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语文单元测卷专项测试七年级人教版答案
有时候,欠了一些人情,却能增加一些关爱,让人感觉置身于人群中的温暖感。
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些人情,是需要欠的。我突然就觉着,是不是现代的我们太害怕欠下别人的人情呢,你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你的,大家相安无事,我们逃避身边善意的眼光,我们漠视周围友好的询问,我们带着怀疑的眼光审视着彼此,我们套上深深的枷锁把自己囚禁在自己的世界,然后,在夜深人静的角落,对着冰冷的虚幻的屏幕狂叫着,这个冷寞的世界,这群冷血的人们……
是的,有些人情,是真的需要欠的。如父母的生养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或者兄弟之情、朋友之谊,正是这些欠下的情,成了一道道桥梁、纽带,拉近了人们的心。现在,我倒希望,人们彼此欠情的范围广一些,再广一些,欠一份人情,多一份关爱,也许,这个社会,就多了一份和谐,多了一份美丽!
跟很多普通的故事一样,我是个特困生,是村子里唯一的大学生,学校其实很一般,不过是本科,而且我的高考成绩是全县第一,爷爷说这就是状元啊,他坚持要摆酒席,要请客,我们那么穷的家,终于看到希望了,终于有人要到北京去念书了。他们不知道我在城里同学面前是多么自卑,不知道我是怎样费尽心血去学普通话,练英文,他们甚至不知道学费我是怎么一年年交上的,有次我无意间说起自己每个月家教可以赚500元的时候,父亲第一次冲我发了脾气,他觉得我赚了那么多钱还不知道孝敬老人,不知道寄家回家给弟弟交学费,太不懂事了。一直念书、上课、考试、赚钱,同学说我是守财奴,只要有兼职的机会都过来找我,半开玩笑地说:嘿,听说你只要能赚钱什么都肯做。我只有装做不在乎:是啊,我都肯。这样拼命赚的钱,一半给自己交学费,一半给家里,供弟弟妹妹念书。家乡说起我来都是很神化的:多么有出息,不但能供自己还能供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写信给我,总是会说:哥,我也要去北京念大学!他们不知道我的苦,我也不愿意让任何人看到我的苦,除了她。
⑵ 语文点击单元测试卷答案
九年级(下)语文单元目标检测题(二)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4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分)
A、 青荇( ) 漫溯 ( ) 逊色 哽咽
B、 妖娆( ) 浮藻 沉淀 斑斓( )
C、 荡漾 窗棂 ( ) 骤然 ( ) 伫立
D、 莽莽 笙萧 ( ) 瞬息( ) 忧郁
2、说说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分)
(1)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2)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3、说说你对下列诗句子的理解(4分)
(1)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2)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胸膛。
4、新诗经典句子赏读(12分)
(1)、捡来的钥匙/打不开自己的门 (韩辉升 《百叶集》 )
此诗句告诉我们:
(2)、如果你是湖水/我乐意是堤岸环绕/如果,你是山岭,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青草。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汪国真《我不期望回报》
此诗句意在告诉我们:
(3)、天秤上/国土的一粒细沙/比头颅更重要 (韩作荣《塞上曲》)
此诗句意在告诉我们:
(4)、哪儿有这样一种忠诚/能超过岸对海的痴情———/以同一的姿势抱着海湾/默数那无穷重复的涛声 (美国 弗洛斯特 《忠诚》 )
此诗句意在告诉我们:
(5)、没有什么能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路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林冷 《不系之舟》 )
此诗句意在告诉我们:
(6)、在山石组成的路上/浮起一片小花/它们用金黄的微笑/来回报石头的冷遇/它们相信/最后,石头也会发芽/也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与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 (顾城《小花的信念》)
此诗句意在告诉我们:
5、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挚爱之情,请你也采用类似的写法,写几句诗,表达你对即将离开的母校的深情。(3分)
6、“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锦,做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送千帆天际;愿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涧高高低低的急流,在猿啼虎啸中,将一叶轻舟,载过万重山。”其中画线句子分别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分)
7、学习诗歌,要善于把诗歌中最美的诗句运用到我们的写作表达中去。除了引用以外,化用变述古代诗词名句更能体现你对语言的驾御能力。(6分)
例如:“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1)请你仍然以“思念”为话题接着写两句:
(3分)
(2)请你以“乐观”为话题,将古代诗词名句巧妙化用写一段排比句子。
(3分)
8、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4分)
答:(1)
(2)
二、 阅读理解(20分) (一) (12分)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气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
9、诗人反复强调“这是零点八分的北京”的原因是什么?(3分)
10、挥手送别的景象对表达诗人的心情有什么作用?(2分)
11、第二节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第三节的前两句使你联想到哪首古诗,请写下来。(2分)
13、说说你对第三节后两句诗的理解。(3分)
(二) 沁园春•雪 (8分)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0、赏读全词,理解填空。(4分)
①词的上片写北国雪景,下片写由此发表的议论。总结上片,领起下片的句子是:
②诗人所“望”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下的山陵景象的句子是:
③诗人望见实际的雪景后,虚写一笔,对比描绘,纵情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直赋予它美的性灵和赋予它人的形象的句子是:
④词的上片是空间的描写,静中有动。词的下片是时间的叙述,夹叙夹议,诗句中的一个 字扬中见抑;诗句中 三个关键词同是评价,各有分寸。
11、问题探讨。有人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诗人毛泽东个人骄傲情绪的流露;有人说,这句诗是对新时代、新人物的歌颂,也就是对人民的歌颂,从而表现了革命前途的乐观精神和对祖国未来的坚强自信!对此,你作何评价?(4分)
三、作文:(40分) 写一首小诗,表达你的思想情感。
一、
1、 略
2、 (1)碎;细碎。通过细碎、杂沓的马蹄声表现红军行军之“急”、之“速”。咽:声音受阻而低沉。形象写出了晨风中军号声时断时续。在声音的描绘中自然地刻画了红军的英雄形象和他们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渲染了进军途中的庄严肃穆的气氛。
(2)顿;立刻、马上。诗人通过一个“顿”字,表现黄河迅速封冻,极为夸张地写出了严寒的威力。
(3)略、稍:略微、稍微。用这两个词很委婉地指出了历史上四位伟大的封建帝王的历史局限性。
3(1)面向雄关,昂首遥望,无边青山,峰峦起伏,像大海的波涛一般;一轮落日,垂挂西天,发出鲜红血一般的光芒。表现了视险如夷,抒发了红军战士无坚不摧的豪情。也隐含着要从头部署长征大计,而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2)因为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强烈的依母恋乡之情使它不愿离开这里,但又不得不离开,所以内心无比疼痛。
4、(1)、不付出努力,单靠偶然的机会,是不可能成功的;没有创造,只知照搬照抄,成功的大门不会向你敞开。
(2)、成不了伟人,但可以做一位心灵崇高的人
(3)每一寸国土都值得我们用生命捍卫
(4)、忠诚是行动上的证明,而不是语言上的说明;忠诚经得起岁月的漂洗和时间的检验,不曾改变,也将永不改变;忠诚还善于默默地欣赏和包容。
(5)、认准目标,毅然坚持走下去,不要为路边的风景迷蒙了眼
(6)、乐观地面对生活,豁达地宽待他人,真诚地期待真诚,任何奇迹都会发生。
5略
6、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7、(1)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遥望故园,思念使爱国词人铁马冰河入梦来
(2)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的点点落红
8、例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二、阅读
9、因为这一刻是诗人命运的分水岭是,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诗人心中“最后的北京”。
10、反衬离乡人对故乡的的依恋之情。
11、茫然、恐慌、迷惘、失落。
12、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3、离家的诗人感觉自己的前途就像风筝一样飘摇不定,同时又希望风筝的线牵在母亲手中。既写出了诗人失落、迷惘的心绪,又强烈地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14、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③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④惜 略输 、 稍逊 、 只识
11、略
三、略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⑶ 七年级下册语文《魔力一卷通》专项测试一答案
1、C
2、D
3、D
4、B
5、A
6、
①深林人不知
②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野渡无人舟自横
④有约不来过夜半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⑥其夫呓语
⑦诗经离骚
7、D
8、比喻脾气暴躁难以接近
9、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树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争
10、 这是贝多芬在向客人描述自己:虽然遭受耳聋的打击,但他的创作欲望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未想过放弃自己的音乐事业。
11、议论音乐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木兰诗的知识点:
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
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
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