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木有2013年闵行区中考语文一模卷
闵行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向来枉费推移力, 。 (《观书有感》)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
4.草枯鹰眼疾, 。 (《观猎》)
5.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上阕写了当年和现今两个场景,各表现了词人的 、 的心情。(2分)
8.下列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当年万里”是作者对往日军旅生活的回忆。
B.“泪空流”写出了对自己功名未成的不满与失望。
C.“心在天山”和“身老沧洲”构成强烈对比。
D.这首词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悲沉,感人至深。
(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9-11题(8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上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是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1.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中“前人之述备矣”。
B.第②段写览阴雨连绵季节之景而触景伤情,悲恸 不止。
C.第③三段写览春天温和明媚之景而感到无比欣慰和欢喜。
D.第④四段“斯人”是指作者的朋友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刘基论相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向其数欲害君,君却为之善耶!吾欲以君为相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以杨宪为相。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宪则不然。”
1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向其数欲害君( ) 宪素善基( )
13.对文中画线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凡是换柱子,等到有大木头才行。
B.这就好比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
C.凡是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
D.这就好比换柱子,等到有大木头才行。
14.刘基认为宰相应该有“ ”的度量(用文中的语句)(2分)
15.本文表现了刘基 的优秀品质。(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经典阅读观念的树立
①经典阅读是一个沉静与沉思的过程,在这种沉静沉思中,我们不仅使书中文字活起来,充实我们,还使它因我们的理解得到延展与增值。
②当然,要真正走进经典,首先须在观念上祛除功利的考校。因所具有的无与仑比的精深与博大,经典可助人涵养精神,拓展心胸,甚至成己成物,获得包括职场上的成功。但遗憾的是,这类教诲并未为人记取。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者常能听从心的指令,譬如在儒道先哲的训教中,体认到道德的庄肃与自由的快乐,然后知道人应该过理性的生活,既服务社会,又涵养个性,在对宇宙与人生、自 我与他人的观照中,保持内心的安宁。“为人”者只会想着用它做工具,邀名射利,求田问舍。上个世纪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强调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的道理,仍未被人了解。
③在阅读过程中克服求快的心理,经典的价值可以理解为,它坚持要我们放弃通常的做法,放慢速度,沉浸其中,然后去获得原本不属于我们的宝贵经验,还有我们平凡人生所永远不能遭遇的崭新体验。公元397年,圣奥古斯丁写了《忏悔录》,在书中他详细描绘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剧变,如果不静下心来,细细咀嚼,你根本无法体会其中切肤的渴求。至于《罪与罚》这样的经典,大段的心理描写,与通俗小说有一明确主题和显豁线索全然不同的“复调”写法,更需人细细寻绎才有所悟。所以,现在人们开始提倡“慢阅读”,主张不仅在时间上,更在心态上保持清静与闲适,然后走进经典。 悠闲自得同时越然功利之上的人, 能真正读取这个世界最杳渺的真谛, 保持阅读最高上的品质。故经典必须慢读,也值得人这样慢读。
④在此过程中,不要怕读不完,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经典阅读尤其如此。设定一个合理目标,如美国人费迪曼所开列的,从18岁到80岁的《一生的读书计划》,人是可以大致读完经典的核心部分的。重要的是,经由经典阅读,你学会了举一反三,见迩知远,实际上就获得了费氏所说的“超越时空”的能力。还有,不要怕读不懂,相较于人很容易毁于自己喜欢的浅近的东西,那种不能一目了然的东西反而能让人经久不忘。只有困难,才够挑战,才能精进。
⑤所以,各位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就能体会到“修身莫如养性,至乐莫过读书”。悠长的光阴,你读什么书,能决定你将成为什么人。
16.第②段划线部分的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 。(2分)
17.第③段空格处应填写的关联词正确的是( )(3分)
A.只要 就 才 B.只有 才 并
C.虽然 但 并 D.即使 也 才
18.第③段主要运用了 论证方法,作用是 (3分)
19.本文第②—④段依次从(1) 、(2) 、
(3) 三个方如何阅读经典展开论述。(9分)
20.结合本文内容和你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第⑤段“你读什么书,将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的 感受(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分)
别把我当陌生人
①去年夏天,我去新疆开一个笔会。想要看看沿途不同区域间的风景,决定去时坐火车。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出发前,老公反复叮嘱我。
②刚走进包厢的一瞬间,一个男人也进来了,身后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他女儿,我心里稍稍平静了些。随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跶跶地过来了,他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精神放松 了很多。
③晚上10点多,该休息了。锁好门,我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不知不觉,已到深夜。人们都睡熟了。突然,我在似睡非睡中听到窸窸窣窣开锁的响动,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我猛地打了个激灵,心跳到了嗓子眼儿。我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身体还在外面。不好,一定是小偷!借着通道幽暗的灯光,可以看到那个男人十分高大,样子很凶悍。此时,包厢里其他人还在熟睡。我吓得浑身哆嗦,头皮发麻。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内。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顿时从铺上弹坐起来,大喝一声:“干什么的?”“我,我上车呀。”那个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他将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那个人在半夜上车,身子还没进来,头就伸进来打探,恐怕也担心车厢内有“恐怖分子”。
④昏昏沉沉的一夜 过去了。早晨醒来,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还在。天已大亮,拉开窗帘,一片片赤裸的黄土坡,被疾驰的列车抛在身后,到陕西境内了。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了几次,回来后,我严格按照老公嘱咐的去做,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包厢里,孩子们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当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我没有。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我害怕遭遇被拒绝的尴尬。
⑤“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下铺的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笑着对我说。孩子把我从铺上唤下来,我就和他们几个聊了会儿。小姑娘的爸妈都在乌鲁木齐做生意,老家是河北沧州的,孩子经常跟着奶奶,这次,爸爸回来接她到新疆。中年妇女是甘肃酒泉人,丈夫在石家庄陆军学院教学,孩子在石家庄上小学。孩子刚放暑假,她带着孩子一起回酒泉探亲。半夜上车的男人,是河南的,做玉石生意。大人聊天,孩子也不闲着,小姑娘唱歌,小男孩儿讲故事,我们的小房间里显得很热闹。
⑥“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她胖嘟嘟的小手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赶忙说了声谢谢,接过荔枝,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突然间,觉得非常惭愧。上车快一天了,我们都是各吃各的东西,谁都没给过孩子。拿着荔枝,我不敢面对孩子天真无邪、清澈透亮的眼睛。和孩子比起来,大人的世界多么复杂,充满着猜忌。孩子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没有人拒绝她。看着大家一起分享着她的甜蜜,她笑得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
⑦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晶透, , 。孩子善良晶莹的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大人的心门,让彼此间敞亮了。我们的小包厢渐渐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让她坐在我腿上,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拍了很多照片。孩子对我也越来越依恋,一会儿看不见,就到处找。或许是她离开妈妈太久了,我是个母亲,身上有妈妈的味道。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⑧第三日清晨,越过上千里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滩,终于看到了茂密的树林。“快 看,天山!”人们指着远处峻拔高耸、白雪皑皑的群峰喊着。终点站快到了,可我的心里却平添了一丝怅惘。车停了。人们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来。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出站了,外面人头攒 动。小姑娘的爸爸停下来,和我一起寻找接站的人。终于看到会务组的牌子了。
⑨要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好难受,背过身。
⑩手机响了,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任何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21.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 。(3分)
22.第⑥段“我”的手 既“颤抖”又“僵硬”,原因是 。(4分)
23.根 据第⑦段内容,在该段划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
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晶透, , 。
24.根据文章内容完 成下表。(6分)
25.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赞美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充满爱意。
B.倡导人人都应“别把我当陌生人”。
C.揭示孩子的世界给成人世界的启示。
D.我对复杂成人世界的担忧。
26.作者写了孩子改变成人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在第③段写两个成人见面的场景?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
构两个角度,说说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60分)
27.题目:嘿,再往前一步。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42分)
(一) 默写(18分)
1.赢得生前身后名 2.此日中流自在行 3.枯藤老树昏鸦
4.雪尽马蹄轻 5.入则无法家拂士 6.野芳发而幽香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7.( 2 分)壮志凌云 壮志未酬
8.( 2 分)B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9.( 2 分)岳阳楼记 范仲淹
10.( 3 分)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
11.( 3 分)D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12.( 4 分)( 1 )从前,往昔(2 )友好,亲善
13.( 3 分)B
14.( 2 分)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
15.( 3 分)为人公正、不询私情、唯才是举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2分)
16.( 2 分)仑 伦
17.( 3 分)B
18.( 3 分)举例论证经典必须慢读,也值得人这样慢读。这样才能沉浸其中,获得原本不属于我们的宝贵经验,还有我们平凡人生所永远不能遭遇的崭新体验。
19.( 9 分)( 1 )首先须在观念上去除功利的考校( 2 )在阅读过程中要克服求快的心理。放慢速度,沉浸其中
( 3 )克服阅读经典的畏难情绪,设定一个合理目标,将经典阅读当做一辈子的事
20.(5 分)略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分)
21.( 3 分)夸张 表现出“我”的警觉与惧怕
22.( 4 分)“颤抖”是因为“我”接受孩子荔枝的激动心情;“僵硬”是因为面对孩子的天真纯洁,自己有羞愧之情
23.( 2 分)柔软 莹白
24.( 6 分)( 1 )小姑娘给“我”和其他人分发荔枝。(2 )小姑娘坐在“我”腿上,“我”给她讲故事、编辫子。(3 )分别时,小姑娘哭了,“我”也难受。
25.( 3 分)B
26.( 8 分)要点:结构(3 分)、内容(3 分)、语言(2 分)。
2. (2010闵行区一模)图示随时间的增加,某种新的细菌传染病在某地区的一次流行周期中的病例数等的变化.
(1)病原体感染人体的解决取决于病原体的毒力和人体免疫力的相互作用,人体的免疫功能强于病原体的感染力,人体能将病原体清除,人体不会感染疾病,人体的免疫力弱于病毒的感染力,人体会被感染;病原菌在组织中大量繁殖或分泌强毒性的细菌毒素,引起中毒是病原体导致显性感染者致病的原因.
(2)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在感染的0~15天,由于病原体传播,而对该新的细菌缺乏特异性免疫,易感人群人数多,因此染病人数逐渐上升;第15~30天,由于有些人产生了特异性免疫,群体免疫增加、患者康复,引起易感人群人数的下降;在第15~30天内染病人数逐渐下降的原因是随着流行,除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外,还有保护易感人群.
(3)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是在疾病流行前进行预防接种,使人体获得免疫能力,同时接种疫苗提高了群体免疫,易感个体与受感染个体间有效接触的可能性减小,进一步使易感人群染病的几率大大下降.
故答案应为:
(1)病原体的毒力和人体免疫力 病原菌在组织中大量繁殖(或分泌强毒性的细菌毒素,引起中毒)
(2)病原体传播,而对该新的细菌缺乏特异性免疫,易感人群人数多 有些人产生了特异性免疫,群体免疫增加、患者康复,引起易感人群人数的下降
(3)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提高了群体免疫,易感个体与受感染个体间有效接触的可能性减小(提供必要的群体免疫可保护没有免疫力的个体)
3. 2012闵行初三语文一模答案
闵行区201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道是无晴却有晴 2.沾衣欲湿杏花雨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满面尘灰烟火色
5.无案牍之劳形 6.忧谗畏讥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7—8题(4分)
7.(2分)清楚可数 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8.(2分)C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9.(2分)诸葛亮 《出师表》
10.(3分)但是侍卫大臣们在皇宫内毫不懈怠
11.(3分)A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12.(4分)(1)背 (2)间或,偶尔
13.(3分)C
14.(2分)乳母不敢言,然长带泪痕
15.(3分)费氏对郑燮视如己出,郑燮对费氏感情至深,费氏的突然离开使郑燮伤心难抑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16.(3分)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17.(4分)对目标进行检测 进行人脸比对
18.(6分)建立人脸图像数据库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基础工程 人脸识别技术的高端应用离不开现代移动互联科技 许多因素影响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率
19.(4分)安保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20.(3分)略。从影响人脸识别准确性的因素入手采取相应对策,如克服光线变化的影响等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8分)
21.(3分)汤普生夫人并没有对学生一视同仁,她不喜欢特德这个小男孩
22.(2分)震撼
23.(6分)由于家庭的变故,特德的成长受到很大影响,由一个好学生变成“问题”学生 自己不了解学生,对学生心存偏见,缺少主动关心
24.(6分)第一次:给特德以心灵的安慰,同时提高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恢复他的信心。第二次:表达自己和特德的“母子之情”
25.(3分)A
26.(8分)略。内容6分,表达2分。
4. 求2012届杨浦区、闵行区、长宁区高三一模语文答案
杨浦区没有,闵行和长宁有,采纳后马上发你邮箱。
5. 求2013闵行区高三一模语文答案
三分之二预览,发送电子邮件,通过以下的答案。
PS后下线每天下午九时三十
[长宁]
1。 D(2分)
2。不重合(调整后的手段)(2)
3。 (1)文学传统的态度(2),治疗
()
普陀
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天真”(2)突出花店鲜花的感受,只是因为利润的工具来这样做。
2,B
闵行区
1,B(1)原因:最后一句:“华丽的外表和财富状况,下一句:”散发着迷人的光泽关系是渐进的,但转折点。 (1)(前和后的得分句子之间的关系中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