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8高考语文天津卷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 2.A 3.C 4.A
二、(18分,每小题3分)
5.C 6.D 7.C 8.B 9.D 10.C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B 12.A 13.B 14.C
四、(18分)
15.(8分)
⑴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的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⑵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⑶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16.(5分)
⑴"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⑵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闲适的心情。
17.(5分)
⑴①多于在庚之粟粒子 多于周身之帛缕 ②蜀道难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⑵①谗陷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②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五、(18分)
18.(4分) 绕楼穿窗而过的飞天 迈着舞步的马 美丽的菩萨 童子媳戏图
一笔一画抄出的经书 顶天立地的佛像
19.(4分)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20.(6分)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21.(4分) B D
六、(12分)
22.(3分) " " 、 -- 《 》" " 。
23.(4分)⑴功亏一篑 ⑵越俎代庖 ⑶蔚然成风 ⑷淋漓尽致
24.(5)表意完整 修辞手法 某种感悟 文采
七、(60分)
25.(60分)略
2. 【天津高考】关于历届高考语文默写。
关于2016届高考全国卷语文必备篇目64篇
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高考大纲要求必背古诗回词篇目(高答中14篇,初中50篇)
1.《论语》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前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3. 2009年英语天津高考试卷答案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英语)答案
第Ⅰ卷
第一、二部分(Key to 1~55)
1.C 2.A 3.B 4.D 5.C 6.A 7.D 8.B 9.C 10.A
11.B 12.C 13.D 14.A 15.B 16.C 17.A 18.D 19.B 20.C
21.A 22.C 23.B 24.D 25.A 26.B 27.C 28.D 29.A 30.B
31.C 32.A 33.D 34.B 35.D 36.B 37.D 38.A 39.C 40.A
41.D 42.C 43.B 44.D 45.A 46.B 47.D 48.C 49.B 50.A
51.C 52.B 53.A 54.C 55.D
第Ⅱ卷
第三部分
第一节
Possible Answers:
56. shopping carts
57. It was to make shopping easier and attract more business.
58. Because few customers used his carts.
59. Because he wanted to promote his shopping carts.
60. He was a smart businessman. He invented the shopping cart and made it accepted by customers.
Or: He was smart but he shouldn’t have used tricks to attract customers.
评分标准
2分
1分
0分
作答内容准确,符合题干要求;
语义完整;
语言通顺、连续;
语法或单词拼写(含大小写)准确无误。
作答内容基本符合题干要求;
语义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有个别语法或单词拼写(含大小写)错误,但不影响理解。
没有作答;
作答内容完全不符合题干要求;
写出只言片语但不构成语义;
无语法可言;
无准确拼写的单词。
第二节
一、 评分原则
1. 本题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 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综合给分。
3. 词数少于10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
4. 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
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每错误书写3个单词从总分
1. 中减去1分,原则上不超过3分,重复的不计。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标点符号错误,将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酌情减分。
2. 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一、 内容要点
1. 说明比赛的意义,如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养成读书的习惯等;
2. 说明比赛的注意事项,如每人演讲不超过5分钟,语言流利,发音准确等;
3. 预祝比赛圆满成功。
4. 天津高考语文的各题类型及其分值
根据2013年天津高考试卷 可以分析出
有七道大题
第一大题 为选择题 包括 拼音 错别内字选择 近义词容辨析填入句子 病句 和 标点符号正确性
5道选择题 共15分
第二大题 给一篇文章 ,回答3道选择题,共9分
第三大题 文言文 4道选择题 共12分
第四大题 文言文翻译 共8分 和 8分古诗鉴赏类 和5分默写
第五大题 阅读题 共21分
第六大题 语言综合运用 12分
第七大题 作文 60分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扬海零为您答疑解惑
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采纳,手机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祝学习进步
5. 2011高考 天津卷 语文 答案
http://learning.sohu.com/20110608/n309657928.shtml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天津卷回)-搜狐教答育
6. 09高考天津卷语文答案
18.文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和“宛如……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两处分别体现出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对温馨老屋的依恋-----老屋凝聚了亲情,提供了心灵的庇护。
对沧桑老屋的感慨-----老屋见证了世事变迁,年华流逝。
【考点】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解析】“如同鸟儿的归巢”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我”对老屋的感受,可以联系语境,加以理解。通过语境中的“厮守”、“ 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这些信息,可以作者对自家老屋的情感。
“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是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老屋的变化,表达作者对老屋变化的感慨。可以借助语境中的“苍老”,“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以及后文对老屋的感受等信息加以理解。
【思路点拨】散文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往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来抒发,所以要注意理解形象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而且要结合语境,从文章整体上理解。
19.第五自然段划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分)
【答案】通过对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了淳朴、快乐、悠然自在的乡村童趣。
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
引起下文。
【考点】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语言特点和写作思路思路
【解析】第五自然段的划线句子描绘了儿时嬉戏的情景,从情境中我们可以看出乡村的童趣,“光着屁股”“ 戏水”“ 放牛” “戽水捉鱼”“慢悠悠晃悠悠地回家来”等细节表现出淳朴自然纯真,快乐悠然自得的情趣。语言表达的特点可以概括描绘语言的特点和风格,生动形象,充满动感,风格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
结构中的作用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思路点拨】这道题的考点相对较多,要注意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内容要点,语言风格和写作思路。
20.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答案】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
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表现手法:对比。
【考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概括文章的主旨,文章的表现手法。
【解析】这道题虽然只有两问,但是却包含着三个层次的要点。“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使用比拟的手法描写社会发展之快。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这些信息也给出提示。文章的主旨可以通过文中的很多议论抒情的语言信息加以分析。
表现手法的判断注意到文中的老与新,可以判断出“对比”。
【思路点拨】这道题的难度主要在于主旨的分析。分析文章的主旨要注意作者在文中对刻画的形象的感情态度,从而把握主旨。
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将寂寥尘封的老屋呈现在读者面前。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其中“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一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C.作者通过描写自家老屋的破败和友人新楼的豪华,表现了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D.文章末尾通过写朋友的儿子不满意自家新楼,反映了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
E.本文运用插叙手法,辅以心理描写,呈现出时空交错、现实与回忆交织的艺术特点。
【答案】A E
【考点】考查对文章的综合赏析
【解析】B项中对表现手法的鉴赏,修辞项不准确,句中与永乐比拟的手法,不是比喻和你人。虽然有“仿佛”但是喻体没有出现,不能算作比喻,没有赋予物人的感情和行为,不是拟人。C 项对主旨的鉴赏,其中“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不合主旨。D项也是对文章主旨的鉴赏,其中“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与主旨不符。
【思路点拨】对文章的综合鉴赏,分项考查,难度不大,只要能够把握全文的主旨、写作思路以及表现手法就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7. 求2010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0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B 2 D 3 A 4 B
二(分,每小题3分)
5 D 6 A 7 C
三(12分,每小题3分)
8 D 9 A 10 D 11 C
12.(8分)
(1)后母慢慢穿上它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2)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3)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
13 (6分)
(1)暮春 飞花
(2)思念故乡之情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14.(5分)
(1)小人长戚戚
(2)还顾望旧乡
(3)齐彭殇为妄作
(4)生长明妃尚有村
(5)叶上初阳干宿雨
(6)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五、(8分)
15.(3分)
(1)相似之处:都以人的眼睛视物的生理学和光学原理为依据
都认为视杆细胞能够收到蒙娜丽莎的微笑
(2)主要分歧:视锥细胞能否感受到蒙娜丽莎的微笑[来源:高&考%资(源#网]
16.(3分)
(1)观赏 离接近,画面变人时;
(2) 先注视白色屏幕30秒,然后在席上画作;
(3)从视网膜至视觉皮质之间路径上的干扰因素增加。
17.(12分)
有意义,艺术与科学联姻,有助于科学的把握艺术规律,使审美活动理性化。
没意义,用自认科学方法对艺术进行分析不是审美,无法解读作品意蕴。
六.18分
18.(3分)
生命短暂 生命力强 拟人
19.(8分)
亲人,是作者领悟到随意而安的平和与超然;
动物,使作者带来异常温暖的感觉;
生活与传说,使作品染上了神话色领略神灵之光;
梦境,是作者感悟人生道理,从而产生的联想。
20.(5分)
(1)故乡是世界的缩影
(2)作者对故乡的爱是永恒的
(3)童年在北极村学到的一切,奠定了坐着人生基础
(4)故乡是坐着人生思考与创作精神之源
(5)故乡使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得以升华
21.(2分)
七、(12分)
22.(3分)
戏剧性【⑤】文学社【③】摄影小组【①】
23.(3分)
例: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标津门津塔将于2010内建成使用
24(6分)
标题符合画面内容,画面解说符合情景,有创意。
八、(60分)
25.(60分)略
8. 2009年高考试卷----理综(天津卷)
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物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共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
的)
1.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
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
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D【解析】四个图中都是静摩擦。A图中fA=Gsinθ;B图中fB=Gsinθ;C图中fC=(G-F)sinθ;D图中fC=(G+F)sinθ。
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必须依赖介质传播
B.电磁波可以发生衍射现象
C.电磁波不会发生偏振现象
D.电磁波无法携带信息传播
B【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A错;衍射是一切波所特有的现象,B对;电磁波是横波,横波能发生偏振现象,C错;所有波都能传递信息,D错。
3.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连好图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
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
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的多组读数描绘出的U-I图象应是
C【解析】灯丝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图像上某点到原点连线的斜率应越来越大。C正确。
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R,质量不能忽略的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加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力F做的功与安培力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
A.棒的机械能增加量
B.棒的动能增加量
C.棒的重力势能增加量
D.电阻R上放出的热量
A【解析】棒受重力G、拉力F和安培力FA的作用。由动能定理: 得 即力F做的功与安培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选A。
5.如图所示,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平行金属板在真空中水平放置,M、N为板间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M经过M点在电场线上向下运动,且未与下板接触,一段时间后,粒子以速度vN折回N点。则
A.粒子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由M指向N
B.粒子在M点的速度一定比在N点的大
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N点的大
D.电场中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点的电势
B【解析】由于带电粒子未与下板接触,可知粒子向下做的是减速运动,故电场力向上,A错;粒子由M到N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少,速度增加,故B对C错;由于粒子和两极板所带电荷的电性未知,故不能判断M、N点电势的高低,C错。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 衰变方程
B. 是核聚变反应方程
C. 是核裂变反应方程
D.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
BD【解析】A选项中 在质子的轰击下发生的核反应,属于人工转变,A错;C选项是α衰变,不是裂变,C错。
7.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
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
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
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
C【解析】由 可知,蓝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蓝光的速度较小,A错;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蓝光的折射率大,向法线靠拢偏折得多,折射角应较小,B错。从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由公式 可知,红光的折射率小,临界角大,C正确;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由公式 可知蓝光的波长短,相邻条纹间距小,D错
8.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Asin ,则质点
A.第1 s末与第3 s末的位移相同
B.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相同
C.3 s末至5 s末的位移方向都相同
D.3 s末至5 s末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AD【解析】由关系式可知 , ,将t=1s和t=3s代入关系式中求得两时刻位移相同,A对;画出对应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第1s末和第3s末的速度方向不同,B错;仍由图像可知,3s末至5s末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而速度是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故C错、D对。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4题。共72分。
9.(18分)(1)如图所示,单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全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
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电阻为R。线框绕与cd边重合的竖直固定转轴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I= 。
线框从中性面开始转过 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
(2)图示为简单欧姆表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偏电流 =300 A,内阻Rg=100 ,可变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10 k ,电池的电动势E=1.5 V,内阻r=0.5 ,图中与接线柱A相连的表笔颜色应是 色,接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Rx= k .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再测上述Rx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较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和速度。
① 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
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 (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② 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
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t图象外,还可作
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 ,横轴表示的是 。
(1) ,
【解析】本题考查交变流电的产生和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的关系及交变电流中有关电荷量的计算等知识。
电动势的最大值 ,电动势的有效值 ,电流的有效值 ;
(2)红,5,变大
【解析】本题考查欧姆的结构、测量原理和相关计算,还涉及测量误差的分析。
欧姆表是电流表改装的,必须满足电流的方向“+”进“-”出,即回路中电流从标有“+”标志的红表笔进去,所以与A相连的表笔颜色是红色;当两表笔短接(即Rx=0)时,电流表应调至满偏电流Ig,设此时欧姆表的内阻为R内此时有关系 得 ;当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时I=Ig/2,有 ,代入数据可得 ;当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时,欧姆得重新调零,由于满偏电流Ig不变,由公式 ,欧姆表内阻 R内得调小,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体现出来的,由 ,可知当R内变小时,I变小,指针跟原来的位置相比偏左了,欧姆表的示数变大了。
(3)①D, ,速度平方的二分之一,重物下落的高度。
【解析】本题考查用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涉及器材的选取和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
①打点计时器需接交流电源。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不要天平和砝码。计算速度需要测相邻计数的距离,需要刻度尺,选D。
②由公式 ,如绘出 图像,其斜率也等于重力加速度。
10.(16分)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 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取g=10 m/s2,求
(1) 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 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
(1)0.24s (2)5m/s
【解析】本题考查摩擦拖动类的动量和能量问题。涉及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功能关系这些物理规律的运用。
(1)设物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①
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有
②
其中 ③
解得
代入数据得 ④
(2)要使物块恰好不从车厢滑出,须物块到车面右端时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v′,则
⑤
由功能关系有
⑥
代入数据解得 =5m/s
故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的速度v0′不能超过5m/s。
w.w.w.k.s.5.u.c.o.m
11.(18分)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的x轴下方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为B,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电场线平行于y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球,从y轴上的A点水平向右抛出,经x轴上的M点进入电场和磁场,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从x轴上的N点第一次离开电场和磁场,MN之间的距离为L,小球过M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方向夹角为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2) 小球从A点抛出时初速度v0的大小;
(3) A点到x轴的高度h.
(1) ,方向竖直向上 (2) (3)
【解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和带电小球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小球在电场、磁场中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说明电场力和重力平衡(恒力不能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
①
②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电场力方向只能向上,由于小球带正电,所以电场强度方向竖直向上。
(2)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O′为圆心,MN为弦长, ,如图所示。设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知
③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仑兹力提供,设小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v,有
由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知
⑤
由③④⑤式得
⑥
(3)设小球到M点时的竖直分速度为vy,它与水平分速度的关系为
⑦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⑧
由⑥⑦⑧式得
⑨
12.(20分)2008年12月,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的数据确认了银河系中央的黑洞“人马座A*”的质量与太阳质量的倍数关系。研究发现,有一星体S2绕人马座A*做椭圆运动,其轨道半长轴为9.50 102天文单位(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为一个天文单位),人马座A*就处在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观测得到S2星的运行周期为15.2年。
(1) 若将S2星的运行轨道视为半径r=9.50 102天文单位的圆轨道,试估算人马座A*的质量MA是太阳质量Ms的多少倍(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 黑洞的第二宇宙速度极大,处于黑洞表面的粒子即使以光速运动,其具有的动能也不足以克服黑洞对它的引力束缚。由于引力的作用,黑洞表面处质量为m的粒子具有势能为Ep=-G (设粒子在离黑洞无限远处的势能为零),式中M、R分别表示黑洞的质量和半径。已知引力常量G=6.7 10-11N•m2/kg2,光速c=3.0 108m/s,太阳质量Ms=2.0 1030kg,太阳半径Rs=7.0 108m,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利用上问结果,在经典力学范围内求人马座A*的半径RA与太阳半径 之比应小于多少(结果按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1) ,(2)
【解析】本题考查天体运动的知识。其中第2小题为信息题,如“黑洞”“引力势能”等陌生的知识都在题目中给出,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能力立意。
(1)S2星绕人马座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人马座A*对S2星的万有引力提供,设S2星的质量为mS2,角速度为ω,周期为T,则
①
②
设地球质量为mE,公转轨道半径为rE,周期为TE,则
③
综合上述三式得
式中 TE=1年 ④
rE=1天文单位 ⑤
代入数据可得
⑥
(2)引力对粒子作用不到的地方即为无限远,此时粒子的势能为零。“处于黑洞表面的粒子即使以光速运动,其具有的动能也不足以克服黑洞对它的引力束缚”,说明了黑洞表面处以光速运动的粒子在远离黑洞的过程中克服引力做功,粒子在到达无限远之前,其动能便减小为零,此时势能仍为负值,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粒子在黑洞表面处的能量也小于零。则其能量总和小于零,则有
⑦
依题意可知
,
可得
⑧
代入数据得
⑨
⑩
w.w.w.k.s.5.u.c.o.m
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w.w.w.k.s.5.u.c.o.m
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Br 80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A【解析】还原性的物质有抗氧化作用,A项正确;B项,糖类不属于高分子,错;C项,煤气化属于化学变化,错;D项,聚酯纤维属于有机物,错。
2. 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3-)均增大
C【解析】相同浓度时,Na2CO3的碱性强于NaHCO3,C项错。
3.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B【解析】A项,乙醇不可以作为萃取剂,错;B项,石蕊变蓝,则肯定为碱性,正确。C项,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 -,生成BaSO3,再加入HCl,则与溶液的NO3- 结合,相当于HNO3,则可以氧化BaSO3至BaSO4,沉淀不溶解,故错;D项,加热时,FeCl3会水解,错。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C6H5ONa溶液中:c(Na+)>c(C6H5O-)>c(H+)>c(OH-)
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
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
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
D【解析】A项,苯酚钠为碱性溶液,故错;B项,温度不变,则Kw是不变的,错;C项,pH=5即代表溶液中C(H+)均为10-5mol/L,错。D项,Ag2S比AgCl更难溶,故加入S2-会与溶液中的Ag+结合的,正确。
5.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 O2+HbCO ,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 。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C【解析】由反应方程式知,K的表达式正确,A对;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达220,可见其正向进行的程度很大,正确。 ,由题意知,K=220, =0.02时,人受损,则C(CO)/C(O2)=9×10-5,C项错。D项,当O2浓度很大时,题中平衡将逆向移动,从而解救人,正确。
6.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 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C【解析】A项,燃烧热的单位出错,应为Kj/mol,错;图中的量标明错误,应标为2molCO和2molCO2,故错。CO2气体的能量大于固体的能量,故C项中放出的能量应小于452KJ,而H用负值表示时,则大于-452Kj/mol,正确;将下式乘以2,然后与上式相加,再除以2,即得CO与Na2O2的反应热,所得热量为57KJ,故D项错。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2.本卷共4题。共64分。
7.(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为使0.1 mol/L M 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周期表为题材,考查原子半径比较,酸性强弱,电子式,离子方程式以及盐类水解等知识。(1)⑤⑥位于同一周期,且⑤排在⑥的前面,原子半径大,而④在上一周期,比⑤、⑥少一个电子层,故半径最小。(2)②⑦位于同一主族,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②③位于同一周期,且③在后,非金属性强,对应的酸性强。(3)四种元素分别为氢、氧、钠和氯,离子键显然必须是钠盐,极性共价键则应有两种非金属组成。(4)液态H2O2可以在MnO2、FeCl3等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5)⑥为Al,可推断Z为Al(OH)3,受热分解可产物Al2O3,再电解即可得单质铝。M仅含非金属的盐,显然铵盐,所以X与Y应为AlCl3与NH3•H2O的反应,生成NH4Cl。由于NH4+ 水解,故要使其浓度与Cl-相等,则要补充NH3•H2O。由电荷守恒知:C(NH4+ )+ C(H+) C(Cl-)+C(OH-),若C(NH4+ ) C(Cl-),则C(H+)= C(OH-),即pH=7。
8.(18分)请仔细阅读以下转化关系:w.w.w.k.s.5.u.c.o.m
A.是从蛇床子果实中提取的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酯类化合物;
B.称作冰片,可用于医药和制香精,樟脑等;
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
D. 中只含一个氧原子,与 Na反应放出H2 ;
F.为烃。
请回答:
(1) 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a.氧化反应 b.聚合反应 c.消去反应 d取代反应 e.与Br2加成反应.
(3) 写出D→E、E→F的反应类型:
D→E__________________、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F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H是F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为56,写出H所有可能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A、C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给F命名:
A:___________________、C: 、F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6) 写出E→D的化学力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F是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烃,则可计算14n=70,得n=5,故其分子式为C5H10。E与F的相对分子质量差值为81,从条件看,应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而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0,所以E应为溴代烃。D只含有一个氧,与Na能放出H2,则应为醇。A为酯,水解生成的B中含有羟基,则C中应含有羧基,在C、D、E、F的相互转变过程中碳原子数是不变,则C中碳应为5个,102-5×12-2×16=10,则C的化学式为C5H10O2,又C中核磁共振谱中含有4种氢,由此可推出C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OOH。(1)从B的结构式,根据碳四价被全氢原子,即可写出化学式。(2)B中有羟基,则可以发生氧化,消去和取代反应。(3)C到D为羧基还原成了羟基,D至E为羟基被溴取代生成溴代烃。溴代烃也可在NaOH水溶液中取代成醇。(4)F为烯烃,其同系物D也应为烯烃,又相对分子质量为56,则14n=56,得n=4。所有同分异构体为1-丁烯,2-丁烯(存在顺反异构)和甲基丙烯四种。(5)B为醇,C为羧酸,两者结合不写出A的酯的结构。F的名称要注意从靠近碳碳双键的一端进行编号命名。(6)E→D为溴代烃,NaOH水溶液条件下的取代反应。
9.(18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方面,天津市位居全国前列。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 、 。
(2)将NaCl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槽中可直接得到的产品有H2、 、 、或H2、 。
(3)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 。
(4)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5)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 。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 。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 。
④C中液体产生颜色为 。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
【解析】本题考查海水中提取溴的实验。电解NaCl溶液的方程式为: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其中Cl2有可能与NaOH会生成NaClO。步骤I中的Br2的浓度很小,多次用SO2反复吸收,最终用Cl2处理,则可获得大量的工业溴。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O2,生成H2SO4,因此要注意酸对设备的腐蚀问题。溴具有腐蚀性,可以腐蚀橡胶。蒸馏的目的,就是通过沸点不同而提纯Br2,所以要通过温度计控制好Br2沸腾的温度,尽可能使Br2纯净。
10.(14分)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
写不下了!!
9. 2009天津语文高考答案
是不是这个?答案:
5.D 6.C 7.A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实施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促进全社会的参与,统筹优先配置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只见 的责任与发展目标,还可以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从分体现了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互补性。
基于个人健康——健康社会——健康城市——健康国家的理念,建立由“个人健康”发展到“健康国家”的战略思想,这不仅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而且立足于国家层面,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也使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传统模式得以创新。
基于居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这一战略是一个跨部门、与各项社会政策相关的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将健康决定因素与其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战略。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体系,这样不仅能够随时了解战略的实际进程,也能够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
每个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结合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以及居民健康状况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其战略,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各国的“健康国家”战略计划均为分阶段,逐步提升的发展进程,一般以10年为一个阶段。
“健康国家”战略是一个具有坚实科学背景的发展战略,它是基于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的学科,针对居民健康问题进行广泛研究,对居民健康发展高度关注的发展战略,也是不同政府部门和不同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合作实施的高层次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以其充分的协调潜力而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5.下列对“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
B.“健康国家”发展战略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是对传统卫生改革与发展模式的突破。
C.“健康国家”发展战略是结合各自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分阶段发展、逐步提升的。
D.“健康国家”发展战略是解决当今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所关注的居民健康问题的战略。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可以构建个人健康——健康社区——健康城市——健康国家的理念。
B.研究居民健康状况,能够随时了解“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实际进程,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C.实施基于居民健康的“健康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协调各部门、各相关政策、各相关学科。
D.每个国家都在实施“健康国家”战略计划,并以10年为一个发展阶段。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以居民健康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战略,要求从个人层面来考虑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方向。
B.建设“健康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逐层递进、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C.推行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意识,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D.我们必须根据国情,从实际出发,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国家”发展战略。
10. 2009高考英语天津卷完型译文
是这个吗开头One of my father's favorite sayings as I was growing up……?
在我成长历程中,我父亲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尝试它!我回不能说我不喜欢什么,答直到我自己去尝试。这几年我逐渐认识到我的成功归功于我把这几个字作为我的价值观。我的第一份工作让我尝试了几年,直到我决心以此为职业。事实上,我觉得我会工作几年,结婚,然后呆在家里养家,所以我没想过会工作那么久。我不能再犯任何错误。我掌握了最初的技能并且我有机会在这家公司升职到不同的职位。每当我遇到新的机会是我都会想:好吧,就让我尝试它,如果我不喜欢,我可以回到我最初的位置。但是在过去的28年里,我任职在同一家公司,并且我喜欢我做的每次职业变换。我发现我拥有大量不同的天赋和能力。我从不考虑不敞开心胸去尝试新的机会。我还发现如果我相信我所做的并努力工作去实现我的目标,我就会成功。这就是我乐于成为职业网一员的原因。我相信时机已经成熟,而我也决心让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