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7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4单

7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4单

发布时间:2020-12-28 15:04:36

1. 7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学业水平考试卷答案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二、辨字组词。漆( ) 肠( ) 刺( ) 帮( )膝( ) 汤( ) 剌( ) 绑( ) 三、在下列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火柴 一( )电脑一( )手机 一( )轮船一( )被子 一( )手套一( )凉风 一( )公路 四、这几个词我们都见过,把加点的字义序号填在括号里。1、东张西望 ( ) A、开, B、看,望 C、陈设、铺排 D、姓2、扬长避短 ( ) A、举起,升起 B、飘动,飘荡 C、发扬 D、传播3、香客如流 ( ) A、江河的流水 B、流传、传播 C、运转不停 D、等级 五、帮下列词语找到它们的反义词朋友。严厉( ) 凶恶( ) 稀疏( ) 悲惨( ) 六、照样子,写出适当的答案。例:寒冷对冬天正如炎热对夏天。1、勤奋对聪明正如懒惰对( )。2、偏僻对山区正如繁华对( )。3、表扬对成绩正如批评对( )。4、医生对医院正如教师对( )。 七、把词语朋友送回家。 尊敬 敬爱 敬仰 敬佩1、( )师长,是我们学生的美德。2、纪念碑前的棵棵松树,象征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和( )。3、我们怀着( )的心情访问了战斗英雄们。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例1:鱼儿在湖面上溅起水花。 调皮的鱼儿在明艳艳的湖面上溅起朵朵水花。1、仿照例句扩写:草滩上生长着油菜花。 例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调皮地对着我们眨眼。2、仿照例句改写:高高的椰子树总是向海倾斜。 九、当当小老师,用修改符号修改“小马虎”写的文章。 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静,蓝天、白云倒映水中,塘 中荷花点点;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相互对唱,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片清翠 的竹林,到过这里的人们都说它真像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十、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手和脑的故事 一天,手正在欣赏一件自己精心制作的杰作,又高兴又骄傲地说:“我确实是万能,如果没有我,怎能制造出这样精美的东西,人类哪里有美满的生活呢?”手洋洋得意,越说越兴奋,大有目空一切的气概。 大脑听了很不服气,于是大声地说:“你这么自大,太过分了。其实,你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不是我在动脑筋,你哪有这样的成就?你不过是依从我的命令行事罢了。”手立即加以反驳:“胡说!你只凭空想,不做一事。哪里比得上我一天到晚都埋头苦干,制造出无数有用的东西!” 他们因为吵了嘴,便谁也不理睬谁。大脑每天在计划怎样改良机械,怎样设计精密的仪器,希望用来代替人力,减轻人类的辛苦,却始终无法实现。而手呢,也只是习惯性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完全缺乏良好的性能。至于什么缘故,总是弄不清楚。 眼睛看见他们互不相让,真是又气又急,便对他们说:“你们这样相持下去,终究不是法,必须互相配合才对。大脑想出来的计划,手从实际生活中,证明这个想法是否正确,从而获得宝贵的经验。手的劳动依靠大脑的帮助,才能进步;大脑的思想,得到手所提供的经验,也就更灵活,更精明了。这样,大家才能够收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人类的社会才能够不断地进步。” 听了眼睛的忠告,手和脑都觉悟过来。从此,大家和好如初,一同合作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目空一切: 相辅相成: 2、把下面两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如果没有我,怎能制造出这样精美的东西,人类哪里有美满的生活呢? ②如果不是我在动脑筋,你哪有这样的成就? 3、手和脑为什么争吵?请用一句话概括出它们争吵的原因? 4、手和脑争吵后谁也不理睬谁,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5、什么叫“觉悟”?手和脑觉悟到了什么? 十一、交际应用。 课堂上,你的同桌张剑南和旁边的熊立小声说话,影响了大家学习。老师以为是你,并严厉地批评了你。你觉得应该怎样解释,才能让老师明白真相,又不至于使双方难堪。 我会解释说: 十二、习作。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它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到了…… 请你根据提供的文字,合理的想像,续写故事,要求语句通顺、连贯,书写工整。 答案:一,惩罚 百发百中 肝脏 无能为力造福 气急败坏二.答案不唯一漆( 漆黑 ) 肠( 肝肠 ) 刺( 刺青 ) 帮(帮忙 )膝(膝盖 ) 汤( 汤水 ) 绑(绑架 )三,个台 部艘 床副阵条(答案不唯一)四、1、B 2、C 3、A六、1、愚蠢 2、都市 3、过失 4、学校七、1、尊敬 2、敬仰 3、敬佩八.略九、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镜,蓝天、白云倒映水中,塘中荷花点点;竹林中山雀、画眉相互对唱,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片表翠的竹林,到过这里的人们都说它真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一、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凫水ú 潺潺 chán 桕树 jiù 蕴藻yùn

B.弥散 mí 怠慢dài 屹立 yì 皎洁jiǎo

C.撺掇 o 松懈 xiè 家眷 juàn 欺侮wǔ

D.歌吹 chuī 大抵 dǐ 松懈 xiè 竭力jiē

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模样 纠葛 惋转 船舱 B.踊跃 蚯蚓 船篷 疲乏

C.气恼 优扬 缘故 宽慰 D.聚拢 楼阁 痕迹 碧绿

三、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B. 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

C. 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卖豆浆喝。

D.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

四、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1.吁 ( ) 2省 ( ) 3 相( )

( ) ( ) ( )

4.行( ) 5泊 ( ) 6喝( )

五、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宛转,悠扬:形容笛声的曲折飘荡,优美动听。 弥散:弥漫消散。

B.向午:将近中午。 乐土:快乐自由的地方。

C.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自失:(听得出神)失去了自己。

D.旺盛:茂盛。 霍然:形容拨弦动作疾速。

六、文言文阅读。

1. 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那些声音直接表现了火势的凶猛?

答:

②那些声音表现了大火中人们的行动?

答:

③作者是怎样称赞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

答:

2. 段中对听众的神色、动作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七、课内现代文阅读。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第①段描写孩子们开船出航动作的词语有:

,这些描写表现出少年们驾船技术 ,动作

,同时又表现出他们 的性格特点。

2.“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依据写出了看戏的节令是 ,这即照应了文章开篇第一段 ,又为后文写

埋下了伏笔。

3.“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一句中的“朦胧”本应是形容词,在这里作 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 。

4.画线一句使用了 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其中“跑”字照应了①段中的 字,反衬出少年们

的心情,还有通过“我”的感受反映出来的一句: 。

5.第③段中的“他”指代 ,表现了“我”

的心情。

八、课外阅读。

对与错

我7岁的小侄子从外地来江城玩。有一天,我带他走过一所邮局,他一抬头,停住脚不动了,一手拽我,一手遥指邮局上方一块巨大的地图模型:“姑妈,错了。”

“什么错了?”我莫名其妙。

“位置错了,他们把南美洲和非洲放颠倒了。”

我不以为然:“那只是一种装饰,谁会在意这个呢?”

小侄子却不干了,说:“那是地图,如果地图方错了,人们会走丢的。”

我感到大人的面子受到威胁,如果这种错误被一个孩子发现的话。

“你怎么敢肯定错了?”

“我摆过拚图,它就是错的。”他固执地说。

我恼羞成怒:“错就错吧,关你什么事?”

小侄子委屈地跟我走了。但他却不肯放弃这个问题,一回到家,就翻出一本地图让我看什么是正确的,殊不知我早就忘了那错误的形状。

7岁的孩子对我彻底失望了。不过,临上火车告别江城时,他还不忘叮嘱我:“姑妈,你再去看看,那肯定是错的。”

时至今日我也没弄明白那地图的对与错。这就是大人和孩子的区别。孩子从小接受教育的全部内容是识别对与错,可作为一个大人,在纠缠到对与错之中,便被认为是幼稚了。我们生活在对对错错、是是非非之中,早已淡漠了孩子时期的标准答案。“难得糊涂”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成为最佳行为方式。它们消解了人们对公理和正义的坚持。在利益面前,责任和原则都不值一提;在混淆对与错上,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口实。聪明的大人不会做指出别人错误的蠢事,他们宁可把它当作背后的笑料。我常因此而洋洋得意,为了这孩子永远无法理解的大人的秘密。

1.本文可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运用的表达方式有 、 。

2.邮局前,“姑妈”在混倄对于错上,人们有两条“口实”,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其中的一条。(限15字内回答)

答:

3.本文最后一段中,”难得糊涂”和”真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危害是:

(用原文中的一个句子来回答)

4.整体把握全文,简要概括出“小侄子”的性格特点。

小侄子:

5.本文以“对于错”为题,揭示的文章主旨是什么?

答:

6.文中说“在混倄对于错上,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口实。”请你从日常生活中“人们各种各样的口实”里选出一条写在下面。

答:

九、作文。

题目:友谊

以“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做文章的最后一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两件事或几个片断,写一篇歌颂友谊的记叙文。

要求:

1. 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2. 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

3. 全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C 二、D 三、A 五、C

六、1.①中间力拉蹦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

②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③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 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的逼真,突出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七、1.点、磕、退后、再上前、出桥、架橹、 娴熟 利落 生气勃勃

2.正值初夏 夏日随母归省外祖母 偷豆

3.动 在这水气中,月色也变得朦胧了

4.比喻、拟人 形象、贴切而又含蓄地表现了行船之快 飞 急切看戏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5.宛转、悠扬的笛声 被宛转、悠扬的笛声所陶醉的轻松愉快

八、1.叙述 描写

2.意装饰内容的正误。或:即使错了,也不关小孩子的事。(意思接近即可;照抄原文,没有用自己的话表述,只给1分)

3. 消解了人们对公理和正义的坚持。

4. 小侄子:对事认真,坚持真理(“公理”和“正义”也算对)。(意思对即可)

5. 赞扬(肯定)小孩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批评(否定)大人混倄是非(混倄对错)。

3.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语文测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

1. fú jiá jī kàng 恬 皎 惬 弥 (每空0.5分)
2. ①尽态极妍,②叱咤风云,③叹为观止 (每小题1分)
3.A(选对即得3分)
4.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每一处2分,符合要求即可)
5.示例: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鲁迅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他的问品与人品都值得后人敬仰、学习!(前两处每一处1分,第三处2分)
6.《西游记》,大闹天宫(每一处1分,填本书中的其他情节也可)
7.(1)示例:清明、端午、中秋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一小题2分)
8.月下归航。(抓住“归航”二字,可以得2分)
9.衬托出“我”恋恋不舍的心情。(突出“衬托”、“恋恋不舍”就可得3分)
10.动作、语言;淳厚、朴实。(每一问2分)
11.不能(1分);因为原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一方面形象地写出了船速之快,另一方面烘托了心情之愉快。(3分)
12.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言之有即可。(3分)
13.(1)演出地点(1分)(2)表演方式(1分)(3)演员构成(1分)
14.不能;(1分)因为“攒拥”一词描写出观众之多,气氛之热烈,而“晃动”一词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2分)
15.侧面描写(2分);衬托出秦腔的夺人心魄的魅力。(2分)
16.“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2分)
17.开放性试题,写出剧种1分,写出感受3分。
18.(1)正好遇到,恰逢(2)只(3)全部(4)极点(每空1分)
19.(1)四处宾客都安静下来,没有人敢喧闹。(2分)(2)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2分)
20. 交待了口技表演者,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听众情况和开演气氛。(2分)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了渲染和铺垫。(1分)
21. 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及多。(2分)
22. 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2分)

祝你工作愉快!!

阅读全文

与7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4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