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考试模拟题(人教版) 制卷人卢开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总分 总分人
(此卷120分钟内完成 )
得分 评卷人
(第一部分)拼音、字、词(32分)
一、 读拼音写词句,并用横线划出整体认读音节。(11分)
zī xún dī’àn yǔn nuò
( ) ( ) (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 )
二、照例写词语。(5分)
1、 绿油油: 、 、 。
2、人才济济: 、 、 。
3、整整齐齐: 、 、 。
三、组词。(4分)
悔( ) 概( ) 折( ) chā ( )
差
侮( ) 慨( ) 拆( ) chà( )
四、给下面的词语写出意思相反的词语。(6分)
渺小( ) 分裂( ) 干燥( )
愚笨( ) 卑贱( ) 藐视( )
五、按一定的顺序,把下面各组词重新排列。(2分)
(1)少数 全部 没有 一半 多数
(2)结果 发芽 播种 开花 长叶
六、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填入的字。(4分)
请( )自误 阴谋( )计
( )世闻名 波( )壮阔
得分 评卷人
(第二部分)句子(18分)
一、 缩句。(2分)
当过体育记者的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
二、 改成有引号的句子。(2分)
庆龄笑着对李姐说,正因为她是领导才让她坐北朝南的……
三、 修改病句。(2分)
《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四、 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2分)
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您最需要的东西吗?
五、 改为“被”字句。(2分)
诸葛亮把借来的箭交给了周瑜。
六、 用自己的话理解下面的句子。(2分)
何不试之以足?
七、按原文填空。(6分)
1、在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 罢了……我 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 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 啊? 《匆匆》
2、……白日 须 , 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 ,便下襄阳向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三部分)阅读(2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课内阅读(14分)
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昨天晚上我挨(āi ái)了一(吨 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zháo zhe)了。老板jiūzhe ( )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那皮带(奏、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那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xīzhōu( ),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亲爱的爷爷,发发cíbēi( )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dǎo gào( )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凡卡》
1、 选择括号里的正确读音。(1分)
2、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1分)
3、 根据音节写词语。(2分)
4、 结合语句解释词语。(3分)
收拾 捉弄 打发
5、 短文已经用双竖线分为两层,你认为这段的构段方式是以下哪一种,请在括号里打勾。(1分)
因果( ) 并列( ) 递进( )
6、 请写出各层的层意。(2分)
7、读画横线的句子应用下面哪种语气:( )(1分)
a、请求 b、要求 c、哀求 d、命令
8、小凡卡在老板家受尽了折磨,他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告诉爷爷的: (2分)表现了凡卡的 。(1分)
(二)课外阅读(6分)
阅读短文,然后作答。
借粮
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绝粮断炊,于是便派学生子路与子夏两人去向当地农夫借粮.
一老农说 :“我听说孔夫子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世间百物,无一不晓。你俩是夫子高足,当然也是学问渊博。我有一个小问题,你俩的解答如能使我释疑,再借不迟,否则就莫怪我不义。”
子路说:“请问老伯,是什么问题?”
老农说:“人的身上,头发要比胡须长得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子路一时愣住了,茫然不知所对。
子夏马上解释说:“头发是天生的,因为娘胎里就有了,所以长;胡须是后天的,弱冠(ruò guàn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时才有,所以短。”老农听了很满意,便把粮食拿了出来。
子夏拿到粮食后,拖着子路快走。子路有些迷惑:“这粮食是他自己甘愿借的,又不是我们硬抢的,还怕什么?”
子夏说:“如果我们不赶快离开,万一老伯追上来,问胡须与眉毛的比例,我又该怎么回答呢?”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2分)
高足
释疑
2、 为什么“子夏拿到粮食后,拖着子路快走”?(2分)
3、“子夏说:‘如果我们不赶快离开,万一老伯追上来,问胡须与眉毛的比例,我又该怎么回答呢?’”实际上是子夏怕老伯 。
(第四部分)作文(30分)
得分 评卷人
要求:1、题目自拟。
2、内容不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应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3、写出真情实感,书写工整。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综合练习八
一、填空题
1.十五亿八千零四十万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记作( )。
2.3.04 L=( ) L( )mL
8 h 45 min=( )h(填小数)
3.a+b=3(a和b都是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乙班人数的比是( )。
5.把一个直径是10dm,高是10dm的圆柱体,沿着它的直径切成两部分,这两部分表面积的和比原来直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 )dm2。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2.假分数的分子一定大于分母。 ( )
3.因为3x=5y,所以x∶y=5∶3。 ( )
4.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做99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 [ ]。
A.98%
B.99%
C.100%
2.平行四边形 [ ]。
A.是轴对称图形
B.不是轴对称图形
C.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3._______一定是互质数。
[ ]
A.两个都是质数的数
B.公约数是1的两个数
C.一个质数,一个合数
D.相邻的两个数
4.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底相等,它们的面积的比是1∶2,它们高的比是 [ ]。
A.2∶1
B.1∶4
C.1∶1
[ ]。
A.11
B.9
C.10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2×1.25×4×5×8
五、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1.6375+450÷18×101
3.5.4×0.8+2.6÷2
六、列式计算
2.x的5倍减去37.5等于100。(用方程解)
七、几何计算
下图梯形的面积是450cm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八、应用题
1.青年农场第一天割麦8.5公顷,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割20%,第二天割多少公顷?
2.一份稿件,单独一人抄,甲要用10h完成,乙要用12h完成,丙要用15h完成。先由丙一人先抄4h以后剩下的由甲、乙两人合作,还要几小时可以抄完?
3.造纸厂1999年前7个月完成全年计划的75%,后5个月再生产1800 t就可以超过计划300t,1999年计划生产多少吨?
4.一辆汽车由甲城去乙城,每小时行45km,4h到达。回来时,
5.甲、乙、丙三个仓库共有粮食300万t,各运出40 t后,甲、乙、丙三个仓库所剩粮食重量的比是7∶5∶6,甲仓库原有粮食多少吨?
6.丽山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希望工程”捐款情况,有部分数据已记载到统计表上,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不要求列式)
7.一个圆锥形砂堆,底面周长是6.28m,如果这堆砂子的体积是1.57m3,那么这堆砂子的高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1.1580400000,16亿
2.3升40mL 6.75时
3.b,a
4.3∶2
5.200
二、1.√ 2.× 3.√ 4.√
三、1.C 2.C 3.A、B、D 4.B 5.C
四、1.10000 2.25
五、1.8900
3.5.62
7.2
六、1.1 2.x=27.5
七、375cm2
八、1.10.2公顷
2.4h
3.6000 t
4.3.6 h
5.110 t
7.1.5 m
② 小学六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考试题
六年级复习题五
1、看拼音写词语。
zhu d o xi ku sh n o k n c j n g ng mi o sh nu f q ng x
( ) ( ) ( ) ( ) ( ) ( ) ( ) ( )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词语。
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 ( 张冠李戴 )
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 )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读书不认真,不仔细,不理解意思。 ( 囫囵吞枣 ) 连声称赞不止。 (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良师( )友 ( )流不息 狂风怒( ) 再接再( ) ( )转反侧
威武不( ) 汗流( )背 轻举( )动 万( )俱寂
4、把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王老师把问题分析得十分(深奥 深刻),对大家启发很大。
新校舍的图设计得十分(周密 精密),还标出了哪儿是布告栏,哪儿是绿化带。
那块石碑的字迹依然(清晰 清楚),很容易辨认。
5、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杰出”是什么意思?哪些事例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6、改写句子,去掉引号,但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李涛报名时对老师说:“我叫李涛,家住荷花巷62号。”
—————————————————————————————————
江姐回答说:“上级的姓名地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地址,我也知道。但是……”
——————————————————————————————————
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的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把钱退回去
彭总担任国防部长期间,曾多次出国访问。每次出国,他都很节俭,从不多花一分钱。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 说:“过去,我们节约每一个铜板,是为了革命战争;今天,我们节约每一分钱,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有一次,彭总要带一个代表团出国访问。根据规定,发给他几百元的服装制作费。他除了做一套便服外,把剩下的钱全部退给公家。参谋建议多做两套衣服,可以随时换洗。彭总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不花自己的钱,就是不知道心疼。不做,把钱退回去。”
彭总不仅在服装制作费上注意节约,而且在生活补助费方面也尽量节俭。1957年11月,他随同毛主席率领的代表团出国访问。回国前,大家都把节省下来的生活补助费,购买一些东西带回去。而彭总呢,却 什么也没买。参谋请示他买些什么东西回去,没想到刚一开口,彭总说:“你又是来动员我花钱的吧?不买,什么也不买!”
他看参谋笑而不答( )就平心静气地说( )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 )底子又薄( )经济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 )我们能省一点儿( )积少成多( )也好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
参谋不好再说什么啦,问:“多余的生活费怎么办?”
彭总斩钉截铁地说:“全部退给国家!”
A、在第四自然段的( )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B、划出短文中的过渡句。
C、短文中写了彭总的哪两件事?彭总把节约下来的钱全部退给国家是为了什么?
8、读拼音,写词语。
sh ng w sh i ji xi hu s ru n l u xi n w i q bi sh nu n k ng
( ) ( ) ( ) ( ) ( ) ( )( )( )
9、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正是响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 )
正是吃西瓜的季节。中午,爸爸汗流夹背地搬回四只西瓜。( )
我不后悔,奶奶、妈妈不是常常检不好吃的东西吃吗?( )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正有气力。”( )
10、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生气勃勃( ) 情深意切( ) 大公无私( )七嘴八舌( )
1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A、( )工作很忙,王叔叔( )坚持每天晚上去培训班学习。
B、他( )会驾驶汽车,( )会修理汽车。
C、小华( )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她从不骄傲自满。
1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
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丰碑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飞雪前进。战士们刚刚穿上破旧的棉衣。严寒却把云中山冻成一只冰砣。
军长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军长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忽然,警卫员回来报告军长:“……前面……冻死了一个人……”军长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前面走去。
一位冻僵的老战士,背靠着一棵枯树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但神情却十分镇定、自然。半截纸卷的旱烟还夹在手中,烟火早已被飞雪打灭。他微微向前伸出来,好象要向战友们借火。他穿着破旧的单衣,像树叶一样贴在身上,一时看不清他的面目。他为什么没穿棉衣?
军长的脸顿时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猛然,他转过头像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我要……”没有人回答。“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不知是谁小声对军长说:“他就是军需处长……”军长正要发火的手势停止了。他注视着死去的战友,泪水润湿了眼眶,向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风更大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死者,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A、快速默读课文,回答:军长向谁行军礼?为什么要行军礼?
B、将短文分为三段,写出各段的短意。
14、 g ob k p n g y ng yu n wBng
( ) ( ) ( )
15、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上横线。
兴安岭(x ng x ng) 空隙(k ng k ng) 记载(z i z i) 盛气凌人(ch ng sh ng)
16、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
失信 1没有掌握住;2违背;3没有达到目的;4过失,错误。 疾驰 1病,身体不舒适;2很;3快,迅速;4疼痛。 兴国安邦 1 举办,发动;2起来;3旺盛;4流行,盛行;5准许。 左顾右盼 1盼望,想望;2看。
17、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换成两种不同的说法。
例:在短短的40天多内,侵华日军杀死了35万中国人。 蒙蒙细雨淋湿了妈妈的头发。
在短短的40多天内,侵华日军把35万中国人杀死了。 ———————————————
在短短的40多天内,35万中国人被侵华日军杀死了。 —————————————————
因为它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所以人们称它为“兴安岭”。
——————————————————————————
——————————————————————————
18、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排比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C、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
D、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华佗学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了( )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 ),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侯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侯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他在3年时间里就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3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经( )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 )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 )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A、选择下面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
解除 消除 艰辛 辛苦 因为 磨练 锻炼 阅读 攻读 埋怨 责怪
B、文章分段已用“‖”标出,请用“/”给第二段分层,并写出层意。
C、用“∽∽∽”在文中划出最能反映华佗认真学医的两句话。
D、比较下列一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短文中为什么采用前一种写法。
华佗一面耐心地侍侯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华佗耐心地侍侯病人,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E、华佗能学得一手好医术,靠的是( )
1立志与拜师 2拜师和勤奋 3实践和读书 4立志和勤奋
⒛xu ny o d ngsh ng nxi ng f ngx ch nd ng b om n
( ) ( ) ( ) ( ) ( ) ( )
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并改正确。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 六(2)班的数学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
因为小清的爸爸是中学教师,所以他的妈妈是小学教师。
按课文填空。
多数人都在花下走来走去,———————好;——————,也好;————————,更好。
到处都是——————,到处都是—————。——————,——————,——————,——————,有的———————,有的———————。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铅笔盒
今年4月12日是我10岁生日,姑妈拿出一个精致的塑料铅笔盒送给我。我拿在手中,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铅笔盒的盖子上印着一个鹤发童颜的“南极仙翁”,坐在草地上,拄着龙头拐杖,拐杖上系着一个装药的葫芦,正在对着仙桃、仙鹿微笑。打开盒盖有层海绵,摸上去既柔软又舒服。铅笔盒里面分成许多格,可以放许多东西。
妈妈从厨房走出来,看见这个铅笔盒,笑着说:“好漂亮啊!我小时侯用的铅笔盒是布缝的,在袋口上勒一根绳子,稍不注意就会弄成死结,十分不方便。”舅舅接着说:“我小时候用的是铁皮制的铅笔盒,用不了多久就会生锈。”他又羡慕地对我说:“这个铅笔盒多漂亮呀!”
听了他们的话,我想,妈妈用布袋,舅舅用铁皮盒,而我用塑料盒,我们生活变化有多大啊!
透过这小小的铅笔盒,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祖国明天的壮丽图景:一排排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飞驰的汽车,欢乐的人群,中国宇航员乘坐飞船在宇宙翱翔……祖国的明天多么美好!明天的铅笔盒又将是怎样的呢?
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系(j x ) 佛(f f ) 赤(ch sh )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爱不释手: 鹤发童颜:
在短文中,哪些地方是由眼前的事物产生的联想?用~~划出来。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正确的答案上打√
反映“我”一家人勤俭节约的好品德。( ) 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
说明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 说明工人手艺高,文具盒做得精巧。( )
读拼音,写汉字。
地ji o( ) 平h ng( ) 泛l n( )成灾 甘zhe( ) f ( )盖
野性难x n( )
解释成语。
不计其数: 成群结队: 荡然无存:
表示数字得词的作用:1确数;2概数;3序数;4虚指。指出下面各句中表示数字的词的作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964年,几百万只青蟹在中东造成蟹灾。( )
第三周开始,我检查竹篮,一切状况如故。( )
整个冬季,地窖里的气温一直很稳定,总是灾8至10摄氏度之间。( )
缩句
冬眠是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象。
一块块窗玻璃亮得能照出人的影子。
填空。读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一要把文章介绍的————————,二要琢磨文章的词句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他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把食物拖回巢去。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味,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蚂蚁认路 的本领很强。它认路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面留下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
按划线部分写成语。( )
造句 如果……就
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蚂蚁的知识。可以分为3部分,用“/”标明。
w n zhu n d u s u y n ni ng h u l ng w r n z o y n j x ng ch ng i
( ) ( ) ( ) ( ) ( ) ( ) ( ) ( )
m m w w n hu zh zh o zh n ch q ng xi ng w i s y b b d ng y ng k n k
( ) ( ) ( ) ( ) ( ) ( )
照样子写词语。
打球——— ———— ———— ————— 嗡嗡———— ———— ———— ————
轻悄悄————、—————、————— 座座山峰————— ————— —————
勤勤恳恳——————、———————、———————、———————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酷热( ) 碧波( ) 宠爱( ) 素称( ) 痴情( )欣欣然( )
修改病句。
面对碧波滚滚的大海放声歌唱。
爷爷穿着艰苦朴素的衣服。—————————————————————————
伯父逝世已整整10年了。—————————————————————————————
通过这次访问,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盲姑娘正和他哥哥说着话,看到有人进屋,连忙站起来让座。——————————————————————
我们学过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
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草
我喜爱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喜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块草坪,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春天一到,一下 子就铺满一大片。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春风吹过后,柔嫩的小草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在跳舞嬉戏。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x n ku ng sh n y ( ),乐而忘返呢!
你别看小草那样柔弱,可它们永远不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来了一场暴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慢慢地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象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是啊,小草没有鲜花那样娇艳,没有白杨那样挺拔,可是它们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严寒的冬天一过,小草又生机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在拼音后面的括号内填上汉字。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奄奄一息: 娇艳: 挺拔:
“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这里的“泪珠”指什么?
短文中哪一句是中心句?把它抄下来。——————————————————————————————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喜爱小草的思想感情的?—————————————————————————
ji n p qi n b z x n l q l l n q zh m ng l ng j ji o zh zh b l ( ) ( ) ( ) ( ) ( ) ( ) ( ) ( ) ( )
b ng zh y y u q hu y c o sh y n sh n yu l q
( ) ( ) ( ) ( ) ( )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模范(m m ) 调节(di o ti o) 模糊(m m ) 调动(di o ti o)
模样(m m ) 调派( di o ti o) 转椅(zhu n zhu n) 似的(sh s )
转变(zhu n zhu n)相似(sh s ) 天气好转(zhu n zhu n) 似乎(sh s )
分量(f n f n) 三年五载(z i z i) 分部(f n f n) 载重( z i z i)
选词填空。
照顾 照管
集体跑步得时候,排头不能跑得太快,要( )到排尾的同学。爸爸妈妈都出差了,一切事情都得自己( )。
浏览 审阅
晚上,爸爸把各地报纸( )一遍,再聚精会神地( )论文。
离开车时间不多了,我们就在这条大街附近( )一番吧。
知识 见识
为了增加( ),妈妈经常带我到各地旅游。 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 ),将来更好地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服务。
咨询 询问
爸爸打电话到车站服务台,( )今天北京到杭州的火车什么时候到站。 农业开发公司制订了发展规划,今天开会向专家( )。
简单 简朴 简陋
这位红军一直过着( )的生活。爷爷的住所是很( ),房里的陈设是很( )的。
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保卫国家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
我没有骗你。—————————————————
例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
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
造句
不是……而是 ———————————————————————————
要是……就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5年年初的一天。
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在给周总理做癌块切除手术。手术已完,医务人员正忙着给总理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台上睁开眼睛,微微阖动着嘴唇,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请来."
长期从事肿瘤防治事业的李冰同志,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她,又急忙返回。总理见她来到身边,叫道:“ 李冰同志,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知道。”李冰哽咽着说。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总理的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手术后千万要好好休息。‘李冰强忍着哭泣。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她耳边再次响起总理的指示: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
这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啊!
当医务人员带着总理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我们的周总理正在受着癌症的折磨。他那慈祥的面庞,已是异常消瘦;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地凹陷下去。然而,那目光却仿佛在重复地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有许多工作……
为了和病魔作斗争,医务人员给周总理喂饭。豆大的汗珠从总理额上滚落下来;晶莹的泪水从医务人员的腮边滴落下来!
呵!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惟独没有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人民,他就是这样在一分一秒地向生命索取……
查带点地字,填空。
索取:应查( )部,再查( )画。肃静 :先查( )部,共有( )画。
“这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啊!”这里的“亿万人民的心声”指什么?
找出中心句,把它划出来。中心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看拼音写词语
m y f y j sh zh m bi nhu nm c
r l iy ngku ng y ok ng f nf w ny n j z n
y nhu li olu n im q ngk p nt x ngf
zh nd ngj ti z oy ng ch ngsh nj nl ng
g sh j ji n p ngh ng y nb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