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5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语文第一模拟 site:proct.dangdang.com
1.D【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2.D【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甩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题思路】 A.“余辉”应为“余晖”。B“谛造”应为“缔造”。 C.“铺烟”应为“硝烟”。
3.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上限”和“最多”意思上有重复,可去掉“最多”。B项,不合逻辑,最后一句应该是“人们就要避免去户外活动”。D项,成分残缺,应在“集中供热”后加“的方式”。
4.D【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务必”一词使甩不当;B项,“贵府”是敬辞,使用不当,可改为“家中”;c项,“令尊”是敬辞,用于称剐人的父亲,可改为“家父”。
5.C【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诚:确实,的确。
【解题拓晨】 可用代入法判断解释是否正确。代入后,语意通顺又符合语境的则正确,反之则不正确。
6.B【命题意圈】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前者为连词,表顺承,可不译;后春为连词,表转折。B项,两个“若”都是假设连词,可译为“如果”。C项,前者为介词,可译为“因为”;后者为介词,可译为“用”。D 颂,前者为连词,可译为“于是,就”;后者为副词,可译为“竟然”。
7.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 “裴颇不重儒术”错误,原文说的是裴颇为当时的人不重镭术深感忧虑。
【解题据展】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是选不正确的一项,还是选正确的一项;其次,把每一个选项和文中相对应的事件认真比对,辨别细微差别。8:(l)刚才在西掖门遇到太傅,他坐着索车,带着两个随从往西边蠹了。
(2)你们两个目前还为贾后所信任,可常常在其左右用祸福之理劝诫 她,希望她不要有太违背理的行为。
(3)如果你的意见不被接受,则可以病为由辞官而退隐。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得分要诀】(1)句的得分点为向、从、西,(2)句韵得分点为犹且、见、冀、大悖,( 3.)句的得分点为若、辞病、屏退。
【解题拓展】 翻译句子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情况;还要注意虚词,某些虚词可不译,某些虚词需翻译。
【参考译文】
裴颇字逸民,十分不俗,且见识高远,广泛地学习知识,研习古事,在少年时便闻名于世。太康二年,他被征召为太子中庶子,升任散骑常侍。
杨骏将要被杀时,杨骏的党羽左军将军刘豫在门前布置军队,遇到装颇,问他太傅杨骏在哪里。裴颇他说:“刚才在西掖门遇到太傅,他坐着素车,带着两个随从往西边去了。”刘豫说:“我应该去哪里?”裴颇说:“应到廷尉(自首)。”刘豫听了裴颇的话,便弃自己的军队而去。朝廷随后下令让裴颇代替刘豫兼任左军将军,屯兵万春门。
当时天下暂时安宁,裴颇上奏朝廷,请求修建学校,将经书刻在石头上。裴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兼通医术。苟勖修订音律及度量衡时,查验古尺,发现比当时所用的尺子短四分多。裴领土奏说:“应改革各种度量器具。若不能全部改革,可先改太医用的称重量的器具。如果称药物有差错,就会与神农、岐伯定的用药标准不符。药物的轻重,差一分一两就大不相同,可以致人伤亡,害处很大。古人寿命长而令人寿命短,不一定不是因为这个。”这个意见最终没有被采纳。乐广曾经与裴颁接弃世务,竞谈玄理,想要用理说服装颜,然而裴颁谈论的内容丰富广搏,乐广笑而不能对。
裴颇因贾后不喜欢太子,上表直言,请求提高太子生母谢淑妃的位号,又上奏请求增设护卫东官的后卫卒吏,朝廷提供了三千士兵,于是东宫宿卫兵共万人。
裴颇很担心贾后乱政,与司空张华、侍中贾模商议废贾后而立谢淑妃为后。张华与贾模都说:“皇上自己并没有废黜贾后之意,如果我们专断行事,皇上内心就套认为我们做得不对。且诸王血气方刚,贾后的朋党必有异议,恐怕灾祸一触即发,那时身死国危,也无益于国家社稷。”装颇说:“你们所考虑的的确有道理。但贾后昏聩残暴,没有什么顾虑畏惧的,不久将使天下大乱,这该怎么办呢?”张华说:“你们两个目前还为贾后所信任,可常常在其左右用祸福之理劝诚她,希望她不要有太违背理的行为。幸亏天下还安宁,或许还可以过几年悠闲自得的日子。”这个打算最终被搁置。裴颇早晚劝说其姨母广城君,让她告诫贾后要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太子。有人劝告裴颇说:“你有幸能在宫内外尽情说话,直陈己见,如果你的意见不被接受,则可以病为由辞官而退隐。如不赶快按这两条行动,就是再上十次表,大难也难以避免了。”
裴颇感慨叹息良久,终究没有这样做。
裴颇深深忧虑当时风俗放荡,人们不尊崇儒术,何晏、阮籍在世人心目中向来名望很高,还口谈虚无玄理,不遵礼法,倚仗当权者的宠信,白吃俸禄,无所事事;至于王衍那样的人,声誉太盛,位高势重,不以事务为己任,人们互相仿效,风俗教化衰败。于是著《崇有论》来阐释当时的弊端。
9.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 “孝谨”是一个词组,不可断开,且根据上下文,李密与祖母生活在一起,不存在“闻”的问题,故可判断此项的断句是错误的。正确断法为:(李)’密时年数岁/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痰/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10.【答案示例】 (1)写景抒情(2分)(2)词的下片写实境,通过写草色来抒发作者的离愁别恨。通过“萋萋”“翠罗裙”抒发他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通过写冷落的闲门、凄迷的古道以及烟雨等景物,写出了庭院之孤寂,心绪之凄黯,望眼之迷蒙,将草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抒发离愁别恨的情绪。情景相伴,凄然无尽。(6分)
【诗歌鉴赏】这首词通过写草色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纯净明丽的阳春烟景图:春风吹绿了芊芊的芳草,其在飘动的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那样葱翠可爱。蒙茸的草地伴随着流水伸向天际,花瓣轻轻地落在草上。这是多么迷人的芳景!可是,读者是否注意到“晓梦入劳褶”这句中的“晓梦”二字?原来这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只是一场梦中的幻境而已。即使追寻到梦里也并不圆满,也只是一个凄迷的短梦而已。下片转写实境,写醒后的情怀。用“萋萋”一句换头,仍是从草生发。“萋萋”,芳草美盛之貌。以抒发他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翻忆”句重笔渲染。用“罗裙”形容芳草,在“翠罗裙”上缀以“翻忆”二字,感情上又多了一个曲折。本想眺望一下,略舒郁悒,没想到反而勾起了对绿色罗裙--这最具有女性特征的服饰的思念。这一缕痴情真是不好收拾。“冷落”三句,以排体出之。句句切草、切情,化工之笔。“冷落闲门,”,见出庭院之孤寂,而“庭草无人随意绿’r之神理,印隐含其中。“凄迷古道”,流露出望远之悲心。“凄迷”二字,将心绪之凄黯与望眼之迷蒙两重意象融在一起,并与前片之“望隔香尘”暗相对照。以迷迷糊糊之睡眼,逐古遵之轻尘,真令人难以忘怀。然而作者述情之笔愈出愈精,最后又推出了“烟雨正愁人”之句,把这种怅惘的心境渲染到了十分。以“烟雨”结笔,将革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情景相伴,凄然无尽。
11.(1)枯松倒挂倚绝壁 冰崖转石万壑雷(2)玉枕纱厨(3)越陌度阡契阔谈谦
12.【答案示例】 内容真实表达自由(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文中论述观代散文特点的段落(第2至3段);其次要进一步寻找各段落中对应题目的相关语句,对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压缩;最后分点概括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解题拓展】 解答此类题,一要找准筛选信息的区间;二要对区间内的信息进一步筛选,确定出重要语句;三要对找出的重要语句进行整合概括。
13.C【命题意图】本题综合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 原文说“它只是把一切问题--哪怕是哲学的与科学的--说得更自然,更亲切”,意思是一切问题包括哲学的、科学的问题,但并不仅仅指这两方面的问题.
14.D【命题意豳】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戏剧“现在被电影替代”错误,文中是“似又为电影所转移”。B项,“全都”的说法错误,事实上,封建时代的散文中也有反映真实人生的。。C项,韩愈的《毛颖传》,柳宗元的《李赤传》,虽然在语言、章法上模仿正史,但并不能以此判定这两篇文章所记述的就是历史人物。
15.【答案示例】小说的标题“我不想知道小偷是谁”指文中唐拉法埃尔的心理,是一个包含问题的陈述句,小说以此为题,设置悬念,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分)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题目的能力。
【解题思路】“我不想知道小偷是谁”是一个包含问题的陈述句,体现了文中人物的心理。此标题,能引起读者两个方面的探讨:小偷是谁?
“我”为什么不想知道小偷是谁?这样设置悬念,能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6.【答案示例】唐拉法埃尔“泣不成声”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为自己的人生遭遇而伤心;第二,对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而自责,为学生不懂事而伤心;第三,对送回钱包的年轻人感激。(每点2分)
【命题意图】奉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一要通读全文,找出题干引用的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从而明确答题的信息区间是全文;二要结合全文内容,联系唐拉法埃尔的遭遇,分析他为什么会“泣不成声”;三要明确题干要求的是“分条概括”,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按点作答。
17.【答案示例】①小偷偷小偷;②钱包里有信件;③小偷送回钱包;④钱包里有学生的乘车证;⑤老师不予追究,发新的乘车证;⑥学生承认错误的时候老师没有戴眼镜。(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构思是对整篇小说的谍篇布局而言的;其次要明确“巧妙”的意思是不同于一般;再次要仔细分析文章构思方面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最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条概括出本文构思巧妙的地方。
18.【答案示例】合理。看到个“模糊的影子”是实写,因为唐拉法埃尔没有戴眼镜,看不清;“影子后面是四月里一片迷人的春光”是虚写,意为唐拉法埃尔明白这个孩子从今以后一定会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傲人,自己的担忧和焦虑消失了,心情非常轻松愉快。(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明确答出“合理”或“不合理”。其次要结合文本和题干合理分析,答出依据。
【解题拓展】作答探究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贴近文本,有理有据;②整体把握,内引外联;③凸显关键,放大内涵;④条分缕析,多角度呈现;⑤明晰题旨,规范表达。
19.(1)【答案示例】今天我这个老婆子豁出去了,只要把贾老太太逗乐了,讨得她的欢喜,一高兴没准儿就能多赏几两银子,够家里忙活几年的了。哎,人穷气短啊,如果有钱,谁愿意成为别人的取笑对象呢?算了算了,看在银子的份上,我老婆子就装疯卖傻,让她们乐一回吧。(6分)
【解题思路】答题要求:注意人称(第一人称),表达方式(描写),写作对象(人物心理活动)。语言要符合刘姥姥这一农村妇女的性格特点,心理要符合特定的场合。
(2)【答案示例】 这里的笑,无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以及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史湘云心直口快,性格豪爽,所以笑喷了饭。林黛玉弱不禁风,所以“笑岔了气”。
贾宝玉深得贾母的溺爱,所以滚到贾母怀里笑。惜春还是个小孩子,天真幼稚,笑中也不忘向奶母撒娇。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奴婢地位低下,不可以在主人面前尽情地欢笑,因此有“躲出去蹲着笑”。有的还要帮人换衣服,连笑也得忍着。(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题思路】要结合人物的阶级地位、个性特点来分析人物形象,此外还要兼顾人物的年龄、性别等来分析人物荚的特点。
20.(1)【答案示例】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46名遇难者名单公布。(2分)理由:新闻标题应是对新闻内容的简要概括。这篇新闻先简要介绍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特大山体滑坡造成的灾害情况,接着主体部分则是介绍遇难者的情况,最后又公布了46名遇难者的名单,所以用“云南镇雄山体滑坡46名遇难者名单公布”既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4分)
【命题意豳】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解题思路】所拟标题必须紧扣消息主要内容作简明扼要的陈述,突出消息最想传达的内容。分析理由时要结合消息内容解答,要能自圆其说。
(2)答案示例:每一个名字都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名字都能触动他的亲人心底的痛,每一个名字都有着生命的重量。公布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是对遇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标志。公布遇难者名单,能够体现政府信息公开透明,能够提升政府公信力,能够阻止谣言的产生。(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写新闻短评的能力。
【解题思路]写新闻短评,切入的角度要巧妙,阐述的道理要能服人,此外,要重视规范答题,注意观点鲜明、语言简洁。
21.【立意探索】审题立意时要注重分析禅师的话外之音:如果当时将军没有帮助禅师锄地而下山,就会遇到复仇的年轻人,所以锄地的时候就是将军人生中最好的时间,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禅师锄地;如果将军没有替年轻人包扎伤口,年轻人就可能丧命,也就无法了结二人的仇恨;所以替年轻人包扎时就是将军人生中最好的时间,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替重伤的年轻人包扎伤口。由此可以看出,最好的时间就是当下,因为只有当下的对间人们才能把握、支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眼前的事情(帮助身边的人)。所以,作文的立意可以有:①活在当下;②重要的是把握现在;③学会帮助别人;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⑤时刻行善。
【佳作展台】
把握当下, 谁不渴望东方蓬勃的朝阳?谁不渴望“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欣喜?
谁不想消除“草色烟光残照里”的哀怨?
这一切都源于对眼前事物的把握。
一生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眼前之事,要不将军又怎能免于被袭?又怎能了结与年轻人的仇恨?
请把握当下,做好眼前的事情。
古语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天地之间一蜉蝣的我们不应该沉湎于过去、痴迷于未来,而应该好好把握现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综观历史,立功于世者,无不是从当下做起,做好艰前的事情。
试想,若无对眼前之事的把握,王羲之又怎能在兰亭奋笔挥毫,被后人尊为书圣;若无每日的闻鸡起舞,祖逖又怎会在北伐中原后名垂千古。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四大家族的兴衰存亡等都鲜活地展现在小说中,古今无双。但是,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红楼梦》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个伟大的灵魂、一个对眼下事情执着不懈的灵魂。作者曹雪芹身上把握当下的精神一直闪耀着光辉,他坚持,自开始之日,他努力,直到最后…… 于是,在曹雪芹那里,孤独成了一种伟大的情感,死亡成一种唯美的跨越。自他归去,中华的墨香升腾了数百年。 请把握现在,做好眼前事。
张爱玲后半生都处于隐居的状态,因为她懂得做好眼前事才是一个作家应有的品质。于是,她放弃纸醉金迷的生活,几十年母一日,在文学的道路上徜徉。文章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她悲天悯人,却又冷漠寡情;她通达世故,却又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长里短;生活中,却又独标孤高。同时承受着灿烂夺目的喧嚣与极度的寂寞,暗撤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飞扬…… 、把握现在,张爱玲在无尽的文学空间中绽放着自己灿烂的生命之花。把握现在,做好眼前事,就一定能够“乘长风破万里浪”,便不会再发“塞上长城空自许”的悲音。
当下,就是最好的时间;眼下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是飞雪,就在现在尽情地飞舞;是春风,就在当下努力地吹拂;是夏雨,就在此时倾情地飘落……
【名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行文流畅,语言优美。开篇使用反问增强语气,用排比增加气势,并紧扣文章的主旨“把握当下”;接下来用名言、具体事例等反映“把握当下”的重要作用;结尾部分从自然的角度再次点题。总体说来,是一篇较为成功的考场作文。
⑵ 2014高考高考调研新课标总复习语文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P177页课堂训练高频虚词答案!!!
对点训练巩固 考点探究突破 高考真题体验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课标版 · 语文 系统知识归纳 对点训练巩固 考点探究突破 高考真题体验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 课标版 · 语文 系统知识归纳 第2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应学生用书P97)
(2012年湖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自戒
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分: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 谲:诡诈
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 劫:劫持
D.期为君子之归 期: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含义。“劫”在古文中一般有三种解释:劫掠,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威逼,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佛教用语,意为极长的一个时期。佛教认为在每一“劫”之后,世界俱毁,然后重新开始。成语中有“万劫不复”。此处根据语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这里应该是“威逼,胁迫”之意。
答案: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A项“为”均为“介词,被”。B项“之”均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无实义”。C项“以”均为“介词,用、拿”。D项“其”,第一句为“加强语气的副词,大概、应该”;第二句为“代词,他们(指‘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答案:D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原文语意理解的能力。本文题目为“自戒”,综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本文实为作者自勉、自戒、励志之文,故“劝谏他人”错。
答案:D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本题中需要考生注意的得分点:(1)行:一词多义,此处指品行;森然:严明的样子;法度:名词用作动词,符合法度。(2)虽:即使;与:给予;妄:胡乱,引申为行为不正。(3)若人:这样的人;益:对……有好处;两个“也”字为判断句的标志。本题的三个文言翻译句子,特别需要理解的是实词意思,考生务必把语句放到原文上下文语境中整体考虑,以提高理解的正确率,还需注意翻译语句的通顺合理。
答案:(1)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2)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
(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参考译文】
有品行的人,即使是极其贫穷极其卑微都可以推荐他;没有品行的人,即使是极其富有极其显贵都不可以亲近他。这是为什么呢?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不敢有一分一毫超越理法违背本分,从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秉持忠孝仁义,对待家人能和睦相处,对待乡人和蔼可亲,不把危害遗留给他人,绝不留任何的后来祸殃。没有品行的人,诡诈奸佞残暴嫉妒之心始终充塞心间,心中所想眼力所到之处,都与法理相违背,垂涎三尺贪得无厌,侵吞贪婪之心像火一样炽烈燃烧,这种人,如果让他得其时居高位便会凭借权势胁迫于人,即便死亡也将有害人之谋留存,其余孽仍会对人产生毒害,这种人将难以福善终。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好的品行,就可以保全自身、保护家园、呵护子孙,遗留下美好的德行被乡里人所传颂;身居高位的卿相没有品行,也会使自身、家庭、国家、天下灭亡,遗臭万年被后世人耻笑。由此,我敢断言:没有品行的卿相,还不如有品行的普通老百姓。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然而我在品行这方面或许有一点不好的方面,有德之人将要拒绝与我交往,我又怎么能够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之交往呢?既然害怕别人会拒绝我,那还不如从别人拒绝与我交往的原因方面入手,反过来拒绝我自身的一些不好的德行,大概还是能够做到吧。不了解情况,胡乱地去评论别人,和小人没什么两样;能时刻省思检讨自身的不足,这个人就不失为真正的君子。我应该终身朝着这句话去努力啊!我年少而且愚昧,唯有沿着我父亲所走的道路去走,常常提心吊胆害怕有所背离,从而玷辱了父母的英名,我愿意在这条有行的大道上继续前进,希望有朝一日能真正达到君子的境界,所以写下这篇文章自我劝诫,时时勉励。
(对应学生用书P98)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等。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大多没有超出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范围,除单独设题考查外,还在“理解与翻译文中的句子”中考查。下边分别进行介绍:
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常用的代词有“而、何、其、若、焉、之”等,也有人把“所”“者”称为特殊代词。文言文中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是多样的,甚至有的还具有实词意义。关于代词,首先是要辨析代词和非代词。这也就成为虚词考查的一个常见设题点,近几年来多次在这一点上设置障碍。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上面例题中的选项考查的都是辨析代词和非代词的能力。A项“其”为代词,指代“家”“国”这两个词;“其”则为语气副词,表示推测,意为“大概、差不多”。B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示转折;C项“焉”为语气助词,不译;“焉”为代词,指代前文的“师”;D项“若”为连词,表假设;“若”为代词,在文中指代“项庄”。
【答案】B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
C. D.
解析:A.之:代词,他,指沛公;结构助词,的;B.焉:语气助词,用在句末,不译;疑问代词,哪里;C.何:都是代词,作动词的前置宾语,可译为“什么”;D.其:代词,它的,指代“晋国”;副词,放在句首,表示推测。
答案:C
介词是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的成分。常用的介词有“以、为、因、于、与”等,对介词的考查,有时是辨析介词与非介词的区别。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A项两个“为”均为介词,但意义不一样。“为”表“因为”,“为”义为“替、给”;B项两个“于”均为介词.“于”相当于介词“在”,“于”相当于“到”,表处所;C项两个“以”都是介词,但意义不同。“以”是“用、拿”,“以”是“因为”;D项两个“为”均为介词,表被动。
【答案】D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A.以:介词。凭借;因为;B.于:介词。表处所,可译为“在”;表比较,可译为“比”;C.为:动词,是,叫做;介词,可译为“对”“向”;D.因:介词,趁着,趁此。
答案:D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别的副词,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意义的词,常用的副词有“乃、其、且、则”等。对副词的考查,同样包括区分副词与非副词的能力。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A项“则”是表判断的副词;“则”是表假设的连词;B项“且”为副词,表“将要”;“且”为连词,意为“尚且”;C项“遂”为连词,表承接,意为“于是、就”;“遂”为副词,意为“最终”,表示结果;D项“及”均为“等到”之意,以表时间。
【答案】D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A.则:连词,表顺承关系,可译为“就”“那么”;副词,表示判断,是,就是;B.乃: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竟然”“反而”;C.且:连词,表示让步关系,尚且,还;副词,将要,快要;D.何: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答案:D
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者句子与句子(成才之路)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汇总精讲:11-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⑶ 高考调研(2015-语文)衡水重点中学内部学案(二轮复习用书)(答案)
【与其在网上等,还不如主动出击去寻找机会更加大一些】
这位同学你好,一般最新版本的书网上是没有参考答案可以直接给你的。所以大多数网友帮不了你也不要怪他们!
我是一位过来人,我可以给你指几条路子:
(1)、你可以去图书馆或者本地的书店去询问一下有没有这本书,如果有的话,不急着买,和售货员阿姨道声谢就先回家,背个书包把作业本带去,在图书馆或者书店找到这本书,再舒舒服服地抄作业。
(2)、你可以在淘宝或者京东购物平台上向卖家索要一下:
具体步骤:一、在搜索框内输入相应教材的名称
二、联系卖家
三、得到答案
注意:说话时礼貌一点,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多叫几声,先询问有没有这本和你的版本批次相同的书,然后说出你的难处,以情动人就可以顺利拿到答案了(最好让他们用手机拍照给你)
(3)、向你的同学问问:可能他们已经买了一本相同的有答案的书,问他们借一下,当然出于关系的缘故,你最好请他们喝点饮料或者果汁之类的,巩固一下关系!
如果觉得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如果实在不行,只能花钱买一本了。……或者网上找人代做,不过费用绝对会比书钱贵,而且可能上当受骗,我希望我能帮到你!
⑷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语文第九模拟答案
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命制试题、8,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港专、台除外)高校最属重要的入学考试。[1] 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简称高考、澳。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省市区因考试制度的不同考试时间为3天(即7、9号)。2015年起,高考取消体育特长生
⑸ 求 2016年高考调研模拟卷语文二的答案,谢谢在线等
你如果直接发题的话我还能帮你做,这个真不行
⑹ 衡水高考调研语文答案关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专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属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看完了这么强的文章,我想说点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说什么好,想来想去只想 我毫不犹豫地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
⑺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一)谁有答案的,搜不到
答: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网络搜索一下
如有疑问
请继续追问
⑻ 高考调研2019语文答案
刚经历过高考的学生表示语文这种堪称玄学的科目何必太为难学生,平时永远130高考也可能不到110,平时一直倒数高考也可能140,指望这种科目拉开差距,别逗好吗?
⑼ wwwhebcph.com语文高考调研答案
个加减乘除符号就抄能让我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于是,我浮躁的性格大有改观,我渐渐变成了现在这样——开朗活泼的我。
知识改变了我的品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当我吟诵这句诗时,那偷懒的情绪便一扫而光。我的意志总是不够坚强,一碰到困难就放弃,做事总是不能坚持到底,但是围棋改变了我。学习围棋,我看到了古往今来无数围棋高手,他们不管下棋遇到怎样的困难总能坚持到底。古力一生坚持着围棋事业,古力常说:“下围棋输赢不要紧,只要能坚持到底就是赢家!”爱迪生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居里夫人说:“我们应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于是,我变成了坚持到底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