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里有八年级下册语文、英语试卷(带答案的)
语文的 http://jlzx.k12.com.cn/derup/page/search.php?q=%B0%CB%C4%EA%BC%B6%CF%C2%B2%E1%D3%EF%CE%C4&tt=5&imageField2.x=23&imageField2.y=6
英语的 http://jlzx.k12.com.cn/derup/page/search.php?q=%B3%F5%B6%FE%D3%A2%D3%EF&tt=5&imageField2.x=16&imageField2.y=10
B. 八年级下册语文卷子答案
仅供参考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3分)1、请将下面成语,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并根据材料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正jīn危坐冥思xiá想2、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如恰当的语句。(只填序号)(2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A、黄皮肤人的群落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3、阅读下面的一则消息,拟定一条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字)(2分)10月18日,有关部门公布了北航广西招生事件处理结果。主要当事人庞宏冰受到留党察看2年、行政开除、留用察看1年的处分,另两名主要当事人也受到处分。学校相关责任人受到行政处分。处理结果中称:广西招生事件是一起严重的违规收费事件,庞宏冰等人自作主张,擅自收取增招生和定向生的赞助费,严重违背了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要求。4、研究探索: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图后的【说明】和你所了解的知识,写出你思考的结果。【说明】图一是泰国皇宫洗手间的一句中文告示:请便后冲水!图二是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图三是巴黎圣母院的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我的思考结果:(2分)5、情景对话:张明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晓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随手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1)王晓敏的话言外之意是:(2分)(2)张明该怎样说才得体?(2分)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2分)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B.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策之不以其道不以千里称也D.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8分)阅读《五柳先生传》中一段文字,完成下面三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⑴每有会意()⑵亲旧知其如此()⑶衔觞赋诗()⑷晏如也()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⑴忘怀得失,以此自终。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⒌对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三)古诗文默写考查(10分)6.填写下面诗文的上句或下旬,并填写相应的作家或作品。(1)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个晋代人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此事古难全”一句,其中“此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赤壁》(四)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楚有祠(1)者,赐其舍人(2)卮(3)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1)祠(cí):祭祀;(2)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3)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分)。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为蛇足者,终亡其酒。()8.翻译: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2分)9.用一句话写出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2分)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一)课内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A.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10、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用了那些修辞方法?谈谈这样写的好处。(3分)11、A段②处主要从哪个方面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特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3分)12、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B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13、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2分)(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秃的梧桐⑴——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⑵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⑶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⑷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⑸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⑹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⑺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⑻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⑼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⑽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⑾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qiáocuì()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cōnɡɡ1ónɡɡ()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⑿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⒀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⒁——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⒂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⒃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⒄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⒅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选自苏雪林《绿天》)14、.请根据拼音写出第⑾段中应填的词语。(2分)15、文章首尾都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试比较其中的细微区别,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16、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3分)17、文中第(11)(12)段写了其它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4分)18、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19、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三)、课外说明文阅读理解:《谁让太阳变懒了?》(12分)①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朦胧”。②人造卫星传回地球的照片表明,大气污染已经使“革命圣地”延安从卫星“太空之眼”中消失了。③科学家们的另一个警告更令人心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日照时间平均每天减少了一个小时,太阳越来越“不喜欢”地球,与地球“约会”的时间越来越短了!④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内部不断进行着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的热核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线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还使地球每年获得了60亿亿千瓦小时的太阳能。⑤现在,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每年可以“生产”2亿亿吨碳水化合物,虽然日照的减少不至于使人类灭绝,但恶性循环却让人类呼吸到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甚至已有科学家提出今后人们将戴上面罩出门。⑥日照时间减少,后患无穷。不仅人类习以为常的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的感觉不复存在,利用太阳能建造的太阳能温室、太阳灶、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空间发电站……也会因此缩短有效工作时间,从而加剧地球的能源危机。由于地球上的天气情况主要取决于太阳的辐射,日照时间的减少,将使到达地球磁场的太阳能辐射和带电粒子流产生变化,从而引起气压和气温的变化。⑦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能增进人类的新陈代谢,有扩张皮肤、肌肉,杀死皮肤表面细菌,增强人类皮肤防范功能的功效。日照时间的减少,势必缩短人类皮肤的有效日晒时间,造成人类皮肤的免疫力下降、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诱发机因增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⑧由此看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和大气层不再受到污染已经是刻不容缓。为了我们的未来,请爱护我们的环境!20、通读全文后,请指出“让太阳变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答:21、“太阳变懒”其实指的是“日照时间减少”,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日照时间减少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后患。(答出4点)(4分)答:22第③段画线句子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请说说它在说明文中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答:23、第⑤自然段中“但恶性循环却让人类呼吸到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请你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分)答:24本文的结尾段采用的是何种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四、作文(40分)25.作文:题目1:那一次,我读懂了________要求:①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扣题作文。②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③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代替。要求:1.补全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题目2: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物使我感动。同时,我们的一些行为也可能感动着别人。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文章不少于600字。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拼音与书写能力考查(5分)1、拼音部分:jīn(襟)xiá(遐)(每写对一个字得1分。)书写部分:间架结构匀称,笔画优美,整体效果好得3分;问架结构较匀称,笔画较准确,整体效果较好得2分;间架结构变形,笔画不到位,整体效果较差得1分。写错一个字扣O.5分,涂改一处扣O.5分。(除正楷和行楷外。用隶书等体式书写均可)2、Cab3、北航招生事件公布处理结果。4、答案有两个要点:一是结果,一是原因。答到一点给2分。例:在国外的一些公共场合,一些中国人不注意卫生(1分)、文明(1分)的习惯,以致受到特别提醒(2分)。5(1)张明不讲究公共卫生,只顾自己。(2)示例:幸亏你提醒,谢谢;我也能讲究公共卫生呢。)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4分)2、B(2分)(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6分)3、会意:领会主要意旨亲旧:亲戚朋友觞:酒杯宴如:自在的样子。错1字扣0.5分4、忘记个人得失,用这种方式终了此生说得就是五柳先生这样的人吧5、喜欢读书,但求对文章主要意旨的把握,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三)古诗文默写考查(10分)6、(1)劝君更尽一杯酒(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5)铜雀春深锁二乔(填出一空得1分,错别字、漏字和添字不给分。)(四)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5分)7、饮:拿着亡:丢失(1分)8、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2分)9、此题答案可多元化,学生言之有理,答对一点即可。例如:做事要注意分寸,不要多此一举(2分)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30分)(一)课外说明文阅读(12分)10、本句运用比喻和反语的手法,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3分)。11、学跳舞(行动)等方面的特点。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3分)。12、从长相(“黑瘦”、“八字须”)、语声(“缓慢而很有顿挫”)、穿着等方面描写人物。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4分)。13、写清国留学生,既是作者去仙台的直接原因(对这些留学生的厌恶),又是在暗示作者的与众不同,是一个寻求救国良策的爱国青年(2分)。(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18分)秃的梧桐14、憔悴葱茏(每字0.5分共2分)15、同样表示惋惜,开头说“难得活”,结尾说“不得活”,说明人们对秃梧桐的存活越来越没信心,显示出秃梧桐生存的艰难,(2分)此外在结构上有前后照应的作用。(1分)16、本文是以秃梧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答“以时间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或“以秃梧桐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给1分,共3分)17、和秃梧桐一样,其它植物也在秋天渐渐萧条,但也都在顽强地活着。这使得秃梧桐体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普遍的意义,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答“写其它的树和花衬托出秃梧桐的顽强生命力,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给4分;只答“衬托”或“深化中心”,缺乏分析,给1分)18、这句话是说,即使秃梧桐死了,它的种子也会将它的生命延续下去,生命是生生不息的(3分)。19、示例: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只要扣紧“秃梧桐”来谈,言之成理即可,3分)20、人类造成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21、让人类呼吸到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冬夏昼夜长短变化的感觉不复存在。加剧地球的能源危机。引起气压和气温的变化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22、这一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大气污染使日照时间越来越少这一事实,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23、因为日照时间减少,就直接减少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这样也就减少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数量,所以新鲜空气越来越少。24、议论有总结全文的作用。
C.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全卷共三大题, 满分100分, 120分钟完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题分 20 40 40 100
得分
亲爱的同学,本学期一百多个欢快的日子转瞬即逝,面对眼前的试卷,只要你认真审题,从容应对,你一定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以迎接快乐的暑假生活。祝你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颔(hàn)首低眉
B. 禁锢(gù) 招徕(lái) 诘(jié)责 众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门楣(méi) 即物起兴(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广袤(mào)无垠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落弟 奥秘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制滥造 沧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踌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写下列诗句(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请将下面陆游《岳池农家》里的两句诗写在后面的空格内. (2分)
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
5. 请你写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鸟虫鱼的古诗词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内。(2分)
6. 下面画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 请任选2个修改. (4分)
从2003年5月21日开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②历时大约整整6个月。依据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③即政府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履行义务教育职责,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情况,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情况,④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加办学条件情况,教育违规收费情况,⑤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利益保障情况等。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阅读题(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 分别回答问题. (10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宇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8.简要概括上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2分)
答:
11.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 (写对两点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题. (14分)
诗中有科学 (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2. 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4分)
13. 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答:
14.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2分)
15. 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2分)
16. “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答:
17.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2分)
答:
(三)文学名著名阅读(3分)
18. 请你写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对上述作品中哪一个方面感受最深刻? 为什么? (2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 然后完成2024题. (1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2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无从致书以观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请用简短的话归纳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内)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在一次与同学玩牌的过程中,因与同学发生了纠纷,受到了同学的侮辱,便怀恨在心。在经过准备后,他残忍地将4位同学杀害了。马加爵残忍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反思这起悲剧事件,如果当初那几位同学不对他进行侮辱,伤害他的自尊,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就会在阴霾的天气里给别人投洒一缕阳光,在干渴的日子里给别人带来一丝雨露,在寒冷的季节里给别人送来一片温暖,学会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请以“学会尊重”这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20分)
1. B 2. B 3. (1)病树前头万木春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只缘身在此山中 (5)但愿人长久 4. 略(无错字、漏字、增字, 书写美观工整、规范可得满分, 否则, 酌情扣分) 5. 略(开放性试题, 只要切合题目要求, 无错字、漏字、增字, 书写工整、规范得2分, 否则, 酌情扣分) 6. (1)“召开”改为“开展” (2)删去“大约”或“整整” (3)在“教育职责”后加“的情况” (4)“增加”改为“改善” (5)“利益”改为“权益” 7. 示例: ①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 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 ②爱心是一缕炎炎夏日的清风, 使烦躁不安的人感到无比的凉爽 ③爱心是一股撞开闸门的春水, 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以“爱心”为陈述对象, 又构成了排比句式, 即给满分)
二、(40分)
(一)(10分) 8. ①“我”的考试成绩被人怀疑和讥刺(或:匿名信的指责;②匿名信事件)“我”看时事片时的情形和感受(或:看电影的感受;看电影事件) 9. 对日本一些学生的怀疑和歧视,“我”十分不满,(用反语)表达了极为愤慨的感情 10.“我”深感当时中国的国民精神麻木、毫不觉悟 11. ①个人的命运(遭遇)往往与祖国的命运(强弱)息息相关 ②国民的不觉悟是国家不强盛的重要原因 ③要使国家强盛,首先要使国民觉悟 ④个人的选择应考虑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
(二)(14分) 11. 远景 全景 中景 特写 12. 不能互换。因为第③段中所举的例子全是唐诗 13. 不能互换。因为第③段中所举的例子不全是诗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错1字扣1分,直到扣完) 15.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错1字扣1分,直到扣分) 16. 应该放在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 17. 示例:“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的虚幻的楼台城廓。现多比喻虚幻缥缈的事物;“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另外还有:“炉火纯青”、“趁热打铁”、“一叶知秋”……
(三)(3分) 18. 篇名和作者对应正确得1分 19. 只要求就作品的某一点谈感受。感受鲜明准确,说理中肯,表达精炼即可。否则,酌情扣分。
(四)(13分) 20. C 21.(1)假:借 (2)再:两次,两顿(每解释正确一个给1分)
22. D 23. 应在关键文言实词、虚词上考虑翻译的准确性,适当扣分 (1)译句:时常向藏有书籍的人家去借。(借来后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归还。(注意重点词语“每”“于”等的翻译) (2)译句: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注意重点词语“以”“足”“知”“口体之奉”的翻译)24. 这段文字通过叙述作者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告诉我们应勤学好问,勇敢面对各种困难,不慕虚荣,以学习为最大乐趣。(归纳不够准确或完整,应酌情扣分)
三、作文(40分)
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30分 一等(40—36分) 二等(35—30分) 三等(29—20分) 四等(19—0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语言流畅
字迹清楚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较规范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够充实
感情基本真实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体潦草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当
内容单薄
感情虚假
结构混乱
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不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发展等级10分 能在下列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作得较为突出即可评分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有创新
①较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较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材料较丰富
④形象较丰富
⑤意蕴较丰厚 ⑥词语较生动, 句式较灵活
⑦善于运用修辞方法 ⑧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精巧
⑨联想和想象较为独特
⑩表达有一定个性特征
D. 八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试卷及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诘责内(jié)黝黑(yǒu)容感慨(kài)B、污秽(huì)睥睨(nì)憎恶(zēng)C、执拗(yòu)馈赠(kuì)骈死(pián)D、烨然(yè)教诲(huǐ)譬如(pì)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A、疲倦不堪(能忍受)正襟危坐(端正的)花团锦簇(聚集)B、冥思苦想(深沉)深恶痛疾(疾病)小心翼翼(严肃谨慎)C、不可名状(说出)诚惶诚恐(实在,确实)广袤无垠(边际)D、美不胜收(尽)杳无消息(远得看不见踪影)千山万壑(山沟)
E.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答案
拿出试卷来就有答案了。。
F.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IE4.X:在〔查看(View)〕菜单中〔字体(Fonts)〕,然后选[简体中文(Simplified Chinese)GB2312]。 ·IE5.X:在〔查看(View)〕菜单中选〔编码(Encoding)〕,然后选[简体中文(Simplified Chinese)GB2312]。 在查看编码中是否可以选择更改编码方式,此外XP SP2补丁也可能引起部分网页浏览时出现乱码 微软的相关网页: www.microsoft.com/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zh-cn&FamilyID=e29e54c2-715e-4f04-b995-6e060ac7e5b1 微软下载地址: download.microsoft.com/download/6/3/a/63a2d9a3-43c8-47ba-bab1-67ce70de52cb/WindowsXP-KB886677-x86-chs.exe
G. 2014年淮北市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暑假作业第十七面的答案
把题目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