏各式各样的报答:既有子女对父母的,学生对老师的,受益者对恩人的;也有游子对故乡的,赤子对祖国的;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还有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彼此的报答……

要求:联系生活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C(A“畸”字音为“jī“诘”字音为“jié”。B “髭”字音为“zī”。D“脊”字音为“jǐ”)

二、B(“心慰”应为“欣慰”。)

三、A(“浃”应组为“汗流浃背”。)

四、C

五、1.B 2.C 3.B 4.A

六、1.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2.枉: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 3.完全:完美。 4.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七、B(《我的第一本书》的作者是牛汉。)

八1.√ 2.× 3.√ 4.×

九、(一)1.插叙2.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

不能当“睁眼瞎”。 3.刚强;希望儿子凡事也要刚强。 4.离别感恩思念 5.母亲克服很大的困难供孩子读书。(或借钱供孩子读书的艰辛历程。)

(二)1.“卑微的身份”是指只读过5年小学,3岁在街上擦皮鞋,12岁到洗染店当学徒,14岁进厂做工的乡下人。 2.(1)不遗余力:全部力量毫无保留地都使出来。 (2)只言片语: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 3.返校找;问同学;用胸卡捣锁;找别针钩锁;想从窗子里爬进去;准备爬上房顶从天窗里跳进去。 4.是博尔巴先生教给卢拉如何生活,如何在遇到困难时想尽所有的办法,而不应该被困难吓倒。

十、略

2.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答案

二、(一)1、虚荣心作怪,觉得父亲的瘸腿会让自己丢脸。2、名望工作3、(1)舍身救儿子(2)对儿子慈爱宽容(3)关注儿子成长,教子有方(4)踏实工作,成就卓著(5)为人谦逊,淡泊名利(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每点2分)4、可从不同角度作答。例如①踏踏实实地工作比追求名利更重要。②温馨的亲情比名利更重要。③平凡孕育伟大。④生活的过程重于结果。(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满分。多答出一点加2分,此题最多加6分。)(二)1、时间“夜色已深”、“月亮在窗外移”、“月亮从窗口消失”、“随后”、“最后”;2、对儿子坚定的盼望与思念3、父爱如母4、对儿子细心、周到的关爱。5、父爱如磐石,我感动又内疚;父爱如母,我被深深地感动。6、插表现“我”当年的无知,为下文写“我”装作打鼾作铺垫。7、父子之间深沉感人的爱。(三)1、本文记叙了女孩和母亲发生争吵后,在面摊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2、第一个“又”字,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第二个“又”字,是第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出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3、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突出母亲爱女情深。4、突出了女孩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5、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开放性试题,学生的答案可能更精彩。三

3. 初二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驿站(yì) 细菌(jǔn) 酷肖(xiào) 逍遥法外(xiāo)
B.眼翳(yì) 脊背(jí) 污秽(huì) 啮齿动物(niè)
C,胡髭(zī) 粗劣(lvè) 胭脂(zhī) 目光灼灼(zhuó)
D.滞留(zhì) 锃亮(chéng) 甲胄(zhòu) 广袤无垠(mào。)

二、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遨游 钥匙 枝桠 心扉 浑然一体
B.赌博 蒙昧 貂皮 波澜 海誓山盟
C.犀利 迁徙 繁衍 驰骋 盛气凌人
D.歧形 质问 宽恕 欣尉 翻来覆去

三、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间或 间隔 间隙 间断 B.模仿 模样 模块 模拟
C.和平 暖和 附和 和面 D.折断 折磨 折腾 折射

四、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并解释该字
1.油光可( )
2.( )无消息
3.不可( )状
4.美艳之( )
5.相形见( )
6.莫( )一是

五、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2.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

3.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4.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六、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我 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 好意难却, 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A.尽管 但 所以 B.虽然 然而 也

C.虽然 但是所以 D.即使 然而 也

七、与下面的这段文字连接得最为顺畅的一个句子是 ( )

对中学生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是否可以放松思 想品德的教育呢?还要不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师重纪、热爱 劳动的教育呢? 。

A.从全面发展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B.为了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C.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做出错误的解答

D.只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培养目标,我们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八、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他给予鲁迅真诚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表现了他毫无民族偏见的可贵品质。( )

2.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他觉得母亲教给他怎样做人,而父亲带他出外读书。他深深地感谢父亲和母亲。( )

3.《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她是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的困难读完大学。本文主要刻画了莎莉文老师,是她引领海伦走向光明。( )

4.《雷电颂》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抒情独自。其中雷、电都象征着邪恶势力。( )

5.《海燕》一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开头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

6.《喂——出来》的作者是黎巴嫩的纪伯伦,他是著名的科纪幻小说作家。( )

九、阅读
(一)
栀子花之谜
①自我十二岁起,每逢生日,总有一束白色的栀子花从天而降,没有附卡片,询问花店也打听不出谁是定花者,因为这花是被付现金买走的。
②我于是停止打听送花者的身份,只是来愉快地欣赏这束衬托在粉红花纸中洁白美丽的鲜花。
③但是我从未停止想像和猜测这花是谁送给我的。我常常激动地做着白日梦,想像着这个害羞而古怪的人为什么不让人知道他的身份。
④妈妈引导我进一步的猜测和想像,她问是不是我曾对某个人做了特别的好事从而使他有此赠花之举?是不是我曾帮忙卸货的那位邻居为了表达谢意而赠花与我?也许是正在马路的那个老人送给我的花吧,冬天的时候,我经常替他取回邮件,这样老爷爷就不用冒着在冰上滑倒的危险去取信。虽然我只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但开玩笑地说也不排除某一个男孩送花给我,我们曾偶然相遇,他注意上了我而我却没有注意到他。
⑤在我十七岁的时候,一个男孩子伤透了我的心,在他给我最后一次电话的那个夜晚,我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⑥清晨醒来,我突然发现镜子上用口红潦草地写着“失去一半,还会获得一个”。在爱默生这句名言前我默视良久,心情慢慢地平静了下来。于是我离开妈妈写的字去取了一块抹布,当我擦掉玻璃上的字时,妈妈知道我的感情风波已经成为过去。
⑦在我即将毕业前夕,爸爸因心肌梗塞猝死。巨大的悲痛压倒了我。失去父亲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打击。我对毕业前夕的舞会及一切活动都失去了兴趣。但妈妈在自己巨大的悲哀中并没有忘记我的这些活动。
⑧父亲去世的前一天,妈妈曾为这个舞会带我去采购裙装。我们发现一件镶着花边,红白蓝点相间的裙子,它使穿上就像《飘》中的郝思嘉,但衣服虽然漂亮,尺寸却不适合我。而且爸爸过世,我就忘了这件衣服。
⑨但妈妈没有忘记它。舞会前一天,我发现这件衣服神奇般地被放在我卧室的沙发上,而且正合我的身材,显然是特意定做的。它是那么美丽,那么艺术,那样可爱。那时我没有心情介意自己是否需要一件新裙装,可妈妈在乎。
⑩她想让她的孩子感受到爱与被爱;拥有创造力与想像力;感知大千世界的不可思议;并且具有一种信念,即使面对逆境,在不幸与灾难中也能发现美的存在。
⑾事实上,我的妈妈已让她的孩子就像那些栀子花一样,追求可爱、强壮和完美,充满迷一样的灵气,或许还有一点神秘和不可思议。

⑿我二十二岁结了婚,婚后十天,妈妈过世,自从那时起,我再也收不到栀子花了。

1. 本文是用第几人称展开叙述的?

2.用简洁的语言根据出本文具体叙述母亲关爱“我”的一件事。

3.本文采用的写作顺序是 ,写出语言标志的词语 ——,其中第 段运用了插叙。

4.用横线标出议论、抒情句,简述其作用。

5.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母亲的关爱对“我”产生了影响?

6.根据文章的内容推断,文中的送花者是 。

二)

麦克鲁格海滨的死海豹


在朝北到海岬去的路上,我遇到一头死海豹,打几步远的地方看,他像一段棕色的木头。他仰天躺着,才死了几个小时。我停下看他。已死的肌肉突然抽动。天哪,他还活着,我身上一阵战栗,好像房间墙壁忽地坍倒。

他头向后仰,细小的眼睛闭着,唇须偶尔起伏一下。他正在死去,这是石油闯的祸,他背下有石油,我们在屋里烧暖气用的石油。风把细砂吹回大海。这海豹面对我的鳍反折在肚子上,像一只没有长全的手臂,鳍边上沾的耗粒在微微发亮。另一个鳍半压在身下。他的皮肤看起来像一件旧大衣,有不少破洞……可能是被尖利的贝壳划破的……

我伸出手来摸摸他,突然他举起头翻过身来,叫了三声,像圣诞节的玩偶发出的声音。他朝我扑过来,虽然我知道他嘴里没有牙,我还是吓得往后一跳。他开始扑腾,朝大海方向移动,但又脸朝地趴下了,他不想再回大海。他仰首向天,样子像一个掉了头巾的老妇人。

他下巴抵在沙上,搁好双鳍,等着我走开。我走了。

(二)
今天我又到那地方去向他告别。他已经死了。他没有死——他朝岸上又爬过四分之一英里。今天他更瘦了,背朝天,头向前伸,肋骨看得更清楚——脊柱骨在皮肤下一个个凸现出来,闪闪发亮,他吸气,又呼气。
他抬起身,把鳍折在身下,好像是怕冷。海浪卷过来,水打到他的鼻子,他转过头来,斜着眼睛朝我看,头顶像儿童的皮上衣。他死得很慢,唇须像豪猪的刺一样白,前额向后倾斜。兄弟,再见了,在涛声中死去吧。如果我们害了你,请宽恕我们,愿你的种族绵延,你们,内气管种族,在陆上如此难受,而在海中如此自在。那么,在死亡中你也会自在的,鼻孔中不有沙粒,在纯粹的死亡中你可以游出长长的弧圈,潜向深处,而让暗杀你的阴谋在浅水上破裂。你不需要我来抚摩你。我攀上悬崖,找另一条路回去。

1. 为什么海豹“不想再回大海”?引起海豹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2.“他已经死了。他没有死——他朝岸上又爬过四分之一英里”这句话矛盾吗?为什么?

3.本文的主人公希望暗杀海豹兄弟的人怎样?

4.文章结尾说“我攀上悬崖,找另一条路回去”意味着什么?

5.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章反映了什么主题?

十、作文

题目:我眼中的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中可填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中的任一人,也可以是只有一面之缘却印象深刻的人生过客,甚至是你本人。

2.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其形象鲜明,饱满。

3.结构完整,详略得当,主题明确。

4.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阅读全文

与八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