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高职高考语文试卷2016

高职高考语文试卷2016

发布时间:2020-12-27 00:26:13

1. 广州2016中专职业技术学校英语统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报考类别分为:文科类(含外语类)、理科类、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退役军人类、“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普通单考单招类及高职单考单招类等九大类。因此,广东高职高考“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是高考的一部分,报名考试时间等事项统一到高考中。
2016年的高考(含“3+证书”)预计于2015年12月初进行网上报考,省考试院会有相关说明,届时广东高职高考网:www.51gzgk.com会同步发布信息。

一、报考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的具有广东省常住户口的居民,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
(3)获得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报考时未有证书的可先报考再补交);
(4)身体健康;
(5)高中阶段户口从省外迁入我省的考生,须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学生学籍、户籍管理,严格普通高考报考资格审查的通知》(粤招〔2007〕23号文)的规定。
2.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普通高中在校生和应届、往届毕业生;
(2)应届毕业生之外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
(3)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的在校生和应届、往届毕业生;
(4)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5)非正常迁移户口的考生。

二、专业技能证书
在“3+证书”高考报考时原则上要有专业技能证书,但有部分考生由于各种原因未取得证书(未有证书的可先报考再补交)。
证书事项相应步骤如下:
2015年9月份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就读三年级或者已经毕业的考生。
1.已经有了“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或者全国英语等级证书;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组织考试并颁发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证书”,包括会计证书、电工证书、机械证书、电子证书、土木工程证书、化学证书、旅游证书、教育综合证书、生物技术基础证书、美术基础证书、音乐综合证书、体育技能证书。那就只需等省考试院的高考报考通知。
2.未有“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包括虽然有了技能证书,但不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或者“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就要抓紧时间在2015年12月初高考网上报考前报考“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证书报考安排如下:
(1)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证书

2)报考时间
预计为2015年10月22日至11月10日,具体报名时间由各市招生考试部门在上述时间内自行确定。
3)考试时间
2016年上半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预计于2015年12月底到2015年1月初进行,具体可以参照2015年上半年的安排:

4)报考方式
考试可采用考务软件报名方式,亦可采用网上报名方式。
①考务软件报名方式。考务软件请使用1.40版本,年度码设置为121。《音乐综合》工种类别需下载软件补丁进行更新。软件及补丁下载网址:广东教育考试服务网(http://www.eesc.com.cn)。登陆主页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然后点击“管理首页”进入“考试服务”栏目。用户帐号见附件5。
②网上报名方式。采用考生网上预报名与现场确认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考生预报名网址:http://zzbk.eesc.com.cn/Exam_Reg/;
地市招生考试部门确认报名网址:
http://zzbk.eesc.com.cn/Exam_Reg/admin/adminlogin.jsp;
(2)全国英语(公共英语)等级证书
注:不建议报一级(B),往年有报考点不接受一级(B)证书报考的情况。
英语一级样式.jpg
1)2016年上半年考试时间
预计是2016年3月16日和17日两天。
比如2016年上半年的考试时间为:笔试(2016年3月17日上午,一级是9:00—10:30,二级和三级是9:00—11:00),口试(2016年3月17日下午开始至18日下午;上午8:30入场,9:00开始;下午13:30入场,14:00开始)。
2)报考时间
2015年12月30日前(但“3+证书”高考的报考时间是12月初,因此必须在高考报考前报考)。
3)报考方式
采用报考点的方式报考,广东省各报考点请参照:见后面附件1。
(3)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计算机一级样式.jpg
1) 2016年上半年考试时间
预计是2016年3月23日和24日两天(安排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之后)。
比如2016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上半年的考试为:一级考试时间是2016年3月24日上午,笔试在机上进行(与实操考试同步),时间为90分钟;二级、三级、四级笔试在2016年3月24日上午,上机操作考试时间为3月24日下午-3月27日。
2)报考时间
2015年12月30日前(但“3+证书”高考的报考时间是12月初,因此必须在高考报考前报考)。
3)报考方式
采用报考点的方式报考,广东省各报考点请参照:见后面附件2。
注:2015年9月份一年级或者二年级的同学,建议及早准备上面的证书。

三、“3+证书”高考报考
1.报考时间
2016年的高考报考试时间是2015年12月初。
比如2016年的高考规定如下:
我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和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下称“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实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安排在2015年12月1日~10日。考生预报名时间为:12月1日~7日,确认报名时间为:12月6日~10日;广州市考生预报名和确认报名的时间,由广州市招生办公室在上述时间内自行确定。
各市教育考试机构在组织考生报名时,可根据本地的网络速度及实际情况,采用考生自行上网填报和报名点(中学)集中填报两种方式。
2.报名方式及报考手续
报名前应届毕业生、社会青年应事先在所在中学或县(区)招生办公室领取考生本人的考生号及上网初始密码,报名时考生通过考生号及初始密码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考报名系统网站(网址为:http://www.ecogd.e.cn/pgbm),并立即修改初始登录密码。报名时,考生必须通过报考网站认真阅读了解报考须知,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在网上自行录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含报考信息、简历信息、家庭情况等),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持身份证和户口簿到考生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区)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中学)确认报名资格、校对和核准报考信息、电子摄像、交纳报考费。
应届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可由学校负责事先核准考生的户口所在地以及其它报考条件,然后到报名点(中学)办理集体报考手续。社会人员须持毕业证书或相应学历证明到市、县(区)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中学)办理报名手续。
3.专业技能证书的事项
报考“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凭学校证明报名,入学时由招生学校审核毕业证原件。往届生凭毕业证书报名。考生报名时须持有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英语或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或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证书”。考生报名时须选择“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名称及输入该证书编号,考生最多可选择三种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毕业证、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证书的复印件放入档案。
未取得专业技能课程证书,且报名参加2016年上半年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及全国英语或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的考生,可先参加预报名,预报名时须输入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码。考生取得这两类考试合格证书后,需在2016年5月20日前到原报名点办理报名资格确认手续。未办理报名资格确认手续的考生,原预报名数据无效。
4.报考图示如下:
以2012年考试报考为例
报考流程图.jpg

5.体检时间
普通高考体检时间为2016年4月1日~20日,具体时间由各市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确定,体检要求另文通知。

四、考试时间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是程安排如下:
6月7日上午:语文(9:00-11:30);6月7日下午:数学(15:00-17:00);6月8日下午:英语(15:00-17:00)。

五、成绩公布和分数线及录取时间
1.高考成绩一般于6月下旬公布。
2.录取时间:一般是8月3日-8月7日,在第三批A类录取前进行,录取的公布和补录通知请留意省考试院通知。
3.比如:2014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最低录取分数线:

一、高等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文化科总分200分,并取得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合格证书。
二、高职院校招收退役士兵
文化课总分150分
三、第一次补录最低分:170分
四、第二次补录最低分:150分

2014年广东省高职类(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分数段统计表
分数段 分数段人数 累计人数
400以上 97 97
399-395 76 173
394-390 100 273
389-385 155 428
384-380 192 620
379-375 206 826
374-370 256 1082
369-365 313 1395
364-360 346 1741
359-355 351 2092
354-350 379 2471
349-345 406 2877
344-340 411 3288
339-335 452 3740
334-330 441 4181
329-325 504 4685
324-320 492 5177
319-315 510 5687
314-310 516 6203
309-305 559 6762
304-300 541 7303
299-295 501 7804
294-290 588 8392
289-285 614 9006
284-280 606 9612
279-275 637 10249
274-270 649 10898
269-265 639 11537
264-260 682 12219
分数段 分数段人数 累计人数
259-255 658 12877
254-250 678 13555
249-245 671 14226
244-240 715 14941
239-235 702 15643
234-230 642 16285
229-225 690 16975
224-220 712 17687
219-215 685 18372
214-210 677 19049
209-205 670 19719
204-200 674 20393

广东省2014年高职(3+证书)第一志愿投档情况

广东省2014年高职(3+证书)第一志愿投档情况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计划数
投档人数
投档最低分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60
64
312
10576
韶关学院
350
371
229
10578
韩山师范学院
150
159
255
1083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210
224
342
10833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192
202
303
10862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30
32
224
10965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200
2
200
11078
广州大学
400
423
346
1111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90
306
315
11114
民办南华工商学院
150
26
200
11121
私立华联学院
200
56
200
12322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1160
1178
200
12325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
200
45
200
12327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80
84
240
12572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760
799
357
12573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1020
1077
232
12574
广东东软学院(原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190
66
200
12575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30
7
200
12576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
300
30
200
12578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50
4
200
12736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900
962
243
12741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100
69
200
12742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150
159
230
12743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5
28
220
12749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100
71
200
12765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30
19
200
12771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275
49
200
12772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50
33
200
12954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95
24
200
13715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50
44
200
12957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200
809
200
12960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184
147
200
12961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280
0
-
12962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150
159
250
13707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81
85
215
13708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40
28
200
13709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250
264
229
13711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300
315
294
13712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1160
163
200
13713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170
100
200
13714
广州工商学院(原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00
26
200
13716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220
15
200
13717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5
16
200
13718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300
15
200
13719
广东科技学院
45
51
212
13720
广东理工学院
600
81
200
13721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500
75
200
13810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00
105
213
13912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50
16
200
13919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150
160
260
13927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150
21
200
13928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60
16
200
13930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085
1149
305
14063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110
119
226
14066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155
163
271
14123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300
7
200
1412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1000
20
200
14136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100
74
200
14263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150
163
306
14265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420
23
200
14266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250
131
200
14268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200
9
200
14311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288
234
200
14362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
385
5
200
14363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1300
102
200
14407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25
2
200
14408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52
271
200
14427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110
2
200
14510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50
39
200
14511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
72
0
-
89007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10
1
200

第一次补录情况
广东省2014年高职类(3+证书)院校征集志愿投档情况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计划数 投档人数 第一志愿
投档最低分
10965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191 88 170
11114 民办南华工商学院 97 99 180
11121 私立华联学院 199 199 189
12325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 180 181 171
12574 广东东软学院(原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80 81 228
12575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11 11 251
12576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 281 176 170
12578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46 47 223
12771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294 297 258
12954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42 42 250
12961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278 5 170
13712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704 710 264
13714 广州工商学院(原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39 235 170
13715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147 148 245
13716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193 100 170
13717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167 121 170
13718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67 173 170
13720 广东理工学院 550 450 170
13721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564 555 170
13912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98 98 194
13927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70 70 247
13928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30 31 198
14123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274 85 170
1412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951 173 170
14265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367 233 170
14268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167 161 170
14362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 374 58 170
14363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789 679 170
14407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21 21 193
14427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105 76 170
89007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9 9 192

第二次补录情况

广东省2014年高职类(3+证书)院校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情况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计划数 投档人数 第一志愿投档最低分
10965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203 109 150
12576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 171 97 150
12578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32 13 150
12961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272 23 150
13718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33 34 204
13720 广东理工学院 195 195 156
13721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259 204 150
14123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129 119 150
14126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172 160 150
14265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148 128 150
14268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56 53 150
14362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 314 137 150
14363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406 350 150
14427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129 55 150

三、关于复习教材

2015年最新版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教材 英语
2015年最新版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教材 语文
2015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教材 语文同步练习(含历年真题)
2015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教材 英语同步练习 (含历年真题)
2015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教材 数学同步练习 (含历年真题)
2015广东省高职高考复习丛书 (语文)冲刺模拟试卷
2015广东省高职高考复习丛书 (英语)冲刺模拟试卷
2015广东省高职高考复习丛书 (数学)冲刺模拟试卷

2. 2016年中高考语文和高职语文有何区别

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执笔人 朱寅年 王旗 杨东平

2007年,是中国在结束文革灾难之后,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第30年。恢复高考制度是当时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从而恢复了以学业能力选拔人才的标准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统一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和高效率,使之深入人心,为历史和社会所共认;与此同时,高考制度的局限性、弊病和负面价值也已暴露无遗。高考制度承上启下,对于高等学校制度改革和中等教育改革具有枢纽作用,对于中小学教育具有强烈的指挥棒作用,是推进实质性的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恰当的“突破口”。将高考改革提到重要的议程,提速高考改革,可以说条件已经成熟。

一、高考改革的基本价值和目标

1、高考改革的基本价值

保证教育公平。保障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享有大致相同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改变以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和个性发展,避免陷入考试主义泥潭。

改变“一张考卷考所有人”。促进考试和选拔方式的多样化、多轨化、弹性化,提高高等学校选拔、评价人才的效度,使不同类型的人才适才适所。

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通过高校招生公开化、民主化的制度建设,使得这一权力最终重新回归高等学校。

重视和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付费上学的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考试改革,应当使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高校的权利。

坚持高考命题地方化改革。各省自主命题的意义在于提供了高考模式多元发展的制度空间,多个考试机构的出现,也有利于考试测评技术本身在竞争中提高。

2、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高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全国统一的学业能力水平考试为主,辅以高中学习成绩、高中课外综合表现的多元入学评价;高校确定录取标准、进行加试或面试后自主录取。基本模式是:

经过5-10年的努力,建立一种统一性和多元性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高校自主性与学生自主性相结合,国家宏观调控,高等学校自主录取,社会参与的全国高考和招生录取制度。

二、我国高考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方案

上述目标模式的真正实现,有赖相应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条件,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理想。作为过渡模式,现实的高考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考试科目多轨化

目前的高考改革集中在考试科目的改革上,形成目前以3+X 为主的不同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问题,是将学生分为文、理两类进行识别和选拔。这一模式的问题是以一张考卷考所有人的评价过于粗疏,难以按照不同类型高校的需要、不同学科的特点,更加有效地识别、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

建议按照高校分类管理的概念,将高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地方性高校和高职院校三大类,再分为文科、理科、工程技术科、生物和医学科、艺术和体育科等不同科类,在高中课程中,确定不同的考试科目和内容难度,形成能够适应不同学生需要的多种“套餐”。示意图如下。

高考科目多轨化的示意图

研究型大学地方性院校高职院校 文科语文1 英语1 + 历史1 数学2 语文1 英语2 + 历史2 数学3 语文2 英语3 理科语文2 英语1 + 科学1 数学1 语文2 英语2 + 科学1 数学1 工程技术语文2 英语1 + 科学2 数学1 语文2 英语2 + 科学1 数学2 语文2 英语3 + 科学2 数学3 生物和医学语文2 英语1 + 生物、化学数学1 语文2 英语2 + 科学1 数学1 艺术和体育语文2 英语3 + 历史2 语文2 英语3 + 历史2 语文3 英语3
注:课程标号为难度系数,1为最高。

2、考试内容以能力水平测试为主

现行的高考内容,基本是知识水平测试,其特点是考题紧扣“大纲”,以记忆性知识和解题技巧为主,可以通过强化训练的方式提高成绩。它引导和强化了中学教育中记硬背、题海大战之类的应试训练,不仅难以为学生“减负”,也难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一百个心意

0位粉丝

2007-12-25 09:41

回复此发言

2
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世界各国的高考,以美国的SAT、GRE为例,主要是能力水平考试,测试学生更为基本的分析、判断、逻辑思维等能力,是一种更为科学、基本的评价。我国的公务员考试,也已完成由知识水平考试到能力水平考试的转变。需要确定高考内容改革的这一方向,逐渐增加能力试题的比重(例如每年增加10%),目前,在高考中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能力水平测试题,在内容设计上把考察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并以此来改变整个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倾向。

3、改变“一考定终身”

以一次性高考成绩作为学生改变命运的评价,其弊病和局限性显而易见。近年来实行的春季高考,是改变这一弊端的有效尝试;但由于参加春季高考的高校太少,成绩与夏季高考不通用,成为高职院校的高考,而失去吸引力和逐渐萎缩。

增加高考次数的改革。首先是强化春季高考,增加高校的数量和提高招生层次,使之成为与夏季高考同样规格和分量的考试,从而使学生获得两次高考机会,择优选报高校。考试多次化的另外一个思路,是某些科目实行社会化考试。英语可首先实行社会化考试,由专门机构每年设立若干次考试,考生提供个人的最高英语成绩作为高考成绩。

4、探索综合素质评价

由于一次性的书面考试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状态,因而必须改变以高考分数作为惟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高中成绩和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参考。

综合评价可以包括学生高中三年的平均成绩、学生成长记录、教师评语记录、实践活动记录、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等资料。此外,还可通过高校对考生的面试进行评价。

由于社会的诚信环境尚不如人意,学校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机制均不成熟,这一改革尽管十分重要,却难以现实操作。可首先在中考改革中试行,从而积累经验。在部分较具备条件的大学和高中可以开展试点,前提是首先建立问责制和民主、开放的社会参与、舆论监督机制,一旦发生舞弊行为,予以严厉惩罚。

三、高考招生和录取制度改革

比较而言,我国近年来的高考改革主要集中在考试科目上,而对招生录取制度改革较为忽视,而大面积影响高考公正的,主要是在这一环节。

1、均衡各地招生名额的差异

我国长期沿袭的录取名额分配,缺乏地域公平的考虑,由于各地的录取名额不是按照考生人数制定的,致使各地的录取率差异极大,山东、湖北等人口大省的分数线比大城市高出100多分,造成“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高考移民”等不合理现象。

形成这一现象的基本原因是历史形成的地方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根本解决的方案是人口大省加快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地方高教资源差异未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中央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使新增的招生机会主要向那些人口大省倾斜,将缩小各地的录取率差距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

2、改变重点高校招生本地化

在90年代末以来高等学校新一轮调整、合并的过程中,一些著名的研究型大学采取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方式扩大学校资源,从而造成学校招生本地化的严重现象。2005年,部分研究型大学本地生源的比例分别是:北京大学17%,清华大学1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3%,北京理工大学11%;复旦大学44%,上海交通大学47%,武汉大学50%,南京大学55%,浙江大学61%。

研究型大学招生本地化,不但减少了外地优秀生源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有违教育公平;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源质量,有违创建一流大学的目标。按照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的原则和研究型大学的宗旨,国立的研究型大学必须主要面向全国各地招生,本地生源的比例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可以通过研究确定这一水平,例如不高于学校经费中地方财政支持的比重;不高于扩招之前本地生源的比重,等等。

3、减少和废除某些特殊政策

作者:一百个心意

0位粉丝

2007-12-25 09:41

回复此发言

3
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高考录取制度中,在分数面前的平等之外,还存在许多特殊政策。这些政策有的具有照顾弱势人群(如少数民族学生)、特殊群体(如港澳台学生)等重要价值,有的是为了保障特殊行业的人才供给(如制度),有的是为了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为特殊人才开辟通道,如保送生、文体特长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等政策。但在应试教育的社会腐败风气的影响下,这些政策许多已经有违初衷,甚至成为某些权势阶层、既得利益阶层的腐败温床,直接向教育公平挑战,引起社会强烈不满。

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区别情况,减少和取消定向生、保送生、文体特长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此类特殊政策,堵塞导致高考腐败的制度通道,净化公平竞争的考试环境。

4、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招生权是《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在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落实和扩大高校自主权是必须坚持的价值和方向。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实现有多种方式,例如高校自行命题、考试和招生;同类高校或学科实行联考;在全国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加试科目、增加面试;在在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上确定本校的考试科目、录取标准,等等。

对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主要顾虑是教育公平。向高等学校赋权的过程与高等学校的制度建设必须同步进行,从而使高校建立公开、公正的制度保障,取得社会监督和信任。这基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这样两项基本制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阳光招生。通过网络平台充分公开各种招生录取信息;同时,组成包括政府官员、家长、教师、校友代表、媒体组成的“代表团”,全程参与招生过程。

5、赋予学生选择高校的权力

现行的高考制度设计,严格限制学生的报考自主权,同一批次的不同高校不能同步录取,多数高校对于学生的第二志愿不予考虑,从而使填报志愿成为一门学问,一些成绩优秀的考生应填报志愿不当而失去机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以学生为本的制度设计,要求赋予学生更多的报考自主权和对高校的选择权。只有当学生有权选择高校时,才会真正出现高校为吸引优秀生源而改善服务的竞争。

建议在招生过程中,同一批次高校对学生不分志愿先后同步招生。这意味着一个学生可能接到几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为避免造成高校的名额浪费,需要延长录取周期,将现行一次性的录取改为多次。对此,需要进行过细的制度设计和经过试点。这一世界通行的招生模式,没有理由在中国不能实行。

6、实行高考社会化

为了改变以高考升学率作为高中评价的做法,必须强化高中会考制度,同时实行高考社会化。在通过会考、获得高中毕业证书之后,学生即与高中脱离。考生到户口所在的派出所或者居委会报考,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也直接发送给考生,将高考结果与高中学校相隔离。这一措施的价值在于,虽然高中仍能够知道毕业生的情况,但地方政府却难以按照高考升学率对学校进行精确的排名,从而弱化高考对高中的强硬“指挥”,解脱多数高中校。北京市曾试行过此办法,取得积极效果。

追问:
我问的是GRE是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

能给我说说么

3. 谁有百度账号VIP帮忙下个东西憋 2016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英语真题卷 附答案

密码:gw0s发不了附件只能发网盘了

4. 2016重庆对口高职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2016年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职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电子版商务、电子技术类重庆城市管理权职业学院:会计、旅游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类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建类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机械加工、电气技术类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园林、畜牧兽医类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剂、护理类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类

5. 外省户口能参加广东高职高考考吗居住证2016.6.14可以

外省学生在东莞参加高考需要哪些条件?外省学生在东莞参加高考需要以下条件:在广内东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容、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居住证、按规定在广东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2014年在广东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中、技校)毕业,并有3年完整学籍的,可报名参加“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报考高职院校。随迁子女报名时,应提交以下材料原件和复印件:(一)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证明:提供《广东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劳动合同》、《工商企业登记证》等其中一项有效证明材料; (二)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住所证明:提供房地产权证、购房合同、房屋征收(拆迁)补偿协议、房屋租赁合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等其中一项有效证明材料; (三)父亲或母亲的《广东省居住证》(在深圳市报考的提交《深圳市居住证》); (四)父亲或母亲在我省累计缴费3年以上(含3年)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证明材料; (五)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中考及在父亲或母亲就业所在地市的高中阶段学校3年完整学籍的有关证明。

6. 浙江高考总分是多少2016各科多少分

总分是810分,期中语文:分,数学(文/理):150分,英语:150分,文综理综都是300分,再加上自选模块60分。共是810分。

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其关注。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浙江和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推出高考改革方案,浙江省在课程深化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方面走在全国教育改革前沿。

拓展内容:

往届生分2类:第一类:未参加过新学考和选考科目考试的人员;第二类:已参加过新学考和选考科目考试的人员。[3]

第一类往届生参加新高考:(1)语文、数学、外语和3门选考科目都要考,3门选考科目和外语每门最多有2次机会。以前考过的高考科目的成绩无效。

(2)以前考过的学考科目的成绩仍然有效,在三位一体、高职自主招生中仍然可以发挥作用,在统一考试招生高校对学考等级提出要求时也有效。

第二类往届生参加新高考:语文、数学2门高考科目必须参加当年的统一高考,外语和3门选考科目仍有有效成绩的可以不考,也可以重新考(包括换新科目和原来的科目再考)。

总的原则是:在保持选考科目不超3门,且每科有效成绩不超2次的前提下,先确认作废其中1科或1次有效成绩后方可再另选1科或再次参加考试。

网络-浙江高考改革

7. 今年2016广东省高职高考的联考模拟,谁有发给我,哪位大神发。。。。。

网上找找看

8. 2016年广东省高职高考是不是使用全国卷

广东省高职高考是3+专业技能证书高考,是三校生(中职、中专、中技)的高考,目前为省内举办考试,省内院校录取。
你指的可能是去全国普通高考。

阅读全文

与高职高考语文试卷2016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