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近三年杨浦区语文中考古诗考了哪些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专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属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B. 孩子期末语文太差,求杨浦区好点的培训机构,哪里有补的
我喜欢上科学课,学习科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当我学习了生物链时,我明白回了生物答链不是项链,而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生物钟不是闹钟,而是自己体内的无形的生物钟;在太空中无论怎么大声说话,别人都听不见;我还学到了很多很多……当学到了这些有趣的知识后,我会迫不急待地与爸爸妈妈分享,顺便考考他们知道不知道。嗨,学习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真想大声告诉亲爱的张老师,还有我的爸爸妈妈,学习知识真是一种乐趣,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C. 求2008上海市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答案(我要徐汇 杨浦 黄埔 松江区的)
2007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学习能力诊断卷 参考答寨及评分标准 阅读(80分) 一、19分 1、从小形成的,特定的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给人留下的印记(2分) 2、(1)传神(生动/鲜活)(2)自然(2分) 3、许多方言都在迅速地退化;各地方言的语音、词汇或语法都越来越接近普通话。(写出一点2分,写出两点3分) 4、(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方言能够体现汉语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情况的特点。(2分) 5、各种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能自然地发展;方言和普通话可以双轨同行。(写出一点2分,写出两点3分) 6、B(2分) 7、(1)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2)保护方言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使文化得以良性地发展。(3)保护方言是尊重人的选择和权利。(4)方言是汉语研究的绝好素材,保护方言有利于语言学的研究。(5分)。 二、l9分 8、在提倡阶级斗争的年代,人和人之间很难达到这样无隔阂、无歧别的境界(2分) 9、树经历了无数的世事变迁,深藏着岁月的隐秘(2分) 10、B(2分) 11、(1)每个人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名过客,因此做人不妨淡泊处世,不图虚名。(2)长者不必倚老卖老,要摈弃自私和狭隘,大度宽容。与后辈和谐共处。(3)新陈代谢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写出两条即可,4分) 12、作者将树比作“书”,一方面因为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本身就是一部无字的历史;另一方面,因为从树的身上可以领悟人生的真谛,树就如同一本无言的教科书。作者将树 当作“人”来写,是将树的品格和人的品性作比,同样也为了表现树带给人的人生启示。所以,把树比作“书”和把树比作“人”在文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关系,从第二三段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4分) 13、原文: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机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原文仅供参考,补写只要符合上下文文意即可。5分) 三、5分 14、(1)欲回天地入扁舟 (2)杜鹃声里斜阳暮 (3)而智勇多困子所溺 (4)故不为苟得也 (5)落霞与孤鹜齐飞 (6)海上生明月 (7)冷月无声 (8)人情练达即文章(任选五空,多填不得分) 四、8分 15、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1分) 16、 B(2分) 17、这二句写景,比喻奇妙。历来文人都惯以用水喻眼波、以山喻眉峰(“眼如秋水”、“眉 如青山”);要作者在这里匠心独用,把水比作人的眼波横流,把山比作人的愁眉紧攒,化无情为有情。山水仿佛也为朋友的离去而动容,作者借此暗示了自己离别友人的不舍。 (5分) 五、l2分 18、杜牧。(1分) l9、(5分) (1)怎么能搜刮时连极细微的东西也全不放过,使用时却把它们当泥沙一样毫不麦惜? (2)如果秦国又爱护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乃至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消灭它 20、以秦的穷奢极欲、肆意挥霍而导致亡国的例子,劝诫唐敬宗接受前人的亡国教训,勿蹈 21、这段铺排直泻而下,尽情夸张。“柱椽”支撑着“栋梁”,如同“农夫”、“工女”也在支撑着国家;“粟粒”、“帛缕”是百姓生活之所需,它们与“城郭”、“市人之言语”都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作者将这些关系民生的事物同阿房宫中的事物一一作比,揭露出帝王将自己的奢侈享乐建筑在人民痛苦生活之上的本质。表达的虽是同一意思却不重复,虽用议论却极形象。(4分) 六、l7分 22、(1)通“猝”,突然(2)挫伤(3)如果,假使(4)使……发怒,激怒(4分) 23、B C(2分) 24、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而不慌乱,遭受无缘由的侮辱而不恼怒/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事情。(2分) 25、(以类比)形象地说明张良有盖世之才,若仅仅因为忍不下一时之气而贸然送死,是不值得的。(3分) 26、老人原认为张良尽管有过人的才华,却缺乏容忍的度量。然而老人在圯上用傲慢无礼的态度对待张良时,张良却经受住了羞辱。可见,张良也有过人的度量,可以成就大业,因此“可教”。(3分) 27、太史公的猜测之误说明了张良名显天下并不是因为魁梧奇伟,而在于贤而能忍。再次说明张良之所以能成大事,是因为他有过人的志气和度量。某种意义上说,是强化了全文的主旨。(3分)
满意请采纳
D. 杨浦区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初一语文试卷答案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24
分
)
题
号
1
2
3
4
5
答
案
C
D
C
A
A
6
、
(
1
)万里赴戎机;
当窗理云鬓
(
2
)此夜曲中闻折柳;落花时节又逢春;凭君传语报平安;
野渡无人舟自横;闲敲棋子落灯花
评分标准:
本小题共
7
分,每空
1
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
情况,该空不得分
7
、
风筝:你是我飞向蓝天的梦想,放飞你,就是放飞生活。
友情:你是冬天里的一盆炭火,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奉献上你的温暖。
评分标准:
本小题共
3
分,任选其一作答,想象合理,语意连贯即可。
8
、
答案示例:鲁滨孙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
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评分标准:
本题共
4
分。小说人物名称占
1
分,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
性格等任意一个角度说理由占
3
分。
(
“理由”部分;角度明确而单一、字数符合
要求即可)
二、阅读与理解(共
36
分)
9
、
(
1
)属于(
2
)通“攀”
,牵,引(
3
)相当(
4
)承受
评分标准:
本题共
4
分,每小题
1
分。
10
、
答案:
C
11
、
(
1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
的地方。
(
2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评分标准:
本题共
4
分,每小题各
2
分。
(
1
)句意正确占
1
分,
“就”
、
“文理”
的翻译各占
0.5
分。
(
2
)句意正确占
1
分,省略的主语、
“卒”各占
0.5
分。
12
、
答案: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泯然众人(矣)
;
后天受教育的重要(或:后天教育对一个讲人是否成材是至关重要的。再或:后
天教育对成材的重要性)
评分标准:
本题
3
分,每空
1
分。
13
、
承上启下
;
视觉;
听觉
;
留恋
评分标准:
本题
4
分,每空
1
分。
14
、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及侧面
(
间接
)
描写,表明船行驶之快,突出孩子们驾船技
术之高。
评分标准:
本题
2
分。
15
、
“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
评分标准:
本题
2
分。
16
、
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充满自信
评分标准:
本题
2
分。
17
、
文中孩子们偷豆带有游戏性质,不能视为不良行为。它重在表现孩子们无
忧无虑的童心童趣及良好品德,同时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
活。
评分标准:
本题
2
分。
其中评价
1
分,阐述
1
分。
18
、
饮水机在门口摆放的位置
;
一个人内心里装着别人的地方
评分标准
:本题
2
分,每空
1
分。
19
、
答案示例:①“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
;②这句话写出“我”怕
儿子说话太随便伤害了送水工、想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提醒儿子的心理;③表明
“我”是一个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人。
评分标准
:本题
3
分,引用原文占
1
分,作分析占
1
分,由此归纳出“我”的
为人占
1
分。
20
、
①交代了故事的结局;②从侧面衬托出“我”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③点明
了中心:你心里有别人的位置,别人也会把你放在心上。
评分标准:
本题
2
分,答出任意两个要点得
2
分,答出一个要点得
1
分。
21
、
答案示例: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是:人应该有一颗体察别人难处的
同情心。
作为同龄人,我想对文中的“儿子”说;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
立场思考问题、做事情,不能再用苛刻的语言伤人心了!
评分标准:
本题
4
分。
“感受”占
2
分,对“儿子”说的话占
1
分,字数符合
要求占
1
分。
(
“感受”只要符合文章的主旨即可;
“对儿子说的话”应该是积极方
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