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语文考试大纲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5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语文考试大纲暂时还没出来,但是每版年的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权都是差不多的你可以直接点击参考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大纲来了解更多。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 哪里能下载到09福建高考考试说明里的英语词汇录音啊~~~~~~~~~
很遗憾,没有。
没看考试说明连单词的中文意思都没给吗...
建议买本天利的高考词汇表,很全很详细。
3. 2009福建高考考试说明
http://www.jyb.cn/gk/gksx/200901/t20090112_235032.html
福建09年高考考试说明
今年是我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的第一年,我省所有科目首次实现自行命题。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最大变化在于绝大多数科目都设置了选考题。昨天,备受全省考生和家长关注的2009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正式出台,对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各科的亮点、考试范围、试卷结构和试题难易度比例作了详细规定。
语文:重点考查六大能力
必考选考均有难易不同考查
亮点: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设置的选考内容,不同选考模块试题之间有相近的难度值;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大能力。
考试范围: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试卷结构:语文试卷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全卷难度值0.6左右,试卷满分150分。其中选择题约15%,非选择题约85%。
语文试卷包括六大题,具体题型及所占分值如下:(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包括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文言文阅读15分、古代诗歌阅读6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包括文学名著阅读10分,文化经典阅读6分;(三)现代文阅读12分;(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写作70分。
数学:低难度试题比例增大
部分选修内容首进理科卷
亮点:今年我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提出,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4∶4∶2。而2008年我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提出,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3∶5∶2,这意味着今年高考数学难度低的试题比例可能会比去年增大;由于选修课程系列4中的《矩形与变换》《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是我省首次作为选考内容进入理科数学高考试卷,试题将会注意与实际教学相适应,难度定位为中等偏易。
考试范围:文科数学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系列1的内容;理科数学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其中必考内容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系列2的内容,选考内容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选修课程系列4的4-2《矩形与变换》、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等三个专题的内容。
文科数学试卷包括第一卷和第二卷两个部分。第一卷为12个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理科数学试卷包括第一卷和第二卷两个部分。第一卷10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其中必考部分由5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安排在第21题,作为解答题出现,由选修课程系列4的4-2《矩形与变换》、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等三个专题各命制1小题,考生从3小题中任选2小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小题记分。
试卷结构:文、理数学试卷均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全卷难度值控制在0.6左右,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不得使用计算器。全卷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难度值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值在0.4~0.7的试题为中等题,难度值在0.4以下的试题为难题,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4∶4∶2”。
据了解,文科数学试卷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填空题共4题,每题4分,共计16分。解答题共6题,共计74分;理科数学试卷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共计50分。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解答题共6题,其中必考题5题,选考题1题(包含3小题,每小题7分,考生从中任选2小题作答,满分14分),共计80分。
英语:首设短文填词新题型
词汇量减少阅读写作量增加
亮点:在2008年我省英语高考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内容包括词汇量、题型、阅读量和书面表达题的单词数的调整和变化;今年高考英语试题不拘泥于某一种或某一版本的教材,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试卷结构、难易度等方面平稳过渡,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及必要的区分度。
考试范围:针对《新课程标准》附录词汇表中的七八级共约3500个单词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共收录七级词汇约2500个、八级词汇约650个和数词、月份、星期、主要国家名称及相关信息等词汇总计约3200个单词,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设计新题型时,英语学科增加了语境设置的主观题。该题采用短文填词的形式,替换2008年英语试卷中的短文改错题;今年阅读理解题的总阅读量不少于1300个词,而去年英语高考阅读理解题的总阅读量要求不少于1000个词;今年首次增设短文填词题,这道题将给出一篇约130个词的短文,而2008年短文改错题旧题型是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今年书面表达题要求考生写一篇12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而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书面表达题仅要求考生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
试卷结构:英语学科仍实行自行命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试卷由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英语试题难度值设定为0.6左右。试题以中档题为主,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3∶5∶2,容易题的难度值为0.7以上,中档题的难度值为0.5~0.7,难题的难度值为0.3~0.5。
文科综合:每个学科各占100分
历史地理选修所占比例相当
亮点:文科综合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既体现学科特点,又反映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热点、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尊重考生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差异,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根据选修课教学实际设置选考题。
考试范围:思想政治考试范围包括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内容,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两个选修模块内容和时事政治。
历史考试范围包括《历史1》《历史2》《历史3》三个必修模块内容,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三个选修模块内容。
地理考试范围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必修模块内容,选修2《海洋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三个选修模块内容,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的相关内容。
试卷结构:文科综合试卷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全卷难度值为0.6左右(其中思想政治:0.6~0.65,历史:0.6左右,地理:0.55~0.6),试卷满分30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分别占100分)。
文科综合试卷包括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其中第1卷为考生必答的单项选择题,共36题144分;第2卷为非选择题,共156分,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必考题共3题,约116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1题,分别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必修内容。第二部分选考题共8题,约40分,考生可从中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各1题作答,即从思想政治学科《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科学思维常识》两个选修模块的试题中选答一个模块的试题,选修模块的内容约占思想政治学科总分的10%。从历史学科《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三个模块的试题中选答一个模块的试题,其中选修模块的内容约占历史学科总分的15%。从地理学科《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三个模块的试题中选答一个模块的试题,其中选修模块内容约占地理学科总分的15%。
理科综合:物理所占比重最大
生物学科选考内容必须作答
亮点:理科综合试卷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重视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试题适度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关注考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关注考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潜能。设置选考内容,不同选考模块试题之间有相当的难度值。
考试范围:物理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包括“物理1”模块中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物理2”模块中的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选修3-1”模块中的电场、电路和磁场,“选修3-2”模块中的电磁感应和交变电流,“选修3-4”模块中的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和相对论;选考内容包括“选修3-3”模块中的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和“选修3-5”模块中的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和原子核。据了解,物理学科必考内容分值占90%(其中力学部分约占45%,电学部分约占40%,光学部分约占5%),选考内容分值占10%。物理科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其中选考模块的考查不出现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化学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其中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必考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等五个方面;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物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生物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在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和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必修模块的范围内容;选考内容在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的范围内,在2009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福建卷)中,生物选考内容只设置一道非选择题,为必答题。
试卷结构:理科综合试卷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全卷难度值0.6左右(其中物理:0.55~0.6,化学:0.6~0.65,生物:0.6~0.65),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全卷总题量32题,考生需作答30题(其中物理11题、化学11题、生物8题)。
理科综合试卷包括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第1卷为考生必答的选择题共18题,共占108分。其中生物共5题占30分、化学共7题占42分、物理共6题占36分;第2卷为非选择题,共占192分,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必考题共9题占137分,物理、化学和生物分别有4题、3题和2题。第二部分选考题共8题占35分,考生可从中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各1题作答。
4. 福建教育考试院单考试大纲栏目在哪
【优仕达教师招考为您解答】2016年厦门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暂时还没有发布,你可以根据2015年的考试大纲进行复习,考试大纲一般变化不大。届时可以上福建教育考试院下载。
5. 2021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内容是什么考试大纲在哪里查看
2021年福建省的教师招聘考试内容,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总结:
中小学部分版:考的是中小学教育综权合和中小学学科知识;
幼儿园部分:考的是幼儿园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综合知识;
特殊教育有单独的考试内容,包括职业理念和视听以及自闭症方面的专业知识;
中职学校教师招聘笔试部分一般和中学一致。
其中教育综合内容细分为:师德教育法律法规内容、教育学、心理学和考前一年的时政热点内容。
学科内容就是教材教法以及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考试内容也会涉及到高考题。幼教的学科考试内容主要是五大领域、幼儿法规和学前卫生学。
2021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时间预计在2021年4月11日,而考试大纲预计在考前两个月公布,考生那个时候再看考纲肯定来不及,所以现在可以先以2020年的考纲为准进行备考,然后等新考纲发布再看看增删的部分即可。
2021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6. 福建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到哪里找
这个是老师发的,可以去找今年高三毕业的学长学姐,问他们要
7. 2016广东和福建高考改用全国卷,那么指的是两个省份的卷子一样还是大纲一样
试卷不一定相同 但大纲一定相同
8. 跪求2009福建省理科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要具体的
一、物理学科
1.物理1“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中明确“共点力的平衡”的内容要回求为Ⅱ。
2.选修3-1“电路答”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内容要求从Ⅰ 改为Ⅱ。
3.“波粒二象性”内容从选修3-4移至选修3-5,包含“光电效应Ⅰ”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Ⅰ”两点内容及要求。
4.选修3-3“固体、液体与气体”中增加“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和饱和蒸气压Ⅰ”和“相对湿度Ⅰ”两点内容及要求。
二、化学学科
必考内容:“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中的“(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了解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删去“了解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三、生物学科
2-1“遗传的细胞基础”中 “(2)配子的形成过程Ⅱ;(3)受精过程Ⅰ”的内容及要求,改为“(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3)动物的受精过程Ⅰ”。
9. 2013福建专升本语文的考纲是怎样的 重点会考哪些古文。
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是文科类的就要考语文,语文是公共基础课。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具体考试内容包括:
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
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
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
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28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
(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
1、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3、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
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28篇精读课文具体考核要点:
1、《庄子•养生主(节选)》
(1)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2)识记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3)分析本文所能概括出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
2、《谏太宗十思疏》
(1)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2)分析“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
(3)理解本文喻证法和对比法相结合的论证特点。
3、《答司马谏议书》
(1)理解驳论文章“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议论方式。
(2)分析作者辩驳论敌观点时分别采用的“据实反驳”和“据理反驳”的特点。
(3)理解本文虽语气平和,但态度坚决的寓刚于柔的特点。
4、《今》
(1)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理解本文这一论点的现实针对性。
(2)理解作者从“今”的时间意义和客观存在意义两个层面来论证中心观点的特点。
(3)理解本文中多种论据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4)理解演绎法的论证过程及其作用。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识记这是一篇驳论文章。
(2)理解本文确立的颂扬“民族脊梁”的坚强意志和自信心的中心论点。
(3)分析本文抓住论敌逻辑错误加以辩驳的论辩特征。
(4)理解本文最后一段话的深刻含义。
6、《裘》
(1)掌握裘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
(2)理解本文所采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3)理解本文的结构方式及其表述特点。
7、《桥的运动》
(1)理解“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这一抽象事理。
(2)掌握本文的结构层次与结构方式。
(3)理解桥的“动平衡说”。
(4)结合本文内容,理解科学小品的特点。
8、《垓下之围》
(1)理解本文肯定项羽重大历史功绩,同时批评项羽缺乏政治远见的基本倾向。
(2)把握本文通过三个场面描写塑造项羽悲剧英雄形象的写作特点,分析项羽主要的个性特征。
(3)具体分析本文运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特点。
9、《张中丞传后叙》
(1)认识本文驳论与叙事并重的特点,并分析这两者内在联系。
(2)理解本文“以论传人”的写人方法在驳论部分的具体应用。
(3)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在刻画张巡、南霁云性格特征所起的作用。
(4)分析本文三个主要英雄人物相互映衬的关系,以及通过反面人物来反衬他们的特点。
10、《始得西山宴游记》
(1)理解本文反复出现“始得”二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意义。
(2)理解本文第一层次成为第二层次铺垫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写西山的特点。
(4)领会作者得出“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感悟的过程。
11、《登西台恸哭记》
(1)理解本文为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宋朝覆亡而恸哭的强烈爱国情感。
(2)领会本文“哭”字贯串全文的结构特点。
(3)具体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在表达主题、抒发情感、烘托气氛等方面的艺术表现功能。
12、《徐文长传》
(1)理解徐文长独立一时、卓而不群的奇特个性,和忧愤成疾、颠狂自戕的悲惨命运。
(2)理解本文“文中有我”,感情强烈的总体特色。
(3)分析本文“以事传人”与“以论传人”相结合的写人方法。
13、《故乡的野菜》
(1)理解本文运用比较、烘托方法所抒发的眷念故乡的情感。
(2)分析本文运用民歌、谚语来点染、抒发情感的作用。
14、《废园外》
(1)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
(2)分析本文虚实结合、虚实相生,通过想像来展开叙事、抒情的艺术表达方式。
15、《国殇》
(1)理解本诗题目《国殇》的含义,概括本诗的主要感情倾向。
(2)分析本诗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这首诗。
16、《短歌行》
(1)体会诗中所表现的复杂、矛盾的情感,概括全诗的主旨。
(2)理清本诗的抒情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3)理解诗中用典、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所起的作用。
(4)背诵这首诗。
17、《山居秋暝》
(1)划分本诗写景部分的层次,概括其各自侧重点。
(2)理解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写作特点。
18、《春望》
(1)理解诗人通过望中所见、望中所感抒情的艺术特点。
(2)分析对本诗颔联两句含义的两种解释的各自特点。
(3)理解本诗中细节描写对深化主题的意义。
(4)背诵这首诗。
19、《泊秦淮》
(1)理解诗人夜泊秦淮的感慨所包含的深刻主题。
(2)理解这首诗构思精巧,表达含蓄的写作特点。
(3)背诵这首诗。
20、《关山月》
(1)分析这首诗感情层次,理解以“月”贯串全诗的结构特点。
(2)说明这首诗选取典型事物、典型场景来抒情言志的特点。
(3)背诵这首诗。
21、《再别康桥》
(1)把握作者重游故地,与之再别时眷念、珍惜相交织的情怀。
(2)理解这首诗通过选择意象、运用比喻象征来丰富诗歌内涵的艺术特点。
2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体会诗人对祖国母亲的深沉挚爱之情,以及渴望祖国日益强盛的殷切情意。
(2)掌握本诗多重显、隐意象叠加的抒情手法。
(3)理解诗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理清诗篇情感逻辑层次。
2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理解词人表达的身处特殊情景的特殊感受。
(2)理解这首词“触物兴感”的抒情手法。
(3)说明“雕栏玉砌”与“小楼”、“朱颜”所构成的双重对比关系。
(4)背诵这首词。
24、《雨霖铃(寒蝉凄切)》
(1)理解这首词点染手法所起的作用。
(2)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本词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背诵这首词。
2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理解这首词上片词人所点明的“无人会,登临意”深刻内涵。
(2)识记这首词下片三个典故的本事,以及词人用典的创作意图。
(3)背诵这首词。
26、《前赤壁赋》
(1)体会苏轼写作此赋时的复杂心态和情感变化,把握作者忘怀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2)理解并分析此篇赋文创造性地运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手法来表现内心矛盾的独特构思。
(3)具体分析此篇赋文写景、抒情、说理有机结合,具有理趣之美的特点。
27、《风波》
(1)理解本篇小说题目《风波》的含义。
(2)分析七斤与赵七爷,九斤老太与六斤这两组人物分别对应的关系。
(3)理解人物对话对刻画人物、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4)指出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突出七斤这个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5)分析小说开头、结尾两处场景描写在烘托、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
28、《断魂枪》
(1)理解本文时代背景的交代对表现人物的意义。
(2)概括主要人物沙子龙性格特征和复杂心态。
(3)分析次要人物王三胜、孙老者对沙子龙的塑造所起的对比、衬托的作用。
(4)理解本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意义。
三、试卷题型和分数结构
(1)选择题:20分
(2)填空题:10分
(3)语词解释题:10分
(4)翻译题:10分
(5)简答题:20分
(6)简析题:30分
(7)作文题:50分,命题作文,文体不限(但不能写成诗歌),字数要求800字。
四、考试命题用书
《大学语文》,福建省教育厅组编,吴雄、邵良祺主编,陈庆元主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
10. 2020年福建教招考试大纲有哪些变动
2020年考纲变动说明
一、法律法规:
新增或调整: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年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年修正)
1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13.《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
删除:
7.《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14.《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15.《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16.《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二、教育学
删除:7.教师与学生 (3)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增:2.教育与社会发展 (4)教育与人口
三、心理学
删除: 5.思维 (3)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新增: 19.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4)创造性及其培养
23.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概述 (2)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考纲表述调整 :(2020-2019)
(1)学习概述 (1)学习及其分类
(1)学习动机概述 (1)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技能概述 (1)技能及其种类
(1)学习迁移概述 (1)学习迁移及其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