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超越训练升级版语文八下检测卷答案
典题例析〕⑴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神正在悄悄地走来A,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的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友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的话B。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书信。⑵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充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题目〕1、段(1)的划线句A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2、段(1)的划线句B中,“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为什么是“海市蜃楼”?3、“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结合整篇课文的内容谈谈你对“英国民族勇气”的理解。〔解析〕第1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作用的把握。一般而言,比喻、拟人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反复能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排比能增强语言气势;设问能引人注意,发人深思;反问能加强语气……解答时要先辨识这是何种修辞,再进一步结合具体语境谈其作用。第2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了解。解答时首先要先明确“海市蜃楼”的含义:比喻虚幻的事物,再联系上下文,了解此时的斯科特即将离开人世,所以“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他临前的想法。也正因为即将辞世,所以在斯科特眼中,一切变得虚幻、渺茫。第3题由点到面,由一个句子扩展到全文,让学生了解“英国民族勇气”的含义。斯科特一行是英国探险家的代表,是英国的英雄,我们可结合他们的行为来谈对“英国民族勇气”的理解:如诚实、守信,勇于承认失败,坦然面对成败;视如归、在亡面前绝不哀叹;为了大局富于自我牺牲;集体主义精神……〔参考答案〕1、拟人、比喻。 形象地表现出暴风雪之凶猛,暗示了斯科特一行悲剧性的结局。2、①“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时心中回忆的美好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 ②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见到他的祖国、亲人和朋友了。3、略。〔课时训练〕训练一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无垠( ) 遗孀( ) 夜不成眠( ) 毛骨悚( )然 凛冽( )( ) zhuài( )出来 diān( )狂 步lǚ( ) 鲁mǎng( ) 忧心chōng chōng( )( ) 二、找出并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跚跚来迟 ( ) 秧秧不乐 ( ) 母宁 ( ) 赢弱 ( ) 三、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刻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3、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四、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 )2、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 )3、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 )4、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 )5、啊,让,我们将永远怀念你的萨克管,我们将要建成你所梦想的空间站。( )五、简答。1、文章末句“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中,“所有这些”指的是什么?此句强调“在一切时代”有何用意?答: 2、题目中“悲剧”的前面用“伟大”二字加以修饰恰当吗?为什么?答: 3、在南极探险中,阿蒙森是成功者,斯科特是失败者。但作者却为斯科特立传而不为阿蒙森立传,细读文章末段,你能说出作者这样做的意图吗?答: 六、沿着下面这段话的思绪,讲究一点幽默,续写一两句话,组成一个语意完整的小段落。中国有了不起的“吃文化”:吃蛇,吃鳖,吃猫,吃鼠,也吃河豚,吃果子狸,这总还与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关。但也有“吃官司”、“吃黄牌”、“吃一刀”…… 训练二一、阅读课文6-11段(“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到“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完成1-6题。1.选出在修辞手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 )A.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B.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C.……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唯一武器。D.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2.当奥茨说要出去走走,文中写到“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其中的“不敢”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答: 3.有人认为,斯科特一行最后选择“在帐篷里等待神的来临”,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你认为呢?请结合文中的描写谈谈你的看法。答: 4.若末句“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改成“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好吗?为什么?答: 5.选段中一再描写凶猛的暴风雪,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答: 6.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斯科特及其队员身上具备哪些人类的优秀精神?答: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3题。⑴全体队员分成两组,携带剩余的全部公共和个人装备继续负重行军。在明朗的阳光下,大家穿越一道道流水冲击谷,爬上一道道漫坡。回首望去,博格达群峰已经幻影一般( )在高远的云雾间。此时此刻,你才能对自己在以往7天里作出的建树有所估量。那些在平日里只能借助于望远镜观察的神圣的峰峦,在过去的7天里,你曾经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投入到过它那父亲般( )的怀抱里。⑵你会透彻地感悟到,当你一旦离开被各自的功利扰昏了头脑的人群,投入到大自然固有的逻辑和灵性中去时,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时刻都在伴随着你。⑶当你孤立无助地沿着冰坡滑向深渊时,你前方队员伸出的雪杖会及时遏制你的下滑,你后方队员扎下的冰镐会让你及时获得一个牢固的支点。那一瞬间,你会为自己以往在人群中对无助老人的冷漠、为 ① 、为 ② 而深刻的汗颜。⑷当你完成了背负20公斤行囊,一天走完30公里山路,并垂直上升1000米的业绩时,你无法不想到,在此前的日子里,你曾经是一个把自己( )到连自己用的煤气罐都扛不到六楼的男人。⑸人类创造了光辉的现代化的物质,也令人悲哀的未能躲开某些现代伦理对个人精神的绞杀。但在1999年春节,有十三个性别不同,职业各异,年龄差距很大,但却( )大自然的逻辑和灵性的普通人,曾经走进天山深处,完成了一次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⑹他们从不后悔!7.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⑴建树: ⑵遏制: ⑶汗颜: ⑷绞杀: 8.为下面句中的空白处选择合适的词语。⑴博格达群峰已经幻影一般( )在高远的云雾间。(飘浮 耸立)⑵那些在平日里只能借助于望远镜观察的神圣的峰峦,在过去的7天里,你曾经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投入到过它那父亲般( )的怀抱里。(宽容 宽厚)⑶你曾经是一个把自己( )到连自己用的煤气罐都扛不到六楼的男人。(纵容 娇惯)⑷但在1999年春节,有十三个性别不同,职业各异,年龄差距很大,但却( )大自然的逻辑和灵性的普通人,曾经走进天山深处,完成了一次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相信 信仰)9.请说明下列句中数量词叠用的作用。 “在明朗的阳光下,大家穿越一道道流水冲击谷,爬上一道道漫坡”中的“一道道”是为了突出 。10.请根据语境在段⑶的“①”“②”两处补上两个恰当的例子。答:① ② 11.作者说“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时刻都在伴随着你”,作者认为“物质的美”指的是什么?“精神的美”指的又是什么?答: 12.作者认为探险是“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回归到哪里?为什么“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答: 13.文章的末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 21、伟大的悲剧训练一一、yín shuāng mián sǒng lǐn liè 拽 癫 履 莽 忡忡 二、跚-姗 秧—怏 母-毋 嬴-赢 三、1、以拟人化手法写出挪威国旗似乎在炫耀威力,显示威风。 2、①吞食 ②极度疲劳 3、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 4、比喻虚幻的事物。 四、1、议论 2、叙述 3、描写 4、议论 5、抒情 五.1.⑴所有这些“指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其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 ⑵用意在于强调斯科特等人身上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被磨灭,将成为人类永久的精神财富。 2、恰当。因为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虽然失败了,但人类征服南极这个生命几乎难以存在的、环境极端恶劣的地区,是超越极限的伟大创举,所以用“伟大”来修饰“悲剧”是恰当的。 3、作者认为重要的不是让世人了解谁最先到达南极,而是这历史事件背后的英雄人物给人的精神上的启迪和震撼。在斯科特身上,正体现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六、最古怪的是“吃一堑,长一智”,连“堑”也讲究“吃”,你说中国人思维中有多少是不能吃的?“吃一刀”、“吃不消”,碰上就倒霉,连“秀色”也是可以餐的,如译成外语,岂不吓坏老外?训练二1、D 2、体现了队友们为奥茨的这种泰然而有决然的英雄气概所震撼,也表现出他们惜别战友的心痛与无奈。 3、不是懦弱的表现。因为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已没有任何生还的希望了。他们的选择亡,以及临前的不哀叹,更是英雄气概的表现。 4、不好。因为原句通过“却”强调后者——队员们临前的表现。更突出了探险队员们视如归,勇于为探险事业奉献的英雄气概。 5、渲染了南极的酷寒,阴冷。烘托出斯科特一行此时失望、沮丧、终至绝望的心情,并为下文5人的相继献身作铺垫。 6、人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祖国对民族、对同伴、对亲人朋友的挚爱之情。 7、(1)成就;功绩(2)阻止(3)因羞愧而汗发于颜面,泛指羞愧(4)扼杀;压制 8、(1)漂浮(2)宽厚(3)娇惯(4)信仰 9、路途之漫长,行程之艰难 10、略。提示:主要从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漠的关系入手举例即可。 11、“物质的美”是指那些在平日里只能借助于望远镜观察的神圣的峰峦,在过去的7天里,你曾经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投入到过它那父亲般(宽厚)的怀抱里。“精神的美”指的是精神上的净化,意志得到锻炼。 12、回归到自然去。因为虽然会遭到失败的命运,但精神上的收获却是巨大的,所以不能用成败来评价。 13、强调、突出此行天山探险的意义。; 12.作者认为探险是“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回归到哪里?为什么“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答: 13.文章的末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 21、伟大的悲剧训练一一、yín shuāng mián sǒng lǐn liè 拽 癫 履 莽 忡忡 二、跚-姗 秧—怏 母-毋 嬴-赢 三、1、以拟人化手法写出挪威国旗似乎在炫耀威力,显示威风。 2、①吞食 ②极度疲劳 3、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 4、比喻虚幻的事物。 四、1、议论 2、叙述 3、描写 4、议论 5、抒情 五.1.⑴所有这些“指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其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 ⑵用意在于强调斯科特等人身上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被磨灭,将成为人类永久的精神财富。 2、恰当。因为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虽然失败了,但人类征服南极这个生命几乎难以存在的、环境极端恶劣的地区,是超越极限的伟大创举,所以用“伟大”来修饰“悲剧”是恰当的。 3、作者认为重要的不是让世人了解谁最先到达南极,而是这历史事件背后的英雄人物给人的精神上的启迪和震撼。在斯科特身上,正体现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六、最古怪的是“吃一堑,长一智”,连“堑”也讲究“吃”,你说中国人思维中有多少是不能吃的?“吃一刀”、“吃不消”,碰上就倒霉,连“秀色”也是可以餐的,如译成外语,岂不吓坏老外?训练二1、D 2、体现了队友们为奥茨的这种泰然而有决然的英雄气概所震撼,也表现出他们惜别战友的心痛与无奈。 3、不是懦弱的表现。因为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已没有任何生还的希望了。他们的选择亡,以及临前的不哀叹,更是英雄气概的表现。 4、不好。因为原句通过“却”强调后者——队员们临前的表现。更突出了探险队员们视如归,勇于为探险事业奉献的英雄气概。 5、渲染了南极的酷寒,阴冷。烘托出斯科特一行此时失望、沮丧、终至绝望的心情,并为下文5人的相继献身作铺垫。 6、人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祖国对民族、对同伴、对亲人朋友的挚爱之情。 7、(1)成就;功绩(2)阻止(3)因羞愧而汗发于颜面,泛指羞愧(4)扼杀;压制 8、(1)漂浮(2)宽厚(3)娇惯(4)信仰 9、路途之漫长,行程之艰难 10、略。提示:主要从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漠的关系入手举例即可。 11、“物质的美”是指那些在平日里只能借助于望远镜观察的神圣的峰峦,在过去的7天里,你曾经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投入到过它那父亲般(宽厚)的怀抱里。“精神的美”指的是精神上的净化,意志得到锻炼。 12、回归到自然去。因为虽然会遭到失败的命运,但精神上的收获却是巨大的,所以不能用成败来评价。 13、强调、突出此行天山探险的意义。
② 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六年级下册答案语文56页
书面评价: 5分
积累运用:共 30分。
一、(5分)枯萎 翡翠专 书籍 侵蚀 撇嘴
二、(属6分)略
三、(9分)略
四、(3分)略
五、(7分)观千剑而后识器 爆竹声中一岁除 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的身躯怎么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六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7页 共6页
7/8页
阅读检测:共30分。
六、(6分)1、轻烟 薄雾 朱自清 比喻 排比 拟人 2、外貌美 精神美 人格美 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③ 人教版五年级小学同步训练与测试语文期末测试卷(五)答案
试题答案】在下(试题下)
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语文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 基础知识。(0.38)
1. 看拼音写词语。(0.08)
zhāo pái mí máng
( ) ( )
yí dòng mǐn ruì
( )( )
méng lóng wéi gān
( ) ( )
zhuàng liè háo mài
( )
2. 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0.09)
动静: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葡萄灰: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光十色: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将词语与它们的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0.06)
(1)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惊涛骇浪
(2)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 脱口而出
(3)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惊天动地
4. 照样子,改句子。(0.06)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0.09)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 阅读能力。(0.60)
(一)记忆积累(0.12)
先按要求写出课文原文,再按要求填空。
(1)偏坐金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我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0.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 》。(0.02)
2. 这段话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___________________。(0.06)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0.0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森林是绿色的宝库(0.16)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0.04)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0.06)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0.02)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0.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购买上帝的男孩(0.18)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 将饮料抱在怀里 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 一进病房 他就开心地嚷道 叔叔 我把上帝买回来了 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0.02)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0.03)
3.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0.02)
4.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6)
5.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0.05)
【试题答案】
一. 基础知识。(0.38)
1. 看拼音写词语。(0.08)
zhāo pái mí máng
( 招 牌) ( 迷 茫 )
yí dòng mǐn ruì
(移 动 ) ( 敏 锐)
méng lóng wéi gān
( 朦 胧 ) ( 桅 杆 )
zhuàng liè háo mài
( 壮 烈 豪 迈 )
2. 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0.09)
动静:开关 彼此 上下
葡萄灰:茄子紫 梨黄 草绿
五光十色:千奇百怪 成千上万 五颜六色
3. 将词语与它们的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0.06)
一连三,二连一,三连二
4. 照样子,改句子。(0.06)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怎么能不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呢?
5. 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0.09)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在我军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走的速度却并不比游人慢。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人。
二. 阅读能力。(0.60)
(一)记忆积累(0.12)
先按要求写出课文原文,再按要求填空。
(1)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2)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周总理。
(二)(0.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白杨》。(0.02)
2. 这段话中写了风沙、雨雪、干旱、洪水。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地震、泥石流。(0.06)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0.06)
(1)高大挺秀 (2)生命力强 (3)适应力强
(三)森林是绿色的宝库(0.16)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0.04)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小红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体育成绩也特别棒。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0.06)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0.02)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0.04)
答:森林的作用有制造氧气、吸收有害物质,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没有森林就会物种灭绝、洪水泛滥、沙漠扩大,生存环境恶化。
(四)购买上帝的男孩(0.18)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0.02)
喜出望外:因为意外的惊喜而感到高兴。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0.03)
3.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0.02)
略
4.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叔叔的病很重,很难治好。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吃了能治病的奇妙东西。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人们的爱心。(0.06)
5.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0.05)
答:文中的小男孩拿着1美元硬币到处去买上帝和那个老人出钱救了邦迪的叔叔而不图感谢让我感动,因为他们能说明人们都是有爱心的。
祝你成功!!!!!!!!!!!
④ 谁有2018语文基础知识同步训练及阶段综合测试卷集第一轮复习答案
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中,就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数量的要求,也有质量的版要求,还有每天、权每节课应完成的指标要求。
要求每天完成的事一定完成,也就是说,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当日事当日毕”,不等来日,先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集中积累,较为枯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计划性、目标性,强调任务的完成。
⑤ 云南出版集团晨光出版社云南省标准教辅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云南出版集团晨光出版社云南省标准教辅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语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参考答案要到哪里去找
⑥ 急急急!!!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的参考答案
22课
一、看拼音,写词语。
吼声 崎岖 坠落 冰雹 热血沸腾 横七竖八
二、比一比,再组词。
撤离 晋级 日寇 药剂 棋子 狠心 冀中 抡起
撒娇 普通 冠军 拥挤 国旗 憎恨 机翼 抢夺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满腔怒火 斩钉截铁 昂首挺胸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昂首挺胸——同学们昂首挺胸地走过主席台。
四、选词填空。
1、这场战争打得非常(激烈)。
2、校长讲话完毕,同学们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3、在冬天里,常常刮起(猛烈)的北风,使人眼都真不开。
4、夏天的阳光照射出来的光线格外(强烈)。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眺望:向远处看。
望望:向近处看。
2、远看,群众和部队主力安全转移,心里(涌起喜悦之情);近看,说明敌人“大举进犯”的阴谋彻底失败,掩护任务(已胜利完成)。从“远看”到“近看”,五壮士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3、“这声音”指(五壮士跳崖喊的口号声)。五壮士是中国人民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口号喊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们跳崖的壮举,表现了(为中华民族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
1、“障”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z),再查音节(zhang)是第四声;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耳朵旁,障字左边的符号)再查(11)画。“故障”在短文中是指:(设备出了问题)
2、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邓稼先的研究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工作辛苦。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危险——(安全) 紧张——(放松) 成功——(失败) 巨大——(微小)
4、短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表现了邓稼先(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
23课
一、看拼音,写词语。
轮船 围墙 台湾 严肃 吸引 朗读 宽敞 湿润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崇高)的敬意 (真挚)的感情 (年轻)的教师 (白色)的围墙 (精彩)的话语(火热)的心 (激动)的说着 (认真)的朗读 (热情)的握手
三、理解句子含义。
“我”跟着孩子们一起朗读,说明了(“我”已经融进了孩子们中间,“我”也很愿意学国语,“我”被师生真挚感染了。)句子表达了:(师生们怀着对祖国热烈真诚的感情读着每一个音。)
“真挚”,指(师生们的感情真诚、恳切)。这句话是说(强烈的爱国之情),这是作者的真实感受,同时也赞扬了师生(诚挚的爱国心)。
四、课文理解。
《难忘的一课》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场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情厚谊的感情和强烈民族精神。)
⑦ 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答案
参考答案:
春光抄染绿我们袭双脚:(植树造林的少先队员)(荒山野岭)(锨镐)(裸露的山岩、寂寞多年的荒山)(走遍青山碧岭)
答:如今当风儿吹过荒山野岭时,便涌起阵阵林涛,那里成版了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家园和乐园。连山下的河水权都荡漾起碧波,那里将成为丰收的果园。
(7)训练与检测北京版语文答案扩展阅读:
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作用:
(1)促进记忆,使学习的成果牢固地储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有些学生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识,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对学习丧失信心。有些学生则认为,学过的东西反正要忘,早记没用,寄希望于考前突击。但由于临考前要记的内容太多了,又记不过来,感到很烦恼。
(2)查漏补缺。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完整的学习内容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及时补上。凡是抓紧复习的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欠缺,都及时得到了补足,因此,他们的知识总是比较完整的 。
⑧ 人教版云南省 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 参考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云南省标准教辅