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70年代的语文考试

70年代的语文考试

发布时间:2020-12-27 04:17:27

『壹』 谁知道七十年代的语文课文新农谚

叉耙扫帚扬场锨,
碌碡簸箕使牛鞭。
筛子抬筐麻袋囤,
犁耧锄头和扁担。

『贰』 七十年代初期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自己挨淋倒没啥,一车的军用物资_"这个

刘正栋回忆了军抄工部在这一次往朝鲜袭境内转移的详细经过:

国民党步步紧逼,我们经过反复商议,决定把工厂设备装上火车,由我驾驶迁往朝鲜。当时,苏联红军还没有撤出朝鲜,重要口岸都由他们把守。那次在朝鲜的东部的一个车站,因为火车要运行,必须有站长发的证件——一个叫“通行圈”的铜牌。政委马树良前去交涉,好久也没回来,我着急了,就拉了下汽笛催促他,可看守火车的苏联士兵以为我要开车走,抬手就一梭子,其中一发子弹离驾驶室才一尺多远,差一点就打中我了。后来车开到另一个大车站,苏联士兵楞把我们的煤车挂到他们的车上,我怎么抗议也不管用。不过,有时这帮子苏联士兵也好对付。有一次过一个道口,守卫的苏联士兵说什么也不让过。我一看又是这种情况,暗道一句只好如此了,于是拿了两瓶烧酒,几根香肠,送了过去。结果,他们马上就“友好”地放行了。就这样我拉着一车军用物资在朝鲜转了一大圈,在1946年底回到了吉林珲春。

军工部在向珲春转移的过程中,沿途又招收了一批工人、技术人员,其中还有日本技术人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帮助他们解决了运输的困难,解决了军工生产的部分炸药和“三酸”、有色金属和铸铁等物资。

『叁』 七十年代小学语文方的笔顺怎么写

方:[fāng]
笔顺
点、横、横折钩、撇

『肆』 七十年代语文课文在时代的列车上

笔者小学时,有一篇课文《桃子该由谁摘》,是毛泽东写的.课文开头就问:“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接着说:“蒋介石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手伸得老长老长的要摘桃子”;又说:“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
众所周知,抗战时,蒋介石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亦即领导全中国人民抗战的最高领袖,并且得到国际社会尤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所一致公认的.毛说蒋“一担水也不挑”,但八年全面抗战毕竟结出了胜利果实,那么,究竟桃子最该由谁来摘?又究竟是谁“消极抗战”、“却手伸得老长老长的要摘桃子”?六十多年来,历史学家们已有不少精辟的学术专着,而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乃至官方,也陆续有了一些比较实事求是的说法.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与共产党开始和一九三七年七月芦沟桥事变,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政府军--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九月中,按照全国战区作战序列,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仍称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六个旅和一个后方总留守处.一九三八年一月,中共又组成了新四军(相当于八路军的师),下辖四个支队(相当于旅).
原中共红军的军级以上主要军事干部共三十六人,改编为国军后,按照当时的国军官阶,副旅长以上军官一般都是少将军衔,也就是说,这三十六人都是八路军或新四军里少将以上的主要将领.一场战争,十支军队,除了统帅部在后方运筹帷幄,其主要和优秀的将领,按理基本上都应身在战区和前线,以便就近直接指挥所部作战.但是,除了小部份逃、亡、病、被俘者和一直坚持在前方的四名将领,大部份人则早的在一九三九年、最晚的也于一九四三年,就全都陆陆续续地先后因为驻守后方和参与大生产、工作、学习、整风、开会等而返回了延安,并且几乎都未回前方(除了王震南下),结果终于等到了一九四五年八月的抗战胜利!当然,陆续返回延安并留下的,还远远不止上述之数.
日军败局已定中共急忙“抢桃” 中共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从一九四二年四月初开始的.
在全国军民尤其是在正面战场上国军兄弟仍与日寇浴血奋战、捐躯殉国的烽火岁月里,中共各中央局和分局、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主要领导干部,几乎都先后返回了延安,参加了这为期整整三年的党内“运动”.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整风运动结束;四月二十三日,中共接着召开“七大”,六月十一日,“七大”亦已落幕;但直至八月初,中共大部份党政军高级干部仍然云集延安.毛泽东在八月四日给鄂豫皖边区党委的电报中也仍然这样判断:“估计日寇明冬可能失败,还有一年时间供你们做准备工作”(《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二月第一版).这时,还在“稳坐钓鱼船”的毛大帅尚未着急,其他人又用得着焦急么?
然而风云突变.美国于八月六日和九日在日本投下两个原子弹,苏联也于八日对日本宣战,日军侵华战争顿成败局.这时,中共马上积极、忙活起来了.九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十一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各地应将我军大部迅速集中,脱离分散游击状态,分甲乙丙三等组成团或旅或师,变成超地方性的正规兵团,集中行动--”(见《八路军》中共党史出版社二○○五年七月第一版).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小部队变成了大兵团,但有了兵,还要有各战区的统帅和带兵的战将,于是,也就有了当年一场中共革命史上的“超级精英大空运”.
各路主将纷纷赶去争夺天下 据大陆公开出版史料的披露,此事的具体日期是八月二十五日、亦即日本宣布投降后十天,当时毛泽东正为怎样才能最快地把已在延安养精蓄锐多年的中共领导干部尤其军队主要将领紧急送到各地与国军争抢地盘而头痛,机会却竟从天而降、送上门来了:美军两架运输机到延安接回驻延安美军观察组人员.“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几天后,邓小平(晋冀鲁豫军区政委)和刘伯承等二十余人乘坐美军运输机,由延安急返太行山前线”(《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二卷》,解放军出版社二○○七年八月第一版).其实,同机的二十余人中,还有林彪、陈毅、陈赓、萧劲光、陈再道、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等一批共军高级将领.其中,返太行山八路军前方总部的只是刘、邓、陈赓、陈再道和秦,而林彪和陈毅等在太行着陆后,还须转赴山东.但尚未走到山东,林、萧和几位政治局委员中途又即奉令改奔山海关,去与国军抢占东北了.而搭另一架“顺风机”飞回晋察冀军区的,则有聂荣臻、萧克、罗瑞卿和刘澜涛(二人均为该军区副政委)等(据《聂荣臻回忆录》).上面所提到的人,仅是乘飞机走的小部份.总之,此前一直留在延安蓄势待发的共军将帅,这时就纷纷如猛虎下山,重率已迅速集中起来的旧部,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赶赴准备与国军争夺天下的各个战场.其实,这些情节,大陆许多革命回忆录里都不乏具体生动的描述,例如著名的军事纪实作品《雪白血红》.仅从一个侧面,已可见微而知着:桃子究竟该由谁来摘?其实答案已自在人心--不必提起八年抗战中,包括壮烈殉国的二百零六位少将旅长以上将领在内的三百二十一万多名伤亡的忠勇国军了!

『伍』 70年代语文课文有王进喜吗

我就是70年代的人,在70年代的语文课文里,确实有铁人王进喜的文章。那时候,正在轰轰烈烈的宣传铁人精神,学习铁人精神。

『陆』 寻找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小学语文课本

去旧书市场

『柒』 70年代中学语文课本上的散文井冈山抒情

玉兰花开玉兰,历史久远。春秋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南雁北归,大地回暖,柔和的微风拂面而来,草儿泛青,柳树吐绿,盎然的春意悄然而至,大地满是春的味道。推开窗户,营院公楼前的玉兰树开花了。在南方,玉兰很常见,花开花谢,人们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在东北,玉兰树凛霜傲雪,历经一个冬天,在萧瑟中无声无息地孕育。阳春四月,玉兰树杈的每个枝头绽出了毛绒绒的蕾朵,甚是可爱;不经意中,绒朵渐渐地增多、由小变大、变得饱满,先是头部露出一个白点,然后一点一点地脱壳绽开。忽然,一夜醒来,惊奇地发现,不知何时,光秃秃的枯树枝头悄悄地开满了玉兰花,一朵、二朵.颜色很丰富,有的地方浅,有的地方深,花瓣外面粉红色,里面是润泽醇厚的白色,许许多多的花瓣聚集在一起,好像给每朵花穿上了一件粉红色的外套,花朵儿像一群白衣仙女,皎洁清丽,花蕊散发出淡淡的微香,沁人心脾。初识这些玉兰,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世纪之初,在营院广场花园的人行小道旁,绿化人员从河北引入了这些玉兰树,当时,只以为那不过是平常的树,更不知道它还会开花。冬日里,看到在寒风中不停地颤抖着的光秃秃的树枝,真的担心它能否会熬过东北冬季的严寒。如今,它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了粗壮的树,枝头还奇迹般挂满了美丽的花朵。其实,在我们这个近千亩地的大院里,生长有四季常青的松树、柏树、云杉,有清秀挺拔的银杏、白杨,有枝叶繁茂的洋槐、国槐,有淡雅的丁香、迎春,还有娇柔缠绕的垂柳、紫藤、权木.但最美的,第一个开花的,还是那些玉兰树。玉兰是先花后叶,花开时,花苞如心,无叶无绿,洋洋洒洒,毫无遮掩。虽然,它的花期较短,大概持续10天左右,远不如绿叶久长,但在北方,在这个万物复苏季节,那盛开的花,给这沉闷、寂寞、万物尚待吐绿的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和活力!“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名如其花,纯洁似玉。玉兰吐露芬芳,深藏不露,那娇柔的花瓣、优美的花型、沁人心脾的幽香、纯洁的白色,似是神工巧匠用无瑕的美玉琢成的稀世珍品;那洁白如玉的花朵,似圣洁孤傲的白衣仙子,高雅地绽开着冷艳绝俗的气质,亭亭玉立中透出情致高远,花团锦簇中蕴藏着蕙心兰质;它既是名贵的观赏植物,花形俏丽,开放时溢发幽香,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花瓣还可供食用。玉兰花的高洁、不俗和无私奉献,是它对生命的珍视,虽然它最终会凋落,但每一个花瓣上都凝着一层淡淡的从容,在这初春的日子,为大自然献上自己瞬间的美丽!“但有一枝堪比玉,何须九畹始征兰”!玉兰花悄悄地来,默默地去。每一朵玉兰自绽放的那天起都保持着向上的姿态,仰望苍穹,昼迎阳光,夜伴星月。时光流转,日月轮回,它依然遵循着与大自然的“约定”,柔和,美丽、坚挺,无畏地盛开在这个闹春的季节。花开无意,花落有情。人生如花,生来老去,世事常态。临近清明,面对玉兰花的绽放和凋落,不再感慨人生的风风雨雨,不再去想那天边浮云的起起落落。我喜欢玉兰花洁白无瑕、冰清玉洁,更喜欢它不畏寒冬、独立枝头傲风雪的顽强精神!

『捌』 七十年代的初中语文课文有哪些

大型史诗,长篇小说,短篇故事,古体诗,近体诗,
编年体 资治通鉴
纪传体 史记
国别体 国语
语录体 论语
神话、史诗、叙事诗、报告文学、传记文学
小说、戏剧、诗歌、散文
涵盖这些

『玖』 70年代小学语文里: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求此文出处

《中国名山》-序

『拾』 7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古诗吗如果有,有哪些。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目录
入学教育 汉语拼音 拼音识字 1、热爱共产党 2、我爱北京 3、电 4、丰收 5、新村里 6、我们住在地球上 7、爱惜时间 8、节省铅笔 9、过马路 10、你长大了干什么 11、我们爱老师 12、我自己做 13、认清方向 14、锻炼 15、小新的手 16、小小的船 17、乌鸦喝水 18、两头牛 19、过桥 20、小猫钓鱼 21、送雨衣 22、她是谁 23、扫雪 24、小公鸡和小鸭子 25、丁丁和小飞机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第二册
中小学通用教材小学语文编写组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78年8月第1版 1981年4月第3版(没有把版本写出来的是封底掉了)
目录
1、春天来了 2、辛勤地劳动 3、好思想好习惯 4、学文化学科学 5、王二小 6、一只小羊羔 7、明明上学 8、小白兔和小灰兔 9、一粒种子 10、燕子飞回来了 11、认真学习 12、学画 13、小猴子下山 14、保护牙齿 15、画 16、我是什么 17、谜语 18、蔬菜 19、庄稼的好朋友 20、奇妙的“眼睛” 21、上天入地下海 22、杨家岭的早晨 23、纺线比赛 24、小八路 25、日月潭 26、锄禾 27、队里有了新机器 28、我们的老师 29、我选我 30、难忘的泼水节 31、两个孩子 32、小壁虎借尾巴 33、农夫和蛇 34、坐井观天 35、捞月亮 36、雷雨 37、要下雨了 38、参观养鸡场 39、大海大海你等着 40、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三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目录
1、我们的教室 2、蔬菜 3、农作物 4、我比去年更快乐 5、上学路上 6、明明上学 7、秋天到 8、熊妈妈收菜 9、温暖 10、落叶 11、我喜欢 12、想做好事 13、天鹅、梭子鱼和虾 14、蓝树叶 15、一双手 16、鸟类 17、奇妙的“眼睛” 18、小脏手 19、大熊猫 20、好朋友 21、白头翁的故事 22、我要的是葫芦 23、诚实的孩子 24、五彩棉 25、锄禾 26、一篮稻穗 27、我的家乡 28、朱德的扁担 29、杨家岭的早晨 30、谜语 31、我是什么 32、捞月亮 33、狼和小羊 34、等一会儿再说 35、狐狸和乌鸦 36、美丽的公鸡 37、初冬 38、动物过冬
注:上二年级时从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因此六年制课本第3、4册有些课文与五年制课本第2册重复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四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2年11月第1版
目录
1、弟弟问蓝天 2、不要从这儿走 3、我要读书 4、蚕姑娘 5、一粒种子 6、种蓖麻 7、日月潭 8、小壁虎借尾巴 9、小虾 10、蜜蜂 11、古诗二首(咏鹅、草) 12、锯是怎样发明的 13、骆驼和羊 14、鱼和潜水艇 15、保护牙齿 16、小蝌蚪找妈妈 17、海龟下蛋 18、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9、数星星的孩子 20、科学的大门 21、蜜蜂引路 22、骄傲的孔雀 23、狐假虎威 24、小马过河 25、谜语 26、我们也要当红军 27、钓鱼竿里的秘密 28、难忘的泼水节 29、学画 30、雷雨 31、精彩的马戏 32、我的旅行 33、家访 34、在医院里 35、我的哥哥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五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目录
1、望着远方 2、关怀 3、秘密学习 4、保护小树苗 5、荧火虫 6、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7、古诗二首(蚕妇、陶者) 8、称象 9、黄鹂和山雀 10、小虫和大船 11、捉鱼 12、葡萄沟 1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4、指南针 15、列宁在理发室里 16、刘胡兰 17、小蚂蚁 18、捉青虫 19、千人糕 20、珊瑚 21、猫头鹰 22、看月食 23、植物妈妈有办法 24、采树种 25、老槐树 26、找骆驼 27、画鸡蛋 28、养兔日记 29、雾 30、爱因斯坦小时候 31、瑞雪 32、寒号鸟 33、我的爸爸 34、英雄爆破手 35、爸爸的老师 36、跳高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六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目录
1、邓妈妈补睡衣 2、在延安中央医院 3、我们就从这里出发 4、做风车的故事 5、群鸟学艺 6、捏鸡蛋 7、古诗二首(梅花、春晓) 8、会飞的水 9、富饶的西沙群岛 10、生物角 11、寓言二则(农夫和蛇、画蛇添足) 12、会摇尾巴的狼 13、野兔 14、挖泉水 15、爬山虎的脚 16、翠鸟 17、三只蝈蝈 18、刺猬 19、西瓜弟兄 20、“你们想错了” 21、给自己写信的人 22、老鹰捉小鸡 23、大海的歌 24、荷花 25、雨 26、一个粗瓷大碗 27、大雪山 28、人桥 29、新衬衫 30、三味书屋 31、南京长江大桥 32、保卫黄河 33、为人民歌唱 34、小交通员 35、我的弟弟 36、亮亮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七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2年6月第1版 1984年6月第2版
目录
1、列宁和卫兵 2、帽子的秘密 3、向日葵笑了 4、赶牛 5、海底世界 6、壁虎 7、珍贵的动物 8、小青蛙 9、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江上渔者) 10、赵州桥 11、人民大会堂 12、海滨小城 13、寓言二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 14、喇叭花 15、吃虫的植物 16、我的“小花鹿” 17、一定要争气 18、李时珍 19、爱迪生 20、航天飞机 21、金鱼 22、鸬鷀 23、我和姐姐争冠军 24、课间十分钟 25、爷爷的俭朴生活 26、手术台就是阵地 27、罗盛教 28、爷爷 29、惊弓之鸟 30、神笔马良 31、 打猎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八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目录
1、燕子 2、瀑布 3、放风筝 4、一次科技活动 5、珍贵的教科书 6、一个降落伞包 7、黄继光 8、堵决口 9、江南山区的春光 10、美丽的小兴安岭 11、蛇宝石 12、参观刘家峡水电站 13、蝙蝠和雷达 14、试航 15、捞铁牛 16、买绸带 17、寓言二则(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18、麻雀 19、沙漠里的船 20、松鼠 21、东郭先生和狼 22、臭水浜成了林荫道 23、威尼斯的小艇 24、我爱故乡的杨梅 25、古诗二首(早发白帝城、绝句) 26、西门豹 27、猎人海力布 28、视死如归 29、革命烈士诗二首(就义诗、把牢底坐穿) 30、一个苹果 31、第一次跳伞
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4年6月第1版
目录
1、海上日出 2、乡村的傍晚 3、井 4、赤壁之战 5、古诗四首 6、寓言三则 7、劳动的开端 8、雷锋日记 9、赶集 10、帐篷 11、南泥湾开荒 12、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13、太阳 14、鲸 15、猫 16、一对小瓷鹅 17、草地夜行 18、第二十四号船 19、赶羊 20、在炮兵阵地上 21、避雨 22、高大的背影 23、伟大的友谊 24、古诗四首 25、唐打虎 26、小木船 27、十里长接送总理 28、再见了,亲人 29、心愿 30、我和狮子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册(试用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4年11月第1版
目录
1、桂林山水 2、记金华的双龙洞 3、鸟的天堂 4、月光曲 5、挑山工 6、蟋蟀的住宅 7、寓言三则 8、繁星 9、饲养员赵大叔 10、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11、雨夜 12、春花 13、黄河象 14、蛇与庄稼 15、火烧云 16、雷雨 17、古诗四首 18、草船借箭 19、晏子使楚 20、插秧比赛 21、小音乐家扬科 22、诺言 23、老牛 24、跳水 25、飞夺泸定桥 26、狼牙山五壮士 27、送西瓜 2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9、古诗四首 30、复活节的夜晚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一册(试行本)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四省市小学语文教材联合编写组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出版社重印
1984年6月第1版
目录
1、一夜的工作 2、落花生 3、给颜黎民的信 4、再寄小读者 5、古诗四首 6、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7、游善卷洞 8、开国大典 9、突破乌江天险 10、革命烈士诗二首 11、钓鱼能手 12、古诗四首 13、我家门前的柿子树 14、埃及金字塔见闻 15、我的战友邱少云 16、江姐 17、小英雄雨来 18、学弈 19、金色的鱼钩 20、长征 21、我的心事 22、少年闰土 23、大仓老师 24、将相和 25、忆铁人 26、林海 27、松坊溪的冬天 28、第一场雪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二册(试用本)
目录
1、工人代表 2、十六年前的回忆 3、梅山脚下 4、养花 5、贝壳 6、动物的远游 7、草原 8、詹天佑 9、凡卡 10、夜莺之歌 11、中条山的风 12、古诗四首 13、景阳冈 14、观刈麦 15、鲁班学艺 16、卖火柴的小女孩 17、穷人 18、鹌鹑 19、螳螂捕蝉 20、奇异的琥珀 21、冬眠 22、马 23、小站 24、别了,我可爱的中国 25、三人行 26、渡船 27、彩色的翅膀

阅读全文

与70年代的语文考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